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以順稱義:論客家族群在清代臺灣成為義民的歷史過程
書刊名:臺灣史研究
作者:蔡采秀
作者(外文):Tsai, Tsai-hsiu
出版日期:2004
卷期:11:1
頁次:頁1-41
主題關鍵詞:義民藍鼎元板橋林家霧峰林家客家族群Righteous peopleLan dingyuanThe family of Lins in BanqiaoThe family of Lins in WufengThe Hakka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7) 博士論文(3) 專書(2) 專書論文(3)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7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61
  • 點閱點閱:244
這篇論文主要的目的是,嘗試從清代在臺灣史上的定位、國家角色,以及客民在不同時期和國家、官僚之間的互動關係中,來解析何以「客民」會成為「義民」的歷史過程,並進一步指出所謂「義」的歷史意涵。 清代作為外來異族政權的國家性質,使臺灣社會的國家認同意識渙散,在臺的漢人官吏在對臺統治上必須扮演關鍵的中介角色。基本上,由臺灣當地人所組成的武力,無論是「義番」或「義民」都是清代對臺統治的輔助武力。「義民」在一開始並不限定於特定族群,而是漳、泉、粵三籍人民都有,但後來卻成為客家族群特定的族群標籤;這和客家素習拳勇、驍勇善墾有關。國家和社會脫節使得清代治臺官本身的屬性和利益成為整個社會發展方向的決定因素,在臺官吏逼了自保宦途,一方面在軍上必須藉助於鄉勇、團練等武力平定亂事,另一方面在經濟上也必須藉助於善墾的客家族群開發內山。 在本文中,主要的分析是清代在臺官僚體系和地方菁英的利益結合為主軸,分為兩個時期來討論:第一個時期是從康熙到乾隆年間的被動稱義時期,這部份的討論重心主要在於分析官莊從設立到廢除的過程中,這此來臺的官員如何鑽營因國家對臺灣的陌生所產生的統治漏洞,利用「客民」作為自己的開墾先鋒;第二個時期是從乾隆末年到割臺的主動稱義時期,也就是十八紀紀中葉以後到十九世紀末葉,這部份主要是分析來臺官吏如何利用漢人開拓新土地來源的需要,分化不同族群以鞏固國家的統治利益。不同時期的政治經濟條件變化,使客家族群為因應在臺官吏的利益考量,而逐漸從被動到主動成為「義民」。
期刊論文
1.黃富三(19981200)。岸裡社與漢人合作開發清代臺灣中部的歷史淵源。漢學研究,16(2)=32,61-7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翁仕杰(1990)。清代臺灣漢人民變的理念型分析。臺灣風物,40(1),1-2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蔡采秀(1998)。臺中地區的拓墾組織與產業開發。中縣文獻,6,35-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煥堯(19860300)。清季臺灣番人對地方治安的貢獻:義番及其功能的探討。臺北文獻 (直字),75,131-1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國祁(19751200)。清季臺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1875-1894)。中華文化復興月刊,8(12),4-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施添福(19901200)。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土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究。臺灣風物,40(4),1-6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國祁(19780700)。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5(2),131-1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陳秋坤(1988)。清代前期對臺少數民族政策與臺灣土地的傳統權利,1690-1766。近代初期歷史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1023-10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湯熙勇(1978)。清康熙十六年臺灣彰化之番殺民事件及其影響。沒有紀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尹章義(1993)。臺灣移民開發史上與客家人相關的幾個問題。臺北。259-28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莊吉發(1996)。國立故宮物院現藏清代臺灣檔案舉偶。臺北。1-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賴惠敏(1992)。論乾隆初期之滿黨與漢黨。臺北。721-7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其南(1995)。土著化與內地化:論清代臺灣漢人社會的發展模式。臺北。3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謝宏武(1994)。清代台灣義民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欣宜(1998)。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以南庄地區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正慧(1997)。清代客家人之拓墾屏東平原與六堆客莊之演變(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世賢(1978)。晚清治臺政策(同治十三年至光緒二十一年)。臺北: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簡炯仁(1995)。清治初期清廷治臺政策的確立及臺灣民變的社會性格--朱一貴事件之初探。臺灣開發與族群。臺北:前衛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其南(1990)。家庭與社會--臺灣和中國社會研究的基礎理念。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清)洪棄生(1993)。瀛海偕亡記。臺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孔立、陳在正、鄧孔昭(1986)。清代臺灣史研究。廈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清)范咸、(清)六十七(1985)。重修臺灣府志。北京:宗青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在正、孔立、鄧孔眧(1986)。清代臺灣史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連橫(1985)。臺灣通史。臺灣通史。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國立故宮博物院(1978)。宮中檔雍正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蔣師轍(1957)。臺遊日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劉墩(195808)。巡台退思錄。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慶元(1998)。楊廷理傳。南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劉銘傳、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97)。劉壯肅公奏議。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捷先(1996)。清代台灣方志研究。台北:台灣學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許雪姬(2000)。板橋林家--林平侯父子傳。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洪棄生(1993)。瀛海偕亡記。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戴炎輝(1984)。清代台灣之鄉治。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藍鼎元(1958)。東征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許雪姬(19870000)。清代臺灣的綠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藍鼎元(1958)。平臺紀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黃叔璥、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海使槎錄。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蔡青筠、吳德功(1964)。戴案紀略。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丁曰健(1959)。治臺必告錄。臺北:臺灣銀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1953)。明清史料,戊編。明清史料,戊編。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宮中檔雍正朝奏摺。宮中檔雍正朝奏摺。沒有紀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尹章義(1989)。臺灣北部墾拓初期「通事」所扮演之角色及其功能。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尹章義(1993)。臺灣移民開發史上與客家人相關的幾個問題。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四輯。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清)王必昌(1985)。重修臺灣縣志。重修臺灣縣志。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王瑛曾(1985)。重修鳳山縣志。重修鳳山縣志。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清)周鍾瑄(1985)。諸羅縣志。諸羅縣志。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清)周璽(1985)。彰化縣志。彰化縣志。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林鴻年。福建通志臺灣府,下冊。福建通志臺灣府,下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施添福(1995)。清代臺灣岸裡區地域的族群轉換。平埔研究論文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莊吉發(1996)。國立故宮博物院現藏清代臺灣檔案舉隅。臺灣地區開闢史料學術論文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連橫(1985)。臺灣通史,上冊。臺灣通史,上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陳文達(1985)。臺灣縣志。臺灣縣志。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陳其南(1984)。土著化與內地化:論清代漢人社會的發展模式。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陳秋坤(1980)。臺灣土地的開發(一七零零-一七五六)。臺灣史論叢第一輯。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清)陳淑均(1985)。噶瑪蘭廳志。噶瑪蘭廳志。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黃富三(1995)。臺灣近代經濟發展史的分期及其特徵。臺灣近代史(經濟篇)。南投縣南投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1989)。臺灣的客家人專集。臺灣的客家人專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1989)。臺灣的漳州人。臺灣的漳州人。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賴惠敏(1992)。論乾隆初期之滿黨與漢黨。近世家族與政治秕較歷史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1966)。花蓮縣志稿。花蓮縣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薛紹元(1985)。臺灣通志(下)。臺灣通志(下)。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53)。明清史料(戊編第七本)。明清史料(戊編第七本)。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尹章義(1989)。臺灣北部墾拓初期「通事」所扮演之角色及其功能。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林鴻年。福建通志臺灣府(下)。福建通志臺灣府(下)。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張世賢(1978)。晚清治臺治策(同治十三年至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七四─一八九五。晚清治臺治策(同治十三年至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七四─一八九五。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清)陳文達(1985)。臺灣縣志。臺灣縣志。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黃富三(1995)。臺灣近代經濟發展史的分期及其特徵。臺灣近代史(經濟篇)。南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漢聲雜誌社(1989)。臺灣的客家人專集。臺灣的客家人專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漢聲雜誌社(1989)。臺灣的漳州人。臺灣的漳州人。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駱香林(1966)。花蓮縣志稿。花蓮縣志稿。花蓮。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簡炯仁(1995)。清治初期清廷治臺政策的確立及臺灣民變的社會性格。臺灣開發與族群。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陳秋坤(1980)。臺灣土地的開發(一七○○─一七五六)。臺灣史論叢。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施添福(2007)。國家、賦役與地域社群:以清代臺灣北部後壠社群為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清)范咸(1985)。重修臺灣府志,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蔡采秀(1999)。清代臺灣北部的客家聚落,沒有紀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藍鼎元(1959)。與吳觀察論治臺灣事宜,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藍鼎元(1959)。粵中風聞臺灣事論,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清)魏源(1959)。聖武紀略,「康熙重定臺灣記」,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清)王必昌(1985)。重修臺灣縣志,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清)王瑛曾(1985)。重修鳳山縣志,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清)周鍾瑄(1985)。諸羅縣志,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清)周璽(1985)。彰化縣志,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清)陳淑均(1985)。噶瑪蘭廳志,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湯熙勇(1978)。清康熙十六年臺灣彰化之番殺民事件及其影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蔡采秀(1999)。清代臺灣北部的客家聚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清)薛紹元(1985)。臺灣通志(下),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陳運棟(1991)。義民乎?不義之民乎?--重探林爽文事件與「義民」之舉。新個客家人。臺北:臺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富三(1980)。清代臺灣漢人之耕地取得問題。台灣史論叢。臺北:眾文圖書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許雪姬(1987)。臺灣近代化的幕後功臣林維源(一八三八-一九零五)。臺灣近代名人誌。臺北:自立晚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施添福(1995)。清代臺灣岸裡地域的族群轉換。平埔研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