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青少年偏差行為相關因素之統合分析
作者:張恭就
作者(外文):Chang, Kung-Chiu
校院名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
指導教授:張紹勳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8
主題關鍵詞:青少年偏差行為統合分析家庭系統自我韌性生活壓力同儕關係Juvenile Deviant BehaviorsMeta-AnalysisFamily SystemSelf-ResilienceLife StressPeer Relationship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
研究目的: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透過量化的文獻回顧,檢視與臺灣青少年偏差行為相關的關鍵因素。
研究方法:
針對2000年至2017年間發表之實證研究,篩選後共選取80篇共156個各別效果量研究報告進行統合分析(Meta-analysis)。
研究結果:
本研究根據文獻且依據鏡中自我理論、社會控制理論、自我控制理論、社會學習理論及一般化緊張理論,歸納出家庭因素方面、個人因素方面、同儕因素方面與學校因素方面四大構面及13個子構面,採用隨機效果模式進行統合分析,結果發現家庭系統.118、同儕關係.229、自我韌性.250、生活壓力.457、偏差同儕.498與青少年偏差行為的產生具有相關性。而調節變項檢定則有年級、性別、出版類別、受試者類別具有小至中的調節效果。
研究結論:
根據上述研究發現,將在文末提出家庭、個人、同儕與學校等方面實務應用及後續研究之相關建議。
關鍵詞:青少年偏差行為、統合分析、家庭系統、自我韌性、生活壓力、同儕關係
Purpos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probed into the critical factors for juvenile Deviant behaviors in Taiwan. The research method was Meta-analysis Method.
Methodology:
This studying tegrated domestic relative references which ranged from 2000 to 2017, which resulted in 79 studies for a total of 156 individual effect sizes.
Findings:
This study is theoretically based on looking-glass self, social control theory, self control theory, social learning theory and general strain theory to intergate the critical factors for juvenile deviant behaviors in Taiwan. The factors are family factors , personal factors , peer factor and school factor . There’s a correlation between family system.118, peer relationship.229, self-resilience.250, life stress.457 and deviant peer.498 and juvenile deviant behaviors.
Analysis conclusion:
Based on theresearch finding, we proposed several
recommendation to family, personal, peers, schools and future studies respectively.
Key words: Juvenile Deviant Behaviors, Meta-Analysis, Family System ,Self-Resilience, Life Stress, Peer Relationship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王莊民(2011)。國小高年級學童生活適應、學業成就與偏差
行為之研究:以嘉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
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李威辰 (2001) 。父母社經地位、青少年緊張與青少年偏差行為相關性研究—以雲嘉地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縣。
蘇英玫 (2007) 。國小高年級學童同儕關係與校園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
蔡博忠(2008) 。台東縣高中職學生父母管教態度、自我控制能力與網路偏差行為傾向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臺東。
王樂民、譚子文(2010) 。父母語言暴力、父母角色認同及制握信念與台南市國中生偏差行為的關係。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期刊,2(2),63-100。
方瑀紳、李隆盛(2017) 。資訊教育系所學位論文研究趨勢與課題:2004~2013學年的文獻計量分析 。教育研究集刊,62(1),35 - 69 。
石友馨(2008) 。家庭教養行為、社區鄰里關係與自我概念對青少年偏差行為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臺北。
吳承翰、魏希聖(2016) 。生活壓力和同儕支持對青少年偏差行為之影響:現實與網路支持效果之分析。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期刊, 8(1),1-53。
吳柳蓓(2005) 。自我控制、同儕關係與青少年偏差行為相
關性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縣。
吳泰龍(2013) 。國中生寂寞感、父母教養行為、社會支
持、偏差行為及中途輟學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
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
吳啟安、譚子文(2013) 。負面人際關係、低自我控制對青少年偏差行為的影響-接觸偏差同儕的中介作用。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期刊, 5(1),35-62。
李文傑(2012) 。偏差友伴與偏差行為:友伴的影響效果確實存在嗎?。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 28,35-62。
李奎諺(2010) 。家庭、學校系統及自我概念透過自我控制
與外控認知影響少年偏差行為。(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洪肇基(2009) 。運動治療對注意力不全過動孩童的影響:統合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長庚大學,台北。
林育年(2011) 。新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生家庭類型與家長管教態度對其偏差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臺北。
林俊榮(2005) 。文化資本、自我控制與國小高年級學童偏差行為相關性之研究----以嘉義地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縣。
林春妙(2012) 。國中生自我概念、生命意義感與偏差行為
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高雄市。
林淑芬、林衢良、李志峰(2005) 。性別、休閒參與型態、與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以苗栗市青少年為例。大專體育學術專刊,7(2),131-136。
林佩珊、賀湘邦、王以仁(2012) 。嘉義市國小高年級學童親子關係、自我控制與其偏差行為之現況分析。家庭教育雙月刊,第39期,6-20。
林坤隆、沈勝昂(2016) 。父母親職失能對少年偏差及性侵害行為影響之研究。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期刊, 8(1),191-238。
林俊榮(2005)。文化資本、自我控制與國小高年級學童偏差行為相關性之研究--以嘉義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
吳武典(1987)。青少年問題與對策。台北:張老師。
吳武典(1992)。偏差行為的診斷與輔導。現代教育,7(25),17-26。
邱慶華(2009) 。 社會連結、自我控制與非行少年偏差行為之研究--以台灣地區少年輔育院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邱慶華、龔心怡(2015) 。社會連結、低自我控制與非行少年偏差行為之研究-以臺灣地區少年矯治機構為例。彰化師大教育學報, 第27輯,69-100。
法務部(2010)。98 年少年兒童犯罪概況其其分析。台北:法
務部。
法務部(2012)。101年少年兒童犯罪概況其其分析。台北:
法務部。
法務部(2015) 。104年犯罪概況其其分析-2015犯罪趨勢關鍵報告。台北:法務部。
司法院(2018)。107年4月統計年報。台北:司法院。取自:
https://www.judicial.gov.tw/juds/
內政部警政署(2018)。105年中華民國刑案統計。台北:司法
院。取自:
https://www.cib.gov.tw/Module/Download/Index/75
金炫泰(2010) 。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控制與偏差行為之相關性研究-以台中縣國中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靜宜大學,臺中。
許美雯、魏希聖(2015) 。華人文化教養信念、教養行為對青少年憂鬱及偏差行為之影響。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 第18期,35-63。
徐淑美(2004) 。 家庭與學校因素對國中生偏差行為影響
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縣。
游青霏(2007) 。睡眠與情緒、學校適應和青少年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
張春興(1991)編著。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2007) 。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修訂
二版)。台北:東華。
張惠君(2002) 。 家庭系統、學校系統與國中生自我控制及偏差行為之研究─以台南地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
張怡真(2007) 。父母教養方式、教師支持與國三學生偏差行為之關聯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
張楓明(2006) 。親子、師生及同儕關係對國中學生初次偏
差行為影響之動態分析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
立臺南大學,臺南。
張楓明、譚子文(2012) 。緊張因素、接觸偏差同儕及低自我控制與青少年偏差行為關聯性之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數理科技類,26(1),27-50。
張育愷、宋岱芬、陳豐慈(2017) 。國際綜評性論文之分析。體育學報,50(4),375-384。
張楓明、譚子文(2013)。依附關係、低自我控制及接觸偏
差同儕與青少年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當代教育研究
季刊,21(4),81-120。
張楓明(2011)。學業層面之參與、抱負、自我效能及緊張因素對初次偏差行為影響之縱貫性研究。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9(3),39-81。
張麗鵑(2003) 。媒體閱聽、同儕關係與少年偏差行為相關性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縣。
張玲榕(2009) 。家庭結構、家長社經地位與國中生偏差行為之研究-以新莊市某國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銘傳大學,臺北。
張如欣(2011) 。國中生偏差行為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臺北。
張綺恒(2015) 。青少年父母教養、同儕關係與偏差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彰化縣。
張雲龍(2016) 。家庭與學校知覺影響高中職生偏差行為之探討。輔導與諮商學報,38(1),61-82。
張紹勳(2014) 。Meta分析實作。台北:五南。
張春興(2007)。張氏心理學辭典(重訂版第二刷)。臺北:東華。
蘇意婷(2008)。高科技產品行銷績效關鍵成功因素之
彙總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
學,彰化。
楊芳梅(2007) 。母親監控、家庭依附與青少年偏差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楊國樞(1986)。家庭因素與子女行為:臺灣研究的評析。中華心理學刊,28(1),7-28。
侯崇文(2001) 。家庭結構、家庭關係與青少年偏差行爲探討。應用心理研究,第11期,25-43。
徐澄清(1969)。心理衛生工作從學校做起。台北:幼獅文化。
郭芳君、譚子文、董旭英(2011) 。內在性自我控制、復原力對不同類型青少年偏差行為之交互作用效應。教育與社會研究,第22期,1-37。
許春金(2003)。犯罪學。台北:三民書局。
許春金、侯崇文、黃富源(1996)。兒童、少年觸法成因及處遇方式之比較研究。台北:青少年輔導委員會。
許心儀(2013) 。從道德推理、情緒歸因與父母教養方式探討青少年偏差行為。(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世新大學,臺北。
許甄育(2005) 。緊張因素、負面情緒、制握信念與與男女性青少年偏差行為之關聯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
許憶真(2004) 。父母管教方式及國小學生自我概念對其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靜宜大學,臺中。
郭芳君(2003) 。父母教養方式、自我韌性與內在性自我控制、少年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
陳武夫(2007) 。 國小學童家庭氣氛、學校生活適應與幸福感對復原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彰化。
陳正哲(2014) 。 青少年同儕壓力、同儕從眾、父母價值觀內化程度與偏差行為之關聯性。(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
陳姵岓(2012)。國中生之壓力認知與因應策略對校園偏差行為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陳俞臻(2017) 。班級氣氛關鍵成功因素之統合分析
。(未出版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陳秀卿(2008) 。青少年刺激尋求動機、同儕關係、休閒阻礙與偏差行為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臺北。
陳雯君(2008) 。親子關係對青少年偏差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銘傳大學,臺北。
陳明輝(2001) 。青少年自我中心與偏差行為之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
陳彥成(2013) 。大台北地區國中學生之社會依附、自我控制與偏差行為相關性之研究:新移民子女與本地生之對照。(未出版碩士論文)。市立台北教育大學,臺北。
陳姵汝(2012) 。生活壓力對青少年偏差行為之影響:以社會依附為調節變項。(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世新大學,臺北。
陳亭瑋(2013) 。社會資本與青少年偏差行為:家庭與學校的作用。(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臺北。
陳康怡(2012) 。隱蔽青年之背景及自我控制與其進行偏差行為的研究。犯罪與刑事司法研究, 第18期,1-35。
陳意珍(2017) 。自我韌性、負向標籤與國中生偏差行為關聯性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
陳威廷(2017) 。偏差行為之傷害及效益評估、低自我控制與國中生偏差行為之關聯性。(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
陳慧如(2005) 。 自我控制、青少年自我中心與偏差行為之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
彭怡芳(2002) 。緊張、負面情緒與青少年偏差行為之研究-以台南地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
曾志全(2008) 。單親家庭管教方式、同儕關係及學校學習環境與青少年偏差行為關係之探討-以新竹市高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玄奘大學,新竹。
曾育貞(2002) 。刺激尋求動機、青少年自我中心與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以台南地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
曾育嫺(2013) 。台南市國中生刺激尋求、自我控制能力 對網路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明道大學,彰化縣。
黃德祥(2008)。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
黃小芳(2010) 。國中學生性格特質、同儕關係與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黃玉、樓美玲(2005) 。青少年的父母婚姻衝突、負向情緒與偏差行為之相關性。醫護科技學刊,7(2),129-139。
黃玫玉、林惠雅(2012) 。國中青少年知覺導師管教行為與其在校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輔仁民生學誌,18(2),145-166。
黃寶園、林世華(2001) 。合作學習對學習效果影響之研究:統合分析。教育心理學報,34(1),21-41。
黃俊傑、王淑女(2001) 。青少年的父母婚姻衝突、負向情緒與偏差行為之相關性。醫護科技學刊,7(2),129-139。
黃惠玲(2005) 。父母管教方式、差別同儕結合與少年偏差行為相關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靜宜大學,臺中。
黃蘭婷(2012) 。國中生自我概念、家庭支持與偏差行為之相關性研究—以雲林縣國中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明道大學,彰化縣。
薛卜稱(2015) 。家長管教子女在校偏差行為法制義務之研究:以我國公立國中學生為對象。(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
葛煜仁(2013) 。國中生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及 同儕關係對偏差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彰化縣。
董旭英(2009) 。生活壓迫事件、社會支持、社會心理特質與台灣都會區國中生偏差行為之關係。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期刊, 1(1),129-164。
詹宜華、張楓明、董旭英(2012) 。國中生接觸偏差同儕在其衝動性格、知覺父母監督與偏差行為間關聯性之中介效果。犯罪與刑事司法研究, 第18期,89-123。
賴慧敏、鄭博文、陳清檳(2017) 。臺灣青少年憂鬱情緒與偏差行為之縱貫性研究。教育心理學報, 48(3),399-426。
劉冠琪(2005) 。生活壓力、自我韌性、衝動性格與國中生偏差行為關聯性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
劉焜輝(2007)。輔導原理與實務(二版)。台北:三民。
劉俊誠(2003) 。青少年家庭依附、就學經驗與偏差行為相關性之研究-以南投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
潘炫伶(2015) 。知覺教師班級秩序管理、低自我控制、學業控制因素與國小高年級學生班級偏差行為關聯性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
蔡幸宜(2015) 。接觸偏差同儕、偏差行為自我效能與國小高年級學童偏差行為關聯性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
蔡東敏、譚子文、董旭英(2015) 。臺南都會區國中生緊張因素、接觸偏差同儕、認同非法手段對偏差行為之影響:建構整合理論解釋模型。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期刊, 7(2),37-80。
蔡美雪(2006) 。生活壓力、制握信念、社會支持與青少年偏差行為之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
蔡德輝、楊士隆(2013)。少年犯罪: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
蔡建生(2014)。國小高年級學生性別角色特質、自尊、接觸偏差同儕與偏差行為關聯性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
蔡博忠(2007) 。台東縣高中職學生父母管教態度、自我控制能力與網路偏差行為傾向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臺東。
蔡薏茹(2009) 。父母依附、反映評價與青少年偏差行為:探索性別模型。(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世新大學,臺北。
謝博宇(2009) 。國小學生自我控制與偏差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謝沛霖(2011) 。母親教養方式、偏差行為與青少年非行─以臺北市國中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臺北。
譚子文、董旭英(2010) 。自我概念與父母教養方式對臺灣都會區高中生偏差行為之影響。教育科學研究期刊, 55(3),203-233。
譚子文、張楓明(2012) 。緊張因素、接觸偏差同儕及低自我控制與青少年偏差行為關聯性之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 26(1),27-50。
譚子文、張楓明(2013) 。依附關係、低自我控制及接觸偏差同儕與青少年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當代教育研究季刊, 21(4),81-120。
譚子文、張楓明(2013) 。依附關係、低自我控制與青少年偏差行為關聯性之研究。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 第36期,67-90。
莊耀嘉(2009)。衝動性、管控功能、特質與家庭因素在兒童至少年階段犯行發展的角色:自我控制論的檢驗。犯罪與刑事司法研究,12,101-144。
周愫嫻、温淑盈(2004)。家庭結構、家庭功能、自我控制與兒童問題行爲之縱貫性研究 。犯罪與刑事司法研究,3,149-197。


二、英文部分
Agnew, R. (2001 ). Building on the foundation of general strain theory: Specifying the typesof strain most likely to lead to crime and delinquency. Journal of Research in Crime andDelinquency, 38(4 ), 319- 361.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10).Publication manual of the American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Sixth Edition.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gnew, R. (2006). Pressured into crime: An overview of general strain theory. Los Angeles:Roxbury Publishing Company.
Akers, R. L., and W. G. Jennings.(2009). “The Social Learning Theory of Crime and Deviance.”Pp. 103–120 in Handbook on Crime and Deviance, edited by M. D. Krohn, A. J.Lizotte, and G. P. Hall.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Agnew, R. (2001). Building on the foundation of general strain theory: Specifying the types of strain most likely to lead to crime and delinquency. Journal of Research in Crime and Delinquency, 38(4 ), 319- 361.

Agnew, R. (2011). Toward a Unified Criminology: Integrating
Assumptions about Crime, People and Society. New York: NYU Press.
Agnew, R. (2006 ). Pressured into crime: An overview of general strain theory. Los Angeles:Roxbury Publishing Company.
Agnew, R. (2006). Pressured into crime: An overview of general strain theory. Los Angeles: Roxbury Publishing Company.
Alderson, P., Green, S., & Higgins, J. P. T. (2004). Cochrane reviewers’ handbook 4.2. 2 [updated March 2004]. The Cochrane Library, 1, 1-59.
Benda, B. B. (2005). The robustness of self-control in relation to form of delinquency. Youth & Society,36(4), 418-444.
Barnow, S., Schultz, G., Lucht, M., Ulrich, I., Preuss, U. W., &Freyberger, H. J. (2004). Do alcohol expectancies and peerdelinquency/substance use medi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impulsivity and drinking behavior in adolescence? Alcohol and Alcoholism, 39(3), 213-219.
Broidy, L. (2001 ). A test of general strain theory. Criminology, 39( 1), 9- 35

Baron, S. W. (2003). Self-control, social consequences, and criminal behavior: Streetyouth and the general theory of crim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Crime &Delinquency, 40(4), 403-425.
Bieleninik, Ł., Ghetti, C., & Gold, C. (2016). Music therapy for preterm infants and their parents: ameta-analysis. Pediatrics, 138(3), e20160971.
Block, J., & Kremen, A. M. (1996). IQ and ego-resiliency: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connections and separaten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0(2), 349-361
Cloward, R.,L. Ohlin(1960). Delinquency and Opportunity. NY: Glencoe
Casey, B. J. (2015). Beyond simple modele of self-control to circuit-based accounts of adolescent behavior Aunnal review of psychology, 66, 295-319.
Chambliss, W.(1975).Toward a Political Economy of Crime. Theory and Society, 2, 166-167




Cheadle, J. E. & L. B. Whitbeck ( 2011). Alcohol Use Trajectories and Problem Drinking over the Course of Adolescence: A Study of North American Indigenous Youth and Their Caretakers.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52: 558–245.
Cohen, J. (1992). A power primer.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2(1), 155-159.
Cooley, C. H. (1902).Human nature and the socialorder.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Cooper, H., Hedges, L. V., & Valentine, J. C. (Eds.). (2009). The handbook of research synthesis and meta-analysis.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Cl inard M. B. , Mei e r R. F. (2011) . Sociology of deviant behaviour (14thed. ) . Belmont , CA: Wadswor th Cengage Learning.
Drysdale, J. S., Graham, C. R., Spring, K. J., & Halverson, L. R. (2013). An analysis of research trends in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studying blended learning.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 17, 90-100.
Finn, J. D., Fish, R. M., & Scott, L. A. (2008). Educational sequelae of high school misbehavior. Journa1 of Education Research, 101(5), 259-274.
Ferrari, R. (2015). Writing narrative style literature reviews. Medical Writing, 24(4), 230-235.
Fine, A., Steinberg, L., Frick, P. J., & Cauffman, E. (2016). Self-control assessments and implications for predicting adolescent offending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45(4), 701-712.
Glass, G. V., McGaw, B., & Smith, M. L. (1981). Meta-analysis in social research. Newbury Park, California: Sage Press.
Goetting, A.(1994).The parenting crime connection. Journal of Prevention, 14, 169-186.
Gottfredson, M. R., & Hirschi, T. (1990). A general theory of crime. CA: StanfordUniversity Press.
Hirschi, T. (1969). Causes of delinquenc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Hunter, J. E. & Schmidt, F. L. (1990). Methods of meta-analysis: Correcting error and bias in research finding. Newbury Park, CA:Sage .
Wong, K.,Kauffman, J.,Lloyd, J.(1991).Choices for integration:Selecting teachers for mainstreamed students with emotional or behavioral disorders. Intervention in School anClinic, 27, 108-115.
Light, R. J., & Pillemer, D. B. (1984). The Science of Revievwing Research.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Lerner, J. (2003). Learning disabilities: Theories, diagnosis,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9thEd.).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Ribeaud, D., & Eisner, M. (2006). The “drug-crime link” from a self-control perspective: An empirical test in a Swiss youth sample. European Journal of Criminology, 3, 33-67.
Rosenthal, R. (1979). The file drawer problem tolerance for null result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86, 638-641.
Rosenthal, R. (1991). Meta-analytic procedures for social research ( Rev. ed. ). Beverly Hills, CA : Sage.
Robert, H. A., Susan, G., & Jennifer, G. (2000). Life stress, anger and anxiety, and delinquency: An empirical test of general strain theory.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41(3), 256-275.
Rutter,M. L. (1997). Nature-nurture integration:The example of antisocial behavior. AmericanPsychologist, 52(4), 390-398.


Stanton-Salazar, R. D., & Spina, S. U. (2005). Adolescent peernetworks as a context for social and emotional support.Youth & Society, 36(4), 379-417.
Schmeelk-Cone, K. H., & Zimmerman, M. A. (2003). A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stress in African American youth:Predictors and outcomes of stress trajectories. Journal ofYouth and Adolescence, 32(6), 419-430.
Standley, J. (2012). Music therapy research in the NICU: an updated meta-analysis. Neonatal Network, 31(5), 311-316.
Thomas, A., & Chess, S. (1977). Temperament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 Brunner Mazel.
Tittle, C. R., Ward, D. A., & Grasmick, H. G. (2003). Gender, age, and crime/deviance: A challenge to self-control theory. Journal of Research in Crime and Delinquency, 40(4), 426-453.
Thornberry, T. P., & Krohn, M. D. (2000). The self-report method for meathod for measuring delinquency and crime. Crminal justice, 4(1), 33-83.
Vazsonyi, A. T., & Belliston, L. M. (2007). The family, low self-control and deviance: Across-cultural and cross-national test of self-control theory. Criminal Justice andBehavior, 34(4), 505-530.
Pratt, T. C., & Cullen, F. T. (2000). The empirical status of Gottfredson and Hirschi’s general theory of cream: A meta-analysis. Criminology, 38(3), 931-964.
Vazsonyi, A.T., Pickering, L. E., Junger, M., & Hessing, D. (2001). An empirical test of ageneral theory of crime: A four-nation comparative study of self-control and theprediction of devianc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Crime and Delinquency, 38, 91-131.
Zimmerman, G. M. & B. E. Vasquez( 2011). Decomposing the Peer Effect on Adolescent Substance Use: Mediation, Nonlinearity, and Differential Nonlinearity, Criminology 49: 1235–1273.
Warr, M(2002). Companions in Crime: The Social Aspects of Criminal Conduct.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obert, H. A., Susan, G., & Jennifer, G. ( 2000). Life stress, anger and anxiety, and delinquency:An empirical test of general strain theory.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41(3 ),256-275 .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