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死亡焦慮下的自我照顧--以安寧護理人員為例
書刊名:生死學研究
作者:蔡昌雄蔡淑玲劉鎮嘉
作者(外文):Tsai, Chang HsiungTsai, Shu LingLiu, Cheng Jia
出版日期:2006
卷期:3
頁次:頁133-164
主題關鍵詞:臨終關懷自我照顧死亡焦慮安寧護理人員存在心理分析詮釋現象學Self-careDeath anxietyHospice careNursing staffExistential psychoanalysisHermeneutical-phenomenolog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5) 博士論文(3)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5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93
  • 點閱點閱:116
本文以安寧護理人員在死亡焦慮下的自我照顧為主題,採立意取樣,以嘉義某區域教學醫院安寧病房十三位護理人員為研究對象。透過詮釋現象學的方法指引,以及存在心理分析的解釋觀點,從病房讀書會、臨床參與觀察的田野資料,以及深度訪談稿形成研究文本,進行安寧護理人員自我照顧經驗本質及內涵的描寫與詮釋。研究發現,安寧護理人員正向回應死亡焦慮的自我照顧經驗,主要涉及「原初自我現身」、「與挫折和焦慮共處」、「自我反思」、「自我超越」等經驗主題的階段歷程。而自我照顧的深化,將為護理人員帶來自我價值系統的蛻變,以及臨終陪伴關係質變的效應。本研究的主要貢獻在於,揭示原初自我處境在安寧護理人員自我照顧工作中的核心位置,且具體呈現個體反思超越的經驗本質和內涵。本研究的個案雖限於安寧護理人員,但所探索的死亡焦慮共處經驗,卻對其他專業助人者類似經驗的研究,具有一定程度的啟發意義。此外,在臨床實務的應用上,也可以最為相關訓練課程的參考。
期刊論文
1.許樹珍(20011100)。護理專業與關照倫理現象之探討。哲學雜誌,37,104-1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簡淑慧(19990600)。癌症病人死亡對護理人員之衝擊及護理人員之應對策略。長庚護理,10(2)=26,36-4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蔣欣欣、張碧芬、余玉眉(20011100)。從護理人員角色的創造探討護理倫理的實踐。哲學雜誌,37,88-1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余德慧、石世明(20011100)。臨終處境所顯現的具體倫理現象。哲學雜誌,37,60-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吳庶深(20000800)。醫療人員的生死教育--當死亡迫近時。醫望雜誌,31,36-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Summers, C.(1994)。Self-care: The Greatest Challenge for Nurses。Journal of Nurse Empowerment。  new window
7.Lauterbach, S. S.、Becker, P. H.(1996)。Caring for slef: Becoming a self-reflective nurse。Holistic Nursing Practice,10(2),57-68。  new window
8.Birx, E.(2003)。Nurse, heal thyself。Journal of Community RN,66(1),46-48。  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盛文(2004)。安寧護理人員的專業角色調適(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萱萁(2003)。靈性照顧認知與經驗之探討--以中部某醫院安寧病房護士為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石世明(1999)。臨留之際的靈魂--臨終照顧的心理剖面(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蔡淑玲(2005)。關懷的功課─安寧護理人員之自我照顧,嘉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素琴(2004)。癌末病患臨終階段照顧之現象學探討─從躁動不安到擬象轉換,嘉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Wilber, Kenneth、劉清彥、胡因夢(1998)。恩寵與勇氣。台北:張老師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Lair, G. S.(1996)。Counseling the Terminally Ill: sharing the Journey。Washington, D. C.:Taylor & Francis。  new window
3.黃藿(1992)。雅斯培。台北:東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Zaner, Richard M.、譚家瑜(2001)。醫院裡的哲學家。臺北:心靈工坊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韶剛(2001)。尋找存在的真諦--羅洛.梅的存在主義心理學。臺北市:貓頭鷹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羅洛.梅、朱侃如(200408)。焦慮的意義。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方志華(2004)。關懷倫理學與教育。臺北:洪葉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余德慧(20010000)。詮釋現象心理學。臺北:心靈工坊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余德慧、石佳儀(20030000)。生死學十四講。臺北:心靈工坊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歐文.亞隆、易之新(2003)。存在心理治療。張老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Stoter, D. J.(1995)。Palliative care for people with cancer。Palliative care for people with cancer。London。  new window
12.Neimeyer, R. A.、Brunt, D. V.(1955)。Death Anxiety。Dying Facing The Facts。Washington, D. C.。  new window
13.Carson, V. B.(1989)。Spiritual dimensions of nursing practice。Spiritual dimensions of nursing practice。  new window
14.May, Rollo(2001)。幽谷伴行。幽谷伴行。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蔡昌雄(2005)。醫療田野的詮釋現象學研究應用。質性研究方法與議題創新。嘉義:南華大學教社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