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台灣現代戲劇之同志劇本研究(1988-2010)
作者:謝肇禎
作者(外文):Chao-ChenHsieh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系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楊翠
施懿琳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2
主題關鍵詞:同志劇本現代戲劇後現代Homosexual ScriptsModern TheatrePost-Moder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8
當代社會對於同志社群的規範,同志社群對於龐大主流機制的拒斥,往往率先在小說的媒介裡頭追索交鋒,文學場域的同志書寫,九○年代以來漸漸擴及散文與詩。然而同志議題如何在劇本創作之中推展開來?1988年,田啟元編導的〈毛屍〉開啟台灣最早的「同志劇本」演出,然而經過二十餘年之後,台灣累積了多少「同志劇本」?相較於小說、散文之文學形式,同志議題的劇本創作開發出何種面貌?
社會風潮一波波翻湧,歷史餘醞帶來些許借鏡,遺留下性別異議份子對於當代主流機制的挑釁與反應,溫柔與殘暴,嚴肅或戲謔,在文字符碼之間統統存留下來。相對於小說、散文、詩,劇本被獨立閱讀與討論的機會較少,本論文聚焦於同志議題的劇本創作,「台灣」指涉了發生場域的地理位置,「現代戲劇」意指當代戲劇的展演,包括了小劇場、中型劇場與大型劇場,「同志劇本」則是意欲研究的方向。
本論文的研究分為五大部分,分別是「儒家禮教、父權思想的解構」、「後現代情境」、「同志議題的轉喻—古典意象,新穎詮釋」、「性別惑亂(gender trouble)」、「帶餓思潑辣(diaspora)的同志顯影」。筆者試圖分析十五個劇本,從政治衝撞、美學變革、古典新詮、性別多樣、同志流放之主題,闡釋文本中的特殊景致、文化風貌,顯露同志在不同時代裡的生存樣態。
八○年代、九○年代現代戲劇的同志劇作批判的色彩較濃厚,二十一世紀之後,同志劇作注重生命個體,亦有身份認同的追尋,以及扮裝、變性、跨性別的演繹。隨著台灣社會對於同志、酷兒語詞的建構、反轉、增生、延異,台灣社會已經進行了一場洗禮。性別不再是固定的框架,而是具有隨時流動的可能。然而,強大的建制依然存在,種種劇作提供了暫時緩解、喘息的空間。同時,透過這些劇作的反思,明瞭生命存在的諸多可能性。我們圍繞著生活,生活擺佈著我們,或許,試圖釐清幽微現實,可以乍見靈韻閃逝的分分秒秒。瞬間的清明,竟是生存的一道曙光。
The contemporary social constraints on the gay community and the gay community’s revolt against the colossal mainstream system are often first manifested in the medium of fiction as locking horns, contending with each other. Homosexual narratives in the literature realm gradually seeped into 1990s’ prose and poetry. Yet, the question remains how homosexual issues have unfolded in script creations. In 1988, Homosexual Love in Chinese, written and directed by Tian QiYuan, initiated the start of Taiwan’s early dramatization of “Homosexual Scripts”. Twenty years on, what is the quantity of “Homosexual Scripts” being accumulated in Taiwan? In comparison to fiction and prose as literature forms, how have homosexual-centered script creations evolved, and what landscapes have they carved out?
Social trends are surfacing and re-surfacing one after another. The historical events and their repercussions may present themselves as mirrors for reflection, leaving behind whatever reaction and confrontation, gentleness and malice, seriousness or mockeries that gender dissidents have against contemporary mainstream mechanisms and that have been preserved amidst the lexicon of codings. In contrast to fiction, prose, and poetry, scripts have rarely been read and discussed independently. This dissertation will focus on script creation centered around homosexual issues. ‘Taiwan’ refers to a geographical location where events take place, while ‘Modern Theatre’ refers to the dramatization of contemporary theatre, including theatre productions of all scales, and ‘Homosexual Scripts’, the research direction.
This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five major sections: deconstruction of Confucius doctrines and patriarchal thoughts; post-modern contexts; Metonymy for homosexual issues – new interpretations of classical imageries; gender trouble; diaspora of homosexual manifestations. The author attempts to analyze 15 scripts with subject matter ranging from political conflicts and impacts, aesthetics in evolution, new interpretation for classics, multifarious gender presentations, and the exile of homosexuals in a bid to elucidate all unique content and cultural landscapes within the text, bringing to light different gay presences and existences in different eras.
Homosexual script creations in the 1980s and 1990s Modern Theatre tended to be more critical. From the 21th century onwards, homosexual script creations gave focus to individual lives and the quest for personal identities, as well as cross dressing, trans-sexual operations, and cross-gender expressions. Along with Taiwanese society’s construction, reversal, coinage, and extension of words like gay and queer, an act of baptism is taking place. Gender is no longer (built on or discussed within) a fixed frame, but in a constant flux. Although the imposing mainstream mechanism is still in place, script creations, in their vast varieties, have offered a brief breathing space and temporary relief. In the meantime, the reflections on these script creations reveal a vast multitude of possibilities in which life expresses and presents itself. We revolve ourselves around life, allowing life to dominate us. And perhaps it is through the attempt at distinguishing between illusions and realities that a flash of creativity can and must be illuminated in a few split seconds. That fleeting clarity is still a ray of sunlight, to which a possibility for survival clings.
一、劇本


田啟元等著,《狂睡五百年》(台北市:臨界點劇象錄劇團,2002)。
林文尹等著,《繁花聖子》(台北市:臨界點劇象錄劇團,2004)。
周慧玲,《少年金釵男孟母》(台北市:大可,2009)。
周慧玲,《天亮以前我要你》(台北縣:稻鄉,2001)。
郎亞玲、甘耀明、郭慧玉、勞嘉玉、林蕙苓,《可以靠你一下嗎?》(台北市:文建會,1995)。
徐堰鈴,《三姊妹》(台北市:女書文化,2006)。
楊長燕,《肥皂劇Ⅰ》(台北市:文建會,1995)。
蔡柏璋,《Q&A首部曲》(台南市:台南人劇團,2010)。
蔡柏璋,《木蘭少女》(台南市:台南人劇團,2010)。
《「2005台灣文學獎」得獎作品集》(台南市:國家台灣文學館,2006)。
《台灣新劇2003-2008劇本集》(台南市:台南人劇團,2008)。
《清照流嬌恨戲劇選》(台北市:李清照私人劇團,2008)。


二、一般論著


1、文學、戲劇

白先勇,《孽子》(台北市:允晨文化,1992)。
矛鋒,《人類情感的一面鏡子—同性戀文學》(台北市:笙易,2000)。
朱熹,《四書集注》(台南市:大孚,1991)。
朱天文,《荒人手記》(台北市:時報,1994)。
朱偉誠編,《台灣同志小說選》(台北市:二魚,2005)。
朱炯遠編,《唐詩三百首》(台北縣:俊嘉文化,2007)。
邱妙津,《蒙馬特遺書》(台北市:印刻,2006)。
邱宜文編,《古詩選讀》(台北市:文津,2008)。
周錫馥選注,《詩經選》(台北市:遠流,1988)。
紀大偉,《感官世界》(台北市:平氏,1995)。
紀大偉編,《酷兒狂歡節》(台北市:元尊,1997)。
紀大偉編,《酷兒啟示錄》(台北市:元尊,1997)。
胡耀恆主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貳)˙台灣一九八九-二○○三戲劇卷》(台北市:九歌,2003)。
孫燕文編,《李商隱詩欣賞》(台南市:文國,2004)。
孫燕文編,《李白詩詞欣賞》(台南市:文國,2004)。
陳雪,《惡女書》(台北:皇冠,1995)。
陳雪,《愛上爵士樂女孩》(台北:探索文化,1998)。
陳雪,《惡魔的女兒》(台北:聯合文學,1999)。
陳新雄,《東波詩選析》(台北市:五南,2003)。
陳克華,《欠砍頭詩》(台北市:九歌,1995)。
陳克華,《善男子》(台北市:九歌,2006)。
陳俊志,《台北爸爸,紐約媽媽》(台北市:時報,2011)。
惠童,《想望的高度》(台北:書林,2002)。
劉亮延,《有鬼》(台北:一方,2002)。
賴聲川,《賴聲川:劇場3》(台北市:元尊文化,1999)。
賴芳伶編,《唐代詩選:大唐文化的奇葩》(台北市:時報,2012)。

2、理論、綜論

李日章,《還原儒家 告別儒家-形塑後現代台灣心靈的第一步》(台北縣:康德,2008)。
何春蕤編,《酷兒:理論與政治》(中壢:國立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1998)。
何春蕤編,《跨性別》(中壢:國立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2003)。
車文博主編,《弗洛伊德文集(第三卷)》(The selected works of Sigmund Freud)(長春:長春,1998)。
邱天助,《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市:桂冠,1998)。new window
吳全程編,《台灣現代劇場研討會論文集:1986~1995台灣小劇場》(台北市:文建會,1996)
周華山,《同志論》(香港:香港同志研究社,1995)。
周華山,《後殖民同志》(香港:香港同志研究社,1997)。
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市:麥田,2000)。
林水福、林耀德編,《當代台灣情色文學論:蕾絲與鞭子的交歡》(台北市:時報,1997)。
馬森,《台灣現代劇場研討會論文集:1986~1995台灣小劇場》(台北市:文建會,1996)。
馬森,《中國現代戲劇的兩度西潮》(台北市:聯合文學,2006)。new window
莊慧秋編,《揚起彩虹旗—我的同志運動經驗1990-2001》(台北市:心靈工坊,2002)。
郭洪紀,《被顛覆的文明:人類情慾主體的自由放縱、控制操弄與顛覆解放的異化反思》(台北市:慧明,2002)。
畢恆達,《空間就是性別》(台北市:心靈工坊,2004)。new window
陳光興編,《文化研究在台灣》(台北市:巨流,2000)。
葉啟政編,《當代社會思想巨擘》(台北市:正中,1992)。
張小虹,《情慾微物論》(台北市:大田,1999)。
張小虹,《怪胎家庭羅曼史》(台北市:時報,2000)。new window
黃淑玲、游美惠編,《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台北市:巨流,2007)。
詹明信著、唐小兵譯,《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台北市:合志,1989)。
詹明信著、吳美真譯,《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台北市:時報,1998)。
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市:雅典,1994)。
廖炳惠,《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台北:麥田,2003)。
鄭祥福,《後現代主義》(台北市:揚智,1999)。
劉達臨、魯龍光編,《同性戀性史》(台北市:柏室科技藝術,2005)。
鍾明德,《台灣小劇場運動史:尋找另類美學與政治》(台北市:揚智文化,1999)。
謝仲明,《儒學與現代世界》(台北市:台灣學生,1991)。

3、翻譯論述

Allan G. Johnson著,成令方等譯,《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The Gender Knot- Unraveling Our Patriarchal Legacy)(台北市:群學,2008)。
Barry Smart著、李衣雲等譯,《後現代性》(台北市:巨流,1997)。
Ferdinand de Saussure著,沙‧巴利、阿‧薛施藹譯,《普通語言學教程》(台北市:弘文館,1985)。
Ferdinand de Saussure著,高名凱譯,《普通語言學教程》(Coursde Linguistique Générale)(中國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Ihab Hassan著、劉象愚譯,《後現代的轉向:後現代理論與文化論文集》(臺北市:時報文化,1993)。
Judith Butler著、林郁庭譯,《性/別惑亂:性主義與身分顛覆》(Gender trouble: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苗栗縣:桂冠,2008)。
Matei Calinescu著,李瑞華、顧愛彬譯〈媚俗藝術〉,《現代性的五副面孔》(Five Faces of Modernity)(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Michel Foucault著、尚衡譯,《性意識史》(HISTOIRE DE LA SEXUALITE)(台北:桂冠,1990)。
Michael Payne著、李奭學譯,《閱讀理論》(台北市:書林,1996)。
Octavio Paz著、蔣顯璟、真漫亞譯,《雙重火焰》(台北:邊城,2004)。
Peter Brooker著、王志弘、李根芳譯,《文化理論詞彙》(台北市:巨流,2003)。
Philip Smith著、林宗德譯,《文化理論的面貌》(台北縣:韋伯文化,2004)。
Paul Ricoeur著、翁紹軍譯,《惡的象徵》(The Symbolism of Evil)(台北:桂冠,1992)。
Roland Barthes著、汪耀進、武配榮譯,《戀人絮語》(台北市:桂冠,1994)。
Ronald Hayman著、彭倩文譯,《法斯賓達的世界》(台北市:遠流,1993)。
Raewyn Connell著,劉泗翰譯,《性別的世界觀》(Gender In World Perspective)(台北市:書林,2011)。
Robert Bocock著、田心喻譯,《文化霸權》(Hegemony)(台北:遠流,1991)。
Susan Sontag著、刁曉華譯,《疾病的隱喻》(台北市:大田,2000)。
Susan Sontag著、程巍譯,《反對闡釋》(上海:上海譯文,2003)。
Steven Best、Douglas Kellner著、朱元鴻等譯,《後現代理論:批判的質疑》(Postmodern Theory:Critical Interrogations)(台北市:巨流,1994)。
Vanessa Baird著,江明親譯,《性別多樣化:彩繪性別光譜》(台北市:書林,2003)。


三、期刊雜誌:


《文訊》第310期,2011年8月(台北市:文訊)。
《中外文學》第26卷,第12期,總312期(台北市:中外文學,1998)。
《中外文學》第24卷,第3期,總279期(台北市:中外文學,1995)。
《中外文學》第23卷,第7期,總271期(台北市:中外文學,1994)。
《島嶼邊緣》第三卷第二期(台北市:唐山,1994)。
《聯合文學》2011年8月322期(台北市:聯合文學)。
《藝術觀點》秋季號,第44期,2010年10月(台南市:台南藝術大學)。


四、學位論文


施 立,《生命的臨界點—田啟元的劇場十年》,國立藝術學院戲劇學系戲劇碩論,1998年。
馬思源,《論劇場形式的生成—以三齣《白水》為例》,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論,2010。
陳珮真,《台灣渥克劇團1992~1995:台灣九○年代前衛劇場活動初探》,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研究所碩論,1997年。
陳珮甄,《台灣同志論述中的文化翻譯與酷兒生成》,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論,2006年。
黃慧敏,《解嚴後台北地區小劇場本土化現象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論,1996年。
張世倫,《台灣「新電影」論述形構之歷史分析 (1965-2000)》,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研究所碩論,2000年。
張 珩,《台灣同志劇場研究:2000-2009》,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碩論,2010年。
廖瑩芝,《九○年代台北同志戲劇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論,1999年。
鍾得凡,《田啟元編導風格研究—以《白水》為例》,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碩論,2006。
盧佳慧,《暴力、破壞與拼貼:當代台灣小劇場「語言」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論,2003。
羅敬堯,《文化轉折中的酷兒越界:九○年代台灣同志論述、身/聲體政治及文化實踐(1990-2002)》,國立交通大學語言與文化研究所碩論,2005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