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政治、族群與貿易:十八世紀海商團體郊在臺灣的出現
書刊名:國史館館刊
作者:林玉茹
作者(外文):Lin, Yu-ju
出版日期:2019
卷期:62
頁次:頁1-3+5-51
主題關鍵詞:施琅官莊臺灣船糖船晉江商人Shi LangOfficial manorTaiwan shipSugar shipJinjiang merchant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7)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5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32
  • 點閱點閱:15
期刊論文
1.林玉茹、畏冬(20120900)。林爽文事件前的臺灣邊區圖像:以乾隆49年臺灣番界紫線圖為中心。臺灣史研究,19(3),47-9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高銘鈴(20100300)。清代臺米供輸中國大陸與兩岸財經關係(1725-1867)。臺灣文獻,61(1),299-32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鄭夢星(19990300)。安海九房施與臺灣八堡圳。臺灣源流,13,40-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玉茹(20090600)。潟湖、歷史記憶與王爺崇拜--以清代鯤身王信仰的擴散為例。臺大歷史學報,43,43-8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朱德蘭(19880700)。清康熙年間臺灣長崎貿易與國內商品流通關係。東海大學歷史學報,9,55-7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馮筱才(20000900)。中國大陸最近之會館史研究。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30,90-1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方豪(19720400)。臺南之「郊」。大陸雜誌,44(4),1-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劉序楓(1988)。清代前期の福建商人と長崎貿易。九州大學東洋史論集,16,133-1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鄭維中(20100900)。施琅「臺灣歸還荷蘭」密議。臺灣文獻,61(3),35-7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森田明、張瀞仁、胡家瑜、胡寶鳳(19860300)。臺灣開發勢力的諸前提:福建晉江的施氏家世。臺灣風物,36(1),113-13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林玉茹(20100600)。從屬與分立:十九世紀中葉臺灣港口城市的雙重貿易機制。臺灣史研究,17(2),1-3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玉茹(20070600)。商業網絡與委託貿易制度的形成--十九世紀末鹿港泉郊商人與中國內地的帆船貿易。新史學,18(2),61-10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周宗賢(19860400)。臺灣會館的研究。淡江學報,24,237-2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石萬壽(20021200)。臺灣棄留議新探。臺灣文獻,53(4),151-18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祖基(20140400)。論施琅《臺灣棄留利弊疏》的背景與動機--兼談清初臺灣的官莊及武職占墾問題。臺灣源流,66/67,146-1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林玉茹(20180300)。進口導向:十九世紀臺灣海產的生產與消費。臺灣史研究,25(1),39-10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許瑩瑩(2015)。清前期閩臺郊行及其商貿網絡。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陳秋坤(20090300)。帝國邊區的客庄聚落:以清代屏東平原為中心(1700-1890)。臺灣史研究,16(1),1-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鄭瑞明(20040600)。清領初期的臺日貿易關係 (1684-1722)。臺灣師大歷史學報,32,43-8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朱德蘭(1985)。清康熙雍正年間臺灣船航日貿易之研究。臺北:中華民國臺灣史蹟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Lu, Cheng-heng(2017)。From She to Banner to Han: Identity negotiation and the Imperial Intermediaries in Taiwan。The 2017 AAS annual conference,(會議日期: Mar. 22-25, 2017)。Toronto。  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蔡承豪(2002)。從染料到染坊--17至19世紀臺灣的藍靛業(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懷賢(2012)。臺灣傳統商業團體臺南三郊的轉變(1760-1940)(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靜玲(2016)。新加坡潮商在「汕-香-暹-助」貿易網絡中的角色(1860s-1970s)(碩士論文)。新加坡國立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章國慶(2008)。天一閣明州碑林集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蔣元樞(1994)。重修臺郡各建築圖說。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方豪(1974)。方豪六十至六十四自選待定稿。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支平(2009)。民間文書與明清東南族商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富三(2006)。臺灣水田化運動先驅:施世榜家族史。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森田明(1974)。清代水利史研究。東京:亞紀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10)。臺灣私法。臺北: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春勝、林信篤(1958)。華夷變態。東京:東洋文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獻璋(1991)。長崎唐人の研究。親和銀行ふるさと振興基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黃耀東(1980)。明清臺灣碑碣選集。臺中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清世宗實錄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8)。清史稿臺灣資料集輯。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臺案彙錄乙集。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卓克華(1990)。清代臺灣的商戰集團。臺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國棟(20050000)。東亞海域一千年。臺北:遠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謝金鑾(1962)。續修臺灣縣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國立故宮博物院(1978)。宮中檔雍正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Ng, Chin-Keong(1983)。Trade and Society: The Amoy Network on the China Coast, 1683-1735。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9.姚瑩(1959)。東溟奏稿。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臺案彙錄丙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傅衣凌(1986)。明清時代商人及商業資本。台北:谷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何培夫(1992)。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臺南市(上)篇。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蔣毓英(2002)。臺灣府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何培夫、林文睿(1999)。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補遺篇。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周鍾瑄、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諸羅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7)。清耆獻類徵選編。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范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蔡振豐(1959)。苑裏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劉枝萬(1962)。臺灣中部碑文集成。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94)。臺灣南部碑文集成。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林玉茹(20130000)。尺素頻通:晚清寧波與泉州、臺灣之間的貿易文書。臺北:政大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2009)。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北京:九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何培夫(1999)。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臺北縣篇。臺北市: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余文儀、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續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黃典權(1966)。臺灣南部碑文集成。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陳衍、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福建通志列傳選。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季麒光(2004)。東寧政事集。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林玉茹(20000000)。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絡。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林玉茹(19960000)。清代臺灣港口的空間結構。臺北:知書房。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邱澎生(19900000)。十八、十九世紀蘇州城的新興工商業團體。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朱景英(1958)。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施添福(20010000)。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郁永河(1959)。裨海紀遊。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何丙仲(2004)。廈門碑誌彙編。廈門: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外務省通商局(1897)。通商彙纂。東京:外務省通商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何培夫(1992)。碑林圖誌:臺南市。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何培夫(1992)。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臺南市(下)篇。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何培夫(1993)。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臺南縣篇。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施琅、施世騋(2005)。潯海施氏族譜。北京:九州出版社:廈門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87)。臺灣中部碑文集成。臺北:大通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鄭振滿、丁荷生(1995)。福建宗教碑銘彙編:泉州府分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村上玉吉(1933)。南部臺灣志。臺南:臺南州共榮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1948)。南洋經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卓克華(2005)。清代臺灣行郊研究。廈門:福建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邱澎生(20180000)。當經濟遇上法律:明清中國的市場演化。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王世慶(19940000)。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市:聯經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黃叔璥(1957)。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尹士俍、李祖基(2003)。臺灣志略。九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許雪姬(19870000)。清代臺灣的綠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周凱(1961)。廈門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劉良壁(1961)。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王必昌(1961)。重修臺灣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姚瑩(1960)。中復堂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陳文達(1961)。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邱秀堂(1986)。臺灣北部碑文集成。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丁紹儀(1957)。東瀛識略。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高拱乾(1960)。臺灣府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施琅(1958)。靖海紀事。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籌辦夷務始末選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周元文(1993)。重修臺灣府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何培夫、林文睿(1999)。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臺北市、桃園縣篇。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伊能嘉矩(1928)。台灣文化志。刀江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陳淑均、李祺生(1963)。噶瑪蘭廳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周璽(1962)。彰化縣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劉序楓(1993)。清代的乍浦港與中日貿易。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文良(20110000)。民田與請墾制度:清初臺灣田園的接收與管理。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施添福教授榮退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Moll-Murata, Christine(2006)。Chinese Guilds from the Seventeenth to the Twentieth Centuries: An overview。The Return of the Guilds。Utrecht:Utrecht University。  new window
4.林玉茹(20120000)。由私口到小口:晚清臺灣地域性港口對外貿易的開放。比較視野下的臺灣商業傳統。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朱德蘭(1986)。清初遷界令時中國船海上貿易之研究。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Choi, Chi-cheung(2015)。Rice, Treaty Ports and the Chaozhou Chinese Lianhao Associate Companies: Construction of a South China-Hong Kong-Southeast Asia Commodity Network, 1850s-1930s。Merchants Communities in Asia, 1600-1980。London:Pickering & Chatto。  new window
7.林文凱(20120000)。再論清代臺灣開港以前的米穀輸出問題。比較視野下的臺灣商業傳統。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朱德蘭(1988)。清開海令後的中日長崎貿易商與國內沿岸貿易(1684-1722)。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林玉茹(2015)。由「尺素頻通」看晚清寧波、泉州及臺灣的三角委託貿易。東亞海域網絡與港市社會。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Chen, Kuo-tung(1994)。Shipping and Trade of Chinese Junks。Management, Finance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Maritime Industries: Essays in International Maritime and Business History。St. John's, Newfoundland:Liverpool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1.Lin, Yu-ju(2017)。Trade, Public Affairs, and the Formation of Merchant Associations in Taiwan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Merchant Communities in Asia 1600-1980。London:Pickering & Chatto。  new window
12.陳培桂(1963)。附錄一.文徵(上).節錄臺灣十七口設防狀。淡水廳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翁佳音(19990000)。十七世紀的福佬海商。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