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荀子思想與思孟五行說
書刊名: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研究生論文集刊
作者:呂昭明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1
卷期:3
頁次:頁1-16
主題關鍵詞:荀子思孟五行說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6
  • 點閱點閱:29
期刊論文
1.廖名春(1994)。思孟五行新解。哲學研究,1994(11),62-65+67-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唐君毅(1971)。荀子言「心」與「道」之關係辨義。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4(1),1-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饒彬(19740600)。荀子評子思孟子考辯。國文學報,3,151-15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陸鐵乘(19760600)。荀子非思孟五行說考。國文學報,5,81-8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潘良楨(1987)。關於《荀子、天論》中一節文字的注釋問題。復旦學報(社科版),198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韋政通(19801200)。中國思想史方法論的檢討。中國書目季刊,14(3),62-7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龍宇純(198311)。荀子真僞問題。中山學術文化集刊,30,107-1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翔海(1988)。從心性學說看荀子思想的學派歸屬。哲學研究,1988(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馬振鐸(1993)。孟、荀的人性學說以及二者的對立和互補。哲學研究,1993(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亞彬(1994)。孟荀人性論比較研究。哲學研究,1994(8),60-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高正(1994)。稷下學派論“心”。哲學研究,199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啟雲(19921200)。論語正名與孔子的真理觀和語言哲學。漢學研究,10(2)=20,27-5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姜廣輝(1998)。郭店楚簡與《子思子》。哲學研究,1998(7),56-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萊特、張端穗(19820500)。研究中國思想的方法。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5(5),17-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荀卿、王先謙(1994)。荀子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荀子、李滌生(1994)。荀子集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哲賢(1994)。荀子之核心思想:「禮義之統」及其時代意義。臺北:文津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禮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魏啟鵬(200007)。簡帛〈五行〉箋釋。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夢鷗(1976)。禮記校證。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傅佩榮(1988)。儒道天論發微。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徐復觀(1993)。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龐樸(1980)。帛書五行篇研究。濟南: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韋政通(1993)。中國思想史方法論文選集。台北:水牛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牟宗三(1994)。名家與荀子。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龐朴(20000000)。竹帛《五行》篇校注及研究。臺北:萬卷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徐復觀(1996)。中國經學史的基礎。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韋政通(1996)。中國思想史。臺北:水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徐復觀(1994)。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灣商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戴聖、孫希旦、沈嘯寰、王星賢(1990)。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黃俊傑(1984)。思想史方法論的兩個側面。史學方法論叢。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