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國無政府主義的思想基礎
作者:安井伸介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Shinsuke Yasui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政治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陳思賢
林俊宏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無政府主義思想研究勞動神聖世界語劉師培吳稚暉李石曾師復朱謙之巴金ANARCHSIMINTELLECTUAL STRUCTUREHOLY WORKESPERANTOLIU SHIPEIWU ZHIHUILI SHIZENGSHIFUZHU QIANZHIBA JI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47
  無政府主義在近代中國甚為流行的史實已是學界的共識,我們翻閱過去的研究就能大致上了解中國無政府主義的發展概況。然而,到目前為止從「思想」的角度切入之著作並不多,本論文擬彌補此點。在此所說的思想基礎,是指「無政府主義何以成立」或「中國無政府主義者如何討論使得無政府主義成立的核心價值」等理論依據,其研究方法屬於政治思想研究的範疇。本論文特別重視在與橫向(西方無政府主義)的比較之下,縱向(中國傳統思想)在思維與價值觀上給予中國無政府主義的影響,進而分析出中國無政府主義的思想特色。因此,本論文並不以歷史順序或思想家當作分析單位,而將分析焦點放在各種觀念與思想議題上。
  本論文首先在第二章和第三章針對「自由」與「平等」的觀念進行分析。這是因為兩者都是構成無政府主義的核心價值,但是其含義錯綜複雜,所以我們透過中國無政府主義者對兩種概念的論述之分析,能夠了解他們以什麼樣的思維與價值觀來理解兩種概念。第二章顯示中國無政府主義呈現出兩種有關自由的觀點,即:收斂個人的境界式絕對自由觀和吸收西方無政府主義理論的自由組織論。一方面近代中國的知識分子探討自由的本質之際,在傳統思想的影響之下,容易想到境界式的絕對自由,而其到達方式為「無我」等收斂自我的功夫;另一方面,當時出現自由與社會關係能否共存的問題,有些中國無政府主義者利用西方無政府主義理論,從自由組織和自由契約的角度提出答案。第三章則探討平等的觀念,劉師培在一系列有關平等的文章當中,表現出齊物式萬物一體的平等觀和「均平」的平等觀。雖然兩種平等觀的意義並不相同,但是,他討論兩種平等觀的出發點都在於如何克服「私心」,其討論方式顯然繼承傳統公私論的模式。
  接著,為了探討無政府主義何以成立的理論依據,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別討論倫理道德與勞動的問題。第四章將討論焦點放在政治思想的重要議題「倫理秩序」上面,探討在中國無政府主義者的思想中,未來的理想社會如何維持倫理秩序。我們發現,中國無政府主義強烈批判外在規範的結果,倫理秩序變得必須依賴內在道德。一方面新世紀派在科學主義的影響下,提出可稱為「知識道德論」的人性發展論,而另一方面朱謙之提出融合多樣性的境界式一元倫理觀。第五章則關注經濟面向,亦即,探討在未來的理想社會中,勞動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人們是否會主動勞動的問題。本章透過中國無政府主義對勞動的觀點,分析中國無政府主義有沒有表現出所謂「勞動神聖觀」。經過分析便發現,中國無政府主義基本上沒有將勞力視為提升自己的手段,並不具備「勞動神聖觀」。亦即,他們的口號「勞工神聖」的重點也只在於批判不勞而獲的社會關係。對中國知識分子來說,提升自己的不二法門是“學”,進而出現「勞力與勞心(學)的結合」的理念。
  第六章則探討中國無政府主義與世界語(Esperanto)密切結合的原因,在其分析過程中,也會關注思維與價值觀給予的影響。經由一系列有關中國無政府主義與世界語關係的分析就發現,在錯綜複雜的因素當中,以下三點是關鍵因素:作為文化背景,中國文字的特色使得知識分子對語言文字問題極為敏感;作為思想因素,在無政府主義的影響之下,民本式的關懷轉為重視民眾的自主性,而在中國,語言(世界語)則成為使得民眾獲得自主性的關鍵;作為思維因素,中國無政府主義的世界主義與世界語的內在理想都具有“統一(unity in uniformity)”的世界藍圖,相同的世界觀使得兩者容易結合。
  透過以上的分析,本論文發現,中國無政府主義雖然批判傳統而嚮往未來的理想社會,但是設想理想社會時出現的思維與價值觀依然深受傳統的影響,由此呈現出與西方無政府主義不同的思想特色。此外,本論文也指出,中國無政府主義在政治理論上缺乏完整性,中國無政府主義無法有效回答無政府主義何以成立的問題,這一點是中國無政府主義的致命缺陷。
It is known to the academic world that anarchism was widely in fashion in modern China, and literature review provides an outline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narchism. Nevertheless, only scanty researches are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intellectual structure. This study aims to fill the vacancy. Intellectual structure in this thesis refers to a theoretical basis to answer the question of how anarchism would be realized, and how anarchist discusses the core values that construct anarchism. The analytical method of this thesis is classified into the field of political thought, and would indicate distinguishing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anarchism though a comparison of the side effects of western anarchism and the vertical effect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thought upon the intellectual structure and values of Chinese anarchism. For this reason, this thesis does not arrange chapters upon timelines or thinkers, but places emphasis on concepts and theoretical issues.
First, chapters 1 and 2 analyze the concepts of freedom (Ziyou) and equality (Pingdeng) that construct the core values of anarchism, but contain complicated meanings, allowing us to analyze and understand how Chinese anarchist grasped the concepts through thought and a sense of values. Chapter 2 indicates that Chinese anarchism possessed two types of concepts of freedom. One was absolute freedom, which required realization through attaining a state of self-disappearing, while the other was a manner of free organization, which was introduced from theories of western anarchism. On one hand, when modern Chinese intelligentsia searched for the substance of freedom, they tended to focus on absolute freedom in the ideal stat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thoughts, which was accomplished through selflessness (Wuwo). On the other hand, an intense topic at the time was to discuss whether, or not, freedom disturbed social relations, and some Chinese anarchists attempted to determine the answer from the viewpoint of free organization and free contract, using the western anarchism theory. Chapter 3 inquires into the concept of equality by analyzing a series of essays about equality, by Liu Shipei, who also suggested two types of the equality concept, namely, equality beyond differences and the egalitarian equality (Junping). Although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the starting point of discussion was to show how to overcome selfishness, and this manner of thought wa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debate regarding private and public (Gongsi).
Chapters 4 and 5, respectively, address ethical and labor problems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theoretical bases that construct anarchism. Chapter 4 concentrates attention on the politically important issue of ethical order for analyzing how Chinese anarchists plan to maintain ethical order in an ideal future society. This thesis infers that, the ethical order that Chinese anarchists imagined inevitably relied on inner morals, in spite of the fact that they intensely criticized outer normative morals. The La novaj tempoj (Xinshiji) group asserted the moral development theory which might be called “knowledge moralism”. Meanwhile, Zhu qianzhi represented an idealistic mono ethical order, which merged ethical presuppositions of diversity. Chapter 5 deals with the economic problem of the kind of role that labor would assume, and whether people would work positively in an ideal future society. This chapter examines whether Chinese anarchism expressed the view of supposed “holy work (Laodong Shensheng)”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discourse of labor. We would find that they did not regard physical labor as a method of self-actualization and possessed no concept of holy work. Their slogan of “holy worker (Laogong Shensheng)” placed emphasis only on criticism of the exploitation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For Chinese intelligentsia, the only path to self-actualization was “study (Xue)”; therefore they espoused the ideal of a combination of physical labor with brain work.
Chapter 6 aims to clarify the reasons why Chinese anarchism and Esperanto were bound together in China, as seen from the viewpoint of intellectual structure. Ultimately, we found three key factors out of these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s. Firs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characters made Chinese intelligentsia sensitive to language problems. Second, regarding the anarchism principle,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 attachment to the people (Minben) must be converted into the democratic method, which emphasizes autonomy of the people, and language was the key factor for people to acquire autonomy in China. Third, both the cosmopolitan ideal of Chinese anarchism and the inner ideal of Esperanto have an image of unity in uniformity as a global blueprint, which was the same view of the world, making it easy to combine them.
We can find through the above inquiries that, although Chinese anarchists criticized tradition and announced their ideal society of the future, their intellectual structure remained decisivel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 which formed the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Chinese anarchism that differed from those of western anarchism. Furthermore, this thesis points out that, Chinese anarchism lacked systematic political theory, thus, Chinese anarchists could not successfully answer the question of how anarchism would be realized, and this point became a fatal defect of Chinese anarchism.
壹、第一手資料
一、原典報刊資料
労働運動史研究会編,《明治社會主義資料集(《革命評論》)》第八集(東京:明治文獻資料刊行會,1962)
《中國資料叢書 中國初期社會主義文獻集(《天義》、《新世紀》)》第六卷(東京:大安,1966)
《民聲》(香港:龍門,1967);另有:《民聲》(京都:朋友書店,1992)
《俄事警聞(警鐘日報)》(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68)
《國民日日報》(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68)
《國粹學報》(台北:文海,1970)
《蘇報》(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79)
《近代思想》(東京:不二出版,1982)
《勞動者》(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84)
《新世紀》(台北縣永和市:文海,1987)
《新青年》(上海:上海書店,1988)
《民報》(北京:中華書局,2006)

二、原典資料集
《社會主義討論集》(廣州:新青年社,1922),收入於:《民國叢書》第五編17(上海:上海書店,1996)
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列寧主義基礎系編,《無政府主義批判》(北京:中國人民大學,1959)
張枬、王忍之編,《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北京:三聯出版社,1960-1977)
〈“社會主義講習會”資料〉,楊天石編《中國哲學》第1輯(北京:三聯書店,1979),頁373-450
張允侯等編著,《五四時期的社團》(北京:三聯書店,1979)
清華大學中共檔史教研組編,《赴法勤工儉學運動史料》(北京:北京出版社,1979-1981)
張允侯、殷敘彝、李峻晨編,《留法勤工儉學運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國無政府主義和中國社會黨》(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1)
鐘離蒙、楊鳳麟主編,《中國現代哲學史資料彙編 第一集第四冊 無政府主義批判》(瀋陽:遼寧大學哲學系,1981)
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系中國近現代政治思想史教研室編,《中國無政府主義資料選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1982)
〈“社會主義講習會”資料(續)〉,楊天石編《中國哲學》第9輯(北京:三聯書店,1983),頁461-510
葛懋春、蔣俊、李興芝編,《無政府主義思想資料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4)
陳敬編,《無政府主義在中國》(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中國無政府主義思想資料輯錄〉,楊天石編,《中國哲學》第11輯(北京:三聯書店,1984),頁453-486
《続・現代史資料Ⅰ 社会主義沿革1》(東京:みすず書房,1984)
湖南省總工會編,《湖南勞工會研究論文及史料》(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中共中央黨史資料徵集委員會編,《共產主義小組》(北京:中共黨史資料,1987)
坂井洋史、嵯峨隆編,《原典中国アナキズム資料集成》(東京:綠蔭書房,1994)
鄭名楨主編,《留法勤工儉學運動》(太原: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1994)

三、個人文集
中央改造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編,《張溥泉先生文集》(台北:中央文物,1951)
羅家倫、黃季陸同主編,《吳稚暉先生全集》(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史料編纂委員會,1969)
魯迅手稿全集編集委員會編,《魯迅手稿全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組編,《胡適來往書信選》(北京:中華書局,1979)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李石曾先生文集》(台北:中央文物,1980)
帕米爾書店編集部編,《劉師復文集》(台北:帕米爾,1980),另有:〈師復文存〉,《民國叢書》第三編86(上海:上海書店,1991)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張溥泉先生全集 續編》(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檔史委員會,1982)
上海人民出版社編,《章太炎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1986)
〈師復集外文(一)〉,楊天石編,《中國哲學》第12輯(北京:三聯書店,1984),頁506-519
〈師復集外文(二)〉,楊天石編,《中國哲學》第13輯(北京:三聯書店,1985),頁339-353
《巴金全集》(北京:人民文學社出版,1986-1994)
《武者小路實篤全集》(東京:小學館,1987)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等編,《毛澤東早期文稿》(長沙:湖南,1990)
梁冰絃編,《民國叢書第三編85吳稚暉學術論著》(〈吳稚暉學術論著〉、〈吳稚暉學術論著續〉、〈吳稚暉學術論著三編〉)(上海:上海書店,1991)
《陳獨秀著作選》(上海:上海人民,1993)
《幸德秋水全集》(東京:日本図書センター,1994)
何莉莉、吳梅東邊,《蔡元培文集》(台北:錦繡,1995)
《大杉栄全集》(東京:日本図書センター,1995)
《劉申叔遺書》(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
《巴金譯文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
歐陽哲生編,《胡適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趙慎修編著,《劉師培 評傳‧作品選》(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8)
朱維錚執行主編,《劉師培辛亥前文選》(北京:三聯書店,1998)
《錢玄同文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黃夏年編,《朱謙之文集》(福州市:福建教育,2002)
《周作人自編文集》(石家莊:河北教育,2002)
《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2005)
〈吳稚暉先生東游日記〉,顧忞齋,《庚辛顧氏日記》(北京:學苑,2006)
北京魯迅博物館編,《魯迅譯文全集》(福建:福建教育,2008)
萬仕國輯校,《劉申叔遺書補遺》(揚州:廣陵書社,2008)

四、回憶錄
北一輝,《支那革命外史(增補版)》(東京:內海文宏堂,1937)
Snow, Edgar, Red Star Over China, New York, Random House [c1938],中文版:斯諾著,董樂山譯,《西行慢記》(北京:三聯,1979)
竹內善朔,〈明治末期における中日革命運動の交流〉,《中国研究》五,1948年9月
馮自由,《革命逸史》(台北:臺灣商務,1953-1965)
馮自由,《中華民國開國前革命史》(台北:世界書局,1954)
許廣平,《魯迅回憶錄》(北京:作家,1961)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辛亥革命回憶錄》(北京:文史資料,1961-)
李少陵,《駢廬雜憶》(台北:黃玉琪,1963)
南桂馨,〈山西辛亥革命前後的回憶〉,《辛亥革命回憶錄》第五集(北京:中華書局,1963)
汪東,〈同盟會和《民報》片段回憶〉,《辛亥革命回憶錄》第六集(北京:中華書局,1963)
景梅九著、大高嚴、波多野太郎譯,《留日回顧 一中国アナキストの半生》(東京:平凡社,1966)
易君左,《火燒趙家樓》(台北:三民書局,1969)
孫伯醇,《ある中国人の回想》(東京:東京美術,1969)
周作人,《知堂回想錄》(香港:聽濤,1970)
何長工著、河田悌一、森時彥譯,《フランス勤工倹学の回想》(東京:岩波書店,1976)
曼華,〈同盟會時代民報始末記〉,《革命文獻》第二輯(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78)
朱和中,〈歐洲同盟會紀實〉,,《革命文獻》第二輯(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78)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五四運動回憶錄》(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79)
趙震鵬,〈勞動大學的回憶〉,《傳記文學》第三十七卷第四期,1980年10月
鄭佩剛,〈劉思復之暗殺活動〉,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東省廣州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紀念辛亥革命七十週年史料專輯》(廣東:人民,1981)
《惲代英日記》(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1)
徐懋庸,《徐懋庸回憶錄》(北京:人民文學,1982)
《日本人の自伝9 堺利彦・山川均》(東京:平凡社,1982)
曹聚仁,《我與我的世界》(北京:人民文學,1983)
張景,〈安那其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活動斷片〉,《文史資料選輯》第九十輯(台北:文史資料出版社,1983)
〈匡互生先生事略〉,《五四運動與北京高師》(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4)
邵可侶著、黃淑懿譯,〈我所認識的李煜瀛先生〉,《傳記文學》第四十五卷第三期,1984年9月
賀培真,《留法勤工儉學日記》(長沙:湖南人民,1985)
馬敘倫,〈石屋餘瀋〉、〈石屋續瀋〉,《民國叢書 第三編 87》(上海:上海書店,1991)
嵯峨隆、坂井洋史、玉川信明編譯,《中国アナキズム運動の回顧》(東京:総和社,1992)
馬敘倫,《我在六十歲以前》(台北:龍文,1994)
莫紀彭,〈回憶師復〉,王聿均訪問、謝文孫紀錄,《莫紀彭先生訪問記錄》(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97)
吳克剛,《一個合作主義者見聞錄》(台北:中國合作社,1999)
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辦公室編,《五四運動親歷記》(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9)
艾以,〈我所知道的畢修勺先生〉,《新聞愛好者》,2000年第11期
斯諾著、汪衡譯,《毛澤東自傳》(台北:台灣古籍出版,2002)

五、其他
煙山專太郎,《近世無政府主義》(東京:東京專門學校,1902)
福井準造,《近世社會主義》(東京:有斐閣,1899)
《五四時期期刊介紹》(瀋陽:三聯出版,1959-1978)
山田慶児編,《中国革命》(東京:筑摩書房,1970)
西順藏、島田虔次編,《清末民初政治評論集》(東京:平凡社,1971)
エンリーコ・マラテスタ,《無政府主義論(復刻版)》(名古屋:黑色戰線社、名古屋無政府主義研究會,1974)
李又寧、張玉法主編,《近代中國女權運動史料 1842-1911》(台北:傳記文學社,1975)
西順藏編,《原典中國近代思想史》(東京:岩波書店,1977-1983)
丁守和主編,《辛亥革命時期期刊介紹》(北京:人民,1982-1985)
《続・現代資料Ⅰ 社会主義沿革1》(東京:みすず書房,1984)

貳、有關中國無政府主義之著作
一、專著
Scalapino, Robert A. and George T. Yu, The Chinese Anarchist Movement,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ress, 1961(丸山松幸譯,《中国のアナキズム運動》(東京:紀伊國屋書店,1970))
玉川信明,《中国 アナキズムの影》(東京:三一書房,1974)
玉川信明,《中国の黒い旗》(東京:晶文社,1981)
徐善廣、柳劍平,《中國無政府主義史》(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
路哲,《中國無政府主義史稿》(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
Zarrow, Peter, Anarchism and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0
蔣俊、李興芝,《中國近代的無政府主義思潮》(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1991)
湯庭芬,《中國無政府主義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1991)
Dirlik, Arif, Anarchism in the Chinese Revolu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1(孫宜學譯,《中國革命中的無政府主義》(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Chan, Ming K. and Arif Dirlik, School into Fields & Factories; Anarchists, The Guomindang, and the National Labor University in Shanhai, 1927-1932, Durham [D.C.]: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1
嵯峨隆,《近代中国アナキズムの研究》(東京:研文出版,1994)
胡慶雲,《中國無政府主義思想史》(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4)
嵯峨隆,《近代中国の革命幻影──劉師培の思想と生涯──》(東京:研文出版,1996)
Krebs, Edward S., Shifu: Soul of Chinese Anarchism, Oxfor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1998
湯庭芬,《無政府主義思潮史話》(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李怡,《近代中國無政府主義思潮與中國傳統文化》(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嵯峨隆,《中国黒色革命論 師復とその思想》(東京:社會評論社,2001)
曹世鉉,《清末民初無政府派的文化思想》(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3)
孟慶澎,《無政府主義與五四新文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6)
白浩,《無政府主義精神與20世紀中國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二、學位論文
Yang, Fang-yen, Nation, People, Anarchy: Liu Shih-p’ei and the Crisis of Order in Modern China,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 1999
安井伸介,《歐洲文明之孤臣孽子?Anarchism及其哲學基礎之分析》,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三、其他與中國無政府主義相關之單著
小島祐馬,《中國の革命思想》(東京:弘文堂,1950)
倉石武四郎,《漢字の運命》(東京:岩波書店,1952)
蔡韋,《五四時期馬克思主義反對反馬克思主義思潮的鬥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
Kwok, D. W. Y.(郭穎頤), Scientism in Chinese Though 1990-1950,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5(雷頤譯,《中國現代思想中的唯科學主義》(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野原四郎,《アジアの歴史と思想》(東京:弘文堂,1966)
小島祐馬,《中國の社会思想》(東京:筑摩書房,1967)
Gasster, Michael,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the Revolution of 1911,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69
さねとうけいしゅう,《増補 中国人日本留学史》(東京:くろしお出版,1970)
ウルリッヒ・リンス(Ulrich Lins)著、栗栖継譯,《危険な言語-迫害のなかのエスペラント-》(東京:岩波書店,1975)
Bernal, Martin(伯納尔), Chinese Socialism to 1907,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6(丘權政、符致興譯,《一九○七年以前中國的社會主義思潮》(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狹間直樹,《中国社会主義の黎明》(東京:岩波書店,1976)
小野和子,《中国女性史》(東京:平凡社,1978)
周佳榮,《蘇報與清末政治思潮》(香港,昭明出版社,1979)
黃利群,《留法勤工儉學簡史》(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2)
丸山松幸,《中国近代の革命思想》(東京:研文出版,1982)
王富仁,《魯迅前期小說與俄羅斯文學》(陝西省:陝西人民出版社,1983)
Pusey, James, China and Charles Darwi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周積泉,《無政府主義思想批判》(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
向井孝,《山鹿泰治──人とその生涯 アナキズムとエスペラント》(東京:自由思想社,1984)
Clark, John, The Anarchist Movement: Reflections On Culture, Nature, and Power, Montreal : Black Rose Books, c1984
侯志平,《世界語運動在中國》(北京:中國世界語出版社,1985)
湯承業,《吳敬恆述傳》(台北:世界書局,1987)
大島義夫、宮本正男,《反体制エスペラント運動史》(東京:三省堂,1987)
Chang, Hao(張灝), Chinese Intellectuals in Crisis: Search for Order and Meaning, 1890-1911,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1987(高力克、王躍譯,《危機中的中國知識分子 尋求秩序與意義》(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蔡國裕,《一九二○年代初期中國社會主義論戰》(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new window
宮本正男,《大杉栄とエスペラント運動》(東京:黑色戰線社,1988)
藤井省三,《エロシェンコの都市物語》(東京:みすず書房,1989)
Dirlik, Arif, The Origins of Chinese Commun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吳雁南、馮祖貽、蘇中立主編,王勁等著,《清末社會思潮》(福州:福州人民,1990)
景克寧、趙瞻國,《景梅九評傳》(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
詹瑋,《吳稚暉與國語運動》(台北:文史哲,1992)
馮永敏,《劉師培及其文學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new window
Levine, Marilyn A., The Found Generation: Chinese Communists in Europe During the Tweinties,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3
鮮于浩,《留法勤工儉學運動史稿》(成都:巴蜀書社,1994)
汪暉,《無地彷徨──五四及其回聲》(上海:浙江文藝出版社,1994)
Hoston, Germaine A., The State, Identity, and the National Question in China and Japan, Prinston, N.J.: Prinston University Press, 1994
巴金著譯、許善述編,《巴金與世界語》(北京:中國世界語出版社,1995)
方光華,《劉師培評傳》(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6)
鄒振環,《影響中國近代社會的一百種譯作》(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6)
佐藤慎一,《近代中国の知識人と文明》(東京:東京大學出版社,1996)
山口守、坂井洋史,《巴金的世界:兩個日本人論巴金》(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
汪佩偉,《江亢虎研究》(武漢,武漢出版社,1997)
陳琼芝,《生命之華‧巴金》(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1998)
初芝武美,《日本エスペラント運動史》(東京:日本エスペラント学会,1998)
侯志平主編,《世界語在中國一百年》(北京:中國世界語出版社,1999)
羅平漢,《風塵逸士 吳稚暉別傳》(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
金觀濤、劉青峰,《中國現代思想的起源》(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0)
許紀霖編,《二十世紀中國思想史論》(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0)
土屋光芳,《汪精衞と民主化の企て》(東京:人間の科学新社,2000)
王振輝,《青年毛澤東救國烏托邦之研究》(台中:著者,2000)
欒梅健,《安那其的家園:巴金》(台北:文史哲,2001)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系譜》(台北:聯經,2003)new window
李帆,《劉師培與中西學術》(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
張建智,《張靜江傳》(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森紀子,《転換期における中国儒教運動》(京都: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2005)
李帆,《章太炎、劉師培、梁啟超清學史著述之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四、論文
(一)中文
李稚甫,〈一九二一年以前廣東無政府主義者的活動〉,《理論與實踐》,1958年第3期
張發亮,〈中國共產黨建立以前馬克思主義者對無政府主義者的鬥爭〉,《史學月刊》,1957年8月
吳相湘,〈江亢虎與中國社會黨〉,《中國現代史叢刊》第2冊(台北:正中書局,1960年)
葛懋春,〈五四運動時期馬克思主義與無政府主義論戰〉,《山東大學學報》,1962年第3期
雷賈,〈五四時期馬克思主義反對無政府主義的鬥爭〉,《史學月刊》,1964年第9期
李多文,〈試論巴金的世界觀和早期創作〉,《文學評論》,1979年第1期
匡珊吉,〈無政府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及其破產〉,《四川大學學報》,1979年第1期
張大勛,〈五四時期馬克思主義反對無政府主義的鬥爭〉,《學習與探索》,1979年第2期
李鴻文,〈五四時期馬克思主義與反馬克思主義論戰中的幾個問題〉,《吉林師大學報》,1979年第2期
徐善廣,〈論廿世紀初無政府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五四時期反對無政府主義的鬥爭〉,《江漢論壇》,1979年第3期
黃岳海,〈五四時期馬克思主義同無政府主義的鬥爭〉,《遼寧師院學報》,1979年第4期
李振亞,〈中國無政府主義者的今昔〉,《南開學報》第1期,1980年
于清河,〈五四時期馬克思主義反對無政府主義的鬥爭〉,《理論與實踐》,1980年第2期
陳丹晨,〈上下而求索──巴金在1923年至1928年的活動〉,《鐘山》,1980年第3期
夏良才,〈試論民國初年的中國社會黨〉,《歷史教學》,1980年第4期
李華興,〈民主主義與無政府主義的複合體──蔡元培政治思想初探〉,《復旦大學學報》,1980年第4期
陳思和、李輝,〈怎樣認識巴金早期的無政府主義思想〉,《文學評論》,1980年第4期
趙春義,〈五四時期反對無政府主義的鬥爭〉,《社會科學論叢‧歷史專輯》吉林大學,1980年
丁守和,〈惲代英同志革命思想的發展〉,《中國哲學》第2輯,1980年
丁守和,〈惲代英和武昌互助社〉,《中國哲學》第2輯,1980年
劉孝良,〈早期陳獨秀反對無政府主義的鬥爭〉,《江淮論壇》,1981年第1期
蔣俊,〈劉師培的無政府主義思想剖析〉,《山東大學文科論文集刊》,1981年第2期
方慶秋,〈五四運動前後的中國無政府主義派〉,《歷史檔案》1981年第2期
李光一,〈無政府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及其破產〉,《史學月刊》,1981年第2期
馬成功,〈黨的創立時期在建黨問題上反對無政府主義的鬥爭〉,《四川師院學報》,1981年第2期
艾曉明,〈論五四時期巴金的思想與活動〉,《社會科學研究》1981年第2期
沈駿,〈中國早期無政府主義思潮初探〉,《華中師院學報》,1981年第2期
郭杰,〈淺談中國的無政府主義〉,《山西大學學報》,1981年第2期
潘克明,〈巴金早期作品思想淺探〉,《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81年第2期
曼生,〈論巴金早期的世界觀〉,《文學評論》1981年第3期
徐善廣,〈評辛亥革命時期劉師復的無政府主義〉,《武漢師院學報》,1981年第3期
湯庭芬,〈五四時期無政府主義派別及其分化〉,《華中師院學報》,1981年第3期,又收入於:劉其發主編,《近代中國空想社會主義史論》(北京:華夏出版社,1986年)
吳雁南,〈劉師培與「中國民約精義」〉,《歷史知識》,1981年4期
李耀仙,〈劉師培功過的評價〉,《南充師院學報》,1981年第4期
孫茂生,〈中國無政府主義派的政治思想〉,《求是學刊》,1981年第4期
黎潔華,〈師復的姓〉,《學術研究》,1981年第4期
吳雁南,〈劉師培的無政府主義〉,《貴州社會科學》,1981年5期
陳文嬪,〈五四時期反對無政府主義的鬥爭〉,《歷史教學》,1981年第8期
周月新,〈劉思復〉,《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1982年第1期
楊才玉,〈建黨時期馬克思主義同無政府主義的鬥爭〉,《黨史研究》,1982年第1期
頡建中,〈略論黨的創立時期對無政府主義的批判〉,《蘭州大學學報》,1982年第2期
王永春,〈建黨時期陳獨秀對無政府主義的批判〉,《求索》,1982年第2期
周子東,〈無政府主義在中國〉,《社會科學》(上海),1982年第2期
黃德淵,〈五四時期馬克思主義與反馬克思主義思潮的三次論戰〉,《安徽師大學報》,1982年第4期
李潤蒼,〈章太炎與日本的無政府主義〉,《學術月刊》,1982年第6期
徐善廣,〈試論中國無政府主義的特點〉,《武漢師範學院學報》,1982年第6期
楊世劍,〈建黨時期旅歐中國共產主義者反對無政府主義的鬥爭〉,《南開學報》,1982年第6期
陳漢楚,〈無政府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影響〉,《中國哲學》第7輯(北京:三聯書店,1982)
艾曉明,〈一九二七至一九三○年巴金的思想發展〉,《文學評論》第15輯,1982年11月
蔣俊,〈無政府主義的傳入與廿世紀初年的革命風潮〉,《山東大學文科論文集刊》,1983年第1期
李興芝,〈〈革命週報〉與“安國合作”〉,《山東大學文科論文集刊》,1983年第1期
趙邨方,〈論廿年代馬克思主義與無政府主義思潮的論戰〉,《東北師大學報》,1983年第1期
楊才玉,〈評民國初年的無政府主義思潮〉,《學術月刊》,1983年第2期
謝寶生,〈建黨前後馬克思主義與反馬克思主義思潮的三次論戰〉,《吉安師專學報》(社科),1983年第2期
何若鈞,〈論劉師培政治思想演變〉,《華南師範大學學報》,1983年2期
楊才玉,〈評民國初年的無政府主義思潮〉,《學術月刊》165號,1983年第2期
王凌,〈有關劉師培一則早期反清史料〉,《歷史檔案》,1983年3期
田夫,〈陳獨秀同無政府主義的鬥爭〉,《史學月刊》,1983年第3期
李妙根,〈論辛亥前後劉師培的政治思想〉,《求是學刊》,1983年第4期
禤倩江,〈無政府主義在中國的流傳及其沒落〉,《華南師大學報》,1983年第4期
湯庭芬,〈試論無政府主義在中國的破產〉,《華中師院學報》,1983年第4期
蔣俊、李興芝,〈建黨以來中國近代無政府主義思潮研究述評〉,《近代史研究》,1983年第4期
李喜所,〈略論民國初年的社會主義思潮〉,《北方論叢》,1983年第6期
湯庭芬,〈評劉師復的無政府主義〉,《江漢論壇》,1983年第8期
楊天石、王學莊,〈論〈天義報〉劉師培等人的無政府主義〉,《近代史研究專號‧近代中國人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重慶出版社,1983)
張磊、余炎光,〈論劉師復〉,《中國近代史研究專號‧近代中國人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重慶出版社,1983)
金沖及、胡繩武,〈二十世紀初年的中國無政府主義思潮〉,《從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
吳志葵,〈試論以周恩來為代表的旅歐共產主義者同無政府主義的鬥爭〉,《淮北煤炭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4年Z1
鄭邦興,〈五四時期李達對反馬克思主義思潮的鬥爭〉,《政治學研究資料》,1984年第1期
楊自明,〈五四時期馬克思主義和無政府主義的鬥爭〉,《西北師院學報》,1984年第2期
李興芝,〈從〈惊蟄〉月刊的出版看中國近代無政府主義思潮的終結〉,《山東大學文科論文集刊》,1984年第2期
吳定宇,〈巴金與無政府主義〉,《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84年第3期
李興芝、蔣俊,〈關於建黨前後馬克思主義與無政府主義鬥爭的幾個問題〉,《文史哲》,1984年第4期
蔣俊,〈盧劍波早年的無政府主義宣傳活動紀實〉,楊天石編,《中國哲學》第12輯(北京:三聯書店,1984)
陳澤華,〈試論五四時期無政府主義氾濫的兩個原因〉,《孝感師專學報》(哲社),1985年第2期
湯庭芬,〈新世紀派的無政府主義空想〉,《政治學研究資料》,1985年第3期
湯庭芬,〈關於新世紀派的社會革命手段問題〉,《江漢論壇》,1985年12期
袁偉時,〈劉思復評傳〉,載丁寶主編,《岭南歷代思想家評傳》(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5)
蔣俊,〈辛亥革命前有關無政府主義的書刊資料評述〉,楊天石編,《中國哲學》第13輯(北京:三聯書店,1985)
湯庭芬,〈五四運動前後的中國無政府工團主義〉,《政治學研究資料》,1986年第1期
李良明,〈惲代英是走著由無政府主義到馬克思主義的道路嗎?〉,《黨使史研究》,1986年第1期
王思義,〈評中國早期無政府主義的特點及其思想影響〉,《瀋陽師範學報》,1986年第2期
李浩,〈試論建黨初期馬克思主義和無政府主義的鬥爭〉,《荆州師專學報》,1986年第2期
湯庭芬,〈本世紀初無政府主義在中國立足的主要原因淺析〉,《政治學研究資料》,1986年第2期
經盛鴻,〈論劉師培的無政府主義思想〉,《南京大學學報》,1986年第3期
段紹珍,〈五四時期反對無政府主義的鬥爭〉,《中州學刊》,1986年第3期
戴茂林,〈無政府主義者參加北京共產主義小組的原因〉,《黨史研究》,1986年第3期
任振池,〈李達在建黨初期與反馬克思主義思潮的鬥爭〉,《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6年第3期
楊奎松,〈日本早期社會主義運動與中國第一次社會主義的熱潮〉,《政治學研究資料》,1986年第3期
曉靜,〈五四時期一些先進知識份子怎樣看待無政府主義〉,《政治學研究資料》,1986年第3-4期
楊德勇,〈一九二零年十一月毛澤東仍在“宣揚無政府主義”嗎?〉,《毛澤東思想研究》,1986年第4期
蔣俊,〈民國初年的無政府主義思潮〉,《中國哲學論叢》(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86年)
李興芝,〈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無政府主義刊物〈自由人〉〉,《中國哲學論叢》(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86年)
趙德教,〈陳獨秀對無政府主義的批判〉,《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第1期
陳奇,〈劉師培的經學與資產階級民族主義宣傳〉,《貴州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7年2期
管文虎,〈試述成都早期無政府主義組織的革命活動〉,《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7年第2期
湯庭芬,〈關於中國近代無政府主義的作用問題〉,《政治學研究資料》,1987年第2期
陸象賢,〈建黨初期對無政府工團主義的批判〉,《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學報》,1987年第2期
顧訓中,〈試述無政府主義對中國早期馬克思主義者的影響〉,《黨史研究》,1987年第3期
翟文奇,〈中國的無政府主義運動在巴黎〉,《理論觀察》,1987年第3期
鄭雅茹,〈論廣東早期馬克思主義者與無政府主義社的合作與鬥爭〉,《中國人民警官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7年第4期
湯庭芬,〈“五四”前後的無政府主義〉,《科學社會主義》,1987年第4期
張文濤,〈無政府主義在中國破產的必然性〉,《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第4期
胡玉海,〈建黨時期馬克思主義者和無政府主義的鬥爭〉,《遼寧大學學報》(哲社),1987年第4期
湯庭芬,〈五四運動前後工讀互助主義的興起及其原因〉,《政治學研究資料》,1987年第5期
賈玉民,〈“特殊的、有歷史侷限性的民主主義”──論巴金的“安那其主義”思想〉,《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第5期
錢凡,〈議無政府主義在中國沒落的必然性〉,《科學社會主義》,1987年第10期
劉放,〈無政府主義對中國早期馬克思主義者的影響〉,《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1期
王鐵群,〈論建黨時期馬克思主義同無政府主義的鬥爭〉,《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1期
劉志梅,〈試論巴金的《滅亡》〉,《開封教育學院學報》,1988年第1期
經盛鴻,〈論劉師培的前期思想發展〉,《徐州師範學院學報》,1988年2期
胡繼申,〈世界語在中國的早期傳播〉,《文史雜誌》,1988年第2期
陳遼,〈論巴金的無政府主義〉,《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2期
黃茂林,〈章太炎在《民報》時期國家思想論略〉,《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2期
張繼良,〈無政府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及影響〉,《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3期
袁英光、仲偉民,〈劉師培與『中國歷史教科書』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學報》,1988年4期
王力,〈中國無政府主義與早期國際工運中的無政府主義比較〉,《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學報》,1988年第4期
左正三,〈淺析無政府主義對我國早期共產主義的思想影響〉,《教學與研究》,1988年第5期
汪暉,〈施蒂納與魯迅前期思想〉,《魯迅研究》第12輯,1988年
周海樂,〈江亢虎和中國社會黨〉,《江西社會科學》,1989年第1期
周新國,〈試析一九○三─一九○八年劉師培的政治思想〉,《江海學刊》,1989年1期
麻玉林,〈論五四時期關於“勞動問題”的討論〉,《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89年第1期
沈駿,〈關於五四時期新村主義若干問題的探討〉,《社會主義研究》,1989年第2期
沈駿,〈江亢虎的社會主義與中國社會黨〉,《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2期
朱維錚,〈劉師培:一箇“不變”與“善變”的人物〉,《書林》,1989年2期
朱務本,〈亞洲和親會的作用、侷限及其作用〉,《華中師範大學學報》,1989年3期
胡繼申,〈論辛亥革命前無政府主義對革命黨人的影響〉,《史學月刊》,1989年第3期
狹間直樹,〈五四運動的精神背景──對惲代英無政府主義思想的歷史評價〉,《廣東社會科學》,1989年第3期
湯庭芬,〈梁啟超與早期中國無政府主義〉,《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3期
汪暉,〈預言與危機──中國現代歷史中的“五四”啟蒙運動(上篇、下篇)〉,《文學評論》,1989年第3、4期
熊啟珍,〈20世紀初年中國的無政府主義與資產階級革命運動〉,《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1989年第4期
范忠程,〈無政府主義在中國的流傳及其影響〉,《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89年第5期
徐善廣,〈關於無政府主義幾個問題的管見〉,《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5期
候黎曉,〈中國早期的無政府主義思潮〉,《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1989年第5期
姚健,〈巴金是怎樣接受無政府主義思想的〉,《齊魯學刊》,1989年第6期
金沖及,〈他們為什麼選擇了社會主義──五四時期先進青年思想變動軌跡的剖析〉,《前線》,1989年第9期
張殿清,〈試論無政府主義的源流及其對我國政治生活的影響〉,《前線》,1989年第9期
陳華新,〈廖仲凱與《民報》〉,《廖仲凱研究》(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9)
劉貴福,〈試論近代中國無政府主義的婦女解放觀〉,《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0年第1期
鄭繼恆,〈淺論五四時期中國的無政府主義思潮〉,《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年第1期
周為號,〈吳稚暉無政府主義思想剖析〉,《江蘇社會科學》,1991年第1期
蔣俊,〈“新世紀派”思想研究〉,《文史哲》(濟南),1991年第2期
劉勇,〈無政府主義在近代中國廣泛傳播的原因〉,《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1991年第2期
包海龍,〈淺談建黨前夕馬克思主義與無政府主義的鬥爭〉,《內蒙古電大學刊》,1991年S2期
張朝暉,〈試述我國早期馬克思主義者擺脫空想社會主義和無政府主義影響的歷程〉,《內江師範學院學報》,1991年第3期
翟文奇,〈劉師培無政府主義思想活動述評〉,《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0年第4期
蔣俊,〈巴金與無政府主義的關係新論〉,《齊魯學刊》,1990年第5期
翟文奇,〈中國早期無政府主義論要〉,《齊齊哈爾師範學院報》,1990年第6期
張永慶,〈論中國共產黨人反對無政府主義的鬥爭〉,《寧夏社會科學》,1991年第6期
程致中,〈魯迅對阿爾志跋綏夫的接受與超越〉,《魯迅研究月刊》,1991年第11期
齊衛平,〈建黨初期無政府主義對上海共產主義小組的影響〉,《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1992年第1期
李書生,〈巴金與無政府主義關係新論〉,《安徽教育學院學報》,1992年第1期
趙浤,〈論五四知識分子對新村主義的不同理解角度〉,《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年第3期
吳雁南,〈劉師培的資產階級民主思想與心學〉,《貴州社會科學》,1992年第11期
金英豪,〈青年毛澤東何時轉變為馬克思主義者之我見〉,《山東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2期
劉勇,〈對早期馬克思主義者與無政府主義鬥爭的再評價〉,《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1993年第2期
王家驊,〈幸德秋水的早期社會主義思想與儒學〉,《日本研究》,1993年第2期
曾冬水,〈關於無政府主義對巴金小說創作影響的思考〉,《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2期
陳奇,〈無政府主義與中國早期社會主義思想〉,《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2期
單國新,〈略論五四時期毛澤東由激進的民主主義者向馬克思主義者的轉變〉,《中州大學學報》,1993年第4期
蔣俊,〈中國早期馬克思主義者是怎樣超越空想主義的〉,《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4期
孫武安、廉慧斌,〈論建黨時期共產主義者在工人運動中與無政府主義者的合作〉,《社會主義研究》,1993年第5期
吳雁楠,〈廖仲凱與近代中國社會主義思想〉,《學術研究》,1993年第5期
鄭師渠,〈章太炎劉師培交誼論〉,《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6期
朱健華,〈論清末無政府主義者的出版活動〉,《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6期
孟彭興,〈近代中國無政府主義思潮的興衰與馬克思主義的勝利〉,《史林》,1994年第1期
姚剛,〈思想衝突中的抉擇──試論章太炎對無政府主義的接納〉,《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1期
陳奇,〈講習會派社會主義思想探析〉,《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2期
劉貴福,〈劉師復社會主義思想述論〉,《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2期
楊天石,〈何震揭發章太炎〉,《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2期
劉自強,〈論郭沫若與巴金〉,《郭沫若學刊》,1994年第2期
劉貴福,〈如何評價劉師復的社會主義思想〉,《黨史研究與教學》,1994年第3期
李洪岩、仲偉民,〈劉師培史學思想綜論〉,《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3期
桑野淑子,〈關於巴金無政府主義思想的五次批判〉,《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4期
胡楚生,〈劉師培《攘書》探究〉,《清代學術史研究 續編》(台北:台灣學生,1994)
沙培德(Peter Zarrow),〈辛亥革命中的激進主義和烏托邦主義〉,中華書局編輯部編,《辛亥革命與近代中國:紀念辛亥革命八十週年國際學術討論會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4)
馬小泉,〈五四以前無政府主義思潮論略〉,《史學集刊》,1995年第2期
馬小泉,〈辛亥前後無政府主義與民族民主主義辯異〉,《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3期
盛明,〈無政府主義在四川的流傳〉,《四川黨史》,1995年第3期
童志強,〈論惲代英的早期思想轉變〉,《黨史研究與教學》,1995年第3期
劉民山,〈李大釗與幸德秋水〉,《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4期
山口守,〈巴金與薩柯、樊塞蒂事件〉,《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5年第4期
馬小泉,〈五四以前無政府主義與科學社會主義之關係〉,《史學月刊》,1995年第5期
李妍,〈淺論五四時期馬克思主義與無政府主義的論戰〉,《學術交流》,1995年第5期
王汎森,〈劉師培與清末的無政府主義運動〉,《大陸雜誌》第90卷第6期,1995年6月
江佩偉,〈早期江亢虎的“三無主義”研究〉,《華中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1期
劉勇,〈試述無政府主義對中國現代工人運動的積極作用〉,《黨史研究與教學》,1996年第2期
郭聖福,〈惲代英與五四時期的無政府主義思潮〉,《黨史研究與教學》,1996年第2期
山口守,〈凡宰特致巴金的信凡宰特致本社黑浪同志信──殉道者遺書之一〉,《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6年第2期
楊曉塘,〈巴金早期小說的三大思想支柱〉,《洛陽大學學報》(社科版),1996年第3期
江波、劉毅,〈五四時期先進知識分子與無政府主義〉,《湘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6年第5期
劉小楓,〈無政府主義與現代中國社會思想的嬗變〉,《現代性社會理論緒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6)
尹美英,〈辛亥革命前後“家庭革命”論的提出〉,《遼寧師專學報》,1997年第1期
徐麟,〈無治主義‧油滑‧雜文──魯迅研究札記〉,《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7年第4期
朱志敏,〈五四時代知識分子的平民意識與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歷史研究》,1997年第2期
黎尚健,〈中共成立前《廣東群報》關於無政府主義的論戰〉,《廣東教育學院學報》,1997年第3期
李方平,〈平民意識-巴金的思想和人格追求〉,《青島大學師範學院學報》,1997年第3期
陳振江,〈清末民初婚姻家庭變革運動的趨向〉,《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4期
吳小龍,〈吳稚暉與近代中國的科學主義〉,《民主與科學》,1997年第4期
羅珍,〈馬克思主義與無政府主義“論戰”新評〉,《學術交流》,1997年第4期
齊衛平,〈近代中國無政府主義傳播的原因新論〉,《學術月刊》,1997年第7期
顧昕,〈無政府主義與中國馬克思主義的起源(上、下)〉,《哲學與文化》24卷8期,1997年8-9月new window
程農,〈重構空間:1919年前後中國激進思想裡的世界概念〉,《二十世紀》,1997年10號
韓麗君,〈芻議《新世紀》周刊的無政府主義綱領〉,《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1期
齊衛平,〈近代中國人最初接納無政府主義思想的特徵剖析〉,《學術論壇》,1998年第1期
吳蓓,〈論辛亥革命時期的無政府主義思潮〉,《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2期
張道藩,〈吳稚暉為什麼不肯做國家主席〉,《貴州文史天地》,1998年第2期
馬承倫,〈試論無政府主義對早期馬克思主義者產生影響的原因〉,《黨史研究與教學》,1998年第2期
劉桂生、趙原壁,〈留法勤工儉學的歷史淵源〉,《社會科學戰線》,1998年第3期
張小強,〈無政府主義在中國的早期傳播及其流派比較〉,《嘉應大學學報》,1998年第4期
陸祥琛,〈社會主義思想在中國的早期傳播〉,《黨史研究與教學》,1998年第5期
陳瓊芝,〈還巴金以歷史的公正──論巴金與無政府主義〉,《魯迅研究月刊》,1998年第5期
曲廣華,〈五四時期中國無政府主義的思想分歧〉,《求是學刊》,1998年第6期
劉中剛,〈師復與中國的無政府主義〉,《炎黃春秋》,1998年第6期
齊衛平,〈近代中國人最初接納無政府主義思想的特徵剖析〉,《中國近代史》1998年第6期
劉聖宜,〈師復主義及其評介之我見〉,《中國近代史》,1999年第1期
顧昕,〈從「平民主義」到「勞農專政」:五四民粹主義與中國馬克思主義的起源(1919 ~1922年)〉,《東亞季刊》30卷1期,1999年1月new window
邢鐵華,〈世界黃昏:巴金無政府主義駁論〉,《阜陽師範學院學報》(社科版),1999年第1期
張亞東,〈無政府主義與“五四”新文化運動〉,《南京師範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2期
耿傳明,〈無政府主義與中國現代文學現代性的起源〉,《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2期
王彥民,〈中國人對社會主義的早期認識〉,《安徽史學》,1999年第4期
謝貴文,〈試論晚清「超越意識」之思想來歷及表現內涵〉,《中山中文學刊》5號,1999年6月
王元化,〈五四精神和激進主義〉,《魯迅研究月刊》,1999年第6期
王遠義,〈宇宙革命論〉,《五四運動八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政大文學院,1999)new window
王遠義,〈獨立蒼茫:辛亥革命前章太炎的激進思想及其烏托邦與反烏托邦性質〉,《章太炎與近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里仁,1999)
李怡,〈中國早期無政府主義流派比較研究〉,《社會主義研究》,2000年第1期
劉慧英,〈巴金的無政府主義與民族國家的關係〉,《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0年第2期
曹世鉉,〈在國粹與無政府之間──劉師培文化思想管窺〉,《東方論壇》,2000年第2期
黃佳,〈無政府主義的傳入與辛亥革命時期的暗殺風潮〉,《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2期
劉貞曄,〈論中國近代“天義派”關於婦女問題的主張〉,《婦女研究論叢》,2000年第2期
吳豔玲,〈劉師培無政府主義思想評析〉,《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2期
楊麗麗,〈無政府主義的信仰者到傑出民主主義戰士──從巴金的創作活動看其思想的轉變過程〉,《洛陽大學學報》,2000年第3期
張勝祖,〈論中國早期的無政府主義思潮〉,《益陽師專學報》2000年3期
李怡,〈中國近代史上最早的勞工神聖觀與中外文化──中國無政府主義者勞動觀的功勞〉,《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5期
李洪巖,〈劉師培背叛革命公案述說〉,《文史知識》,2000年第1期
胡志方,〈試論譚嗣同《仁學》中體現的無政府主義思想〉,《宜春學院學報》,2001年第1期
李帆,〈《劉申叔先生遺書》編誤舉例〉,《文獻》2001年第1期
張勝祖,〈劉師復無政府主義思想探析〉,《益陽師專學報》,2001年第2期
張勝祖,〈“晦鳴學舍”和中國社會黨〉,《益陽師專學報》,2001年第2期
陳文聯,〈論《天義報》的婦女解放思想〉,《益陽師專學報》,2001年第2期
趙炎才,〈劉師培無政府主義倫理道德思想析論〉,《江海學刊》,2001年第2期
湯煥磊,〈《新世紀》時期吳稚暉政治思想研究〉,《臨沂師範學院學報》,2001年第5期
胡海英,〈張靜江在追隨孫中山的歲月中〉,《民國春秋》,2001年第5期
丁光玲,〈社會主義思想在中國之傳播(一九○五~一九二一年)〉,《復興崗學報》72卷,2001年6月new window
陸米強,〈《勞動者》是無政府主義的刊物〉,《上海黨史與黨建》,2001年第8期
易勁鴻,〈苦行任俠造中華──張繼重墨思想論略〉,《中國文化月刊》259號,2001年10月
何薇,〈論中共廣東黨組織創建與無政府主義的關係〉,《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10期
赫學穎,〈無政府主義與郭沫若前期的詩歌創作〉,《淮南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
李相銀,〈論五四文學與無政府主義的關係〉,《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2期
歐陽躍峰,〈辛亥革命前無政府主義者對馬克思主義的業餘宣傳〉,《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3期
李帆,〈岐路彷徨──也談劉師培的政治選擇〉,《文史知識》,2002年第6期
易勁鴻,〈張繼與辛亥革命〉,《近代中國》第147期,2002
洪喜美,〈近代中國廢婚主義的討論(一八九○-一九二○)〉,《近代中國》第150期,2002
朴蘭英,〈巴金的倫理觀〉,《中國語文》545號,2002年5月
伍寅,〈魯迅眼中的阿爾志跋綏夫〉,《中共桂林市委黨校學報》第2卷第3期,2002年9月
沈子邦,〈劉師復與江亢虎的社會主義論戰〉,《中正嶺學報》31卷1期(B),2002年11月
洪喜美,〈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人道關懷──以婢女解放為例的探討〉,《國史館學術集刊》2號,2002年12月new window
劉永生,〈何震的無政府主義思想初探〉,《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1期
尚微,〈孫中山與中國早期無政府主義者〉,《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1期
張灝,〈轉型時代中國烏托邦主義的興起〉,《新史學》14卷2期,2003年6月new window
楊智勇,〈吳稚暉無政府主義思想淵源初探〉,《湖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3年第4期
譚秋霞,〈辛亥革命時期吳稚暉民主革命思想形成初探〉,《昭通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第6期
何薇,〈廣州早期無政府主義淺析〉,《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7期
許馨元,〈劉師培在日本〉,林慶彰主編,《近代中國知識分子在日本》(台北:萬卷樓,2003)
白浩,〈郭沫若與未來主義〉,《外國文學研究》,2004年第1期
鄧文初,〈民國初年中國無政府主義自由觀剖析〉,《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2期
李怡,〈近代中國從競爭到互助進化論的文化回歸現象──兼論中國無政府主義者的道德建設誤區與戒鑑〉,《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2期
劉以順,〈陳獨秀在黨的創建時期同無政府主義的鬥爭〉,《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4期
董大中,〈著名無政府主義者景梅九〉,《文史月刊》,2004年第6期
楊芳燕,〈激進主義、現代情境與中國無政府主義之崛起〉,《臺大歷史學報》第33期,2004年6月new window
安井伸介,〈日本學界對中國無政府主義之評介〉,《臺大歷史學報》第33期,2004年6月new window
白浩,〈魯迅與無政府主義〉,《魯迅研究月刊》,2004年12月
彭劍,〈“二度失望”後的抉擇──劉師復信仰無政府主義起始時間考釋及其他〉,《鄂州大學學報》,2005年第1期
孟慶澍,〈從女子革命到克魯泡特金──《天義》時期的周作人與無政府主義〉,《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1期
湯煥磊,〈《新世紀》時期吳稚暉對萬國新語的鼓吹〉,《煙臺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1期
趙愛英,〈巴金無政府主義思想的生成與終結〉,《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2期
孟慶澍,〈“‘用石條壓駝背’的醫法”──無政府主義與錢玄同的激進主義語言觀〉,《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5年第2期
曹世鉉,〈東亞三國(韓‧中‧日)無政府主義的比較〉,《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6卷2期,2005年4月
吳浪波,〈互助論在清末的傳播與影響〉,《中州學刊》2005卷2期,2005年3月
張全之,〈無政府主義與中國現代作家〉,《齊魯學刊》,2005年第3期
張全之,〈從虛無黨小說的譯介與創作看無政府主義對晚清小說的影響〉,《明清小說研究》,2005年第3期
鐘世娟,〈論中國近代無政府主義之家族觀〉,《南通紡織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第4期
陳雀倩,〈影的告別──論魯迅的現代意識與個人主義〉,《中文學報》12號,2005年6月new window
張全之,〈從《新世紀》到《新青年》:無政府主義與五四文學革命〉,《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5卷5期,2005年第5期
李夫澤,〈永遠的巴金──論巴金的“愛人”思想〉,《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6期
孟慶澍,〈“自性”與“中迷”──理解青年魯迅的兩個關鍵詞〉,《魯迅研究月刊》,2005年第9期
周谷平、孫秀玲,〈留法勤工儉學生與馬克思教育思想的導入〉,《教育研究》,2005年第12期
陳菊萍,〈五四前後無政府主義在工人運動中流行原因探析〉,《宿州學院學報》2006年1期
孟慶澍,〈無政府主義與中國早期世界語運動〉,《洛陽師範學院學報》,2006年第1期
閆虹玨,〈近代中國無政府主義思潮述評〉,《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S1期
蔣澤楓,〈論傳統老莊虛無思想對無政府主義在中國傳播的影響〉,《白城師範學院學報》第20卷第1期,2006年
劉慧英,〈從女權主義到無政府主義──何震的隱現與《天義》的變遷〉,《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6年第2期
喻大華,〈晚清國粹潮流中的章太炎與劉師培──交誼‧學術‧思想〉,《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2期
陳桂香,〈“互助論”無政府主義與李大釗的馬克思主義觀〉,《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2期
曾永恒、徐雁、劉敏,〈試論中國五四世界語運動〉,《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3期
白浩,〈無政府主義精神與20世紀中國文學〉,《長江學術》,2006年第3期
付建舟,〈蔡元培與無政府主義〉,《蘭州學刊》,2006年第9期
張全之,〈魯迅與無政府主義關係的研究述評與反思〉,《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179期,2006年7月
簡明,〈中國早期共產主義知識份子與無政府主義〉,《學術研究》2006年12期
安井伸介,〈近代中國思想研究方法之探討:以道家思想與無政府主義的「個人自由」觀為例〉,彭明輝、唐啟華主編,《東亞視角下的近代中國》(台北:政大歷史系,2006)new window
陳慧文,〈二十世紀初中國毀家廢婚的思想初探〉,《立德學報》5卷1期,2007年12月new window
竹內弘行著、陳瑋芬譯,〈朱謙之的大同思想──關於朱謙之《大同共產主義》、《國民革命與世界大同》、《到大同的路》三著作之初步考察〉,《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7卷1期,2007年3月new window
鄔國義,〈毛澤東與無政府主義──從《西行漫記》的一處誤譯談起〉,《史林》98期,2007年2月
王紅霞,〈試論陳獨秀和區聲白關於無政府主義的論戰〉,《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2卷3期,2007年6月
張全之,〈中國無政府主義思潮與五四新文學〉,《文學評論》,2007年第6期
張亞萍,〈無政府主義與巴金早期創作〉,《科教文匯》(中旬刊),2007年第7期
吳碧珠,〈兩大陣營的重要“戰役”──析“五四”時期馬克思主義與無政府主義的鬥爭〉,《長春大學學報》,2007年第7期
蔣澤楓,〈關於老莊虛無思想與無政府主義傳播的幾點思考〉,《通化師範學院學報》,2007年第9期
鄧洪玲,〈關於天義派“人類均力說”述評〉,《湖北第二師範學院學報》24卷10期,2007年10月
張全之,〈從施蒂納到阿爾志跋綏夫──論無政府主義對魯迅思想與創作的影響〉,《魯迅研究月刊》,2007年第11期
王富仁,〈國家主義與無政府主義〉,《華夏文化論壇》,2008年第00期
鄧歡,〈無政府主義與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綜述〉,《呂梁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年第1期
于元群,〈無政府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商業文化》(學術版),2008年第1期
白浩,〈早期巴金的安那其信仰與文學〉,《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2008年第1期
李寶紅,〈莊子與中國近代無政府主義思潮〉,《廣東社會科學》,2008年第1期
王富仁,〈國家主義、無政府主義與中國現當代文化〉,《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37卷1期,2008年1月
方尤瑜,〈試論無政府主義對魯迅早期小說創作的影響-以《藥》為中心展開〉,《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19卷1期,2008年1月
曉行,〈論無政府主義信仰對巴金抗戰文學的潛在影響-兼談《火》三部曲的價值取向〉,《中國文學研究》2008卷1期,2008年1月
尚慶飛,〈短暫的啟蒙與深刻的印痕-近代中國無政府主義思潮與毛澤東的心路歷程〉,《現代哲學》2008卷2期,2008年3月
王建斌,〈特殊語境中無政府主義思想的個人變異-論十七年時期巴金的主體精神〉,《天水師範學院學報》28卷4期,2008年7月
王富仁,〈無政府主義與中國現代文學漫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8年第5期
周寧,〈中國無政府主義者的互助進化思想〉,《阜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5期
黃有東,〈黃文山與”五四”時期的無政府主義思潮〉,《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9卷3期,2008年9月
宋凡,〈略論五四以前中國無政府主義思潮〉,《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第11期
鄭匡民,〈社會主義講習會與日本社會主義者〉,鄭大華、鄒小站主編,《中國近代史上的自由主義》(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白浩,〈文化無政府主義與先鋒文學〉,《當代文壇》2009卷1期,2009年1月
張全之,〈“巴金與無政府主義”研究的回顧與反思〉,《中國文學研究》2009卷1期,2009年1月
張全之,〈茅盾與中國無政府主義思潮〉,《廣東社會科學》,2009年第2期
安秀麗,〈以國粹論證無政府主義──“天義”派知識分子的理想社會觀〉,《滄州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第2期
胡景敏,〈巴金:最後一個無政府主義者──論1949年後巴金與無政府主義的關係〉,《文藝爭鳴》,2009年第2期
邱若宏,〈《新世紀》與近代科學思潮〉,《北方論叢》,2009年第3期
張全之,〈無政府主義“東京派”與中國現代文學〉,《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3期
郭兆才,〈清末民初無政府主義思想體系探析〉,《濟寧學院學報》,2009年第4期
安井伸介,〈一元的倫理秩序──中國無政府主義倫理觀的一個面向〉,《政治科學論叢》第41期,2009年9月new window
楊貞德,〈從「完全之人」到「完全之平等」──劉師培的革命思想及其意涵〉,《臺大歷史學報》第44期,2009年12月new window
朱洪濤,〈試論近代中國的無政府主義〉,《泰安教育學院學報岱宗學刊》,2010年第1期
陳夫龍,〈巴金:童年經驗與無政府主義思想生成論〉,《宜賓學院學報》,2010年第1期
李寶明,〈中國近代無政府主義道德烏托邦略論〉,《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2010年第2期
尤小立,〈陳獨秀與中國無政府主義者的思想關聯和分野〉,《江蘇社會科學》,2010年第2期
王鵬程,〈惲代英早期對社會主義思潮的認識〉,《社會主義研究》,2010年第3期
李寶明,〈批判的傳統化及其解消:近代無政府主義批判精神的命運〉,《天津社會科學》,2010年第4期
魯法芹,〈中國早期無政府主義者的社會主義觀評析──兼論師復對民生主義的詰難〉,《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2010年第4期
張志懷,〈中國無政府主義──二十世紀初的“烏托邦”〉,《和田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10年5期
張寧、申松梅,〈無政府主義與周作人留日期間的創作〉,《現代語文(文學研究)》,2010年第5期
張全之,〈論蔣光慈革命文學創作中的無政府主義思想遺留〉,《文學評論》,2010年第6期
張全之,〈“國家的與超國家的”──無政府觀念對郭沫若、郁達夫早期創作的影響〉,《東岳論叢》,2010年第7期
張寧、寶雪琴,〈無政府主義與周作人“人的文學”理論的醞釀和提出〉,《現代語文(文學研究)》,2010年第7期
黎小偉,〈論中國近現代無政府主義〉,《魅力中國》,2010年第7期
冷濱,〈五四時期無政府主義對青年知識分子思想轉變的影響〉,《學術交流》,2010年第9期
李軍,〈信仰的力量──從《電》中看巴金的無政府主義〉,《今日科苑》,2010年第20期
張幫,〈《民報》與無政府主義思想的傳播〉,《黑龍江史志》,2010年21期
方芳,〈吳志暉無政府主義思想探析〉,《學理論》,2010年第23期
李曉麗,〈試析中國無政府主義在五四時期興起的原因〉,《傳承》,2010年第30期
何薇,〈評無政府革命道路的探索者劉師復〉,《廣州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1年第1期
江大偉、王茂森,〈“五四”時期“三大論戰”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早期探索〉,《雲南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第1期
李艷麗,〈晚清俄國小說譯介路經及底本考──兼析“虛無黨小說”〉,《外國文學評論》,2011年第1期
胡為雄,〈馬克思主義及其哲學在中國最初傳播的特點〉,《新視野》,2011年第2期
張一瑋,〈無政府主義者的旅行:對巴金《旅途隨筆》的文本分析〉,《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2期

(二)日文
吉野作造,〈東洋に於けるアナーキズム〉,《國家學會雜誌》第34卷第3號,1920 年3月,收入於:三枝博音、清水幾太郎編,《日本哲學思想全書》第3卷(東京:平凡社,1956)
野原四郎,〈アナキストと五四運動〉,《講座近代アジア思想史・中国篇1》(東京:弘文堂,1960)
小野川秀美,〈劉師培と無政府主義〉,《東方學報(京都)》第36冊,1964年,亦收於《清末政治思想研究(再刊版)》(東京:みすず書房,1969)
有田和夫,〈清末におけるアナキズム〉,《東洋学》30號,1965年7月
狹間直樹,〈辛亥革命における中国社会主義〉,《思想》503、507號,1966年5月、9月
高杉一郎,〈日中エスペラント交流史の試み〉,《文学》34-3,1966年2月
平野義太郎,〈『天義』及び『新世紀』について〉,《アジア経済旬報》637,1966年
狹間直樹,〈劉師復と『民声』〉,《思想》第578號,1972年8月
梶村秀樹,〈亜州和親会をめぐって〉,《アジアの胎動》1、2,1974年4、7月
狹間直樹,〈幸徳秋水の第1回社会主義講習会における演説について〉,《鷹陵史学》(佛教大學)1號,1975年3月
宇野重昭,〈自由と統合をめぐる区声白・陳独秀論争-コミュニズム=アナキズム論争の一断片〉,《成蹊法学》第11號,1977年6月
小島晉治,〈中国人最初の日本帝国主義批判──劉師培『亜州現勢論』──〉,《アジアからみた近代日本》(東京:亞紀書房,1978)
秋吉久紀夫,〈惲代英の思想〉,《中國哲學論集(九州大學)》4,1979年
樋口進,〈巴金とアナキズム〉,《西南學院大學學術研究所紀要》第14號,1978年10月
森時彥,〈民族主義と無政府主義──国学の徒、劉師培の革命論──〉,《辛亥革命の研究》(東京:筑摩書房,1978)
森時彥,〈フランス勤工倹学運動小史〉(上),《東方學報》第50冊,1978年2月
森時彥,〈フランス勤工倹学運動小史〉(下),《東方學報》第51冊,1979年3月
小野信爾,〈五四時期の理想主義──惲代英の場合〉,《東洋史研究》第38卷第2號,1979年
嵯峨隆,〈『保守主義者』としての劉師培-転向以後を中心として-〉,《論文集(慶應義塾大學大學院法學研究科)》1979年度,1980年3月
川上哲正,〈劉思復と辛亥革命〉,《呴沫集》第3號,1981年12月
川上哲正,〈民国初期のアナキズム-劉思復の社会主義論-〉,《学習院史学》第20號,1982年12月
村田雄二郎,〈五四時期の倫理問題〉,《中哲文學會報》第7號,1982年
海老谷尚典,〈章炳麟における種族革命と無政府主義〉,《哲學》(広島哲学会)第34輯,1982年
後藤延子,〈惲代英の出発──五四前夜の思想〉,《人文科學論集(信州大學人文學部)》第16號,1982年
嵯峨隆,〈辛亥革命前の李石曾-『新世紀』を中心に-〉,《石川忠雄教授還曆紀念論文集 現代中国と世界 その政治的展開》(東京:慶應通信,1982)
永井算巳,〈社会主義講習会と政聞社〉,《中国近代政治史論叢》(東京:汲古書院,1983)
坂井洋史,〈一九二○年代の中国アナキズム運動と巴金〉,《貓頭鷹》第1號,1983年6月
嵯峨隆,〈国学と革命-劉師培における学術・民族・アナキズム-〉,《八戶大學紀要》第2號,1983年3月
齋藤道彥,〈「五・四」北京学生運動断面〉,中央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編《五・四運動史像の再検討》(東京:中央大學出版部,1986)
宮本正男,〈師復、『民声』のエスペラント〉(1)~(7),《La Movado》N-ro 429-435,1986年11月~1987年5月
樋口進,〈巴金の小説「滅亡」に関する2,3の事〉,《西南學院大學國際文化論集》第1卷第1號,1986年7月
樋口進,〈巴金の小説「滅亡」における愛と憎しみ〉,《西南學院大學國際文化論集》第2卷第2號,1987年12月
坂井洋史,〈山鹿泰治と中国~『たそがれ日記』に見る日中アナキストの交流〉,《貓頭鷹》第2號
坂井洋史,〈近年の中国アナキズムの研究をめぐって──概況と展望──〉,《中国・社会と文化》第3號,1988年
嵯峨隆,〈清末における革命と伝統-アナキズムを中心に-〉,《アジア研究》第34卷第3號,1988年1月
坂井洋史,〈近代中国のアナキズム批判~章炳麟と朱謙之をめぐって〉,《一橋論叢》第101卷第3號,1989年
坂井洋史,〈五四時期の学生運動断面 『陳昌標日記』に見る“一師風潮”〉,《言語文化》26号,1989年
砂山幸雄,〈「五四」の青年像──惲代英とアナキズム〉,《アジア研究》第35卷第2期,1989年2月
狹間直樹,〈五四運動の精神的前提──惲代英アナキズムの時代性〉,《東方學報(京都)》第61卷,1989年3月
嵯峨隆,〈辛亥革命時期の呉稚暉について-在欧時期を中心に-〉,山田辰雄編,《近代中國人物研究》(東京:慶應通信,1989)
嵯峨隆,〈民国初年におけるアナキズム-第一世代を中心に-〉,《アジア研究》第37卷第1號,1990年12月
冨田昇,〈劉師培 変節問題の再検討〉,《論集(人間・言語・情報)》(東北學院大學),98,1990年12月
冨田昇,〈社会主義講習会と亜州和親会──明治末期における日中知識人の交流──〉,《集刊東洋学》64,1990年
坂井洋史,〈陳昌標の学生生活──一九二二年の日記『我喜歡這樣』をめぐって──〉,《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114號,1991年2月
嵯峨隆,〈清末革命運動と劉師復-民族主義者からアナキストへ-〉,西村文夫、渡辺慶子編,《現代のナショナリズム》(東京:北樹出版,1992)
石川洋,〈師復と無政府主義-その論理と価値観を中心に-〉,《史學雜誌》第102輯8號,1993年8月
川上哲正,〈劉思復(師復)と『香山旬報』〉,《辛亥革命研究》第10號,1993年12月
嵯峨隆,〈中国アナキズム前史-暗殺と破壊の時代-〉,高橋徹、嵯峨隆編,《ゆらぎの中の家族と民族》(東京:北樹出版,1993)
嵯峨隆,〈劉師復とアナキズム-辛亥から五四への架橋-〉,《法學研究》(慶應義塾大學)第66卷第5號,1993年5月
石川洋,〈師復の革命論-平民革命と無政府主義-〉,《中国哲学研究》第8號,1994年7月
坂井洋史,〈王祺、陳昌標師弟による煙霞洞師復墓重建について〉,《言語文化》(一橋大學)第31卷,1994年12月
嵯峨隆,〈劉師復死後の『民声』について〉,《法学研究》(慶應義塾大學)68-2,1995年2月
山口守,〈巴金・ヴァンゼッティ往復書簡について〉,《漢學研究》第33號,1995年3月
嵯峨隆,〈民国初年における権力否定論〉,山田辰雄編,《歴史の中の現代中国》(東京:勁草書房,1996)
川上哲正,〈景梅九と辛亥革命〉,《學習院史學》34號,1996年
嵯峨隆,〈大杉栄と中国-近代における日中社会主義運動交流の一側面-〉,《教育論叢》(慶應義塾大學法學部)108,1998年3月
石川洋,〈師復 “忠純”な叛逆者 浄化されるアナキズム〉,佐藤慎一編,《近代中国の思索者たち》(東京:大修館書店,1998)
三輪雅人,〈師復のアナキズム〉,《関西外国語大学 研究論集》第71號,2000年2月
新谷秀明,〈巴金研究とアナーキズムをめぐる諸問題〉,《西南學院大學國際文化論集》第14卷2號,2000年2月
石川洋,〈『新世紀』の李石曾 公と進化のアナキズム〉,《中國哲學研究》第16號,2001年7月
嵯峨隆,〈辛亥革命と国家否定の論理-近代中国におけるアナキズムの可能性と限界〉,孫文研究會編,《辛亥革命の多元構造》(東京:汲古書院,2003)
嵯峨隆,〈中華民国初年における道徳改良運動〉,《国際関係・比較文化研究》3-2,2005年3月
石川洋,〈平等と嫉妬心──劉師培のアナキズムについての一考察──〉,《中國哲學研究》第21號,2005年11月
竹內弘行,〈朱謙之の大同共産思想〉,《日本中国学会報》第59集,2007年
吳念聖,〈第三世代中国人アナーキストの日本留学組──沈仲九を中心に〉,《プロジェクト研究》第5號,2009年
石川洋,〈アナキストと歴史-李石曾・劉師培・師復〉,《中國哲學研究》第24號,2009年
丸尾勝,〈魯迅の「無治主義」について〉,《中國言語文化研究》第9號,2009年8月
嵯峨隆,〈師復のアナキズムの再検討──思想的原則と変容の観点から〉,《國際關係‧比較文化研究》9-1,2010年9月

(三)英文
Hsiao, Kung-ch’uan, “Anarchism in 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 T’ien Hsia Monthly 3-3, October 1936
Scalapino, Robert A., “Prelude to Marxism: The Chinese Student Movement in Japan, 1900-1910”, Albert Feuerwerker et al., eds., Approaches to Modern Chinese Histor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7
Bernal, Martin, “The Triumph of Anarchism over Marxism, 1906-1907”, Mary C. Wright ed., China in Revolution: The First Phase, 1990-1913,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8
Bernal, Martin, “Chinese Socialism before 1913”, Jack Grey ed., Modern China’s Search for a Political For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9
Bernal, Martin, “Liu Shih-p’ei and National Essence”, Charlotte Furth ed., The Limits of Change: Essays on Conservation Alternative in Republican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Nohara, Shiro, “Anarchism in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Libero International, nos. 1-4 , January 1975-April 1976
Dirlik, Arif and Edward S. Krebs, “Socialism and Anarchism in Early Republican China”, Modern China 7-2, April 1981
Hall, David L., “The Metaphysics of Anarchism”,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10-1, March 1983
Krebs, Edward S., “Assassination in the Republican Revolution”, Ch’ing-shih wen-t’i, 4-6, December 1981
Bender, Frederic L., “Taoism and Western Anarchism”,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10-1, March 1983
Clark, John P., “On Taoism and Politics”,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10-1, March 1983
Ames, Roger T., “Is Political Taoism Anarchism?”,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10-1, March 1983
Dirlik, Arif,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Revisited”, Modern China, 11-3, July 1985
Dirlik, Arif, “Vison and Revolution: Anarchism in Chinese Revolutionary Thought on Eve of the 1911 Revoluton”, Modern China, 12-2, April 1986
Dirlik, Arif, “Socialism and Capitalism in Chinese Thought: The Origins”, Studies in Comparative Communism, 21-2, 1988
Bailey, Paul, “The Chinese Work-Study Movement in France”, China Quarterly, 115, September 1988
Zarrow, Peter, “He Zhen and Anarcho-feminism in China”,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47-4, November 1988(〈何震與中國無政府主義〉,《國外中國近代史研究》,22號,1993年5月)
Dirlik, Arif, “The Revolution That Never Was: Anarchism in the Guomindang”, Modern China, 15-4, October 1989
Krebs, Edward S., “The Chinese Anarchist Critique of Bolshevism during the 1920s”, Roger B. Jeans ed., Roads Not Taken: The Struggle of Opposition Parties in Twentieth Century China, Boulder, Colo.: Westview, 1992
Firth, Will, “Esperanto und Anarchismus”, Lexikon der Anarchie, Verlag Schwarzer Nachtschatten, Plo:n 1998
Müller, Gotelind and Gregon Benton, “Esperanto and Chinese anarchism 1907-1920: The Translatioin from diaspora to homeland”, Language Problem & Language Planning 30-1, Spring 2006
Müller, Gotelind and Gregon Benton, “Esperanto and Chinese anarchism in the 1920s and 1930s”, Language Problem & Language Planning 30-2, Summer 2006

參、其他相關著作
一、單著
(一)中文
黎錦熙,《國語運動史綱》(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
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編,《吳稚暉先生的生平》(臺北: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1951)
李文能,《吳敬恆對中國現代政治的影響》(台北:正中書局,1977)
王爾敏,《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台北:華世,1978)
鮑家麟,《中國婦女史論集》(台北:牧童,1979)
辛亥革命史研究會編,《辛亥革命史論文選》(北京:三聯書店,1981)
張素貞,《毀家憂國一奇人:張人傑傳》(台北:近代中國出版,1981)
孫廣德,《晚清傳統與西化的爭論》(台北:臺灣商務,1982)new window
徐文珊,《北方之強 張繼傳》(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82)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聯經出版社,1982)
王汎森,《章太炎的思想(1968-1919)及其對儒學傳統的衝擊》(台北:時報文化,1985)
陳明銶編,《中國與香港工運縱橫》(香港:香港基督教工業委員會,1986)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出版,1987)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台北:東大出版,1990 )
張立文,《中國近代新學的展開》(台北:東大出版,1992)
黃進興,《歷史主義與歷史理論》(台北:允晨文化,1992)new window
馮天瑜,《中華元典精神》(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朱浤源,《同盟會的革命理論》(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5)
香港中國近代史學會編,《中國近代史研究新趨勢》(台北:臺灣商務,1995)
沈永寶編,《錢玄同印象》(上海:學林出版社,1997)
胡繩,《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孫廣德,《中國政治思想專題研究集》(台北:桂冠,1999)new window
陳思賢,《西洋政治思想史 古典世界篇》(台北:五南,1999)
Drezen, E.(德雷仁),徐沫譯,《世界共通語史(Historio De La Mondolingvo, Ekrelo, 1931)》(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金觀濤、劉青峰,《中國現代思想的起源》(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0)
張灝,《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台北:聯經,2000)new window
張汝倫,《現代中國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台北:聯經,2001)new window
薛化元,《晚清「中體西用」思想論(1861-1900)》(台北:稻香,2001)new window
江宜樺,《自由民主的理路》(台北:聯經,2001)new window
周立民編著,《巴金手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麻天祥,《晚清佛學與近代社會思潮》(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5)
岳凱華,《五四激進主義的緣起與中國新文學的發生》(長沙:岳麓書社,2005)
許雅棠,《民本治理學》(台北:臺灣商務,2005)
蘇同炳,《中國近代史上的關鍵人物》(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7)
楊貞德,《轉向自我──近代中國政治思想上的個人》(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9)new window
佐藤將之,《中國古代的「忠」論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

(二)日文
クロポトキン,《クロポトキン全集》(東京:春陽堂,1929-)
伊東三郎,《エスペラントの父 ザメンホフ》(東京:岩波書店,1950)
丸山真男,《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52)
リチャードソン著,西田進、戶村政博譯,《聖書の労働観》(東京:NCC文書事業部,1955)
思想の科学研究会,《共同研究 転向》(東京:平凡社,1960)
芹沢光治良,《愛と知と悲しみと》(東京:新潮社,1961)
竹內好編,《アジア主義》(東京:筑摩書房,1963)
松田道雄,《アナーキズム》(東京:筑摩書房,1963)
島田虔次,《中国革命の先駆者たち》(東京:筑摩書房,1965)
橘樸,《橘樸著作集》(東京:勁草書房,1966)
ジョージ・ウッドコック(George Woodcook)著,白井厚譯,《アナキズム》(東京:紀伊國屋,1968)
長谷川義記,《北一輝》(東京:紀伊國屋書店,1969)
丸山松幸,《五四運動──その思想史》(東京:紀伊國屋,1969)
島田虔次,《中国における近代思惟の挫折》(東京:筑摩書房,1970)
ネットラウ(Max Nettlau)著,上杉聰彥譯,《アナキズム小史》(東京:三一書房,1970)
朴殷植著、姜德相譯注,《朝鮮独立運動の血史》(東京:平凡社,1972)
バクーニン,《バクーニン著作集》(東京:白水社,1973-1974)
なだいなだ,《権威と権力》(東京:岩波書店,1974)
倉石武四郎,《漢字の運命》(東京:岩波書店,1975)
守川正道,《サッコ、ヴァンゼッティ事件 アメリカ民主主義の本質》(東京:三一書房,1977)
小野川秀美、島田虔次編,《辛亥革命の研究》(東京:筑摩書房,1978)
山川肇,《労働観試論》(東京:農山漁村文化協會,1978)
高杉一郎,《中国の緑の星 長谷川テル反戦の生涯》(東京:朝日新聞社,1980)
溝口雄三,《中国近代思想の屈折と展開》(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80)
近藤邦康,《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東京:勁草書房,1981)
高田淳,《中国の近代と儒教》(東京:紀伊國屋,1981)
高杉一郎《夜あけ前の歌──盲目詩人エロシェンコの生涯──》(東京:岩波書店,1982)
有田和夫,《清末意識構造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1984)
上村希美雄,《宮崎兄弟伝》(福岡:葦書房,1984-2004)
湯志鈞著、兒野道子譯,《近代中国の革命思想と日本──湯志鈞論文集──》(東京:日本經濟評論社,1986)
內山俊彥,《中國古代思想史における自然認識》(東京:創文社,1987)
中村元,《東洋人の思惟方法》,《中村元選集(決定版)》第1~4卷(東京:春秋社,1989)
溝口雄三,《方法としての中国》(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89)
石母田正,《続歴史と民族の発見(石母田正著作集第14巻)》(東京:岩波書店,1989)
有田和夫、大島晃編,《朱子学的思惟-中国思想史における伝統と革新》(東京:汲古書院,1990)
なだいなだ、小林司,《20世紀とは何だったのか》(東京:朝日出版社,1992)
石坂浩一,《近代日本の社会主義と朝鮮》(東京:社會評論社,1993)
溝口雄三,《中国の公と私》(東京:研文出版,1995)
岡本幸治,《北一輝 転換期の思想構造》(東京:ミネルヴァ書房,1996)
佐藤貢悅,《中国古代天命思想の展開》(東京:學文社,1996)
L.L.ザメンホフ(Zamenhof)著述、水野義明編譯,《国際共通語の思想 エスペラントの創始者ザメンホフ論説集》(東京:新泉社,1997)
今村仁司,《近代の労働観》(東京:岩波書店,1998)
山田勝芳,《中国のユートピアと「均の理念」》(東京:汲古書院,2001)
溝口雄三、丸山松幸、池田知久編,《中國思想文化事典》(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2001)
石川英昭,《中国古代礼法思想の研究》(東京:創文社,2003)
有田和夫,《“近代”のかたち》(東京:研文出版,2004)
フランソア・ジュリアン(François Jullien)著,中島隆博譯,《勢 効力の歴史》(東京:知泉書館,2004)
田中克彥,《エスペラント──異端の言語》(東京:岩波書店,2007)
中島隆博,《残響の中国哲学》(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2007)
阿部軍治,《白樺派とトルストイ──武者小路実篤・有島武郎・志賀直哉を中心に》(東京:彩流社,2008)
緒形康編,《一九三○年代と接触空間:ディアスポラの思想と文学》(東京:雙文社,2008)

(三)英文
Joughin, Louis and Edmund M. Morgan, The Legacy of Sacco and Vanzetti, Chicago, Quadrangle Books [1964, c1948]
Francis, John De, Nationalism and Language Reform in China,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0
Boddie, Derk, Tolstoy and China,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0
Fairbank, John K. ed., Chinese Thought and Institutio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7
Strauss, Leo, What Is Political Philosoph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9
Wright, Arthur ed., The Confucian Persuasio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Issac, Harold R., The Tragedy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1
Carr, Edward Hallet, What is History, New York: Knopf, 1962, c1961
Lvenson, Joseph R., Confucian China and Its Modern Fat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5
Wang, Y. C.(汪一駒),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the West, 1872-1949, 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66(梅寅生譯,《中國知識份子與西方》(台北:久大,1991))
Schwartz, Benjamin I., Chinese Communism and the Rise of Mao, New York: Harper & Row, 1967
Chow, Tse-tsung,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ntellectual Revolution in Modern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7
Meisner, Maurice, Li Ta-Chao and the origins of Chinese Marxism, New York: Atheneum, c1967
Welch, Holmes, The Buddhist Revival in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Chesneaux, Jean, Translated from French by H. M. Wright, The Chinese Labor Movement, 1919-1927,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Pye, Lucien W., The Spirit of Chinese Politics, Cambridge: MIT Press, 1968
Harrell, Paula Sigrid, The Years of the Young Radicals: The Chinese Students in Japan, 1900-1905, Ph.D. dissert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1970
Li, Yu-ning, The Introduction of Socialism into Chin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1
Rankin, Mary Backus, Early Chinese Revolutionaries: Radical Intellectuals in Shanghai and Chekiang, 1902-1911,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Schwartz, Benjamin I. ed., Reflections on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2
Chesneaux, Jean, Peasant Revolts in China: 1840-1949, London: W. W. Norton, 1973
Price, Don C, Russia and the roots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1886-1911,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Cohen, Paul A.(柯文),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Wang T’ao and Reform in Late Ch’ing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4(雷頤、羅檢秋譯,《在傳統與現代性之間 王韜與晚清改革》(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
Vohra, Ranbir ed., The Chinese Revolution, 1900-1950,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74
Kropotkin, Peter, Fields, factories and workshops tomorrow, London: Allen & Unwin, 1974
Carr, Edward Hallet, Michael Bakunin, New York: Octagon, 1975
Furth, Charlotte ed., The Limits of Change: Essays on Conservation Alternative in Republican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Godwin, William, Enquiry Concerning Political Justice,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76(何慕李譯,《政治正義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
Wolff, Robert Paul, In Defense of Anarchism, New York: Harper Torchbooks, 1976
Metzger, Thomas A., Escape from predicament : neo-Confucianism and China''s evolving political cultur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7
Woodcook, George ed., The Anarchist Reader, Glasgow: Fontana, 1977
Croll, Elisabeth, Feminism and Socialism in China,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1978
Fairbank, John K.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10 Late Ch’ing, 1800-1911, Part1,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費正清、劉廣京編,《劍橋中國晚清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
Lin, Yu-sheng, The Crisis of Chinese Consciousness,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79(穆善培譯,《中國意識的危機:五四時期激烈的反傳統主義》(貴陽市:貴州人民出版社,1988))
Fleming, Marie, The Anarchist Way to Socialism: Elisee Reclus and Nineteen Century European Anarchism, London: Croom and Helm, 1979
Crick, Bernard, George Orwell, A Life, Boston : Little, Brown, c1980
Fairbank, John K. and Kwang-ching Liu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11 Late Ch’ing, 1800-1911, Part2,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0(費正清、劉廣京編,《劍橋中國晚清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
Dolgoff, Sam ed., Bakunin on Anarchism, Montréal: Black Rose Books, c1980
Grieder, Jerome B., Intellectuals and the State in Modern China, New York: Free Press, 1981
Chan, Ming K, Historiography of the Chinese Labor Movement, 1895-1949, Stanford: Hoover Institution Press, 1981
Forster, Peter G., The Esperanto Movement, The Hague; New York: Mouton, 1982
Auerbath, Amy, et al. eds, Methodological Issues in Chinese Studies, New York: Praeger, 1983
Bary, William Theodore De, The Liberal Tradition in China,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83(李弘祺譯,《中國的自由傳統》(台北:聯經,1983))
Fairbank, John K.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12 Republican China, 1912-1949, Part1,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費正清、劉廣京編,《劍橋中華民國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Miller, David, Anarchism, London: Dent, 1984
Chan, Sin-wai, Buddhism in Late Ch’ing Political Thought,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85
Fairbank, John K. and Albert Feuerwerker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13 Republican China, 1912-1949, Part2,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費正清、劉廣京編,《劍橋中華民國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Kropotkin, Peter, Mutual Aid: A Factor of Evolution, Montreal: Black Rose Books, c1989
Goodway, David ed., For Anarchism: History,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 Routledge, 1989
Bakunin, Michael, Statism and Anarch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Crowder, George, Classical Anarchism,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1
Price, Don C, Early Chinese Revolutionaries: autonomy, family and nationalism, 1992
Jeans, Roger B. ed., Roads Not Taken: The Struggle of Opposition Parties in Twentieth Century China, Boulder, Colo.: Westwiew, 1992
Kropotkin, Peter, Ethics, Origin and Development, Bristol: Thoemmes Press, 1993
Proudhon, Pierre-Joseph, What Is Proper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孫署冰譯,《什麼是所有權》(北京:商務印書館,1963))
Stirner, Max, The Ego and Its Ow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金海民譯,《唯一者及其所有物》(北京:商務印書館,1989))
Kropotkin, Peter, The Conquest of Bread and Other Writing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Proudhon, Pierre-Joseph, System of economical contradictions, or, the philosophy of misery, Charlottesville, Va.: University of Virginia Library ; Boulder, Colo.: NetLibrary, 1996(余叔通、王雪華譯,《貧困的哲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
Fogel, Joshua A. and Peter G. Zarrow ed., Imagining the people :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the concept of citizenship, 1890-1920, Armonk, N.Y.: M.E. Sharpe, 1997
Dirlik, Arif and Xudong Zhang eds., Postmodernism and China,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0
Heywood, Andrew, Key Concepts in Politics, Basingstoke, Hampshire [England] ; New York : Palgrave, c2000(蘇子喬譯,《政治學的關鍵概念》(台北:五南,2009 ))
Skinner, Quentin, Visions of Politics Volume I: Regarding Metho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Rocker, Ridolf, Anarcho-Syndicalism Theory and Practice, Edinburgh; Oakland, Ca.: AK Press, 2004
Heywood, Andrew, Political Ideologies: An Introduction, Basingstoke 4th ed.: Palgrave Macmillan, 2007(陳思賢譯,《政治的意識型態》(台北:五南,2009))




二、論文
(一)中文
盧鐘鋒、黃宣民,〈五四時期科學同迷信的鬥爭〉,《中國哲學》第3輯,1980年
王有為,〈章太炎與民報〉,夏良才、曾景忠主編,《近代中國人物》(重慶:重慶社,1988)
何兆武,〈中國傳統思維與近代科學〉,《中國哲學》第15輯,1992年
沙培德,〈近期西方有關中國思想史的研究〉,《新史學》第5卷第3號
許紀霖,〈中國自由主義的烏托邦──胡適與“好政府主義”討論〉,《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5期
張海鵬,〈中國留日學生與祖國的歷史命運〉,《中國近代史》1996年第1期
李慶新,〈從「轉俗成真」到「回真向俗」──章太炎與佛學〉,《章太炎與近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里仁,1999)
龔書鐸、董貴成,〈50年來的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5期
林俊宏,〈老子政治思想的開展〉,《政治科學論叢》第10期,1999年6月
劉季倫,〈魯迅思想中浪漫主義化的進化論〉,《五四運動八十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1999)new window
劉季倫,〈「人國」──魯迅的「理想之邦」〉,《鄭欽仁教授榮退紀念論文集》(台北:稻鄉出版社,1999)
劉季倫,〈「死火」──魯迅的困境〉,《東亞近代思想與社會》(台北:月旦,1999)
楊貞德,〈到共產主義之路──陳獨秀愛國主義中的歷史與個人〉,《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6期,2000年3月new window
劉季倫,〈青年毛澤東的思想與現代中國極權主義的誕生〉,《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18期,2001new window
王遠義,〈李大釗到馬克思主義之路〉,《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3卷4期,2001年12月new window
林俊宏,〈莊子的語言、知識與政治〉,《政治科學論叢》第15期,2001年12 月new window
沙培德(Peter Zarrow),〈西方學界研究中國近代史的最新動向〉,《漢學研究通訊》第22期第4號,2003年11月
王遠義,〈無政府主義概念史的分析〉,《臺大歷史學報》第33期,2004年6月new window
楊貞德,〈自由與自治──梁啟超政治思想中的「個人」〉,《二十一世紀雙月刊》84期,2004年8月new window
楊貞德,〈自由與限制──梁啟超思想中的個人、禮與法〉,《臺大歷史學報》第34期,2004年12月new window
林俊宏,〈文學與政治-阮籍與嵇康詩文中的政治觀〉,《台灣政治學刊》第9卷第2期,2005年new window
佐藤將之,〈中國古代「變化」觀念之演變暨其思想意義〉,《國立政治大學中文學報》第3期,2005年6月
楊芳燕,〈道德、正當性與近代國家:五四前後陳獨秀的思想轉變以及其意涵〉,邱慧芬主編,《自由主義與人文傳統》(台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2005)new window
原正人,〈日本近代中國思想研究的回顧與前景-以對中國認識的推動為指標〉,《近代中國》第162期,2005年9月
齋藤道彥,〈我的五四運動論〉,《人文研紀要(中央大學)》第64號,2008年

(二)日文
竹內好,〈中国の学生運動──五四運動と蔡元培〉,《世界》第62號,1951年2月
中村哲夫,〈華興会と光復会の成立過程〉,《史林》五五-二,1972年3月
河田悌一,〈清末の戴震像──劉師培の場合──〉,《森三喜三郎博士頌寿記念 東洋学論叢》(京都:朋友書店,1979)
小野信爾,〈勞工神聖の麵包──民國八年秋・北京の思想狀況──〉,《東方學報(京都)》第六十一冊,1989年3月
游國榮,〈陳独秀の政治思想──辛亥革命、五四運動、国民革命〉,《大東法政論集》第8號,2000年3月
吉川榮一,〈中華民国初期の蔡元培と魯迅〉,《文學部論叢》,第74號,2002年3月
村田雄二郎,〈五四時期の国語統一論争──「白話」から「国語」へ〉,《転形期における中国の知識人》(東京:汲古書院,1999)
石井剛,〈分かれてある人倫-劉師培の倫理秩序観-〉,《中國哲學研究》第19號,2003年6月
中島隆博,〈言語と政治──ポーコックと中国政治思想史──〉,《思想》第1007號,2008年3月
張琢著,星明譯,〈「五・四運動」後の30年(上)〉,《社會學部論叢(佛教大學)》第47號,2008年9月
張琢著,星明譯,〈「五・四運動」後の30年(下)〉,《社會學部論叢(佛教大學)》第49號,2009年9月
顧偉良,〈周作人におけるユートピアの精神〉,《紀要(弘前學院大學文學部)》第46號,2010年3月
鄭惠,〈五四運動前後における周作人のヒューマニズム──「人の文学」の考察を中心に〉,《言葉と文化》第12號,2011年3月

(三)英文
Chesneaux, Jean, “Egalitarian and Utopian Traditions in the East”, Diogenes, 62, 1968
Starr, John B., “Revolution in Retrospect: The Paris Commune through Chinese Eyes”, China Quarterly, 49, January-March 1972
Grahan, A. C., “The Nung-chia ‘School of the Tillers’ and the Origin of Peasant Utopianism in China”,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1979
Metzger, Thomas A, “Developmental Criteria and Indigenously Conceived Options: A Normative Approach to China’s Modernization in Recent Times”, Issues and Studies, February 1987
Dirlik, Arif, “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Some Problems in the Intellectual Historiography of the May Fourth Period”, Republican China, 12-1, November 1986
Angle, Stephen C., “Did Someone Say “Rights”? Liu Shipei’s Concept of Quanli”, Philosophy East & West, 48-4, October 1998
Zarrow, Peter, “The Origins of Modern Chinese Concepts of Privacy: Notes on Social Structure and Moral Discourse”, Bonnie S. McDougall and Anders Hansson eds., Chinese Concepts of Privacy, Leiden: Brill, 2002
Zarrow, Peter, “Anti-Despotism and "Rights Talk": The Intellectual Origins of Modern Human Rights Thinking in the Late Qing”, Modern China, 34-2, April 200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