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話語實踐與社會變遷:以日治時期《臺灣民間文學集》「民歌」為例
書刊名:興大中文學報
作者:石美玲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Shih, Mei-ling
出版日期:2018
卷期:43
頁次:頁223-275
主題關鍵詞:李獻璋民間文學臺灣話文話語生態話語實踐文化資本Li Hsian ChangFolk literatureTaiwanese alphabetizationDiscursive eco-situationDiscursive practiceCultural asse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48
  • 點閱點閱:7
期刊論文
1.松永正義、何世雄(20030300)。臺灣的日語文學及臺語文學。中外文學,31(10)=370,11-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建忠(20000600)。新興的悲哀--論蔡秋桐小說中的反殖民現代性思想。臺灣文學學報,1,239-26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培豐(20111200)。鄉土文學、歷史與歌謠:重層殖民統治下臺灣文學詮釋共同體的建構。臺灣史研究,18(4),109-16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洪惟仁(20011000)。臺北褒歌之美--臺北相褒歌保存計畫。傳統藝術,15,14-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梅家玲(20050600)。身體政治與青春想像:日據時期的臺灣小說。漢學研究,23(1)=46,35-6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巾力(20111000)。向「民間」靠近--臺灣三○年代民間文學論述及其文化意涵。臺灣文學研究學報,13,313-33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震(2006)。當代漢語文學話語生態分析初步。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5(2),81-8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廖毓文(1935)。同好者面影(二)--李獻璋先生。臺灣文藝,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向東(2015)。話語生態、自媒體與後現代--社會符號學視角。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2(4),98-1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邱貴芬(20030900)。尋找「臺灣性」:全球化時代鄉土想像的基進政治意義。中外文學,32(4)=376,45-6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黃得時(19491001)。關於台灣歌謠的搜集。臺灣文化,6(3/4),21-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洪秋芬(19920600)。日據初期臺灣的保甲制度(1895-1903)。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1,437+439-47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施懿琳(1998)。周定山對民間文學的采錄及素材之運用。民間文學與作家文學研討會。新竹:清華大學中文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呂興昌(1998)。論鄭坤五的「台灣國風」。台灣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南投:台灣省文化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胡萬川(1998)。民族、語言、傳統與民間文學運動--從近代的歐洲到日治時期的台灣。民間文學與作家文學研討會。新竹:清華大學中文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胡萬川(1994)。賴和先生及李獻璋先生等民間文學觀念及工作之探討。賴和及其同時代的作家:日據時期臺灣文學國際學術會議。新竹: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許倍榕(2006)。30年代啟蒙「左翼」論述--以劉捷為觀察對象(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美惠(2008)。1930年代台灣新文學作家的民間文學理念與實踐--以《台灣民間文學集》為考察中心(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矢內原忠雄、林明德(2007)。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臺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江寶釵、黃得時(2012)。黃得時全集9‧論述卷三。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南衡(1979)。日據下台灣新文學明集5:文獻資料選集。台北:明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淑容(2004)。一九三○年代鄉土文學/臺灣話文論爭及其餘波。臺南:臺南市立圖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蔡培火(1974)。與日本本國民書。台北:學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壬癸、石磊(19990000)。臺灣原住民史‧語言篇。臺北:前衛。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洪長泰、董曉萍(1993)。到民間去:1918-1937年的中國知識分子與民間文學運動。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Bakhtin, Mikhail Mikhailovich、李兆林、夏忠憲(1998)。拉伯雷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獻璋(2006)。臺灣民間文學集。臺北:龍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Boehmer, Elleke、盛寧、韓敏中(1998)。殖民與後殖民文學。遼寧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Fairclough, Norman、殷曉蓉(2003)。話語與社會變遷。北京:華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中島利郎(2003)。1930年代臺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高雄:春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Thompson, Paul、覃方明、渠東、張旅平(2000)。過去的聲音:口述史。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建忠(2004)。日據時期臺灣作家論:現代性、本土性、殖民性。台北:五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張良澤、王詩琅(2003)。王詩琅選集‧第五卷‧臺灣文學重建的問題。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Bourdieu, Pierre、褚思真、劉暉(2005)。言語意味著什麼:語言交換的經濟。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陳培豐(2013)。想像與界限--臺灣語言文體的混生。群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陳碧笙(1996)。臺灣人民歷史。臺北:人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陳芳明(1998)。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台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呂紹理(19980000)。水螺響起:日治時期臺灣社會的生活作息。臺北:遠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平澤丁東(1917)。臺湾の歌謠。臺北:晃文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楊麗祝(20030000)。歌謠與生活:日治時期臺灣的歌謠采集及其時代意義。臺北:稻鄉。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汪知亭(1978)。臺灣教育史料新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片岡巖、陳金田、馮作民(1990)。臺灣風俗誌。眾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生安鋒(2005)。霍米巴巴。生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Felman, Shoshana、Laub, Dori、劉裘蒂(1997)。見證的危機:文學‧歷史與心理分析。臺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Foucault, Michel、王德威(1993)。知識的考掘。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柳書琴(2005)。從官製到民製:自我同文主義與興亞文學(Taiwan, 1937-1942)。想像的本邦:現代文學十五論。台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蘇碩斌(2015)。空間治理與地方夾縫:日本近代帝國統治下的臺北社會演變。「帝國」在台灣:殖民地台灣的時空、知識與情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顏杏如(2015)。天長節鬥熱鬧:帝國的節日與殖民地臺灣社會。「帝國」在臺灣:殖民地臺灣的時空、知識與情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童慶元(2002)。全球化語境與文學的民族性問題。全球化語境與民族文化、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