:::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荀子》禮樂教化論研究
作者:王慶光
作者(外文):Ching Kuang Wang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系
指導教授:蔡仁厚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0
主題關鍵詞:精神貴族禮樂教化義道尊尊政教功名化性起偽改過遷善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2)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24
《《荀子》禮樂教化論研究》
中文摘要
本論文採取「精神貴族史的進路」。「背景篇」中,述周文王「受天有大命」(《尚書‧無逸》)、周公「朝諸侯于明堂,制禮作樂」(《禮記‧明堂位》),不僅開華族親親合同、尊尊別異的「貴族社會」,同時也是我國,信史上首先兩位「精神貴族」。誠如牟宗三先生所說:「周公制禮作樂,禮就是form,人必須有極大的精神力量才能把這個form頂起來而守禮、實踐禮。春秋時代人才輩出,就是因為在(西周春秋)那個貴族社會中,能振拔生命、頂起形式而有所承當的人較多之故。」(《中國哲學十九講》,學生書局,p.163)此時期宗法貴族們,從小接受良好的禮樂教育長大走進政壇,自然就有了深厚的知識和極好的教養,有判定是非的能力、從事政治的才幹和實踐理想的勇氣。在日常生活中,他們是社會的表率; 在周王室裡、在各諸侯國中,顯出他們特殊的人品才能,為儒家內聖成德與外王成治奠下理論與實踐之基礎。
「承繼篇」中,述孔子踐仁知天、學不倦教不厭,開創諸子學第一個學術流派:儒學。他不但對繼承文王有種使命(《論語‧子罕》:「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又因革損益,以發揚「周文」為畢生志業。灌注「仁德」於禮樂,為華族「出類拔萃」的德慧典型和「精神貴族」的首選。孟子私淑孔子,開創簡易、平等的性善論,從喪禮「盡心」創造性轉換為「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繼承「禮樂教化」之外,更洞澈人性根源而有創闢性的「心性教化」論。以「養皓然之氣」、「權利不能傾、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的大丈夫氣概隨時敷教,以「舍我其誰」的道德承擔頂天立地,是另一位「精神貴族」。
「論述篇」中述荀子是先秦儒學的殿軍,值道、墨私學崛起、「盡物力精神」瀰漫之際,「尋墜緒之茫茫、獨旁搜而遠紹」(韓愈,〈進學解〉),以西周春秋「王道政治」、禮樂實踐為背景,直接繼承了孔子「克己復禮為仁」、「文之以禮樂」,間接繼承了孟子「良知良能」為內聖外王道德動源的智慧,構思禮樂教化的大廈。荀子的貢獻在於:
(一)、發揚「周文」尊尊之義道,對禮樂制度的客觀精神與知性主體卓然有見,落實義道於「分義」,申論「兼足天下之道在『明分』」(《荀子‧富國》),責成有名位的「君主」、「士大夫」莫不是「仁人」、「仁厚誠篤」,為民表率和調動農、工、商積極生產的意願。
(二)、內聖成德,外王成治:荀子極為重視「內自省」、「修志意」、「智慮明」、「德行厚」,申論「言以類使、志以禮安」(〈致仕〉),荀子提出十八種以上的「德行」要社會菁英「不息」地學習、實踐。荀子以為人性「未善」,須「師法之化、禮義之道(導)」(〈性惡」〉在聖王「禮義法度」的制度安排中改過遷善。「王制」滿足人們「養生」、「治辨」、「顯設」、「繁飾」四大基本需要(Maslow),天王、冢宰、辟公、太師、鄉師、司寇承擔不同層級的「教化」責任,採具有操作性的「爵賞」、「刑罰」兩手策略,「以善至者待之以禮,以不善至者待之以刑。」(〈王制〉)
(三)、政教功名,移風易俗:他繼承西周春秋「政教合一」路線,主張「政教」是一樁最大的「功名」。「美政」方面,君主光明磊落、丞相大公無私,克制「嫉妒」之災害。「美俗」方面,傳播雅頌德音和純正愛情觀,導正廣大民間自由戀愛的習俗,並導民「和敬、和順、和親」、使民「中平、「莊肅」、「昂揚」(〈樂論〉)。回溯春秋貴族「敬慎威儀,維民之則」諸賢典型,並承繼孔子「性相近、習相遠」,申論「性習之分」、「性積之分」(〈儒效〉),回應努力修養品德:「習俗化性」、「安久移質」,認為認真身邊小事,「謹注錯、慎習俗、大積靡」(〈儒效〉),終將提升文化素質、進入仕途。
(四)、化性起偽,歸仁至誠:他首先以行為後果定「善、惡」。當時百家爭鳴,「今之處士,無知而云知、無能而云能」,「五說十子」盡皆非禮義之言(〈非十二子〉)。名辨之學以「山淵平」、「天地比」影射「貴賤、上下」的禮秩序過時了,「欺惑愚眾」,帶來社會價值混亂,加重「君子、小人之相殘」(〈榮辱〉),「惡」當指種混亂而言,故百家當為「化性起偽」之主要對象。人性有「自然欲情」、「自然知能」兩面,在禮樂薰陶下「自然欲情」將可予以克制,故云:「心之所可中理(禮),欲雖多,奚害於治?心之所可失理(禮),欲雖少,奚益於治?」(〈正名〉)「化性起偽」乃一積極命題、要人有意識地「克制自己的私欲」、心回意轉、踐仁知天。
(五)、我們從二方面論證「知有所合謂之智,能有所合謂之能」(〈正名〉)這個重要改過遷善過程的義蘊:1、「著誠去偽」之人文價值化義蘊,2、由「性偽之分」抵達「性偽合」、歸仁至誠,有一個漫長途徑,必,內外交修」,內則「清其天君」「積思慮」,外則「積禮義」、「習偽故」,使「注錯習俗之節當也」。「清其天君」另,由「心擇」「是之則受、非之則辭」亦富教化義蘊。3、有以上認識便可「化狡智為明智」,相較亞里斯多德批導希臘「智者運動」、哈伯瑪斯糾正「策略行為」、返歸誠摯溝通,以助荀子「著誠去偽」、「化性起偽」、「清其天君」等自然知能人文再造的的道德啟蒙意義。
關鍵詞:精神貴族、禮樂教化、義道尊尊、政教功名、化性起偽、改過遷善
參考書目:

一、經籍原典
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藝文印書館,1997年
(《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周易》、《周禮》、《禮記》、《春秋》、《公羊傳》、《榖梁傳》、《左傳》、《尚書》、《爾雅》等十三經各家校注本 )
《諸子集成》八冊,中華書局,1978年(第一冊收(清)劉寶楠《論語正義》等; 第三至第六冊收《老子》、《莊子》、《管子》、《韓非子》、《商君書》、《慎子》、《孫子》、《呂氏春秋》等先秦著述各家校注本)
(漢)韋昭注,《國語》,里仁書局,1981年
(唐)楊倞注,(清)王先謙,《荀子集解》上下,中華書局,1988年
(宋)張載,《張載集》,中華書局,1978年
(宋)程顥、程穎,《二程集》,中華書局,1981年
(宋)陸九淵,《陸九淵集》,中華書局,1980年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長安出版社,1994年
(宋)朱熹,《詩經集注》,群玉堂出版公司,1991年
(清)焦偱,《孟子正義》上下,中華書局,1987年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7年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大安書局,1998年
陳戍國標點,《周禮.儀禮.禮記》,長沙岳麓出版社,1989年

二、近人專著
熊十力,《讀經示要》,台北:廣文書局,1970年/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
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台北:里仁書局出版,1982年9月new window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台北:學生書局,1978,台初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一》,台北:學書書局,1978,台再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台北:學生書局,1978,台初版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台中:東海大學出版社,1979年
徐復觀,《中國經學史的基礎》,台北:學生書局,1982年new window
牟宗三,《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牟宗三先生全集》,台北:聯經圖書公司,2003年/學生書局,1978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第一卷,《牟宗三先生全集》,台北:聯經圖書公司,/正中書局,1979new window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中國哲學之簡述及其所涵蘊之問題》,《牟宗三先生全集》,聯經,2003/學生書局,1983年
牟宗三,《名家與荀子》,《牟宗三先生全集》,台北:聯經圖書公司,2003/學生書局,1979年
牟宗三,《圓善論》,《牟宗三先生全集》,台北:聯經圖書公司,2003年
牟宗三,《歷史哲學》,《牟宗三先生全集》,台北:聯經圖書公司,2003/學生書局,1976年new window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台北:學生書局,1984年初版new window
蔡仁厚,《宋明理學:北宋篇》,台北:學生書局,1985年
蔡仁厚,《儒家哲學的現代意義》,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蔡仁厚,《儒家心性之學論要》,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new window
蔡仁厚,《孔子的生命境界:儒學的反思與開展》,台北:學生書局,1998年
蔡仁厚,《中國哲學史》上冊,台北:學生書局,2009年6月
蔡仁厚,《孔門弟子志行考述》,台北:商務印書館,1998年,二版三刷new window
魏元珪,《孟荀道德哲學》,台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
魏元珪,《荀子哲學思想》,台北:谷風出版社,1994年new window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第一卷,台北:三民書局,1984年
張 亨,《思文之際論叢: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台北:允晨出版社,1997年
龍宇純,《荀子論集》:台北:學生書局,1987年
李哲賢,《荀子之名學析論》,台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new window
謝仲明,《儒家與現代世界》,台北:學生書局,1991增訂再版
鄺芷人,《康德倫理學原理》,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new window
鄺錦倫,《思路行紀》,2002年,自印。
何淑靜,《孟荀道德實踐理論之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new window
蔣年豐,《海洋儒學與法政主體》(楊儒賓主編),台北:桂冠圖書公司,2005年new window
楊秀宮,《孔孟荀禮法思想的演變與發展》,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new window
李滌生,《荀子集釋》,台北:學生書局,1994年,第七刷
周群振,《荀子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4月
楊天宇,《禮記譯注》上、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屈萬里,《詩經釋義》,台北:華岡出版社,1967年new window
屈萬里,《尚書今註今譯》,台北:商務印書館,1969年
童書業,《春秋左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陳戍國,《先秦禮制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
沈文倬,《宗周禮樂文明考論》,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年
周何,《說禮》,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8年
吳樹勳,《禮學視野中的荀子人學》,濟南:齊魯書社,2007年
陸建華,《荀子禮學研究》:安徽大學出版社,2004年
謝謙,《中國古代宗教與禮樂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三聯,1996年new window
田廣清,《和諧論:儒家文明與當代社會》,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1998年
曾春海,《儒家哲學論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
曾春海,《易經哲學的宇宙與人生》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曾昭旭,《道德與道德實踐》,台北:漢光文化公司,1983年new window
楊向奎,《宗周社會與禮樂文明》,人民出版社,1995年
顏炳罡,《生命的底色》,山東友誼出版社,2005年
鄭家棟,《斷裂中的傳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李景林,《教化的哲學》,人民出版社,2006年
張茂澤、鄭熊,《孔孟學述》,太原:三秦初版社,2003年
韓德民,《荀子與儒家的社會理想》,濟南:齊魯書社,2001年
馬積高,《荀學源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劉清河,李銳著,《先秦禮樂》,台北:雲龍出版社,1995年
韓強,《儒家心性論》,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年1月
香港中文大學校外進修部主編,《禮:情理的表達》,台北:商務印書館,1990年
丁楨彥、吾敬東,《春秋戰國時觀念與思維方式變革》,湖南出版社,1993
鄧漢卿,《荀子繹評》,長沙:岳麓出版社,1994年6月
張松如、郭杰著,《周族史詩研究》,長春出版社,1998年3月
朱伯崑,《先秦倫理學概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84年
張踐、馬洪路、李樹琦、史仲文,《中國春秋戰國宗教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李炳海,《周代文藝思想概觀》,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
王天海,《荀子校釋》上、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梁 濤,《郭店竹簡與思孟學派》,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5月
袁保新,《孟子三辯之學的歷史省察與現代詮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new window
鍾肇鵬,《孔子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
王公山,《先秦儒學誠信思想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朱廷獻,《尚書研究》,台北:商務印書館,1987年
韓星,《先秦儒法源流述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林存光、郭沂,《曠世大儒:孔子》,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楊朝明,《魯文化史》,齊魯書社,2001年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一)》,台北:學生書局,1991年。new window
楊伯峻,《論語釋注》,台北:華正書局,1988年。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年。new window
楊祖漢,《當代儒學思辨錄》,台北:鵝湖出版社,1998年new window
林義正,《孔學鉤沈》,台北:國立編譯館,2007年
古隸、周英(關鋒先生、夫人),《老子通》上下,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
關桐,《孟子十日談》,安徽文藝出版社,1997年
熊公哲,《荀子今註今譯》,台北:商務印書館,1990年
臺大哲學系主編,《中國人性論》,台北:東大圖書館,1990年
錢玄、錢興奇編著,《三禮辭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山東大學儒學研究中心編,《儒林》第四期(荀子專號),2008,12
馮契主編,《哲學大辭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年
趙吉惠、郭厚安編,《中國儒學辭典》,遼寧人民出版社,1988年
陳禮彰,《荀子人性論及其實踐研究》,師大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6月new window
王慶光,《荀子與戰國思想研究》,台中:大同資訊社,1988年
王慶光,《荀子與戰國黃老之學的辯證關係》,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津田左右吉,《津田左右吉全集》第17卷(儒教之研究三),岩波書店,1965年

三、期刊論文

趙俐敏,「周代貴族的文化人格覺醒及其意義〉,《首都師範大學學報》,1998,增刊
謝陽舉,〈仁的起源探本〉,《管子學刊》,2002年第二期
劉澤華、劉豐,〈禮學與等級人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報》,2001年4月,19-23
劉澤華,〈由學在官府到私家之學〉,《文史知識》,1998年3月
詹世發,〈禮的哲學意義研究〉,《江西社會科學》,1991年5月,77-81
鮑國順,〈孟荀人性論評議〉,《國文月刊》,1989年
尹君,〈荀子姓氏考〉,《樂山師專學報》,1993年3月,p32-35
馬育良,〈荀子對禮之存在的另一種論證〉,《孔子研究》,1997年,第3期,61-68
張先貴,〈關於胡適的『儒的起源說』的新評說〉,《孔子研究》,1998年,第三期,35-42
王齊齊,〈荀子道德認識論探索〉,《安徽大學學報》,1989,4,25-31
朱紅文,〈論人文世界的結構和性質〉,《人文雜誌》,1995年,第4期,59-62
陳來,〈儒家禮的觀念與現代世界〉,《孔子研究》,2001年,第1期,1-12
錢鋼,〈六藝六經的素質教育〉,《孔子研究》,2001年,第四期,75-80
張實龍,〈文化生成意義上與孟子的仁政模式〉,《孔子研究》,2001年,第二期,64-71
馮友蘭,〈儒家對於喪祭禮的看法〉,《三松堂學術論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1984年
程石泉,〈孔子與易經:馬王堆帛書之經傳中新發現〉,《孔子研究》,2002年,第5期,85-94
劉又銘,〈荀子的哲學典範及其在後代的變遷轉移〉,(雲科大)《漢學研究集刊》第3期, 2006年new window
佐藤將之,〈國家社稷存亡之道德:春秋戰國早期『忠』與『忠信』概念之意義」,(台灣)《清華學報》,2007年6月
佐藤將之,〈荀子哲學研究之解構與建構:以中日學者之嘗試與『誠』概念之探討為線索〉,(台大)《哲學論評》,2007年10月new window
伍振勳,〈從語言、社會面向解讀荀子的「化性起偽」說〉,《漢學研究》第26卷第1期,2008年new window
唐端正,〈荀子善偽論所展示的知識問題〉,《中國學人》第6期,1977年
唐端正,〈荀學價值根源問題的探討〉,《哲學年刊》第3期,1985年new window
張亨,〈荀子的禮法思想試論〉,《臺大中文學報》第2期,1988年new window
楊祖漢,〈論荀子的「知天」與「不求知天」之辦〉,《鵝湖》第6卷第5期,1980年new window
顧毓民,〈荀子哲學的系統建成芻議〉,《國立中興大學人文社會學報》第7期,1998年
徐金雲,〈亞里斯多德《修辭學》的真理論〉,台灣哲學會年會宣讀論文,2008年10月,抽印本
王慶光,〈荀子之駁正「黃老之學」並倡導「文化生命」〉,《興大人文學報》第34期(上),2004年
王慶光,〈晚周天道心性說及荀子之回應〉,《興大人文社會學報》第5期,1996年
王慶光,〈論晚周「因性法治」說的興起及荀子「化性為善」說的回應〉,《興大中文學報》第13期,1999年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