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先秦儒家喪葬思想研究
作者:邱達能
作者(外文):Chiu, Ta-Neng
校院名稱:華梵大學
系所名稱: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指導教授:尉遲淦
伍至學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9
主題關鍵詞:先秦儒家喪葬思想周文疲弊三年之喪傳統禮俗Confucianism in Qin DynastyFuneralPresent day social disorder precipitated by the collapse of Zhou dyansty cultureThree-year-funeralPresent day social disorder precipitated by the collapse of Zhou dyansty culturePresent day social disorder precipitated by 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51
本論文的目的在於探討先秦儒家的喪葬思想並藉以尋求作為現代喪葬問題的資糧。討論的對象限定在先秦的儒家,以《論語》、《孟子》二書禮的理念為核心,上溯及《周易》、《詩》、《書》三經用以強化周禮的內涵,再以《荀子》、《禮記》二書中禮教思想回應先秦儒家的喪葬思想。
本文具體地從三年之喪的問題切入先秦儒家的喪葬思想,研究者發現先秦儒家思想不是在人性之外尋求喪葬問題的解答,而是回歸人性本身用「禮」的本義來解決喪葬的問題。孔子以恢復禮的本來面貌作為終身的職志,其在喪葬的認知中是以倫理作為禮的依據;孔子對於禮的強調不是從外在的形式來看的,而是從人的內在仁心來看的。對於喪葬的處理,孟子認為仁義才是解決喪葬問題的關鍵。在實踐喪禮時,內在的仁義至為重要。如果沒有以人的善性為基礎,其喪禮即無法得到確實的落實。荀子對於喪葬的詮釋不同於孔子與孟子,不從性善與仁心出發,而轉從性惡出發。研究者發現荀子的貢獻固然在於「禮義之統」的客觀建構,但是過於強調「禮義之統」的客觀性的結果,反而讓整個「禮義之統」變成單純的外在規範,讓荀子從孔子的傳人變成孔子的外人。
喪葬問題的化解需要深入到文化層面。傳統禮俗背後的思想正是吾人必須思考的重點。當代喪葬問題解決的限度中,研究者發現儒家思想雖然對於現世的生命有很好的道德安頓,但是對於死後生命的道德安頓過於簡單。
研究者還發現「先秦喪葬思想研究」的另外一個價值,那就是傳統禮俗不只是一種純粹操作的禮俗,它還具有思想的深度。根據我們的研究,這樣的傳統禮俗是來自於儒家道德思想的規範。因此,整個傳統禮俗的操作是有其道德系統的背景。只要吾人得以深入道德系統之背景,傳統禮俗即能恢復其應有的道德境界。
本文撰寫但分七章。首章緒論;次章以周文疲弊為思想史線索探討先秦儒家喪葬思想的基源問題;三、四、五章分別論述孔、孟、荀之喪葬思想;六章探究先秦儒家喪葬思想對當代喪葬問題的啟發;末章是為結論。
The purpose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discuss the funeral thought of Confucianism in Qin Dynasty in order to enrich the modern funeral problems. The discussion centered in the concept of “Li”(禮) in two great books: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論語) and “The Book of Mencius”(孟子) and extended further to five more books: “The Book of Hsun Tzu”(荀子)”, “The Book of Rites”(禮記), “The book of Changes”(周易), “The Book of Odes”(詩), and “The Book”(書).
This research started from probing into the problem of three-year-funeral, and found that the funeral thought of Confucianism in Qin Dynasty did not find the solution of funeral problem beyond the scope of the humanity, but went back to humanity and used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Li” to answer the funeral problem. Confucius tried to restore the original appearance of “Li” as his life-long ambition. He based the funeral cognition on the ethics. Moreover, his emphasis on “Li” was not from the external form, but the inner benevolence of human. As for the funeral treatment, Mencius believed that the key factor for funeral problem was benevolence and righteousness, which were very important when practicing the funeral. Without goodness in human, funeral could not be put into effect. Xunzi had a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 of funeral. He viewed funeral from evil human nature rather than good human nature and benevolence. I found that Xunzi’s contribution was on the objective construction of “tradition of ritual”. However, he overemphasized the objection of “tradition of ritual”. As a result, “tradition of ritual” became only an external standard, and Xunzi, being a successor of Confucius, turned into an outsider of Confucius.
The funeral problem should be solved by culture. What people should think about was the thought behind the traditional etiquette. I found that Confucianism in Qin Dynasty had good moral arrangement about life, but too sketchy about life after death.
I also found one more value about the study on the funeral thought in Qin Dynasty. Traditional etiquette was not only a pure operation of etiquette, but also possessed profound thought. According to my research, this traditional etiquette came from the morality norm of Confucianism. Therefore, the whole operation of traditional etiquette had its moral background. Provided that people know the moral system background in depth, the traditional etiquette can restore its due morality.
This dissertation has seven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introduction.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the basic problems on the funeral thought of Confucianism in Qin Dynasty. Chapter three, four, and five review the funeral thoughts of Confucius, Mencius, and Xunzi separately. Chapter six discusses the enlightenment of modern funeral problem by the funeral thought of Confucianism in Qin Dynasty. The last chapter is conclusions.
一、原典、注解及專書
《禮記》,《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儀禮》,《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周禮》,《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周易》,《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詩經》,《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左傳》,《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論語》,《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孟子》,《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孝經》,《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尚書》,《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通志》,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管子》,《諸子集成》,北京:岳麓書社,1996年。
《晏子春秋》,《諸子集成》,北京:岳麓書社,1996年。
《老子》,《諸子集成》,北京:岳麓書社,1996年。
《莊子》,《諸子集成》,北京:岳麓書社,1996年。
《墨子》,《諸子集成》,北京:岳麓書社,1996年。
《呂氏春秋》,《諸子集成》,北京:岳麓書社,1996年。.
《淮南子》,《諸子集成》,北京:岳麓書社,1996年。
《白虎通》,《百子全書》,北京:岳麓書社,1993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十三經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
〔漢〕戴德,《大戴禮記》,《四部叢刊正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9年。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
〔漢〕何晏等注、宋.邢昰疏,《論語注疏》,《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
〔唐〕李林甫等撰、陳仲夫點校,《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宋〕衛湜,《禮記集說》,《通志堂經解》,臺北:漢京出版社,不著年月。
〔宋〕鄭樵撰、王樹民點校,《通志二十略》,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宋〕陳祥道,《禮書》,《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朱熹,《儀禮經傳通解》,《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李如圭,《儀禮集釋》,《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元〕敖繼公,《儀禮集說》,《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盛世佐,《儀禮集編》,《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方 苞,《儀禮析疑》,《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徐乾學,《讀禮通考》,《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清〕皮錫瑞,《經學通論》,北京:中華書局,1954年。
〔清〕阮 元,《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清〕孔廣森,《禮學卮言》,《皇清經解三禮類彙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6年。
〔清〕吳卓信,《喪禮經傳約》,《續經解三禮類彙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6年。
〔清〕張爾岐,《儀禮鄭注句讀》,臺北:學海書局,1976年。
〔清〕陳 立,《白虎通疏證》,《皇清經解三禮類彙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6年。
〔清〕黃以周,《禮書通故》,臺北:華世書局,1976年。
〔清〕劉寶楠《論語正義》,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清〕趙翼撰、杜維運考證,《廿二史劄記》,臺北:華世出版社,1977年。
〔清〕趙 翼,《陔餘叢考》,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5年。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
〔清〕孫西旦、王星賢點校,《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清〕孫詒讓,《周禮正義》,《四部備要》,臺北:中華書局,1970年。.
〔清〕杭世駿,《續禮記集說》,臺北:明文書局,1992年。
〔清〕胡培翬、段熙仲點校,《儀禮正義》,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
〔清〕姚際恆,《姚際恆著作集(一)詩經通論》,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4年。
〔清〕章學誠著,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
〔清〕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疏》,臺北:廣文書局,1975年。
〔清〕焦循,《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周易兩種》(指周易王韓注及周易本義),(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南宋)朱熹周易本義,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于省吾,《甲骨文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王夢鷗,《禮記今注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
王先謙,劉武撰,《莊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王靜芝,《詩經通釋》,臺北:輔仁大學文學院,1978年。
王葆玹,《西漢經學源流》,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4年。
朱 熹集註,蔣伯潛廣解,《四書讀本.論語》,臺北:啟明書局。
李日剛等,《三禮研究論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1年。
林尹撰,《周禮今注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
徐福全,《臺灣民間傳統孝服制度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
姚際恆,《姚際恆著作集(一)詩經通論》,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4年。
章景明,《先秦喪服制度考》,臺北:中華書局,1971年。
章詩同,《荀子簡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屈萬里,《尚書集釋》,臺北:聯經文化事業,1983年。new window
陳 槃,〈詩三百篇之採集與刪定問題〉,《中國文學史論文選》第一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8年。
張 覺,《荀子譯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張 覺,《韓非子譯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張純一,《墨子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1年。
程樹德,《論語集釋》,臺北:藝文印書館,1998年。
楊天宇,《儀禮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楊天宇,《禮記譯注上、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楊伯峻,《論語譯注》,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楊伯峻,《孟子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葉國良等,《經學通論》,臺北:大安出版社,2005年。
裴學海,《古書虛字集釋》,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錢 穆,《論語新解》,臺北:東大圖書,2000年。
謝冰瑩,《新譯四書讀本》,臺北:三民書局,2006年。
戴 震,《戴震集》,臺北:里仁書局,1980年。
顧亭林,《日知錄》第三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56 年。
二、中國哲學史通論
任繼愈,《中國哲學發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4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牟宗三,《圓善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
牟宗三,《歷史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new window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年。
牟宗三,《生命的學問》,臺北:三民書局,2004年。
李宗侗,《中國古代社會史》,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4年。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
李厚澤,《中國古代思想史論》,臺北:谷風出版社,1986年。
周自強,《中國古代思想史》,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胡 適,《中國哲學史大綱》,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侯外廬,《中國古代社會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侯外廬,《中國思想通史.古代思想》,北京:中華書局,1957年。
柳詒徵,《中國文化史》,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8年。
許倬雲,《中國古代文化的特質》,臺北:聯經出版社,1988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唐君毅,《中國人文精神之發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4年。
晁福林等,《中國民俗史》(先秦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梁啟超,《先秦政治思想史》,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0年。
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1960年。
麻天祥,《中國宗教哲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陳戌國,《中國禮制史》(秦漢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
郭必恒等,《中國民俗史》(漢魏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全),臺北:三民書局,1997年。
張豈之,《中國儒學思想史》,臺北:水牛出版社,1996年。
楊向奎,《中國古代社會與古代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8年。
熊十力,《熊十力全集》第七卷,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鄭杰文,《中國墨學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蔡尚思,《中國禮教思想史》,香港:中華書局,1991年。
錢 穆,《中國文化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年。
















三、儒家哲學(先秦)
方同義,《中國智慧的精神-從天人之際到道術之間》,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臺北:黎明文化公司,1983年。
毛子水,《論語今譯今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9年。
王 穎,《荀子倫理思想研究》,哈爾濱:黑龍江出版社,2006年。
史次耘,《孟子今譯今注》,臺北:商務書局,2009年。
朱 哲,《先秦道家哲學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朱義祿,《從聖人人格到全面發展》,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
余英時,《東漢生死觀》,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8年。new window
牟鐘鑒,《儒學價值的新探索》,山東:齊魯書社,2001年。
李普國,《周禮的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
李 杜,《中國古代天道思想論》,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李 杜,《儒學與儒教論》,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李 杜,《中西哲學思想中的天道與上帝》,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李 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觀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李玉潔,《先秦喪葬制度研究》,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李安宅,《〈儀禮〉與〈禮記〉之社會學的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李霖生,《周易神話與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
李霖生,《華嚴詩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
李霖生,《靜觀詩學論文集》,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09年。
李哲賢,《荀子之核心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沈清松,《傳統的再生》,臺北:業強出版社,1992年。
吳汝鈞,《老莊哲學的現代析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吳十洲,《兩周禮器制度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4年。new window
呂理政,《傳統信仰與現代社會》,臺北:稻香出版社,1992年。new window
呂振羽,《殷周時代的中國社會》,北京:三聯書店,1962年。
具聖姬,《漢代人的死亡觀》,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
邱棨鐊,《莊子哲學體系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new window
邱衍文,《中國上古禮制考辯》,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周與沉,《身體:思想與修行—以中國經典為中心的跨文化觀照》,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周群振,《儒學探源》,臺北:鵝湖出版社,1986年。
周群振,《荀子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金尚理,《禮宜樂和的文化理想》,四川:巴蜀書社,2002年。
林安弘,《儒家禮樂之道德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林安弘,《儒家孝道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林素英,《古代祭禮之政教觀》,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林素英,《古代生命禮儀中的生死觀》,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林素英,《喪禮制度的文化意義》,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林素英,《「禮學」思想與應用》,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3年。
林存光,《儒教中國的形成》,山東:齊魯書社,2003年。
韋政通,《荀子與古代哲學》,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姜尚賢,《荀子思想體系》,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0年。
康韻梅,《中國古代死亡觀之探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4年。new window
梁漱溟,《人心與人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馬振鋒等,《儒家文明》,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
徐儒宗,《人和論—儒家人倫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徐克謙,《先秦思想文化論札》,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黃開國、唐赤蓉,《諸子百家興起的前奏-春秋時期的思想文化》,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
黃俊傑,《孟子》,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
唐代興、左益,《先秦思想扎記》,成都:巴蜀書社,2009年。
唐文明,《與命與仁-原始儒家倫理精神與現代性問題》,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2年。
唐賢秋,《道德的基石-先秦儒家誠信思想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夏甄陶,《論荀子的哲學思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
陳衛平、郁振華,《孔子與中國文化》,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
陳勁松,《儒學社會通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
陳正雄,《荀子政治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3年。
陳 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三聯書店,1996年。
陳 來,《人文主義的視界》,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
陳 來,《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時代的宗教、倫理與社會思想》,北京:三聯書店,2009年。
崔大華,《莊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
崔大華,《儒學引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惠吉星,《荀子與中國文化》,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
舒大剛,《墨子的智慧》,臺北:漢藝色研出版公司,1996年。
彭 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傅武光,《孔孟老莊思想的平等精神》,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傅偉勳,《批判的繼承與創造的發展》,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6年。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
傅偉勳,《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臺北:正中書局,1994年。
張 岩,《從部落文明到禮樂制度》,上海:三聯書店,2004年。
張自慧,《禮文化的價值與反思》,上海:學林出版社,2008年。
張德蘇,《從「禮崩樂壞」到「克己復禮」-周室衰亂與孔子救世的人性思索》,濟南:齊魯書社,2008年。
楊國榮,《善的歷程-儒家價值體系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楊向奎,《宗周社會與禮樂文明》,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楊希牧,《先秦文化綜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楊 華,《先秦禮樂文化》,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劉周堂,《前期儒家文化研究》,廣西:廣西師大出版社,1998年。
劉黎明,《先秦人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
劉 學,《先秦諸子思維研究》,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
鄭曉江,《中國生命學-中華賢哲之生死智慧》,臺北:揚智文化公司,2005年。
鄭志明,《儒學的現世性與宗教性》,嘉義:南華大學,1998年。new window
鄭 開,《德禮之間-前諸子時期的思想史》,北京:三聯書店,2009年。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new window
蔡尚思,《孔子思想體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盧雪崑,《儒家的心性學與道德形上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new window
儲昭華,《明分之道—從荀子看儒家文化與民主政道融通的可能性》,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錢 遜,《先秦儒學》,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1991年。
韓 星,《先秦儒法源流述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韓鍾文,《先秦儒家教育哲學思想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3年。
魏元珪,《荀子哲學思想》,臺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new window
魏義霞,《七子視界-先秦哲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龐 朴,《儒家辯證法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羅 光,《儒家哲學的體系》,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
蘇秉琦,《中國文明起源新探》,北京:三聯書店,1999年。
龔建平,《意義的生成與實踐》,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龔鵬程,《中國傳統文化十五講》,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9年。


四、喪葬、禮俗專書
于海廣,《定格歷史:隱藏於古墓中的奧秘》,濟南:齊魯書社,2003年。
內政部,《禮俗民俗論述專輯》,1989年。
王貴民,《中國禮俗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王貴民,《禮俗史話》,臺北:國家出版社,2003年。
王明珂,《慎終追遠:歷代的喪禮》,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2年。
王計生主編,《事死如生-殯葬倫理與中國文化》,上海:百家出版社,2002年。
王玉德、楊昶,《神秘文化典籍大觀》,廣西:廣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王德育,《上古中國之生死觀與藝術》,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0年。
王子今,《秦漢社會史論考》,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王慶淑,《中國傳統習俗中的性別歧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石奕龍,《中國民俗通志-喪葬志》,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2005年。
勾承益,《先秦禮學》,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
朱金龍主編,《殯葬文化研究》,上海:上海書店,2001年。
江慶林主編,《臺灣地區現行喪葬禮俗研究報告》,臺北:臺灣史蹟研究中心,1983年。
何聯奎,《中國禮俗研究》,臺北:中華書局,1968年。
呂子振輯,《家禮大成》,臺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李如森,《漢代喪葬禮俗》,遼寧:瀋陽出版社,2003年。
周 何,《古禮今談》,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2年。
周 何,《說禮》,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8年。
周 何,《禮學概論》,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周蘇平,《中國古代喪葬習俗》,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周 莎,《明清墓葬》,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8年。
胡小池,《中國葬儀風水俗傳-人死亡後的世界》,臺北:武陵出版社,1984年。
洪德旋,《臺灣省改善喪葬設施實錄》,臺灣:臺灣省政府社會處,1992年。
鄒昌林,《中國古禮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鄒昌林,《中國禮文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鄧聲國,《清代〈儀禮〉文獻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郁元英主編,《喪服草案簡編.喪禮儀式》,臺北:郁氏印獎會,1975年。
席汝楫,〈變遷社會中的喪葬禮俗〉,《生命禮俗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編印,1984年。
席汝楫,〈我國喪儀改進芻議〉,《婚喪喜慶範例研討會論文集》,臺灣:臺灣省政府民政廳,1984年。
秦照芬,《商周時期的祖先崇拜》,臺北:蘭臺出版社,2003年。
姚漢秋,《臺灣喪葬古今談》,臺北:台原出版社,1999年。
徐吉軍,《中國喪葬史》,江西: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
姚文柟、郁元英校,《喪服喪禮草案》,臺北:維新書局,1969年。
許詩莉、戴台馨,《敬天祭祖禮儀的設計與現代化取向》,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1995年。
章景明,《先秦喪服制度考》,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6年。
常金倉,《周代禮俗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黃有志,《社會變遷與傳統禮俗》,臺北:幼獅文化公司,1991年。
黃有志、尉遲淦、鄧文龍,《殯葬設施公辦民營化可行性之研究》,臺北:內政部民政司,1998年。
郭于華,《死的困擾與生的執著:中國民間喪葬禮儀與傳統生死觀》,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年。
郭振華,《中國古代人生禮俗文化》,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
莊英章,《從喪葬禮俗探討改善喪葬設施之道》,臺北:行政院研考會委託,1990年。
紀俊臣,《內政部辦理〈端正社會風俗 — 改善喪葬設施及葬儀計畫〉之成效及未來展望》,臺北:內政部民政司,1998年。
陸玉林,《中國學術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陸建華,《先秦諸子禮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陸建松,《魂歸何處—中國古代喪葬文化》,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彭美玲,《古代禮俗左右之辯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史叢刊,1997年。
雪犁主編,《中華民俗源流集成-儀禮喪葬》,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94年。
陳明芳,《中國懸棺葬》,重慶:重慶出版社,2004年。
陳國鈞,《台灣土著社會婚喪制度》,臺北:幼獅文化公司,1961年。
陳飛龍,〈孔孟荀三家禮之比較〉,《儒家思想研究論集》(二),臺北:黎明文化公司,1983年。new window
陳華文,《喪葬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7年。
葛晨虹,《中國古代的風俗禮儀》,臺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
馮 智,《慈悲與紀念-雪域喪葬面面觀》,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葉國良,《古代禮制與風俗》,臺北:臺灣書店,1997年。
萬建忠,《中國歷代葬禮》,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年。
張捷夫,《中國喪葬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張劍光,《入土為安-圖說古代喪葬文化》,江蘇:廣陵書社,2004年。
張壽安,《十八世紀禮學考證的思考活力》,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年。
楊樹達,《漢代婚喪禮俗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楊志剛,《中國禮儀制度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楊 寬,《古史新探》,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楊 寬,《戰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楊 寬,《中國古代陵寢制度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楊 華,《先秦禮樂文化》,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楊國柱、鄭志明,《民俗、殯葬與宗教專論》,臺北:韋伯文化公司,2003年。
楊啟辰、楊華主編,《中國穆斯林的禮儀禮俗文化》,寧夏:寧夏人民出
版社,1999年。
陰法魯等,《古代禮制風俗漫談》,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7年。
蒲慕州,《墓葬與生死-中國古代宗教之省思》,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3年。new window
蒲慕州,《追尋一己之福-中國古代的信仰世界》,臺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new window
蒲慕州,《鬼魅神魔-中國通俗文化側寫》,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
蕭登福,《先秦兩漢冥界與神仙思想探原》,臺北:文津出版社,2004年。new window
劉 源,《商周祭祖禮研究》,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蔡尚思,《中國禮教思想史》,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1991年。
盧建榮,《北魏唐宋死亡文化史》,臺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
霍 巍,《大禮安魂-中國古代墓葬制度》,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
翟明安、鄭萍,《溝通人神-中國祭祀文化象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
鄧卓明、鄧力,《中國葬俗》,重慶:重慶出版社,1992年。
魏 源,《魏源集》,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
魏建震,《先秦社祀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羅開玉,《中國喪葬與文化》,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顧希佳,《禮儀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五、生死學專書
王邦雄,《生死道》,臺北:漢藝色研出版公司,2005年。
王邦雄,《走在莊子逍遙的路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4年。new window
王士峯等,《殯葬管理學》,臺北:空中大學,2007年。
王玉玟,《孟子思想的生死學議題》,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6年。
江麗美,《生與死─現代道德困境的挑戰》,臺北:桂冠出版社,1997年。
李書崇,《與死亡言和:東西方死亡現象漫談》,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年。
李小光,《生死超越與人間關懷》,四川:巴蜀書社,2002年。
林綺雲主編,《生死學》,臺北:洪葉文化出版社,2000年。
林慶昭,《看淡生死人生》,臺北:出色文化出版社,2004年。
孟憲武,《人類死亡學》,臺北:洪葉出版社,2006年。
胡宜安,《現代生死學導論》,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段德智,《死亡哲學》,臺北:洪葉文化出版社,1997年。
段德智,《西方死亡哲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茍嘉陵,《活著真好:佛教的生命觀與生死觀》,臺北:百善書房,2004年。
黃有志,《殯葬改革概論》,高雄:作者自印本,2002年。
黃有志等,《往生契約概論》,高雄:作者自印本,2001年。
黃有志等,《環保自然葬概論》,高雄:作者自印本,2002年。
黃有志等,《往生契約經營概論》,高雄:作者自印本,2002年。
黃有志等,《往生契約與消費者保護》,高雄:作者自印本,2003年。
陳姿吟等,《遺體處理與美容》,臺北:空中大學,2008年。
陳 兵,《生與死的超越》,臺北:百善書房,2004年。
陳戰國、強昱著,《超越生死》,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2003年。
陳俊輝,《超越生死的智慧》,臺北:宇河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
尉遲淦主編,《生死學概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
尉遲淦,《生命尊嚴與殯葬改革》,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3年。
尉遲淦,《禮儀師與生死尊嚴》,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3年。
尉遲淦,《生命倫理》,臺北:華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年。
尉遲淦,《殯葬臨終關懷》,台北:威仕曼文化事業公司,2009年。
傅偉勳,《生命的尊嚴與死亡的尊嚴》,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
曾煥堂,《認識生死學-生死有涯》,臺北:揚智文化公司,2005年。
馮滬祥,《中西生死哲學》,臺北:博揚文化公司,2001年。.
鈕則誠,《殯葬生命教育》,臺北:揚智文化事業公司,2007年。new window
鈕則誠、趙可式、胡文鬱編著,《生死學》,臺北:空中大學出版社,2001年。
鈕則誠、王士峰主編,《殯葬教育與管理》,臺北:中華生死學會、中華殯葬教育學會,2002年。new window
鈕則誠,《殯葬與生死》,臺北:國立空中大學,2007年。
張至璋譯,《生命中的懸夢》,臺北:正中書局,1999年。
楚東平,《計劃死亡─死於安樂的追求》,臺北:臺灣商務公司,1991年。
蕭登福,《道教與佛教》,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4年。
劉俊麟,《臺灣生死書:婚喪習俗及法律知識》,臺北:聯經,1999年。
劉嘉年等,《殯葬衛生學》,臺北:空中大學,2008年。
鄭志明、尉遲淦,《殯葬倫理與宗教》,臺北:國立空中大學,2008年。
鄭志明,《殯葬文化學》,臺北:空中大學,2007年。
鄭志明等,《殯葬歷史與禮俗》,臺北:空中大學,2008年。
鄭曉江,《中國生命學-中華賢哲之生死智慧》,臺北:揚智文化公司,2005年。
鄭曉江,《中國死亡智慧》,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1年。new window
鄭曉江,《宗教生死書》,臺北:華城出版社,2004年。
鄭曉江,《超越死亡》,臺北:正中書局,1999年。
盧建榮,《北魏唐宋死亡文化史》,臺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
霍韜晦,《走出死亡》,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
譚維信等,《殯葬設施與服務》,臺北:空中大學,2008年。
六、原文書與翻譯書
馬凌諾斯基,朱岑樓譯,《巫術、科學與宗教》,臺北:協志工業叢書出版事社,1978年。
杜普瑞,傅佩榮譯,《人的宗教向度》,臺北:幼獅出版社,1988年。
佟西爾,劉貴傑譯,《哲學人類學》,臺北:巨流出版社,1989年。
卡西爾,結構群編譯,《符號、神話、文化》,臺北:桂冠出版社,1991年。
許爾文.努蘭,楊慕華譯,《死亡的臉》,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
米歇爾.沃維爾,高淩翰、蔡錦濤譯,《死亡文化史》,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西美爾,曹衛東譯,《現代人與宗教》,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
杉木達夫,李君奭譯,《荀子》,彰化:專心企業有限公司出版社,1975年。
韋伯 著、康樂.簡惠美譯,《宗教社會學》,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3年。
宇野精一主編,洪順隆譯,《中國思想(一)儒家》,臺北:幼獅文化公司,1977年。
艾蘭,楊民譯,《早期中國歷史與思想文化》,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年。
列維.布留爾,丁由譯,《原始思維》,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年。
村山節、淺井隆,平文智、夏文達譯,《東西方文明沉思錄》,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0年。
恩斯特.卡西爾,甘陽譯,《人論》,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年。
馬林諾夫斯基,費孝通等譯,《文化論》,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1年。
羅伯特.路威,呂淑湘譯,《文明與野蠻》,北京:三聯書店,2005年。
露斯.本尼迪克特,王瑋譯,《文化模式》,北京:三聯書店,1988年。
韋伯,韓水法譯,《儒教與清教》,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0年。
賽穆爾.亨廷頓,周琪譯,《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華出版社,1998年。
約翰.希克,陳志平、王志成譯,《理性與信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
約翰.鮑克,商戈令譯,《死亡的意義》,臺北:正中書局,1994年。
阿諾德.湯恩比,劉北成、郭小凌譯,《歷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威諾森,吳憶帆譯,《死的藝術》,臺北:志文出版社,1999年。
波依曼,江麗美譯,《生與死─現代道德困境的挑戰》,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5年。
柳澤桂子,呂美汝譯,《生死書—死亡的生命科學》,臺北:究竟出版社,2004年。
阿諾德.湯恩比,劉北成、郭小凌譯,《歷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Eco, Umberto : A Theory of Semiotic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76.
______________ Six Walks in the Fictional Wood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ixth printing, 1998.
Foucault , Michel The Birth of the Clinic, trans.,by A. M; Sheridan Routeledge. 1989《臨床醫學的誕生》劉絮愷(譯),臺北:時報文化,1994年。
Hawking, Stephen W. A Brief History of Time, Batman Books, export edition, 1989.
Kant, Immanuel Werke herausgegeben von Ernst Cassirer(BERLIN VERLEGT BEI BRUNO CASSIRER BAND.III, 1922)
Marx, Karl Das Kapital, Bd. Ⅰ(Dietz Verlag Berlin 1987)
Jakobson, Roman : On Langua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McLaughlin, Thomas. " Figurative Language. " In Critical Terms for Literary Study, edited by Frank Lentricchia and Thomas McLaughli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
Nietzsche, Friedrich. Grossoktave Ausgabe, Werke in 19 Bänden. Leipzig : Naumann / Kröner Verlag, Band I. 1905
Nietzsche, Friedrich. Nietzsche’s Werke Leipzig : Alfred Kröner Verlag, Band XVIII. 1912
Tillich, Paul Theology of Cul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64
Whitehead, A. N. Science and the Modern World Harvard universality Press,1925.









七、碩博士論文
于永玉,《儀禮.喪服》,吉林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81年。
文智成,《儀禮喪服親等探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孔炳奭,《〈禮記〉與〈墨子〉喪葬思想比較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
沈恆春,《宗法制度探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年。
林祖耀,《中國喪葬禮俗中的宗教思想與現代意義》,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柯金虎,《魏晉南北朝禮學書考佚》,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84年。new window
徐福全,《台灣民間傳統喪葬儀節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4年。new window
黃有志,《我國傳統喪葬禮俗與當前臺灣喪葬問題研究》,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1987年。
張雙英,《周禮所表現之社會觀》,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78年。
劉 明,《先秦儒家生死觀探析》,鄭州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










八、期刊論文
丁子江,〈最超脫地回歸自然-西藏天葬死亡觀的哲學思考〉,《哲學與文化》,第27卷第3期,2000年3月。new window
于秀麗,〈生態殯葬倫理觀論析〉,《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22卷第5期,2004年9月。
王治國,〈殯葬文化與精神文明建設〉,《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1期總第15期,2002年3月。
王瑞瑾、逄廣華,〈探索孔子的養生思想對現代養生文件的反思〉,《大專體育學刊》,2006年,第8卷第1期。
王中江,〈《鬼神之明》與東周的“多元鬼神觀”〉,《中國哲學史》,2008年第4期。
王 軍,〈鬼神之思〉,《船山學刊》,第63卷第1期,2007年1月。
王 兵,〈魯迅對中國傳統死亡觀的揭露與批判〉,《西北大學學報》,第34卷第6期,2005年11月。
王 兵,〈上古時期天命觀的起源與演變〉,《陜西教育學院學報》,第21卷第3期,2005年8月。
甘筱青、文師華,〈孔子思想及其現代意義〉,《江西社會科學》, 2005年9月。
朱小琴,〈古代喪葬制度與喪俗文化〉,《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第8卷第6期,2005年12月。
宋照敏,〈周代喪葬“禁樂”制度與儒家禮樂觀的關係〉,《中國音樂學(季刊)》,2005年第4期。
司曉莉,〈生死觀念的轉變與殯葬制度改革〉,《平原大學學報》,第19卷第1期,2002年2月。
李清桓,〈《說文解字》與中國古代喪葬文化〉,《南京社會科學》,2003年第8期。
李 申,〈儒教的鬼神觀念和祭祀原則〉,《復旦學報》,2007年第4期。
李福長、張現國,〈中國古代皇帝標榜薄葬動因蠡測〉,《鄭州大學學報》,第42卷第2期,2009年3月。
李左人,〈死亡與超越-樹立科學的喪葬觀實行殯葬改革〉,《綿陽師專學報》,第17卷第3期,1998年9月。
李霖生,〈孟子天命述考〉,華梵大學九十四學年度「儒家倫理學之反思」學術研討會。
余澤浩,〈人的主體凸顯-孔子對鬼神祭祀文化的傳承〉,《蘭州學刊》,2005年第1期總第142期。
伍至學,〈孟子心論的分析〉,東方人文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2009年。
伍至學,〈論宰我問三年之喪〉,《止善》,第6期,2009年。new window
伍至學,〈吾喪我與天籟〉,《鵝湖》,第35卷第1期,2009年。new window
吳冬梅,〈論孔墨喪葬觀的共同性特徵〉,《湖北經濟學院學報》,第3卷第6期,2006年6月。
吳宗慈,〈處置死屍的方法〉,《中山大學民俗專刊》,第1卷第2期,1937年。
吳土法,秦嘉慧,〈《周禮》天子廟享卜日禮儀考〉,《浙江大學學報》第39卷第1期。
沈有珠,〈孔子與古代中國人的宗教觀〉,《肇慶學院學報》,第24卷第1期,2003年2月。
牟鍾鑒,〈荀子宗教觀的當代價值〉,《社會科學戰線》,2008年第6期。

林素英,〈先秦儒家的喪葬觀〉,《漢學研究》,第19卷第2期,2001年12月。new window
林素英,〈禮與普遍倫理的關係-以《禮記》為例〉,北京《紀念孔子誕辰2550週年暨國際儒學聯合會會議論文》,1999年10月。
林素英,〈先秦時期為師友服喪之文化現象〉,《國立編譯館館刊》,第29卷第1期。
林慧婉,〈論孔子的生死觀〉,《博愛》,第23卷第6期,2000年11月。
林慧婉,〈論孟子的生死觀〉,《博愛》,第24卷第6期,2001年11月。
林慧婉,〈論荀子的生死觀〉,《博愛》,第23卷第2期,2001年3月。
林慧婉,〈春秋時代的生死觀〉,《黃埔學報》,第45期,2003年10月。new window
林慧婉,〈試論孟子對孔子生死觀的繼承與發展〉,《博愛》,第27卷第2期,2005年3月。new window
林慧婉,〈試論荀子對孟子生死觀的繼承與發展〉,《黃埔學報》,第51期,2006年10月。new window
林俊宏,〈荀子禮治思想的三大基柱〉,《政治科學論叢》第9期。
武靜惠、蔡勝豐,〈從禮記喪葬(服)禮制省思國人之死亡態度〉,《南港高工學報》,第22期,2004年5月。
金榮權,〈古代神話的生死觀念與中華民族的生命精神〉,《中州學刊》,第2期總第165期,2008年5月。
周淑萍,〈孟子的孝道思想底蘊〉,《唐都學刊》,第15卷第2期,1999年4月。
周士璋,〈從一些漢字看我國的殯葬習俗〉,《衡水師專學報》,第3卷第1期,2001年3月。
邱衍文,《中國上古禮制考辯》,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韋政通,〈法家反人文思想之歷史觀〉,《民主潮》,第7 卷第4 期,1957 年2 月。
胡厚宣,〈中國奴隸社會的人殉和人祭〉,《文物》,第8期,1974年。
胡啟勇,〈性善與禮法—孟子禮法思想的人性根基〉,《河南師範大學學報》第36卷第1期。
段巧玲,〈從《晏子春秋》看晏子的喪葬觀〉,《繼續教育研究》,2008年第12期。
侯家駒,〈東周社會變遷暨財經得失〉,《東吳經濟商學學報》,第18期。new window
鄒新、趙建功,〈孔子的天命觀芻議〉,《大學時代.論壇》,2006年3月。
高昌秀,〈論道家與道教的生死觀〉,《河南師範大學學報》,第30卷第6期,
1994年。
徐福全,〈臺灣殯葬禮俗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社區發展季刊》,第96期:臨終關懷與殯葬服務,2001年12月30日。new window
徐聖心,〈《孟子》「天下之言性」章異疏會詮及其人性論原則〉,《成大中文學報》第13期。new window
郝建平,〈論漢代厚葬之風〉,《臨沂師範學院學報》,第29卷第2期,2007年4月。
晁福林,〈試論先秦時期的“神道設教”〉,《江漢論壇》,2006年2月。
馬 粼,〈淺論先秦儒家孝道觀與厚葬陋習〉,《楚雄師範學院學報》,第17卷第1期,2002年2月。
時 鑑、徐西貹,〈喪葬習俗與殯葬文化〉,《東岳論壇》,第22卷第2期,2001年3月。
郗文倩,〈由春秋鬼神概念看孔子的鬼神觀〉,《承德民族師專學報》,第25卷第3期,2005年8月。
郝翠榮、吳沁芳,〈試析先秦儒道理想人格之差異〉,《管子學刊》, 2004年第1期。
唐云紅,〈可持續發展視野下的殯葬改革〉,《衡陽師範學院學報》,第29卷第5期,2008年10月。
郭淑新、余亞斐,〈化宗教文化為人文文化-孔子“鬼神”觀探微〉,《安徽師範大學學報》,第34卷第4期,2006年7月。
章景明,〈周人宗法制度考〉,《幼獅學誌》,第19卷第3期,1987年5月。
黃有志,〈淺析中國傳統禮俗中「禮」與「俗」的關係〉,《東吳文史學報》,第7期,1989年3月。new window
黃鳳英,〈喪親家屬之悲傷與悲傷輔導〉,《安寧療護雜誌》,第10期,1998年11月。new window
黃震云、黃偉,〈孔子的鬼神觀念和禮學〉,《淮陰師範學院學報》,第27卷,2005年2月。
陳泳超,〈論孔、墨鬼神天命觀之異同〉,《雲南社會科學》,1997年第3期。
陳 匯,〈論先秦儒家生死觀及其現代價值〉,《欽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8卷第3期,2003年9月。
陳光連,〈荀子生命觀探析-兼論對孔子、老莊的批判融通〉,《道德與文明》,2008年第1期。
陳 林,〈論孔子的“天命鬼神觀”〉,《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第22卷第6期,2005年12月。
曾毅生,〈孔子天命觀辨析〉,《華中科技大學學報》,2003年第2期。
曾漢塘,〈先秦喪、葬禮儀爭辯的省思與啟示〉,《哲學與文化》第35卷第10期。
項曉靜,〈從古代喪葬制度中透射的倫理思想及宗教觀念〉,《安康師專學報》,第15卷,2003年9月。
張 濤,〈經學與漢代的喪葬、祭祀活動及復仇之風〉,《山東大學學報》,2001年第4期。
張書琛,〈生死問題與價值哲學〉,《哲學研究》, 2000年第4期。
張曉虎,〈孔子對西周神性觀的改造〉,《長安大學學報》,第4卷第1期,2002年3月。
張曉虎、韓娟,〈儒家宗教傳統與孔、孟宗教觀的比較〉,《青海社會科學》,2006年第2期。
張興權,〈簡論孔子的天道及鬼神觀〉,《青海師專學報》,2005年第3-4期。
張亞新,〈莊子哲學:從反思生命開始〉,《江漢論壇》,2004年4月。
張岱年,〈道家在中國哲學史上的地位〉,《道家文化研究》,第6輯,1995年3月。
〔日〕渡邊欣雄,〈為後世生活-漢族的生死觀與死的條件〉,《廣西民族大學學報》,第29卷第2期,2007年3月。
崔昌源,〈中國古代喪葬儀禮結構之分析〉,《內蒙古師大學報》,第28卷第
3期,1999年6月。
彭紅衛,〈悲傷輔慰的增殖空間:在“死而上學”與“死而下學”之間〉,《江西師範大學學報》,第40卷第6期,2007年12月。
尉遲淦,〈生死學與通識教育〉,《通識教育季刊》,第5卷第3期,1998年8月。
莊錦章,〈荀子與四種人性論觀點〉,《政大哲學學報》第11期。new window
傅佩榮,〈孔子對死亡的某種定見〉,《哲學與文化》第32卷第4期。new window
項曉靜,〈從古代喪葬制度中透射的倫理思想及宗教觀念〉,《安康師專學報》,卷15,2003年9月。
彭鴻雁,〈中國傳統生死觀探析〉,《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27卷第4期,2007年4月。
曾振宇,〈論孔墨之相通〉,《湖南社會科學》,2008年第3期。
鄔昆如,〈莊子的生死觀〉,《哲學與文化》,第21卷第7期,1994年7月。new window
馮慧娟,〈淺析莊子人生哲學中的生死觀〉,《欽州師範大學學報》,第19卷
第1期2004年3月。
楊向奎,〈從《周禮》推論中國古代社會發展的不平衡性〉,《文史哲》,第1卷第3期,1951年9月。
楊亦軍,〈莊子的自由精神與死亡意識〉,《北京化工大學學報》,2004年第1期。
萬麗華,〈孔子的喪葬思想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年第2期。
蒲生華,〈《左傳》中春秋貴族的喪禮、喪祭禮及其喪葬思想〉,《青海師範大學民族師範學院學報》,第16卷第2期,2005年11月。
靳鳳林,〈論孔子的死亡觀〉,《北方論叢》,總第159期,2000年第1期。
葉曉川、焦利,〈天人之間:鬼神觀與法文化-以傳統為視角〉,《甘肅政法學院學報》,總第76期,2004年10月。
萬光軍,〈從孔子天命觀看儒學與宗教的關係〉,《泰山學院學報》,第27卷第2期,2005年3月。
趙林玲,〈孔子的死亡思想研究〉,《西華師範大學學報》,2004年第6期。
畢治國,〈孔子死亡觀芻議〉,《黑龍江社會科學》,總第65期,2001年第2期。
畢治國,〈未知死,焉知生-中國古代死亡觀探究〉,《黑龍江社會科學》,總第74期,2003年第4期。
劉魁、許小峰,〈中西生死觀的文件比較與生命倫理反思〉,《淮陰師範學院學報》,第29卷,2007年2月。
劉 茜,〈論孔子的鬼神觀〉,《四川大學學報》,2004年增刊。
劉周堂,〈論孟子的人生哲學〉,《哲學與文化》第24期第1卷,1997年。new window
劉秋固,〈荀子喪祭禮的生死關懷與悲傷輔導〉,《國立台北護理學報》第6期。
蕭仕平,〈莊子的三種生死觀的矛盾及其解決〉,《哲學與文化》,第29卷第new window
8期,2002年8 月。
鄭慧生,〈中國古代的喪葬制度〉,《許昌師專學報》,第17卷第2期,1998年。
鄭林華、葉玉泉,〈孔子的喪葬祭祀觀略論〉,《彬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期4(總第65期),頁26-28,1999年
鄧林華、葉玉泉,〈孔子的喪葬祭祀觀略論〉,《郴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1999年第4期。
顏愛靜,〈如何超越殯葬改革的困境與迷思〉,《20e世紀殯葬改革研討會論
文集》,2001年5月。
顏炳罡,〈依仁以成禮,還是設禮以顯仁〉,《文史哲》,2002年3月。
譚曉園,〈生死觀上的人類智慧-中西古代哲學關於死亡之于人生意義的比較〉,《海南師範學院學報》,第18卷總56期,2001年第6期。
蘇俊霞,〈孔孟的生死觀淺論〉,《齊魯學刊》,總第205期,2008年第4期。
顧少峰,〈黃宗羲的喪葬觀〉,《學者沙龍》,2003年第4期。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