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童心說〉淺說李贄的文學觀
書刊名:文學前瞻
作者:宋育菁
出版日期:2007
卷期:7
頁次:頁83-95
主題關鍵詞:李贄童心說文學觀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7
  • 點閱點閱:76
李贄的〈童心說〉對於中國古代哲學與文學理論史上而言,是一種獨特現象,在當時乃至此後的中國文學史上皆產生重要且深遠的影響。李贄的文學觀,概括說來,是以〈童心說〉為核心,主張詩文是發於性情,且由乎自然,不受傳統格律種種所拘限束縛,而〈童心說〉的文學觀亦概括了四個重點,分別為抒寫真心、反對復古、重情尚俗、發憤著述。因此,本文將擬從〈童心說〉一文中,談李贄之文學觀。
期刊論文
1.蕭義玲(20000700)。李贄「童心說」的再詮釋及其在美學史上的意義。東華人文學報,2,169-18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李英嬌(2003)。李贄《初潭集》研究(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李贄(1984)。四部刊要/子部.法家類續焚書。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中國佛教學術論典59--佛教與二十年代中國現代文學關係之研究。高雄縣:佛光山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敏澤(1984)。李贄。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許建平(2005)。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童心說》的義理結構與中國非理性主義文學思想之發展。中國人民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譚兵(2001)。從「是非無定」到是非定於「童心」--評析李贄認識論思想的本質。湖南:湖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錦釗(1974)。李贄之文論。臺北:嘉新文化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清輝(1993)。李卓吾生平及其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贄、張建業(2000)。李贄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