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民族性與階級性--1930年代整理臺灣民間文學的兩種方法論
書刊名:臺灣文學研究學報
作者:蔡蕙如
作者(外文):Tsai, Hui-ju
出版日期:2006
卷期:3
頁次:頁7-32
主題關鍵詞:民間文學民族階級意識遺留物說FolkloreNationClass ideologyThe theory of survived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4
  • 點閱點閱:172
本文討論台灣三○年代文人對於蒐集、整理台灣民間文學的兩種方法論。民族派的文人黃周、賴和、李獻璋將民間文學當作民族文化傳承的材料,提倡歌謠、傳說故事的蒐集,他們認為歌謠是民族的詩,反映出台灣人民的民族性,可以代表民族的特性。另一方面,左翼文人茉莉、林克夫、劉捷受到馬克斯主義唯物辯證法的影響,認為民間文學屬於社會經濟結構的上層結構,必然受到生產關係、經濟結構的影響而且反映出階級的意識型態。這兩種不同的理論致使文人對民間文學產生不同的態度,民族派文人完全地接受民間文學,甚至提高它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左翼文人則認為民間文學不能超越當代的意識型態,所以不可忽略民間文學作品中的意識型態,需有所取捨,並不全然接受。本文詳細比較兩派對民間文學的源起、功能和價值等觀點,並探究其方法論。
This article is to discuss the two approaches to collect, research the Taiwan folklore. Those nationalism intelligent, like Huan-Joe (黃周), Lai Ho (賴和), Lee Shying-Chiang (李獻璋) took the folklore literature as the inherit of national culture. They took the balled, fairytale as the poetry of nation, reflected the nationality of Taiwanese. On the other hand, the left-winged intelligent influenced by Marxism like Mo-Li (茉莉), Lin Ka-Fu (林克夫) took the folklore as the upper economic structure, and effected by the manufacture production, reflected the class ideology. The national intelligent accepted the folklore without questions; the left-winged intelligent thought the folklore could not beyond the class ideology.
期刊論文
1.黃得時(19341125)。民間文學的認識。第一線,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克夫(1935)。傳說的取材及其描寫的諸問題。第一線,36-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捷(1936)。臺灣文學の史的考察。臺灣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茉莉(1935)。民謠に就いての管見。第一線,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蘇維雄(1937)。臺灣歌謠に對する一試論。フオルモサ,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捷(1935)。民間文學的整理及其方法論。臺灣文藝,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胡萬川、呂興昌、陳萬益(1998)。民間文學與作家文學研討會論文集。新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蔡惠如(2004)。從建構到評述-試論黃得時的歌謠觀。臺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黃文車(2005)。日治時期臺灣福佬歌謠研究(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賴松輝(2002)。日據時期臺灣小說思想與書寫模式之研究,臺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黃武雄(1980)。日據時代臺灣新文學作家小傳。臺北:時報文化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Plechanov, G. V.(1986)。藝術與社會生活通信。臺北:弘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大林太良、林相泰、賈福永(1989)。神話學入門。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朱雯(1992)。文學中的自然主義。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愛德華.泰勒、連樹聲、謝繼勝、尹虎彬、姜德順(2005)。原始文化--神話、哲學、宗教、語言、藝術和習俗發展之研究。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武忠(1984)。臺灣作家印象記。臺北:眾文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劉捷、林曙光(1994)。臺灣文化展望。高雄:春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高丙中(1994)。民俗文化與民俗生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楊麗祝(20030000)。歌謠與生活:日治時期臺灣的歌謠采集及其時代意義。臺北:稻鄉。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登翰(1991)。臺灣文學史(上卷)。臺灣文學史(上卷)。福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獻璋。自序。臺灣民間文學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賴和。賴序。臺灣民間文學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胡萬川(2004)。賴和先生及李獻璋等民間文學觀念及工作之探討。民間文學的理論與實際。新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胡萬川(2005)。反思與認同-1920-30年代中國與臺灣民間文學運動的異同。中國近代文化的建構與重建:中華文化與臺灣文化。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北京大學中文系(1997)。馬克斯、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論文藝。馬克斯、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論文藝。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黃得時(2001)。臺灣歌謠之研究。臺灣歌謠之研究。臺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藤森成吉。文藝新論。文藝新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黃周(1931)。整理歌謠的一個建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胡萬川(2004)。民族、語言、傳統與民間文學運動--從近代的歐洲到日治時期的臺灣。民間文學的理論與實際。新竹:清華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郭秋生、中島利郎(2003)。還在絶對主張建設「臺灣話文」。1930年代臺灣鄉土文論戰資料彙編。高雄:春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1. 評[蔡志祥、韋錦新編,延續與變革:香港社區建醮傳統的民族誌(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4)]
2. 評[Paul R. Katz, Religion in China & Its Modern Fate (Waltham, Massachusetts: Brandeis University Press, 2014)]
3. 評[嚴志雄,秋柳的世界--王士禛與清初詩壇側議(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2013)]
4. 上博九〈陳公治兵〉綜合研究
5. 禮儀中的觀念--再論春秋戰國時期普遍流行的靈魂觀
6. 以「詩人」身分力圖恢復--論陸游〈劍門道中遇微雨〉一詩之精蘊
7. 北宋「李照樂」之論爭與仁宗景祐的政治文化
8. 斯文不喪--中古儒學傳統與隋代唐初的政治文化
9. 南朝時期「晚渡北人」的興衰及其原因
10. 魚豢《魏略》的宮闈秘事之敘述傾向--以王沈《魏書》、陳壽《三國志》為參照
11. 《莊子》書中專家的「身體感」--一箇道家新研究視域的開展
12. 春秋至兩漢的「兵死」者內涵探究--以葬禮及死者家屬安頓為討論核心
13. 喪禮儀式中的空間象徵、遞變與倫理重整--以三禮書之喪禮空間象徵、轉化為核心進行探討
14. 評Chün-fang Yü (于君方), «Passing the Light: The Incense Light Community and Buddhist Nuns in Contemporary Taiwan» (香光莊嚴--當代臺灣的香光尼僧團與比丘尼)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13)
15. 評Sean Hsiang-lin Lei (雷祥麟), «Neither Donkey Nor Horse: Medicine in the Struggle over China's Modernity» (非驢非馬:醫療與中國現代性之爭) (Chicago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4)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