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儒、道兩家「中道思維」的生命底蘊
作者:白恆旭
作者(外文):Bai Hengxu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劉榮賢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中道中道思維中庸中行得其環中彼是莫得其偶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7
全文摘要
「中」,這項思維模式,對我們這一民族而言,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思考概念,乃至是一個影響整體生命運作至深的潛藏意識。早在遠古時代思維萌芽的初期,人們已經透過生活中的事物、言語、行為,以及整體活動,在展演著這項重要的思維方式。
從感知宇宙的基本秩序到實際方位的界定,與其安置方式等推演之歷程中看出,人對宇宙的認識,實際上是在展現人對於自我的再認識,這實際意味著,「人」將思考他自身在這「宇宙」之「中」的位置與其意義;「天」(宇宙)與「人」的關係,形成一個可以相互貫穿且融通的思維結構。於是,「中道」的精神活動與其課題便就此展開,並源源不絕從人們的種種思維當中持續湧出。人們就此開始思索展演生命的方式,更重要的是,人們也必須因此而去思考如何尋得並可作為永續經營且最具理想的生命運作模式。
先秦諸子中,古典儒家體系有所謂「過猶不及」、「叩其兩端」、「中庸之道」等見解,而古典道家體系則有「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樞始得其環中,以應无窮」等思考之提出,實為探索「中道」課題及其思維之重要材料;本文正藉由中國思想之兩大傳統體系對其「中道」所展演之思想內容進行剖析,希冀藉由儒、道兩家所呈現的生命情態來勾勒出—「中」—此重要思維意識所呈顯的精神義意與文化價值。更為深入地,希能從中整理出各自的思維特點、互為兼容並蓄的共通本質,以及其思維模式在日後對整體中華文化思想發展上之影響性。
全文共分上下兩篇。上篇,以古典儒家為其探討對象,其中又分四大章節。第一章以「學思並重」之關鍵為其主軸,藉此切入探討之主題;第二章就「立於禮」的外在活動,來思索「中行」之道的意義;第三章則回返「依於仁」的內在省思,來觀察「中庸」之德之精神;最後第四章,則以孔子之「從心所欲而不踰矩」的整體生命情態為上篇作一全面性的討論、整合與總結。而下篇,則以古典道家為其探討對象,其亦分四大章節。第一章以《老子》「正言若反」之思維為其研究課題,並依此來論述其中所意涵的「中道」精神;第二章則以《莊子》「彼是莫得其偶」為其探討對象,深入探求所謂「得其環中」之生命體認與意義;第三章則整合道家所謂「無用」而「用」的觀點來進行分析,試圖找出道家生命情態中的「中」與「庸」之意義;最後第四章,則以「逍遙遊」為名,總體探討古典道家對中道思維的生命體證與實踐。
重要參考書目及文獻資料





◎壹.論主

《論語注疏》(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清 阮元校勘(台北:大化書局,1989)。
《論語集釋》 程樹德撰(北京:中華書局,1990)。
《孟子注疏》(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清 阮元校勘(台北:大化書局,1989)。
《禮記正義》(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清 阮元校勘(台北:大化書局,1989)。
《帛書老子校注》 高明撰(北京:中華書局,1998)。
《莊子集釋》 清 郭慶藩(台北:貫雅文化,1991)。
《老子四種》(台北:大安出版社,1999)。


◎貳.歷代古人著作(依朝代及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漢〕司馬遷:《史記》。二十五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漢〕班固: 《漢書》。二十五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漢〕許慎: 《說文解字》(台北:黎明文化,1996)。
〔魏〕王弼: 《老子王弼注》。日 石田羊一郎 刊誤 (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
〔魏〕何晏: 《論語集解》。王雲五 主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5)。
〔唐〕陸德明: 《經典釋文》。孔子文化大全編輯部編輯(濟南:山東友誼書社,1990)。
〔宋〕朱熹: 《四書集註》(台南:大孚書局,1991)。
〔宋〕黎靖德: 《朱子語類》。黎靖德 編(北京:中華書局,1999)。
〔宋〕蘇轍: 《老子解》。明萬曆中繡水沈氏尚白齋刊本 嚴一萍 選輯(板橋:藝文印書館影印,1965)。
〔明〕方以智: 《東西均》(上海:中華書局,1962)。
〔明〕釋憨山: 《莊子內篇憨山註》收錄於《老子道德經憨山註;莊子內篇憨山註(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96)。
〔清〕王先謙: 《荀子集解(上)(下)》。沈嘯寰 王星賢 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7)。
〔清〕王船山: 《船山全書》(長沙:嶽麓書社出版,1991)。
〔清〕王船山: 《老子衍》。收錄於《船山全書》第十三冊(長沙:嶽麓書社出版,1991)。
〔清〕王船山: 《莊子解》。收錄於《船山全書》第十三冊(長沙:嶽麓書社出版,1991)。
〔清〕段玉裁: 《說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1996)。
〔清〕黃式三: 《論語後案》。張涅 韓嵐 點校(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
〔清〕黃宗羲: 《宋元學案》。全祖望 補修(北京:中華書局,2007)。
〔清〕劉寶楠: 《論語正義》。清人十三經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參.近人著作(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于省吾主編: 《甲骨文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1999)。
王淮: 《老子探義》(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2)。
﹝日﹞中元村: 《中國人之思維方法》徐復觀 譯 (台北:學生書局1995)。
﹝美﹞本杰明.史華慈: 《古代中國的思想世界》程綱 譯 劉東 校(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法﹞弗朗索瓦.于連: 《聖人無意:或哲學的他者》蘭素偉 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美﹞休斯頓.史密士: 《人的宗教》劉述先 校訂 劉安雲 譯(台北:立緒出版社2003)。
﹝美﹞安樂哲.羅思文: 《自我的圓成:中西互鏡下的古典儒學與道家》彭國翔 編譯(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
﹝美﹞安樂哲.羅思文: 《《論語》的哲學詮釋》(北京:中國社科出版:2003)。
牟宗三: 《才性與玄理》收錄於《牟宗三先生全集(二)》(台北:聯經出版社,2003)。
牟宗三: 《中國哲學十九講:中國哲學之簡述及其所涵蘊之問題》(台北:學生書局:1997)。
牟宗三: 《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學生書局1998)。
﹝美﹞余紀元: 《德性之境—孔子與亞里斯多德的倫理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余英時: 《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台北:時報文化,2007)。new window
余英時: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
余英時: 《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台北;聯經出版社,1978)。
余英時: 《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社,1976)。
余英時: 《現代儒學的回顧與展望》(北京: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店,2004)。
吳怡: 《新譯庄子內篇解義》(台北:三民書局,2004)。
吳怡: 《中庸誠的哲學》(台北:東大圖書,1976)。new window
吳怡: 《新譯老子解義》(台北:三民書局,1994)。
吳怡: 《逍遙的莊子》(台北:東大書局出版,1984)。
杜維明: 《杜維明文集》(武漢:武漢出版社,2002)。
杜維明: 《論儒學的宗教性:對中庸的現代詮釋》(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
杜維明: 《儒家思想:以創造轉化為自我認同》(台北:東大書局出版,1997)。new window
杜維明: 《儒家傳統的現代轉化》(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2)。
杜維明: 《儒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杜保瑞: 《莊周夢蝶—莊子新說》(北京:華文出版社,1997)。
沈善增: 《還吾老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沈善增: 《還吾莊子:《逍遙遊》《齊物論》新解》(上海:學林出版,2001)。
胡適: 《胡適作品集》(台北:遠流出版社,1994)。
韋政通: 《中國哲學詞典》(長春:吉林出版集團,2009)。
﹝美﹞倪德衛: 《儒家之道:中國哲學之探討》周熾成 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徐復觀: 《中國人性論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
徐復觀: 《中國思想史論集》(上海:上海書店,2004)。
徐儒宗: 《中庸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
﹝美﹞郝大維 安樂哲: 《通過孔子而思》何金俐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高柏圍: 《莊子內七篇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
許文倬: 《宗周禮樂文明考論》(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
崔大華: 《莊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張光直: 《中國青銅時代(第二集)》(台北:聯經出版社,1990)。new window
張亨: 《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台北:允晨文化,1997)。new window
張默生: 《莊子新譯》(台北:漢京文化事業,1983)。
陳來: 《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6)。new window
陳滿銘: 《中庸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89)。
陳鼓應: 《老莊新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new window
陳鼓應: 《老子註譯及評介》(北京:中華書局,2007)。
陳鼓應: 《莊子今注今譯》(北京:中華書局,2001)。
陳鼓應: 《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輯)》陳鼓應 編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店,1999)。
陳鼓應: 《莊子哲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7)。new window
陳榮捷: 《王陽明與禪》(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new window
陳榮捷: 《中國哲學論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4)。new window
陳榮捷: 《中國哲學文獻選編(上)(下)》楊儒賓 譯 (台北:巨流圖書,1993)。new window
傅偉勳: 《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哲學與宗教」四集》(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new window
勞思光: 《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1981)。
〔德〕雅斯貝斯: 《歷史的起源與目標》(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
馮友蘭: 《三松堂全集》(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馮友蘭: 《中國哲學史新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馮友蘭: 《中國哲學史新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美﹞愛蓮心: 《向往心靈轉化的庄子—內篇分析》周熾成 譯(南京:江蘇人民,2004)。
楊伯峻: 《春秋左傳注》楊伯俊 編著(北京:中華書局,1995)。
楊祖漢: 《中庸義理疏解》(台北:鵝湖,1986)。new window
楊儒賓: 《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楊儒賓 編(台北巿:巨流出版,1993)。new window
楊儒賓 黃俊傑: 《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楊儒賓 黃俊傑 編(台北:正中書局,1996)。new window
楊儒賓: 《莊周風貌》(台北:黎明文化事業,1991)。
楊儒賓: 《儒家身體觀》(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發行,1996)。new window
楊樹達: 《論語疏證》(上海:上海股及出版社,2007)。
葛兆光: 《中國思想史(第一卷)七世紀前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英﹞葛瑞漢: 《論道者:中國古代哲學論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廖名春: 《郭店楚簡老子校釋》(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美﹞赫伯特.芬格萊特:《孔子-即凡而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
劉笑敢: 《老子古今:五種對勘與析評引論(上)(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劉笑敢: 《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
劉長林: 《中國系統思維:文化基因的透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劉長林: 《中國智慧與系統思維》(臺北:臺灣商務書局,1992)。
蔡仁厚: 《儒學的常與變》(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
鄭紅蕾: 《從混沌到和諧—儒道理想與文化流變》(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
鄭開: 《德禮之間—前諸子時期的思想史》(北京:生活讀書新知,2009)。
錢穆: 《錢賓四先生全集》(台北:聯經出版社,1998)。
錢穆: 《中國思想通俗講話》(台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1)。
錢穆: 《孔子與論語》收錄《錢賓四先生全集(四)》(台北:聯經出版社,1998)。
錢穆: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錢穆: 《莊子纂箋》(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3)。
錢穆: 《國史大綱》(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龐樸: 《東西均注釋》(北京:中華書局,2001)。


◎肆.專文與期刊(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專文)
﹝美﹞本杰明.史華慈: 〈孔子:《論語》的通見〉《古代中國的思想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牟宗三: 〈向、郭之注莊〉《才性與玄理》收錄於《牟宗三先生全集(二)》(台北:聯經出版社,2003)。
余英時: 〈儒家「君子」的理想〉收錄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
余英時: 〈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收錄於《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2007)。new window
杜保瑞: 〈中庸哲學體系探究〉收錄於《孔學與二十一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1。new window
杜維明: 〈東亞思想觀念中的「道德共範」〉收錄於《儒家思想-以創造轉化為自我認同》(台北:東大書局,1997)。new window
杜維明: 〈儒家論做人〉收錄於《儒家思想-以創造轉化為自我認同》(台北:東大圖書,1997)。new window
杜維明: 〈先秦儒家思想中的人的價值〉收錄於《儒家思想-以創造轉化為自我認同》(台北:東大書局,1997)。new window
杜維明: 〈仁:《論語》中一個充滿活力的隱喻〉收錄於《儒家思想-以創造轉化為自我認同》(台北:東大書局,1997)。new window
杜維明: 〈仁與禮之間的創造性張力〉收錄於《杜維明文集》第四卷(武漢:武漢出版社,2002)。
杜維明: 〈仁與修身〉收錄於《杜維明文集》第四卷(武漢:武漢出版社,2002)。
杜維明: 論著選譯:〈修身〉。收錄於《杜維明文集》第四卷(武漢:武漢出版社,2002)。
狐安南: 〈《莊子》中的經驗形態:感應與反應〉收錄於楊儒賓 黃俊傑 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台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1996)。
胡適: 〈說儒〉收錄於《胡適作品集15》(台北:遠流出版社,1994)。new window
徐復觀: 〈以禮為中心的人文世紀之出現,及宗教之人文化〉《中國人性論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
徐復觀: 〈孔子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及其性與天道〉《中國人性論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
徐復觀: 〈從命到性—中庸的性命思想〉《中國人性論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
徐復觀: 〈文化新理念之開創—老子的道德思想之成立〉《中國人性論史》(台北:台灣商務書局,1999)。
徐復觀: 〈老子思想的發展與落實—莊子的心〉《中國人性論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
許文倬: 〈略論禮典的實行和《儀禮》書本的撰寫〉《宗周禮樂文明考論》(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
張光直: 〈談「琮」及其在中國古史上的意義〉《中國青銅時代(第二集)》(台北:聯經出版社,1990)。new window
張亨: 〈先秦思想中兩種對語言的省察〉收錄於《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台北:允晨文化,1997)。new window
張亨: 〈《論語》中的一首詩〉收錄於《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台北:允晨文化,1997)。new window
張灝: 〈儒家的超越意識與批判意識〉收錄於《儒學發展的宏觀透視》杜維明 主編(台北:正中書局,1997)。
湯一介: 〈論儒家哲學中的超越性與內在性〉收錄於《儒學發展的宏觀透視》杜維明 主編(台北:正中書局,1997)。
馮友蘭: 〈先秦道家哲學主要名詞通釋〉收錄於《老子哲學討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59)。
馮友蘭: 〈再論孔子—論孔子關於「仁」的思想〉收錄於《三松堂全集》第十二卷。(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馮友蘭: 〈論先秦早期道家哲學思想〉收錄於《三松堂全集》第十二卷。(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馮友蘭: 〈論孔子〉收錄於《三松堂全集》第十二卷。(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馮友蘭: 〈論莊子〉收錄於《三松堂全集》第十二卷。(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程明道: 〈識仁篇〉。收入黃宗羲著 全祖望補修:《宋元學案》卷十三〈明道學案上〉(北京:中華書局,2007)。
傅偉勳: 〈創造的詮釋學及其應用〉《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哲學與宗教」四集》(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new window
裘錫圭: 〈郭店《老子》簡初探〉收錄於《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店,1999)。
陳榮捷: 〈仁的概念之開展與歐美之全釋〉收錄於《王陽明與禪》(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new window
陳榮捷: 〈中國哲學史話〉收錄於《中國哲學論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4)。new window
蔡仁厚: 〈儒學的常與變—從經權原則看儒家的鮮活之氣〉收錄於《儒學發展的宏觀透視》杜維明 主編(台北:正中書局,
1997)。
錢穆: 〈漫談論語新解〉《孔子與論語》收錄《錢賓四先生全集(四)》(台北:聯經出版社,1998)。
龐樸: 〈作為思想方法的中庸之道〉收錄於《儒學發展的宏觀透視》杜維明 主編(台北:正中書局,1997)。

※(期刊)
王大千: 〈「中和」、「中道」與「中庸」辨〉《孔孟月刊》第三十二卷 第八期,1994。new window
朱嵐: 〈論儒家的中庸價值觀〉《中華文化月刊》第20期,1977。
徐聖心: 〈真人不夢與莊周夢蝶〉。《中國文學研究》第5期,1991年5月。
從春俠: 〈早期儒家的中庸境界〉(台北:清華大學,《清華大學學報》,1998年02期)。
曹礎基: 〈一個博大精尖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收錄於《哲學研究》第八期,1980。
黃秋韻: 〈《中庸》哲學中仁之主體性地位之探討〉《鵝湖》第三十二卷 第四期,2006。new window


◎伍.博碩士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博士論文)
丁亮: 《"無名"與"正名"—論中國上中古名實問題的文化作用與發展》(台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new window
王聰明: 《中庸形上思想研究》(台北:國立師範大學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new window
吳怡: 《中庸誠字的研究》(台北: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71)。new window
徐聖心: 《莊子「三言」的創用及其後設意義》(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博士論文,1998)。new window
高柏園: 《中庸形上思想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5)。new window

※(碩士論文)
史幼屏: 《《中庸》義理型態之定位問題研究》(台中: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李高梅: 《中庸道德思維及其生命實踐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李銀淑: 《《中庸》實踐哲學研究》(台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周芳如: 《《中庸》「誠」的研究》(台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張佑禎: 《《中庸》的中和思想研究》(台北:東吳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黃秋韻: 《中庸的道德形上學》(台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楊植博: 《《中庸》天道與人道思想研究》(嘉義:南華大學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詹博婷: 《《中庸》人文精神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劉家一: 《〈中庸〉思想與「誠」的實踐》(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