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儒與家:我在「四書」中體悟的療人之道
書刊名:輔導季刊
作者:王行
作者(外文):Wang, Shane
出版日期:2015
卷期:51:1
頁次:頁11-18
主題關鍵詞:儒家思想家族治療助人工作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38
  • 點閱點閱:177
本文從作者學習家族治療的歷程與體會中出發,敘夾義地論證儒家思想的修身工夫,可以作為現代社會療己助人的方法學。人所遇到的諸多困擾可以不必以病理視之,而也該以修養行之。改善之道並不能依靠何種諮商治療方法,而是在於學習如何做人處事。按此方向,即可建構出不同的家庭工作概念:視家庭為學習做人處事(修身)的生活場域。
期刊論文
1.翁開誠(20060900)。若絕若續之「輔『仁』」心理學。應用心理研究,31,161-19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翁開誠(20021200)。覺解我的治療理論與實踐--通過故事來成人之美。應用心理研究,16,23-6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翁開誠(19970600)。同理心開展的再出發--成人之美的藝術。輔仁學誌.文學院之部,26,261-2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翁開誠(20040900)。當Carl Rogers遇上了王陽明:心學對人文心理與治療知行合一的啟發。應用心理研究,23,157-20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翁開誠(20110700)。敘說、反映與實踐:教學、助人與研究的一體之道。哲學與文化,38(7)=446,75-9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王行(2006)。速寫台灣社工與諮商兩種助人專業的證照化與商品化。台北:東吳大學社會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王行(2013)。從儒家經典與我的知行反映中體悟助人與諮商之道(博士論文)。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行(2007)。暴力與非自願性案主的輔導。台北:松慧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勞思光(2001)。大學中庸譯註新編。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雲五、史次耘(1973)。孟子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Giddens, Anthony、趙旭冬、方文(2002)。現代性與自我認同:晚期現代的自我與社會。臺北:左岸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守仁。王陽明傳習錄及大學問。台北:黎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澤厚(2002)。倫語今讀。台北:允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杜維明(2002)。人性與自我修養。台北:聯經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顏澤賢(1993)。現代性系統理論。台北:遠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吳就君(2012)。沙灘上的療癒者:一個家族治療師的蛻變與轉化。台北:心靈工坊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Fromm, E.、孟祥森(1969)。愛的藝術。臺北市:志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牟宗三(2010)。中國哲學十九講。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錢穆(1980)。中國思想史論叢。台北:東大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余英時(2010)。人文與民主。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徐復觀(1993)。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杜維明(1997)。儒家思想--以創造轉化為自我認同。台北:東大圖書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余英時(20070000)。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臺北:時報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