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心學到禮學
作者:蔡翔任
作者(外文):Hsiang-jen Tsai
校院名稱:國立中山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研究所
指導教授:謝大寧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9
主題關鍵詞:禮學心學典範RitualismIdelismParadig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44
《從心學到禮學》這個論題乍看之下,探討的涵蓋面是相當大的。基本上,本文企圖分別以「心學」與「禮學」代表明、清兩個時代的學術基調,來探討其間的關係。
筆者利用「天理」、「人欲」這一組的觀念叢,描繪宋、明儒者的思考型態,他們在技術上企圖提供道德修養(「去人欲」)的工夫,也企圖在這套道德修養上,找尋一個超越的憑據(「天理」)。但是純然「存天理、去人欲」的說法,在泰州學派何心隱、李贄提出「人倫平等」、「治生」等觀念之後,開始受到反思,而東林學者在批判陽明學派「無善無惡」之說的同時,也接受了「人倫平等」、「治生」的說法,並肯定從氣質之性作夫,以回復性善。不過在辯論中,顧涇陽將「至善」(良知)降為諸善之一,良知無法綰和「天理」、「人欲」,這也造成了「心學論」的異化。
在心學典範崩潰的之後,「人欲如何安頓於天理之中」?便成為學術界關切的核心問題,只是清儒不需要再去作批判的工作,而是針對此一問題提出一套領導性的架構,而戴震所提出「達情遂欲」、「以情絜情」的範式,恰好就扮演此一角色,將學術界重新導入了另一個典範支配的時代,完成了一段典範變遷的歷史過程。後繼者也承繼著戴震的觀點,將「以情絜情」理解成「禮」,程瑤田、淩廷堪就透過「禮」來規範人己之關係,並提出「以讓代理」、「以禮代理」的講法,他們這種說法也影響了清代的儒者,大量地考據《三禮》,企圖以禮經世,直到清末曾國藩之際,仍舊如是。這也完成了本文所有的論證。
none
壹、典籍
范曄《後漢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書店,1986年
楊家駱編《明史》,台北:鼎文書局,1978年
《歷代紀事本末》,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毛奇齡《四書改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王守仁著,吳光等人編校《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藉出版社,1995年
王守仁著、陳榮捷編《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解》,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2年10月
王艮《王心齋全集》,台北:廣文書局,1987年
王龍溪《王龍溪全集》,台北:華正書局,1970年
朱熹《四書集註》,台北:藝文印書館,1980年
朱熹《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江藩《漢學師承記》,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
何心隱著、容肇祖編《何心隱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何良俊《四友齋叢說》,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李贄《焚書、續焚書》,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4年
沈德符《野獲編》,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周敦頤《周濂溪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杭世駿《道古堂外集》,臺北:大華書局,1968 年
邵廷采《思復堂文集》,台北:世華出版社,1977年
凌濛初撰、王古魯注釋《二刻拍案驚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唐樞《一庵雜問錄》,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徐朔方《論湯顯祖及其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柴柏大師、孔宏點校《紫柏老人集》,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年
耿定向著、吳文華整理《耿天臺先生文集》,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袁宏道著、錢伯城箋校《袁宏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高攀龍著、陳龍正編《高子遺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3年
張岱《琅嬛文集》,長沙:岳麓書社,1985年
張萱《西園聞見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陳確《陳確集》,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4年
章學誠《文史通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淩廷堪《淩次仲先生遺書》,上海,上海書店,1994年,《叢書集成續編》
湯顯祖著、徐朔方箋校《湯顯祖全集》,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年
程瑤田《論學小記》台北:藝文印書館,《百部叢書集成》三編
程瑤田《論學外篇》台北:藝文印書館,《百部叢書集成》三編
程顥、程頤《二程全書》,台北:廣文書局,1979年
馮夢龍《醒世恆言》,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88年
黃宗羲《明夷待訪錄》滿台北:廣文書局,1981年7月
黃宗羲著、全祖望補修、陳金生、梁運華點校《宋元學案》,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黃宗羲著、沈芝盈點校《明儒學案》(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黃宗羲著、沈善洪主編《黃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1993年
黃彰健校勘《明實錄─附校勘記及附錄》,京都:中文出版社,1984年
鄒守益《東廓鄒先生文集》,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劉宗周《劉宗周全集》,台北:中硏院文哲所,1996年
戴震著、張岱年主編《戴震全書》,合肥:黃山書社,1995年
謝肇淛《五雜葅》,臺北:新興,1988年
歸有光《歸震川集》,台北:世界書局,1977年
顏元著,王星賢、張芥塵、郭征點校《顏元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羅汝芳著、方祖猷等編校整理《羅汝芳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
顧允成《小辨齋偶存》,台北:藝文印書館,《百部叢書集成》三編
顧炎武《原抄本顧亭林日知錄》,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9年
顧起元《客座贅語》,北京:中華,1991年
顧憲成《涇臯藏稿》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3年
顧憲成撰,馮從吾、高攀龍校《小心齋劄記》,台北:廣文書局,1975年

貳、今人著作
一、專書
丁文江所撰《梁任公先生年譜長編初稿》,台北:世界書局,1962年
孔恩著、王道還編譯《科學革命的結構》,台北:遠流出版社,1985年
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王邦雄等著《中國哲學史》,台北:國立空中大學出版社,1999年new window
王俊義、黃愛平撰《清代學術文化史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王茂《清代哲學》,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年
王璦玲主編《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台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5年
丘為君《戴震學的形成》,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4年
加達默爾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年
古清美《明代理學論文集》,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
古清美《黃梨洲之生平及其學術思想》,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史叢刋》,1978年new window
古清美《慧菴論學集》,台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
古清美《顧涇陽、高景逸思想之比較研究》,台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new window
左東嶺《李贄與晚明文學思想》,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
任繼愈《中國哲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
成復旺《神與物遊:論中國傳統審美式》,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2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台北:正中書局,1999年new window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年
牟宗三《圓善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6年
何冠彪《生與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擇》,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何冠彪《明末清初學術思想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1年
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7年new window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2年
余英時《史學與傳統》,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余英時《論戴震與章學誠》,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年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76年
李亦園、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性格》,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88年
李明輝《儒家思想的現代詮釋》,台北:中研院文哲所,2007年
李明輝《儒學與現代意識》,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李紀祥《明末清初儒學之發展》,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new window
李澤厚《華夏美學》,台北:三民書局,1996年
杜維明、東方朔《杜維明學術專題訪談錄──宗周哲學之精神》,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
杜維運、黃俊傑《史學方法論文選集》,台北:華世出版社,1979年new window
周志文《晚明學術與知識分子論叢》,台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東方朔《劉蕺山哲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林月惠《良知學的轉折──聶雙江與羅念菴思想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new window
林月惠《詮釋與工夫─宋、明理學的超越蘄嚮與內在辯證》,台北:中研院文哲所,2008年new window
林存陽《清初三禮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林安梧《人文學方法論:詮釋的存有學探源》,台北:讀冊文化,2003年。new window
林其賢《李卓吾的佛學與世學》,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new window
林其賢《李贄事蹟繫年》,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林慶彰、張壽安主編《乾嘉學者的義理學》,台北:中研院文哲所,2003年
林慶彰、蔣秋華《明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研院文哲所,2002年
林慶彰《明代經學研究論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林聰舜《明清之際儒家思想的變遷與發展》,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年new window
侯外廬《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胡適《戴東原哲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6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6年
孫靜庵《明遺民錄》,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
馬克斯.韋伯著、康樂/簡惠美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台北:遠流出版社,2007年
馬積高《宋、明理學與文學》,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
商瑈《一代禮宗—淩廷堪之禮學研究》,台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張舜徽《清儒學記》,濟南:齊魯書社,1991年
張壽安、熊秉真合編《情欲明清──遂欲篇》,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
張壽安、熊秉真合編《情欲明清──達情篇》,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
張壽安《十八世紀禮學考證的思想活力──禮教論爭與禮秩重省》,台北:中研院近史所,2001年new window
張壽安《以禮代理─淩廷堪與清中葉儒學思想的轉變》,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94年new window
張麗珠《清代義理學新貌》,台北:里仁書局,2002年new window
張麗珠《清初新義理學—傳統與現代的交會》,台北:里仁書局,2003年new window
梁方仲《明代糧長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華正書局,1989年
梁啟超著、夏曉虹點校《清代學術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陳來《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台北:佛光文化事業公司,2000年
陳祖武《清初學術思辨錄》,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2年
陳萬益《晚明小品與明季文人生活》,台北:大安出版社,1988年
陳榮捷《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3年new window
章炳麟《訄書》,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8年
傅衣凌《明清時代商人與商業本質》,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1986年
嵇文甫《左派王學》,上海:上海書局,1990年
彭國翔《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3年new window
黃宇仁《萬歷十五年》,台北:食貨出版社,1986年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台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1997年new window
黃瑋主編《湯顯祖與牡丹亭》,台北:中研院文哲所,2005年
傳衣凌《明清社會經濟論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楊祖漢《儒家的心學傳統》,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new window
楊國榮《王學通論—從王陽明到熊十力》,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97年
溝口雄三著、林右崇翻譯《中國前近代思想的演變》,台北:國立編譯館,1994年
漆永祥《乾嘉考據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蒙培元《中國心性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年new window
劉述先《黃宗羲心學的定位》,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new window
蔡仁厚《王陽明哲學》,台北:三民書局,2007年new window
蔡錦芳《戴震生平與作品考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鄭吉雄《戴東原經典詮釋的思想史探索》,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年8月new window
鄭宗義《明清儒學轉型探析──從劉蕺山到戴東原》,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0年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錢穆《宋、明理學概述》,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0年
錢穆《國史大綱》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11月
錢穆《國學概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鮑師國順《清代學術思想論集》,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2年
鮑師國順《儒學研究集》,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2年
鮑師國順《戴震研究》,台北:國立編譯館,1997年
謝師大寧《儒家圓教的再詮釋》,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6年
謝國楨《明清之際黨社運動考》,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
鍾彩鈞《劉蕺山學術思想論集》,台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1998年new window
龔鵬程《晚明思潮》,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new window

二、單篇論文
王汎森〈「心即理」說的動搖與明未清初學風之轉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五本第二分,1994年6月,頁333-373。new window
王汎森〈清初思想中形上玄遠之學的沒落〉,《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九本第三分,1998年9月,頁557-587。new window
王家儉〈清代禮學的興與經世禮學思想的流變〉,《漢學研究》第24卷第1期,2006年6月,頁269-294。new window
丘為君〈清代思想史「研究典範」的形成、特質與義涵〉,《清華學報》新廿四卷第四期,1994年12月,頁451-494。new window
古清美〈清初經世之學與東林學派之關係〉,《孔孟月刊》第二四卷第三期,1985年11月,頁44-51。new window
何佑森〈明末清初的實學〉,台北:《臺大中文學報》第四期,1991年6月,頁37-51。new window
余英時〈士商互動與儒學轉向──明清社會史與思想史之一面相〉,收入郝延平、魏秀梅編《這世中國之傳統與蛻變:劉廣京院士七十五歲祝壽論文集》(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88年),頁3-52。new window
余英時〈現代儒學的回顧與展望──從明清思想基調的轉換看儒學的現代發展〉,《現代儒學論叢》(香港:八方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年),頁8-27。
吳汝鈞〈王陽明的良知觀念及其工夫論〉,《哲學與文化》,廿三卷第四期,1996年4月,頁1484-1495。new window
吳宣德〈戴震「理欲」說對宋、明理學的繼承與改造〉,《哲學與文化》廿八卷第五期,2001年5月,頁440-456。new window
呂妙芬〈聖學教化的弔詭──對晚明陽明講學的一些觀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三十期,1998年12月,頁29-64。new window
李思涯〈重釋《牡丹亭記題詞》〉,《淡江中文學報》第十八期,2008年6月,頁255-278。
李紀祥〈繼孟思維下的道統視域──戴東原與《孟子字義疏證》〉,收入林慶彰、張壽安主編《乾嘉學者的義理學》(台北:中研院文哲所,2003年2月),頁391-453。
汪惠娟〈從清代考據學談起—論戴震的義理思想〉,《輔仁大學哲學論集》卅五期,2002年7月,頁211-230。new window
汪惠娟〈淩廷堪「以禮代理」之理學思想探研〉,《哲學與文化》第三十二卷第十一期,2005年11月,頁63-76。new window
周昌龍〈良知與經世—從王龍溪良知經世思想看晚明王學的真貌〉,《張以仁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9年,頁957-989。
林安梧〈明清之際:從「主體性」、「意向性」到「歷史性」的一個過程〉,《國文學報》第三十八期,2005年12月,頁1-29。
林安梧〈論劉蕺山哲學中「善之意向性」──以(答董標心意十問)為核心的疏解與展開〉,《國立編譯館館刊》第19卷第1期,1990年6月,頁107-115。
林慶彰〈毛奇齡、李塨與清初的經書辨偽活動〉,收錄於《第二屆清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1991年),頁123-144。
林麗月〈東林運動與晚明經濟〉,《晚明思潮與社會變動》(台北:弘文出版社,1987年),頁563-574。
姚才剛〈論顧憲成對王學的修正〉,《鵝湖月刊》第三○卷第九期,2005年3月,頁46-51。new window
徐春林〈儒學民間化的內在理路──以泰州學派「百姓日用是道」思想的演進為軸線〉,《江西社會科學》2007卷2期,2007年2月,頁56-59。
張亨〈試從黃宗羲的思想詮釋其文學視界〉,《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四期,1994年3月,頁177-224。new window
張崑將〈朱子對《論語.顏淵》「克己復禮」章的詮釋及其爭議〉,《臺大歷史學報》第27期,2001年6月,頁83-124。new window
張循〈漢學的內在緊張:清代思想史上「漢宋之爭」的一個新解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63期,2009年3月,頁49-96。
張壽安〈禮、理爭議—清嘉道間漢宋學之爭的一個焦點〉,《清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研院文哲所,1994年),頁293-322。
張壽安〈禮教與情欲:近代早期中國社會文化的內在衝突〉,《張以仁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9年,頁735-752。
張學智〈江右王門王塘南的哲學思想〉收錄於《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十八卷第二期,2008年6月,頁97-110。new window
張麗珠〈淩廷堪「以禮代理」的禮治思想暨乾嘉復禮思潮〉,《國文學誌》第2期,1998年6月,頁169-213。new window
梅廣〈我對古籍訓解的一點心得──試論中國詮釋學的前景〉,東海大學中西文化學術講座,2005年12月 7日。
梅廣〈錢新祖教授與焦竑的再發現〉,《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9期,1998年3月,頁1-37。new window
陳立勝〈王陽明「四句教」的三次辯難及其詮釋學的義蘊〉,《臺大歷史學報》第29期,2006年6月,頁1-27。new window
陳逢源〈毛奇齡《四書》學中的義理內涵〉,《中華學苑》55期,2001年2月,頁100-121。new window
陳逢源〈毛奇齡經學論著及其學思歷程〉,《東吳中文學報》第6期,2000年5月,頁106-129。new window
陳福濱〈高攀龍的心性論及其成德要道〉,《哲學與文化》第三十一卷第八期,2004年8月,頁77-91。new window
黃麗娟〈論「存天理、去人欲」與「禮教殺人」之曖昧〉,收錄於《第三屆中國文哲之當代詮釋學術研討會會前論文集》,2007年10月,頁93-118。
劉人鵬〈論朱子未嘗疑《古文尚書》偽作〉《清華學報》,新22卷4期,1992年年,頁399-429。
劉昌佳〈戴震《孟子字義疏證》詮釋上的問題及其涵蘊的價值〉,《逢甲人文社會學報》10期,2005年6月,頁49-75。new window
劉述先〈論王陽明的最後定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十一期,1997年9月,頁165-188。new window
蔡家和《黃宗羲與陳確的論辯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三十五期,2008年3月,頁1-36。new window
蔡翔任〈清代考據學興起的再詮釋〉,《國文學報》第七期,2007年12月,頁149-176。new window
鄭吉雄〈戴東原「群」、「欲」觀念的思想史回溯〉,《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2卷1期,2008年1月,頁41-52。
鄭吉雄〈戴東原氣論與漢儒元氣論的歧異〉,《臺大中文學報》第21期,2004年,頁215-254。new window
蕭義玲〈李贄「童心說」的再詮釋及其在美學史上的意義〉,《東華人文學報》第二期,頁170-186。new window
鮑師國順〈程瑤田讓教思想述要〉,《第二屆清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1991年),頁159-174。
鮑師國順〈戴震與孟荀思想的關係探究〉,《第一屆清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1989年),頁123-146。
戴景賢〈論姚江學脈中之龍溪、心齋與其影響〉,《台大中文學報》第22期,2005年,頁5-53。new window
謝大寧師〈「詮釋」與「推證」─朱子格物說的再檢討〉,《國立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6卷,2004年12月,頁171-189。
簡良如〈戴震《孟子字義疏證》對人性及人群問題的反省:以《孟子》相關思想為參照〉,《臺大文史哲學報》62期,2005年5月,頁183-227。new window
羅皓星〈張君勱與「科學與玄學」論戰的引發:兼談對五四歷史的反思〉,《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38期,2006年6月,頁179-199。new window

三、學位論文
李彥儀《牟宗三與康德對「道德情感」之理解》,台北:國立師範大學教育所碩士論文,2004年
李慧琪《黃梨洲思想與明清之際儒學焦點的轉移》,中壢:中央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4年
杜明德《毛西河及其昏禮、喪禮學研究》高雄:高師大博士論文,1998年new window
林于盛《黃梨洲思想旨歸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6年new window
許錦雯《羅欽順、王廷相、吳廷翰自然氣本論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4年
陳立驤《劉蕺山哲學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3年
陳啟文《劉蕺山之道德主體理論分析》,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1999年
陳琬婷《杭世駿年譜》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6年
陸冠州《泰州學派化俗思想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4年new window
廖俊裕《道德實踐與歷史性──關於蕺山學的討論》,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3年new window
謝師大寧《從災異到玄學》,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論文,1988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