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空間再現與族群認同--論《一八九五》[洪智育導演]、《插天山之歌》[黃玉珊導演]之歷史與記憶
書刊名: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
作者:余昭玟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Yu, Chao-wen
出版日期:2011
卷期:52
頁次:頁121-141
主題關鍵詞:插天山之歌一八九五客家人空間再現族群認同The Song of Chatian MountainBlue Brave 1895HakkaSpatial representationEthnic identity鍾肇政李喬情歸大地洪智育黃玉珊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998
  • 點閱點閱:76
期刊論文
1.夏鑄九(198709)。對一個城市形式與城市設計理論的認識論上之批判:開文林區及其知識上之同道。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3(1),119-13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蕭阿勤(20001000)。民族主義與臺灣一九七○年代的「鄉土文學」:一個文化(集體)記憶變遷的探討。臺灣史研究,6(2),77-1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喬等(1994)。鍾肇政鄉土小說討論會--《台灣人三部曲》之三《插天山之歌》。82年度桃園縣立文化中心年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瑞明(1981)。戰爭的變調--論鍾肇政的《插天山之歌》。綜合月刊,1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娟(1987)。雄偉的史詩--論台灣人三部曲。文學界,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錢鴻鈞(2000)。鍾肇政內心深處的文學魂--向強權統治的周旋與鬥爭。文學台灣,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羅融(2009)。作家李喬•義民史觀•電影「一八九五」。人本教育札記,2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羅運治(1996)。吳湯興事蹟考証--乙未年保台抗日的民族英雄。淡江學報,35,45-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彭瑞金(2003)。《插天山之歌》背後的台灣小說書寫現象研究。桃園。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曾玉菁(2008)。鍾肇政《插天山之歌》及其改編電影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段義孚、潘桂成(1998)。經驗透視的空間和地方。台北: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盧翁美珍(200601)。神秘鱒魚的返鄉夢。台北:萬卷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喬(2008)。情歸大地。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翠蓮(2008)。臺灣人的抵抗與認同。臺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喬(1997)。藍彩霞的春天。台北:遠景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鄭樹森、郭勉、羅童(1995)。文化批評與華語電影。臺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玉齋(2001)。臺灣年鑑。臺北:海峽學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漢光(2000)。台灣抗日史。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明珂(2001)。華夏邊緣:歷史記億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Spengler, Oswald、陳曉林(2000)。西方的沒落。臺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黃秀政(19920000)。臺灣割讓與乙未抗日運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Bachelard, Gaston、龔卓軍、王靜慧(2003)。空間詩學。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劉鳳翰(19970000)。日軍在臺灣:一八九五年至一九四五年的軍事措施與主要活動。臺北:國史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王甫昌(20030000)。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市:群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台灣總督府警務局、徐國章(2005)。台灣總督府警察治革誌(第一篇)•中譯本。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李喬(1980)。寒夜三部曲.寒夜。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李喬(1985)。結義西來庵。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鍾肇政(1974)。青春行。高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鍾肇政(2005)。插天山之歌。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鍾肇政(2005)。沈倫。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鍾肇政(2005)。滄溟行。台北:遠景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莊永明(1989)。台灣紀事(上)。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劉現成(1996)。中國電影:歷史、文化與再現。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李喬(1992)。小論《插天山之歌》。台灣文學造型。高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Manuel Castells、陳志梧(1999)。一個跨文化的都市社會變遷理論。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June Yip(2000)。一個國家的建構--台灣歷史與侯孝賢的「台灣三部曲」。戲戀人生:侯孝賢電影研究。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吳佩慈(2007)。凝視背面--敘事結構與空間表述體系試探。楊德昌--台灣對世界影史的貢獻。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黃玉珊(2007)。插天山之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洪智育(2008)。一八九五。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怡(1998)。個人反抗與歷史記憶--與李喬談小說創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http://tw.myblog.yahoo.com/jw!821JSALBRWSS99CURE17Ypo-/arlicle?mid, 20100318。  new window
5.鍾肇政(2002)。歷史與文化的結合,桃園。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楊照(1995)。歷史大河中的悲情--論台灣的「大河小說」。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台北: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齊邦媛(1990)。人性尊嚴與天地不仁--李喬《寒夜三部曲》。千年之淚--當代台灣小說論集。台北:爾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蔡采秀(2006)。以順稱義:論客家族群在清代臺灣成為義民的歷史過程。義民信仰與客家社會。臺北: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茂桂(1993)。省籍問題與民族主義。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業強出版社:國家政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