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內發性社區營造--以比亞外部落為例
書刊名:警專學報
作者:林良謀
作者(外文):Lin, Liang-mou
出版日期:2009
卷期:4:6
頁次:頁133-152
主題關鍵詞:社區總體營造部落主義能動性集體意識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63
  • 點閱點閱:65
論文摘要 本文係以一個處於邊陲且迷你型的部落-比亞外(Piyaway)作為實證研究田野, 探討該部落如何發起部落營造、如何進行營造工作、如何重構在地部落集體意識? 以為偏遠山區部落營造的經驗案例。 本研究發現比亞外進行部落營造係由內部自主發起,主要策略係以共同參與為 方法、創造公共財及平均分配為手段、共有及共享為最終目標。其營造範疇涵蓋形 塑部落主體性、復振部落傳統文化及提升部落經濟等內外在面向。總結來說,比亞 外發展整體部落營造的兩大主軸:(一)連結桃園縣泰雅爾族部落永續發展協會、部 落會議及部落教會等三個組織創造營造能動性,(二)以部落族人共同參與建構部落 核心價值-集體意識。
期刊論文
1.廖敦如(20040600)。原住民部落的社區重建--以臺東縣建和社區為例。原住民教育季刊,34,5-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益仁、蕭惠中(20020300)。部落地圖與原住民社會發展初探。北縣文化,72,68-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顏愛靜、官大偉(20040900)。傳統制度與制度選擇--新竹縣尖石鄉兩個泰雅族部落共用資源自主治理案例分析。地理學報,37,27-4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夏鑄九(19990900)。市民參與和地方自主性:臺灣的社區營造。城市與設計學報,9/10,175-18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瑛(20001100)。從原住民自決理念評析臺灣原住民社區營造之推展--美國印地安與東臺灣原住民經驗的對照觀察。原住民教育季刊,20,5-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光興(19960100)。去殖民的文化研究。臺灣社會研究,21,73-13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張瑋琦、紀駿傑(1999)。一個想要變成社區的部落--河東部落社區總體營造。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可強、王應棠(1998)。觀光產業對原住民文化的衝擊與對策芻議--社區自主的觀點。原住民文化與觀光休閒發展研討會。臺北: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61-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施聖文(2004)。一個行動研究者在部落以比亞外部落地圖發展工作為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承翰(2004)。以「社群組構理論」探討新竹縣新光(斯馬庫斯)部落的社區總體營造歷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珮琪(2005)。海洋作為認同的場域--從廖鴻基及夏曼‧藍波安作品探究其認同與實踐(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應棠(2003)。尋找家園--原住民文化工作者回歸部落現象中的認同轉折與家的意義重建:屏東魯凱、排灣族的案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黃煌雄、郭石吉、林時機(2001)。社區總体營造總体檢調查報告書。臺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施正鋒(2005)。台灣原住民族政治與政策。臺中:新新台灣文教基金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台邦.撒沙勒(2004)。尋找失落的箭矢:部落主義的視野和行動。臺北:財團法人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孫大川(20000000)。夾縫中的族群建構:臺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臺北:聯合文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廖守臣(1998)。泰雅族的社會組織。花蓮縣:慈濟醫學暨人文社會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夏曉鵑(2004)。從原住民到新移民,http://intermargins.net/Column/xia_xiaojuan04.htm, 2006/02/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