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報紙版面政治學初探--1945∼2004重大事件的新聞建構
書刊名:臺灣史料研究
作者:陳順孝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5
卷期:24
頁次:頁148-174
主題關鍵詞:臺灣報紙版面政治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1)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17
  • 點閱點閱:32
期刊論文
1.羅文輝(19910800)。打開天窗說亮話--版面革新的未來走向。報學,8(5),33-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傳譽(19651200)。臺灣革命報人林呈祿。報學,3(5),129-1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汪士淳(199508)。鄭太吉的黑色傳奇--暴與政的結合。遠見,123-1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春原昭彥、劉明華(1988)。日本統治下的台灣報紙。新聞研究資料,43,163-1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涂明君(1988)。聯合報改版。聯合報系社刊,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許雪姬(1992)。謝有用先生訪問紀錄。口述歷史,3,181-1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百齡(199308)。圖象資訊版面聚焦--談電腦化後的版面編輯。中時報系社刊,1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臧國仁(199003)。省時省力的單元式編排。中時報系社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潘賢模(1962)。台灣初期的新聞事業。報學,2(10),24-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順孝(200110)。從《壹週刊》看小報文化。媒體識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黑白新聞周刊(1995)。採訪線上黑影幢幢。黑白新聞周刊,97,22-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羅文輝、吳筱玫、Paddon, Anna R.(19990400)。臺灣報紙頭版設計的趨勢分析:1952-1996。新聞學研究,59,67-9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徐佳士(19731100)。中文報紙版面改革研究。新聞學研究,12,17-6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許雪姬(19911200)。臺灣光復初期的語文問題。思與言,29(4),155-18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蘇蘅、牛隆光、黃美燕、趙曉南(20000700)。臺灣報紙轉型的問題與挑戰--提供讀者更好的選擇?。新聞學研究,64,1-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朱自成(1985)。中文報紙版面改革芻議與應用電腦排版的可能性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趙嬰(1962)。瑠公圳案新聞報導之比較與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順孝(1993)。臺灣報社編輯的守門行為:一個參與觀察法的個案研究(碩士論文)。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宋梅惠(1993)。從社會語言學觀點探討報紙標題夾用臺語之現象(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天濱(2002)。台灣社會新聞發展史。台北:亞太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敖、陳境圳(1997)。你不知道的二二八。臺北:新新聞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世傑(1988)。調查局研究。臺北:李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年(1991)。聯合報四十年。臺北: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吳濁流(1989)。台灣連翹。台北: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高明輝、范立達(1995)。情治檔案。台北:商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映真(1988)。石破天驚。台北:人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楊選堂(2001)。聯合報五十年。台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阮美姝(1992)。孤寂煎熬四十五年。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國家安全局(1991)。安全局機密檔案--歷年辦理匪案彙編。台北:李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戴獨行(1998)。白色角落。台北:人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杭之(1990)。邁向後美麗島的民間社會。臺北市:唐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吳濁流(1988)。無花果。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王天濱(2003)。台灣報業史。台北:亞太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包澹寧(1995)。筆桿裏出民主:論新聞媒介對台灣民主化的貢獻。臺北: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若林正丈、洪金珠、許佩賢、吳密察(1994)。臺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Fidler, Roger、明安香、劉繼南(2000)。媒介形態變化:認識新媒介。華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翁秀琪(1992)。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祝萍、陳國祥(198710)。台灣報業演進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Insightxplorer(2004)。網路僅次電視,成為第二大媒體,http://www.find.org.tw/0105/cooperate/cooperate-disp_asp?id=131, 2004/12/24。  new window
2.中央社(19650527)。總統接見藍欽,表示此次不幸事件,係國人對雷案不滿,決非此間有反美運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周玉蔻(19891115)。〈蔣經國與章亞若〉系列報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照真(19910201)。不容青史成灰,要為歷史見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照真(2002)。中國時報「前臣」談余紀忠創辦人,http://news.chinatimes.com.tw/Chinatimes/Moment/moment-index/0,3576,moment+91041000C,00*html+2002.07.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蘇正平(19940823)。新聞自主與自律--德國、東歐及日本經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葉明勳(19570312)。光復以來的台灣報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于衡(1971)。廖文毅新聞的採訪戰。聯合報二十年。台北:聯合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心白(1991)。中壢事件的前前後後。一同走過來時路。台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筱峰(1990)。省教育處副處長--宋斐如。二二八消失的台灣菁英。台北:自立晚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筱峰(1990)。台灣新生報總經理--阮朝日。二二八消失的台灣菁英。台北:自立晚報。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筱峰(1990)。台灣新生報日文版總編輯--吳金鍊。二二八消失的台灣菁英。台北:自立晚報。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查仞千(1991)。三十五年不歸路。一同走過來時路。台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炎憲、李筱峰(1989)。吳濁流的回憶。二二八事件回憶集。台北縣:稻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炎憲、李筱峰(1989)。錢塘江的回憶。二二八事件回憶集。台北縣:稻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炎憲、李筱峰(1989)。王康的回憶。二二八事件回憶集。台北縣:稻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延昇(2004)。蘋果VS.台灣三大報,一百八十天攻防。2004出版年鑑。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順孝(2003)。黑道威脅下的報導策略。新聞控制與反控制:「記實避禍」的報導策略。臺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裕如(1985)。中文報版面革新擬議。迎向廿一世紀:中國時報卅五周年社慶專輯。台北:中國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廖正豪(2000)。如何改善黑金政治。邁向公與義的社會--對二十一世紀台灣永續經營的主張。台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順孝(2004)。善用「小報」創意、開展「大報」新局。2003出版年鑑。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廖風德(1996)。臺灣光復與媒體接收。臺灣史探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