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漢學」之形成與「宋學」之重構:南宋以降至清乾嘉之際學術史著作流變之考察
作者:林保全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Bao-Quan Lin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何澤恒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漢學宋學學術史道統學案Han XueSong XueAcademic HistoryDao TongConfucian OrthodoxyXue An Tithe Case Studythe Li Ideolog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1
本論文之問題意識,乃圍繞於下列二項而展開:第一,「漢、宋之爭」於研究上所產生困境之反省。第二,學術史著作於研究上所存在缺憾之重新檢討。
  以第一項之反省而言,此類型之相關研究,有以下三大困境:第一,「漢學」、「宋學」兩詞彙,起始即無明確之定義。因此,學者使用兩詞彙進行學術討論時,往往以自身所預設之內涵,進行學術對話,於是彼此之論述,既缺乏共同之平台,而所展開之討論,亦將缺乏交集。第二,相關研究多集中於漢、宋之爭形成以後,然作為討論漢、宋之爭最為基礎之「漢學」、「宋學」詞彙,起始即無明確之定義,而學者又使用定義不明之詞彙,進行學術對話,遂將導致漢、宋之爭相關研究,將陷入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之困境。第三,研究取材既不能「辨章學術,考鏡源流」,而使用之文獻,亦不外於《漢學師承記》、《宋學淵源記》、《漢學商兌》、《擬國史儒林傳稿》等書。然此類相關文獻,皆為漢、宋之爭形成後,所編纂而成之學術史著作,若藉由作此類相關文獻進行研究,則所獲得之學術成果,亦將侷限於漢、宋之爭形成以後,種種既定之觀念。
  基於上述三大困境,本論文嘗試立足於乾嘉之際,漢、宋之爭形成此一關鍵階段,並嘗試轉移現今學界以下探方式,研究漢、宋之爭既有之視野,改以上溯方式,聚焦於南宋以降至清乾嘉時期之學術史著作。藉由學術史著作流變之考察,觀察其所建構之宋學概念,並與漢、宋之爭形成後,於漢學視野下所重構而成之宋學概念,進行分析與比較,以獲得學界所未曾提出之學術成果。
  以第二項之檢討而言,此類型之相關研究,有以下四大缺憾:第一,學術史著可反映理學社群之輪廓、師承授受之史料,以及理學與地域上之關係等等,然由於缺乏關注,遂導致此類重要學術議題,未能展開深入之研究。第二,學術史著作是以理學社群作為收錄之對象,而於編纂過程中,亦直接反映編纂者之宋學概念。然由於學術史著作之研究過於匱乏,遂導致此一具有源遠流長特質之宋學概念,不僅不為學界所知,同時亦未能為學界所善加利用。第三,學術史著作編纂之目的,最重要者在於藉由學脈之編纂,用以承載其道統觀。然由於學術史著作研究之匱乏,遂導致研究道統之學者,極少能利用此一類型之資料,於是所獲得之學術成果,亦將有其侷限。第四,學術史著作代表之典範,為黃宗羲之《明儒學案》,同時亦為學案體體裁之代表。然而,由於研究之不足,遂導致學術史著作體例本身之形成、發展與變化,未能有一系統性之研究成果出現。至於「學案體」與學術史著作之具體關係為何,以及學術史著作如何往學案體發展等相關議題,亦皆處於曖昧不明之狀態。
  漢、宋之爭既然有上述三大研究困境,而學術史著作於研究上,亦有上述之四大缺憾,因此本論文嘗試綰合兩者作為問題意識,並奠基於乾嘉之際「漢、宋之爭」形成之重要階段,扭下探而為上溯,並藉由學術史著作流變之考察,進而解決兩者於研究上之困境與遺憾。
  解決本論文問題意識之研究步驟與方法,則以下列三條主軸進行:
   第一條主軸:宋學概念建構與流變之考察。
   第二條主軸:學術史著作體例源流與變革之考察。
   第三條主軸:道統論述與建構之考察。
藉由上述三條主軸之考察,及其所獲得之學術成果,將能跳脫以往漢、宋之爭於研究上之種種侷限。

The problematics for this dissertation focus on the following: first, “Han Song Zhi Zheng” (“the Great Debate between ‘Han Xue’ and ‘Song Xue’”, the controversies over the superiority in various academic topics in “Han Xue” and “Song Xue”) and the reflections on the difficulties it has brought to the academia. Second, the re-examination on the lack of Li Ideology researches in the academia.
For the former, there are three major difficulties seen in this survey. First of all, the clear definitions of “Han Xue” and “Song Xue” have been lacking. Therefore, when it comes to the discussions of these two terms, scholars have the tendencies to fulfil the terms with their own presumptions, which yields little common ground for further discussion and debate. Second, since there are no clear definitions of the terms, and most researches focus on the phenomenon of “Han Song Zhi Zheng”, the academic dialogues seem arbitrary and often ambiguous, yet this has seldom come to the attention in the discussions on this particular topic, leaving numerous blind spots. Third, the researched materials so far have been limited and confined to works that came after the Great Debate in Qing Dynasty such as Han Xue Shi Cheng Ji, Song Zue Yuan Yuan Ji, Han Xue Shang Dui, Ni Guo Shi Ru Lin Chuan Gao, works that cannot and do not “Bian Zhang Xue Shu and Kao Jing Yuan Liu” (track the 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vicissitude of certain ideology or school by chronologically further exploring the academic works). The research result, accordingly, could not exceed the existent framework of the Great Debate. In order to address to these three difficulties, this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base the argument on the crucial stage when “the Great Debate” in Qianlong-Jiaqing era in Qing Dynasty, and chronologically dates the academic works back to the time between South Song Dynasty and the Qianlong-Jiaqing era,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its vicissitude. The idea of “Song Xue” constructed in the meantime is compared with the “Song Xue” flourished after the reconstruct of “Han Xue” in the Great Debate, in order to gain the research result never raised in the academia before.
The latter sees the four major problems left to be desired. First, the academic history of Li Ideology can reflect the outline of the academic community, the transmission of knowledge from teachers to disciples, and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the formation of the knowledge and its geography. Due to the lack of such academic attentions, however, these significant topics are left untreated. Second, the construct of academic history of the Li Ideology reflects the core value in the academic circle of the community, and the process of collection and compilation can mirror the ideas of “Song Xue” in the minds of the editors. Nonetheless, the lack of research on the academic history of Li ideology leaves the well-established idea of “Song Xue” little known and little used. Third, the compilation of the academic history of Li ideology is to serve the purpose of presenting the concept of “Dao Tong” (Confucian Orthodoxy) in a more tangible way. But unfortunately, the lack of the academic history of Li ideology results in the fact that the researchers working on the concept of “Dao Tong” are unable to make full advantage of such materials, which confines their research outcomes. Fourth, the most iconic work that can best represent the academic history of Li ideology is Ming Ru Xue An by Ming scholar Huang Zong Xi. The publication is also the best example of “Xue An Ti” (“the Case Study Style”, a style that deals with the biography of authors and then their works). Again, the lack of the academic history of Li ideology bears no systematic thinking of this particular style, leaving the relationship and the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ideology and the style obscure and indistinct.
This dissertation is thus a fruitful treatise on the aforementioned problematics, and to address to the questions as previously mentioned. The methodology is to address to three theses: first, the survey on the construc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Song Xue”; second, the examination on the academic history of the Li ideology and its relation to “Xue An Ti”; third, the exploration of the discourse and the construct of the concept of “Dao Tong”. This is a contribution to exceed the preceding research limitations of “the Great Debate of ‘Han Xue’ and ‘Song Xue’”.
參考書目

【古籍】
〔宋〕朱熹:《伊洛淵源錄》,收入趙鐵寒主編:《宋史資料萃編》(臺北:文海出版社,1968年,據〔日〕江戶時代仁孝天皇文政七年[1824]刻本影印),第2輯。又,〔宋〕朱熹著,戴揚本校點:《伊洛淵源錄》,收入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3冊。
〔宋〕李心傳:《道命錄》,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1996年,據北京圖書館藏〔明〕刻本影印),史部,傳記類,第82冊。又,〔明〕解縉等:《永樂大典》(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據北京圖書館、上海圖書館線裝本影印),卷8164。
〔明〕謝鐸:《伊洛淵源續錄》,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1996年,據首都圖書館藏〔明〕嘉靖八年[1529]高賁亨刻伊洛淵源錄附影印),史部,傳記類,第88冊。
〔明〕程曈:《新安學繫錄》,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1996年,據泰州市圖書館藏〔明〕正德程晵刻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綠蔭園重修本影印),史部,傳記類,第90冊。又,〔明〕程曈著,王國良、張健點校:《新安學繫錄》(合肥:黃山書社,2006年)。
〔明〕毛憲:《毗陵正學編》,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1996年,據山東大學圖書館藏〔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刻古庵毛先生文集附影印),史部,傳記類,第90冊。
〔明〕金賁亭:《台學源流》,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1996年,據上海圖書館藏〔清〕同治刻本影印),史部,傳記類,第90冊。
〔明〕楊應詔:《閩南道學源流》,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1996年,據北京圖書館藏〔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建安楊氏華陽書院刻本影印),史部,傳記類,第92冊。
〔明〕劉元卿:《諸儒學案》,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1996年,據首都圖書館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明〕萬曆刻本影印),子部,儒家類,第12冊。又,〔明〕劉元卿編著,李文澤校點:《諸儒學案》,收入《儒藏》(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9年),史部,儒林史傳,第113-114册。
〔明〕宋端儀:《考亭淵源錄》,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1996年,據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藏〔明〕隆慶三年[1569]林潤刻本影印),史部,傳記類,第88冊。
〔明〕朱睦:《授經圖義例》,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第675册。
〔明〕周汝登:《聖學宗傳》,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1996年,據復旦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王世韜等刻本影印),史部,傳記類,第98-99冊。又,〔明〕周汝登著,李文澤校點:《諸儒學案》,收入《儒藏》(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9年),史部,儒林史傳,第116-117册。
〔明〕馮從吾:《關學編》,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1996年,據山西大學圖書館藏〔清〕乾隆王氏家刻嘉慶七年[1802]周元鼎增刻本影印),史部,傳記類,第126冊。
〔清〕王心敬等:《關學續編》,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1996年,據山西大學圖書館藏〔清〕乾隆王氏家刻嘉慶七年[1802]周元鼎增刻本影印),史部,傳記類,第126冊。
〔明〕過庭訓:《聖學嫡派》,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1996年,據清華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刻本影印),史部,傳記類,第108冊。
〔明〕劉鱗長:《浙學宗傳》,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1996年,據浙江圖書館藏〔明〕崇禎十一年[1638]自刻本影印),史部,傳記類,第111冊。
〔明〕朱衡:《道南源委錄》,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1996年,據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藏〔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正誼堂刻本影印),史部,傳記類,第125冊。
〔清〕孫奇逢:《理學宗傳》,《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據南京圖書館藏清康熙六年(1667)張沐程啓朱刻本影印),史部,傳記類,第514冊。又,〔清〕孫奇逢著,張顯清主編:《理學宗傳》,收入《孫奇逢集》(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清〕魏裔介:《聖學知統翼錄》,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1996年,據復旦大學圖書館藏〔清〕康熙龍江書院刻本影印),史部,傳記類,第120冊。
〔清〕湯斌:《洛學編》,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1996年,據雲南大學圖書館藏〔清〕康熙樹德堂刻後印本影印),史部,傳記類,第120冊。
〔清〕尹會:《洛學編續編》,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1996年,據雲南省圖書館藏〔清〕乾隆三年[1738]懷澗堂刻本影印),史部,傳記類,第120冊。
〔清〕黃宗羲:《明儒學案》,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457冊。又,〔清〕黃宗羲著,沈善洪主編:《明儒學案》,收入《黃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7-8册。
〔清〕黃宗羲、全祖望等:《宋元學案》,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據〔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何紹基刻本影印),史部,傳記類,第518、519冊。又,〔清〕黃宗羲、全祖望等:《宋元學案》收入《黃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6册。
〔清〕范鄗鼎:《理學備考》,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1996年,據山西省圖書館藏〔清〕康熙范氏五經堂刻本影印),史部,傳記類,第121-122冊。
〔清〕張夏:《雒閩源流錄》,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1996年,據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清〕康熙二十一年 [1682]黃昌衢彞敘堂刻本影印),史部,傳記類,第123冊。
〔清〕熊賜履:《學統》,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1996年,據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清〕康二十四年[1685]刻本影印),史部,傳記類,第124冊。又,〔清〕熊賜履著,徐公喜、郭翠麗點校:《學統》(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年)。
〔清〕竇克勤:《理學正宗》,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1996年,據北京圖書館分館藏〔清〕康熙刻竇靜庵先生遺書本影印),子部,儒家類,第24冊。
〔清〕耿介:《中州道學編》,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1996年,據北京圖書館分館藏〔清〕康熙刻竇靜庵先生遺書本影印),子部,儒家類,第24冊。
〔清〕張伯行:《道統錄》,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1996年,據遼寧省圖書館藏〔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正誼堂刻本影印),史部,傳記類,第124冊。
〔清〕張伯行:《伊洛淵源續錄》,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1996年,據上海圖書館藏〔清〕康熙五十年[1711]正誼堂刻本影印),史部,傳記類,第125冊。
〔清〕魏一鼇:《北學編》,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1996年,據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清〕同治七年[1868]刻本影印),史部,傳記類,第515冊。
〔清〕戴望:《顏氏學記》,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據湖北省圖書館藏〔清〕同治十年[1871]冶城山館刻本影印),子部,儒家類,第952冊。
〔清〕李清馥:《閩中理學淵源考》,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第460册 。又,〔清〕李清馥著,徐公喜等點校:《閩中理學淵源考》(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年)。
〔清〕畢沅:《傳經表》,收入《叢書集成》(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據式訓堂叢書本排印),新編,總類,第10册。
〔清〕趙繼序:《漢儒傳經記》,《叢書集成》(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年,據據安徽叢書排印),續編,總類,第15册。
〔清〕江藩:《國朝漢學師承記》,收入《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據〔清〕咸豐伍崇曜校刊本影印),第64種,《粵雅堂叢書》,第23函。
〔清〕江藩:《國朝宋學淵源記》,收入《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據〔清〕咸豐伍崇曜校刊本影印),第64種,《粵雅堂叢書》,第23函。

【近人研究】
學術史著作相關
期刊及專書論文
金生楊:〈汪祚《道命錄後序》的文獻價值〉,《西華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3期,頁12-16。
夏長樸:〈「發六百年來儒林所不及知者」——全祖望續補《宋元學案》的學術史意義〉,《臺大中文學報》第34期(2011年6月),頁115-144。new window
金生楊:〈程朱家族與《道命錄》〉,《地方文化研究輯刊》,2010年第3輯,頁271-280。
李文輝:〈從《伊洛淵源錄》到《明儒學案》——學案體之體例演進研究〉,《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1期,頁1-20。
陳祖武:〈學案再釋〉,《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2期總第212期,頁59-63。
鍾彩鈞:〈黃宗羲《明儒學案》的異本問題〉,《中國文哲硏究通訊》,2008年第2期,頁111-121。new window
劉興淑:〈「學案體」研究現狀述評〉,《中國史硏究動態》,2008年第5期,頁2-8。
姜 鵬:〈《伊洛淵源錄》與早期道統建構的挫折〉,《學術月刊》,2008年第40卷,頁128-132。
陳祖武:〈學案體史籍溯源〉,《中國學案史》(上海:東方出版社,2008年),頁1-21。
陳祖武:〈學案雛形的問世〉《中國學案史》(上海:東方出版社,2008年),頁22-44。
吳 光:〈《宋元學案》成書經過、編纂人員與版本存佚考〉,《杭州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1期,頁7-16。
黃敦兵、雷海燕:〈從哲學史學角度看黃宗羲學案體著述的哲學特質〉,《寧波黨校學報》2007年第5期,頁101-105。
戴揚本:〈《伊洛淵源錄》可補正史之闕舉證〉,《史學史研究》,2007年第2期,頁125-126。
何 俊:〈宋元儒學的重建與清初思想史觀——以《宋元學案》全氏補本為中心的考察〉,《中國史研究》2006年第02期,頁131-145。
王俊才:〈明清之際學術史的突變——學案體的趨新與定型〉,《河北學刊》2006年第3期,頁118-122。
周春健:〈《伊洛淵源錄》與學案體〉,《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6期,頁773-776。
夏長樸:〈從李心傳《道命錄》論宋代道學的成立與發展〉,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編:《知性與情感的交會:唐宋元明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大安,2005年),頁243-287;又收入宋史座談會主編:《宋史研究集》(臺北:新文豐,2006年),第36輯,頁1-66。new window
倉修良:〈歷史學家黃宗羲〉,收入倉修良撰:《史家.史籍.史學》(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4年),頁393-426。
倉修良:〈要給學案體以應有的歷史地位〉收入倉修良撰:《史家.史籍.史學》(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4年),頁427-431。
倉修良:〈黃宗羲和學案體〉收入倉修良撰:《史家.史籍.史學》(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4年),頁431-433。
倉修良:〈閱讀古籍應當注意選擇版本〉收入倉修良撰:《史家.史籍.史學》(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4年),頁434-439。
張豈之:〈學術史與「學案體」——序《民國學案》〉,《雲夢學刊》2003年第4期,頁16+29。
朱鴻林:〈為學方案:學案著作的性質與意義〉,收入熊秉真主編:《讓證據說話:中國篇》(臺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頁287-320。
何大安:〈論斷符號:論「案」、「按」的語詞關係及案類文體的篇章構成〉收入熊秉真主編:《讓證據說話:中國篇》,頁321-337。
朱義祿:〈論學案體〉,《哈爾賓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12月第1期,頁111-114。
盧鐘鋒:〈論朱熹及其《伊洛淵源錄》〉,《孔子研究》,1990年第3期,頁61-72。
葉建華:〈朱熹《伊洛淵源錄》初探〉,《社會科學輯刊》,1989年第63期,頁84-88。
黃進興:〈「學案」體裁補論〉,《食貨月刊》,第16卷第9期(1987年12月),頁372-375。new window
王明蓀:〈從學術史著作之淵源看學案體裁〉,收入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中國通史教學研討會編輯:《中西史學史研討會論文集》(台南:久洋出版社,1986年),頁121-140。
无 渝:〈「學案」考議〉,《孔子研究》1986年第2期,頁122-124。
來可泓:〈關於《道命錄》的卷數及有關內容〉,《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85年第4期,頁36+35。
黃進興:〈「學案」體裁產生的思想背景:從李紱的「陸子學譜」談起 〉,《漢學研究》第2卷第1期總第3期(1984年6月),頁201-221。new window
陳錦忠:〈黃宗羲《明儒學案》著成因緣與其體例性質略探〉,《東海學報》,第25卷(1984年6月),頁111-139。new window
阮芝生:〈學案體裁源流初探〉,收入杜維運、黃進興編:《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臺北:華世出版社,1976年),第1冊,頁574-596。new window
阮芝生:〈學案體裁源流初探〉,《史原》,第2卷(1971年10月),頁57-75。new window

道統相關
期刊及專書論文
陳逢源:〈宋儒聖賢系譜論述之分析——朱熹道統觀淵源考察〉,《政大中文學報》第13期(2010年6月),頁75-115。new window
陳逢源:〈先秦聖賢系譜論述與儒學歷史意識——朱熹道統觀之淵源考察〉,《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41期(2010年1月),頁1-64。new window
張壽安:〈打破道統.重建學統——清代學術思想史的一個新觀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2期(2006年6月),頁53-111。new window
陳逢源:〈道統的建構——重論朱熹四書編次〉,《東華漢學》第3期(2005年5月),頁223-251。new window
張 亨:〈朱子的志業——建立道統意義之探討〉,《臺大中文學報》第5期(1992年6月),頁31-80。
張永儁:〈宋儒之道統觀及其文化意識〉,《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38期,(1990年12月),頁273-312。new window
黃進興:〈道統與治統之間:從明嘉靖九年(1530)孔廟改制談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1本第4分(1990年12月),頁917-941。new window
黃進興:〈清初政權意識形態之探究:政治化的「道統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58本第1分(1987年3月),頁105-131。new window
黃進興:〈學術與信仰:論孔廟從祀制與儒家道統意識〉,《新史學》第5卷第2期(1994年6月),頁1-82。new window

外文期刊
土田健次郎:〈「治統」覺書:正統論・道統論との關係から——〉,《東洋の思想と宗敎》第23號(2006年3月),頁29-43。
何俊撰,鈴木弘一郎譯:〈宋元儒学の再構築と清初の思想史の歴史観:《宋元学案》全氏補本を中心とした考察〉,《中国——社會と文化》第20号(2005年6月),頁409-429。
荒木見悟:〈道統論の衰退と新儒林傳の展開〉,《久留米大學比較文化硏究所紀要》1989年第7輯,頁 1-70。
末岡 實:〈唐代「道統說」小考——韓愈を中心として〉,《北海道大學文學部紀要》第36卷第1號通卷第62號(1987年),頁 29-54。
大島 晃:〈宋學における道統論について〉,《中哲文學會報》第6號(1981年6月),頁147-163。
山井 湧:〈《明儒學案》の四庫提要に関する二三の問題〉,《東京支那學報》第12號(1966年6月),頁75~95。
高瀨武次郎:〈道統傳〉,收入羽田亨編:《內藤博士還曆祝賀支那學論叢》(京都: 弘文堂書房,1926年),頁405-444。
Charles Hartman,”Bibliographic Notes on Sung Historical Works: The Original of the Way and Its destiny (Tao-ming lu) by Li Hsin-ch’uan”, Journal of Sun-Yuan Studies,30,(2000),pp.1-61.

外文專著
諸橋轍次:《儒學の目的と宋儒慶曆至慶元百六十年間の活動》,收入鎌田正、米山寅太郎編:《諸橋轍次著作集》(東京都:大修館,1975年),第1冊。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