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奢華美學與臺灣當代小說生產(1987-2005)
作者:劉乃慈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u Nai Tzu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比較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張誦聖
康士林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7
主題關鍵詞:奢華美學 臺灣當代小說 文化生產the luxurious aestheticscontemporary Taiwanese fic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3
就台灣文學發展而言,在二十世紀末這段充斥著各種改革呼聲的後解嚴時代裡,一種簇新鮮明的美學特質勃然而發。它不但深刻反映了這個時代特色,也反映自身藝術的變化軌跡。它突顯當代文學創作前所未見的駁雜性與多變性,在前衛進步之餘還帶有某種過度的豐富華麗之感。從題材、形式、意旨乃至於文字和語言,都明顯地與過去的任何一個階段的文學表現大有區隔。因此在這個研究裡,我以「奢華」一詞用來概括解嚴後小說的藝術特性,也是用來描述這個藝術特性生成的外在文化社會條件,更暗含背後複雜的政治經濟狀態。「奢華」不僅是用來描述當代台灣小說的藝術特質,「奢華」在現代經濟、社會活動發展過程裡更是重要的概念意涵,這有助於我們將文學美學、文化生產以及外在的政社經脈動做一適切的連結。
解嚴後台灣社會出現的「奢華美學」文化,與兩個歷史性因素密切相關:一是資本主義消費社會更加趨向成熟的經濟環境,另一則是激動焦躁、不安的政治與文化氛圍。威權政治的解體、社會禁制令的鬆綁、過去種種不合理的束縛力量一一被解除;處於舊秩序被摧毀、新典範又尚未建立的蛻變階段,我們一方面激動狂歡、另一方面也焦躁不安。這種混亂的社會狀態確實為某種嘉年華式的文化氛圍提供滋長的沃土,也為藝術創作提供源源不絕的現實動能與靈感觸媒。再者,解嚴後日益成熟的資本主義經濟加速消費社會與消費文化時代的來臨,刺激包括文學在內的各種藝術不斷以新奇特異的形式展現其魅力。解嚴後的台灣當代小說,在上述特殊的總體環境條件刺激下,形塑出某種踵事增華的「奢華」美學。「奢華」,當然不是台灣當代小說的唯一美學特質,不過它確實是鮮明可辨。在知識爆炸的時代裡,小說內容承載百科全書式的知識訊息,再佐以華麗的文字風格,將之轉化為兼具知性素養與感官刺激的閱讀趣味。新興的思潮、論述以及時下流行的議題大量滲透在小說文本裡,不僅讓當代小說帶有菁英文化的架勢,書寫行為本身也越來越凸顯某種炫耀式的藝術性包裝。再者,當代小說家不但講究文字的精雕細琢,並且積極尋找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敘述模式。因此,文字成了純粹的視覺符號,或者說小說成了純粹的符號閱讀;而那些細膩繁瑣的敘述過程是被刻意強化的,它們本身即是目的、是意義的來源,並不單只是為了作品的結局或旨意而服務。
本論文以解嚴後的台灣當代小說(1987-2005)作為研究對象,主要目的在於觀察解嚴以來的台灣當代文化∕文學形構、檢視文學內部的美學變化,並且進一步釐析這些藝術特性與當代文化意識形態、整體文化場域變遷的互動關係。
A brand new and strikingly bright aesthetics has emerged and boomed in Taiwanese literature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calls for all kinds of reforms in the post-martial-law era at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It does not only deeply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but also mirrors the traces of changes of arts themselves. It highlights the diversity and changeableness of the creation of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never seen before. It carries a degree of overly richness and luxury in addition to its progression and avant-garde touch. From the subject matters, forms, signifiers, words and languages, the new form of aesthetics marks a sharp distinction from the literary expressions of any previous stages. Therefore, I use the word “luxurious” in this study to describe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ovels in the post-martial-law era, as well as the external cultural and social conditions that contribute to the creation of thes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Moreover, the word “luxurious” implies the complexity of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backgrounds. It goes far beyond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 novels in Taiwan. The concept of “luxury” is the key underlying factor along the course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s of modern times. It helps us to make an appropriate link to piece together literary aesthetics, cultural outputs and external political, social and economic dynamics.
The “luxurious aesthetics” emerged in the Taiwanese society after the lifting of the martial law is closely related to two historical factors. The first factor is the maturing of the economic environment in the capitalistic, consumption-oriented society. The second factor is the political and cultural atmosphere that is exciting, agitating and restless. The dissolve of authoritarian politics and the relaxation of social constraints dismantle, one by one, all kinds of unreasonable restrictions in the old days. In the metamorphosis after the destruction of old orders and bef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new paradigms, we are excited and euphoric, as well as anxious and restless. The chaos of the social status provides the soil full of nutrients to support the cultural atmosphere of carnivals of certain types, and offers endless streams of realistic dynamics and inspirational catalysts for artistic creations.
Moreover, the maturing of the capitalistic economy after the lifting of the martial law has been speeding up the arrival of a consumer society and consumption-oriented culture and in turn, stimulating all kinds of arts (including literature) to express their charms in forms that are novel and bizarre. The contemporary novels in Taiwan in the post-martial-law era, spurred by these unique conditions in the macro environment, have formulated a luxurious aesthetics that is enriching and eventful. Luxury is by no means the only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 expressed by the contemporary novels in Taiwan. However, it is very noticeable and distinctive.
In the era of information overflows, the contents of novels are knowledge similar to that of an encyclopedia. This knowledge, accompanied with elegant and affluent literary styles, is transformed into reading pleasure balanced with sensible insights and sensual stimulus. Newly emerged ideas, thoughts, arguments and topical issues permeate all over the texts of novels. This is why contemporary novels come across as part of the elite culture. Writing has also increasingly become a show-off, a flamboyant packaging of artistic nature. In addition, contemporary novelists do not only strive to elaborate their textual expressions, but also seek descriptive models of a completely different kind. Texts have become a pure visual symbol. Or, novels have become a reading of pure symbols. Those sophisticated and elaborate descriptions are strengthened purposefully because they themselves are the purpose and source of meanings. They serve more than just the ends or signifiers of the novels.
This thesis studies the contemporary novels of Taiwan after the lifting of the martial law (1987-2005), in order to observe the contemporary cultural/literary architecture of Taiwan in the post-martial-law era, and review the aesthetic changes within literature. In addition, this thesis goes further by analyzing the interactions among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ideological modes of the contemporary culture, and the changes of the culture scene as a whole.
參 引 書 目

一手資料:

王 拓。1976。《金水嬸》,台北:香草山。
───。1977。《望君早歸》,台北:遠景。
───。1985a。《牛肚港的故事》,(作者自印)。
───。1985b。《台北•台北》,(作者自印)。
王家祥。1990。《文明荒野》,台中:晨星。
───。1992。《自然禱告者》,台中:晨星。
───。1996a。《小矮人之謎》,台北:玉山社。
───。1997。《倒風內海》,台北:玉山社。
───。1998。《山與海》,台北:玉山社。
───。2002。《魔神仔》,台北:玉山社。
王禛和。1969。《嫁妝一牛車》,台北:金字塔。
平 路。1988。《五印封緘》,台北:圓神。
───。1995。《行道天涯》台北:聯經。
───。1998。《百齡箋》,台北:聯合文學。
───。2000。《凝脂溫泉》,台北:聯合文學。
甘耀明。2003。《神秘列車》,台北:寶瓶文化。
成英姝。1994。《公主徹夜未眠》,台北:聯合文學。
朱天心。1988。《我記得》,台北:遠流。
───。1992。《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台北:麥田。
───。1997。《古都》,台北:麥田。
朱天文。1990。《世紀末的華麗》,台北:遠流。
───。1994。《荒人手記》,台北:時報。
朱國珍。1997。《夜夜要喝長島冰茶的女人》,台北:聯合文學。
朱少麟。1996。《傷心咖啡店之歌》,台北:九歌。
吳念真、朱天文。1989。《悲情城市》,台北:遠流。
吳濁流。1979。「濁流三部曲」(《濁流》、《江山萬里》、《流雲》),台北:遠景。
───。1980。「台灣人三部曲」(《沉淪》、《滄溟行》、《插天山之歌》),台北:遠景。
吳錦發編。1987。《悲情的山林:台灣山地小說選》,台中:晨星。
吳豐秋。1996。《後山日先照》,台北:躍昇文化。
宋澤萊。1978。《打牛湳村》,台北:遠景。
───。1980。《蓬萊誌異》,台北:遠景。
李 秀。1996。《井月澎湖》,台中:晨星。
李 昂。1975。《混聲合唱》,台北:華欣文化。
───。1983。《殺夫》,台北,聯經。
───。1985。《暗夜》,台北:時報。
───。1986。《一封未寄的情書》,台北:時報。
───。1991。《迷園》,台北:李昂個人系列。
───。1997。《北港香爐人人插》,台北:麥田。
───。2000。《自傳の小說》,台北:皇冠。
───。2004。《看得見的鬼》,台北:聯合文學。
李 喬。1979-1981。「寒夜三部曲」(《寒夜》、《荒村》、《孤燈》),台北:遠景。
───。1996。《埋冤一九四七•埋冤》,基隆:海洋台灣。
阿 盛。1991。《秀才樓五更鼓》,台北:時報。
拓拔斯•塔瑪匹瑪。1987。《最後的獵人》,台中:晨星。
────────。1992。《情人與妓女》,台中:晨星。
東 年。1993。《初旅》,台北:麥田。
───。1998。《再會福爾摩沙》,台北:聯合文學。
東方白。1990。《浪淘沙》,台北:前衛。
林雙不。1985。《大學女生莊南安》,台北:前衛。
───。1986。《小喇叭手》,台北:前衛。
林燿德。1990。《一九四七高砂百合》,台北:聯合文學。
施叔青。1999。《微醺彩妝》,台北:麥田。
───。2003。《行過洛津》,台北:時報。
施明正。1993。《施明正集》,林瑞明、陳萬益主編,台北:前衛。
洪 凌。1995。《異端吸血鬼列傳》,台北:平氏。
洪醒夫。1978。《黑面慶仔》,台北:爾雅。
紀大偉。1996。《膜》,台北:聯經。
凌 煙。1990。《失聲畫眉》,台北:自立晚報。
夏曼•藍波安。1992。《八代灣的神話》,台中:晨星。
──────。1999。《黑色的翅膀》,台中:晨星。
孫瑋芒。1995。《卡門在台灣》,台北:九歌。
袁瓊瓊。1988。《今生緣》,台北:聯合文學。
───。1998。《恐怖時代》,台北:時報。
郝譽翔。1998。《洗》,台北:聯合文學。
章 緣。1997。《更衣室的女人》,台北:聯合文學。
張大春。1986。《公寓導遊》,台北:時報。
───。1988。《四喜憂國》,台北:遠流。
───。1989。《大說謊家》,台北:遠流。
───。1990。<遼寧街一一六巷>,《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90年9月13日。
───。1994。《沒人寫信給上校》,台北:聯合文學。
───。1996。《撒謊的信徒》,台北:聯合文學。
───。2000。《城邦暴力團(一 ~ 四)》,台北:時報。
張國立。1996。《小五的時代》,台北:聯合文學。
張啟疆。1991。《如花初綻的容顏》,台北:聯合文學。
───。1993。《小說、小說家和他的太太》,台北:聯合文學。
───。1997。《消失的□□》,台北:九歌。
張瀛太。2000。《西藏愛人》,台北:九歌。
陳 雪。1995。《惡女書》,台北:平氏。
───。2004。《橋上的孩子》,台北:印刻。
───。2005。《陳春天》,台北:印刻。
陳 燁。1989。《泥河》,台北:自立晚報。
陳玉蕙。2004。《海神家族》,台北:印刻。
陳映真。1979。《夜行貨車》,台北:遠景。
───。1988。《鈴鐺花》,台北:人間。
陳淑瑤。1999。《海事》,台北:聯合文學。
───。2004。《地老》,台北:聯合文學。
陳漱意。1996。《蝴蝶自由飛》,台北:皇冠。
雪 眸。1994。《悲劇台灣》,台北:前衛。
瘂 弦。1987。《如何測量水溝的寬度》,台北:聯合文學。
童偉格。2002。《王考》,台北:印刻。
黃 凡。1980。《賴索》,台北:時報。
黃春明。1974。《莎喲娜拉•再見》,台北:遠景。
楊 照。1994。《暗巷迷夜》,台北:聯合文學。
楊青矗。1982a。《工廠人》,台北:遠景。
───。1982b。《工廠女兒圈》,台北:遠景。
───。1987。《給台灣的情書》,台北:敦理。
董啟章。1996。《安卓珍尼》,台北:聯合文學。
舞 鶴。2000a。《餘生》,台北:麥田。
───。2000b。《鬼兒與阿妖》,台北:麥田。
───。2001。《悲傷》,台北:麥田。
蔡素芬。1994。《鹽田兒女》,台北:聯經。
蕭 颯。1993。《單身薏惠》,台北:九歌。
賴香吟。2000。《島》,台北:聯合文學。
駱以軍。1999。《第三個舞者》,台北:聯合文學。
───。2000。《月球姓氏》,台北:聯合文學。
───。2001。《遣悲懷》,台北:麥田。
───。2003。《遠方》,台北:印刻。
───。2004。《我們》,台北:印刻。
藍博洲。1991。《幌馬車之歌》,台北:時報。
蘇偉貞。1990。《離開同方》,台北:聯經。
───。1994。《沉默之島》,台北:時報。
───。2002。《魔術時刻》,台北:印刻。



二手資料:

(一)西文

Anderson, Benedict. 1991.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Verso and New Left Books.(吳叡人中譯,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台北:時報。)
Anderson, Perry. 1998. The Origins of Postmodernity. London; New York: Verso.(王 晶中譯,1999,《後現代性的起源》,台北:聯經。)
Arjun, Appadurai. 1996. Modernity at Larg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Globalization, Minneapolis: Minnesota UP..
Baudelaire, Charles Pierre. Edited by Marthiel&Jackson Mathews. 1958. The Flowers of Evil: A Selection. New York: New Directions.
Baumer, Franklin Le Van, Modern European thought: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ideas, 1600-1950.(李日章中譯,1990,《西方近代思想史》,台北:聯經。)
Bataille, Georges. 汪民安等中譯,2003,《色情、耗費與普遍經濟--喬治•巴塔耶文選》,長春:吉林人民。
Baudrillard, Jean.1996. The System of Objects. trans. James Benedict, New York: Verso.(林志明中譯,1997,《物體系》,台北:時報。)
Baudrillard, Jean. 1988. Selected Writings. ed. M. Poster, Cambridge: Polity Press.
Bell, Daniel. 1976.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 New York: Basic Books. (趙一凡、浦 隆、任曉晉中譯,1989,《資本主義的文化矛盾》,台北:桂冠。)
Bell, Daniel. 1976. 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 New York: Basic Books.(魏章玲等中譯,1995,《後工業社會社會的來臨》,台北:桂冠。)
Bell, Daniel. 1981. “The New Class: a Muddled Concept” in The New Class? edited by B. Bruce Briggs, New York: McGraw-Hill.
Berry, Christopher J.. 1994. The Idea of Luxury: a Conceptual and Historical Investiga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P.
Bourdieu, Pierre.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P.
Bourdieu, Pierre. 1993.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Es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e, Randal Johnson edited, Cambridge: Polity Press.
Bourdieu, Pierre. 1996. The Rules of Art: 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the Literary Field. trans. Susan Emanuel. Stanford: Stanford UP. (劉 暉中譯,2001,《藝術的法則--文學場域的生成與結構》,北京:中央編譯館。)
Briggs, Bruce. 1981. The New Class? New York: McGraw-Hill.
Chang, Yvonne Sung-sheng. 1993. Modernism and the Nativist Resistance: Contemporary Chinese Fiction from Taiwan.
Chang, Yvonne Sung-sheng. 2004. Literary Culture in Taiwan: Martial Law to Market Law, Columbia UP.
Chatterjee, Partha. 1986. Nationalist Thought and the Colonial World: A Derivative Discourse. Minneapolis: Minnesota UP.
Clifford, James. & Marcus, George E. eds.. 1986. Writing Culture: The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Ethnography. Berkeley: California UP..
Coward, Rosalind. 1985. “Are Women’s Novels Feminist Novels?” in Elaine Showalter, ed., The New Feminist Criticism,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Culler, Jonathan. 1982. On Deconstruction: Theory and Criticism after Structuralism. Ithaca, NY., Cornell UP..
Featherstone, Mike. 1990. 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Featherstone, Mike. 1995. Undoing Culture: Globalization, Postmodernism and Identity.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Friedman, Jonathan. 1994. Culture Identity and Global Proces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Fiske, John. 1989.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Boston: Unwin Hyman.
Gans, H. 1974. Popular Culture and High Culture: An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aste. New York: Basic Books.
Gellner, Ernest. 1983.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Ithaca: Cornell UP..
Giddens, Anthony. 1973. The Class Structure of the Advanced Societies. New York: Harper.
Giddens, Anthony. 1990.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P.
Harvey, David. 1989.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an Enquiry into the Origins of Cultural Change, Cambridge, Mass.: Blackwell.
Held, David, & McGrew, Anthony. 2002. Globalization & Anti-Globalization. Cambridge, UK: Polity.(林佑聖、葉心怡中譯,2005,《全球化與反全球化》,台北:弘智。)
Hirschfeld, Gerhard. 1973. The People: Growth and Survival. Chicago, Aldine Publisher.(蘇付伊、丁庭宇中譯,1987,《統治菁英、中產階級與平民:人類的成長與生存》台北:桂冠。)
Honneth, Axel. 1984“Die verissene Welt der symbolischer Formen”in Kölner Zeitschrift für soziologie und sozialpsychologie. (劉維公譯,<片斷化的象徵世界-波迪爾文化社會學的省思>,《當代》第七十七期(1992年9月))。
Hassan, Ihab. 1987. The Postmodern Turn: Essays in Postmodern Theory and Culture. Columbus: Ohio State UP.. (劉象愚中譯,1993,《後現代的轉向──後現代理論與文化論文集》台北:時報。)
Hobsbawn, Eric. J. & Ranger, Terence. eds. 1983.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P..
Hobsbawn, Eric. J. 1992.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 Cambridge: University. (李金梅中譯,1997,《民族與民族主義》,台北:麥田。)
Hobsbawn, Eric. J. 1969. The Age of Empire 1875-1914. Harmondsworth: Penguin Books.(賈士蘅中譯,1997,《帝國的年代:1985-1914》,台北:麥田。)
Hughes, H. Stuart. 1979. Consciousness and Society. Brighton, Sussex: Harvester Press.(李豐斌中譯,1989,《意識與社會──1890-1930年間歐洲社會思想的新取向》,台北:聯經。)
Hutton, Patrick. H. 1993. History as an Art of Memory. Hanover, New Hampshire: New England UP..
Jameson, Fredric. 1991. 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 London: Verso.(吳美真中譯,1998,《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台北:時報)
Jameson, Fredric. 1998. The Cultural Turn. London; New York: Verso.
Jean, Pierre Warnier. La mondialisation de la culture.(吳錫德中譯,2003,《文化全球化》,台北:麥田。)
Lash, Scott. & Urry, John. 1994. Economies of Signs and Space, London:Sage.
Link, Perry. 1977. “Traditional-style Popular Urban Fiction in the Teens and Twenties”,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May Fourth Era. Merle Goldman eds.. Cambridge: Harvard UP..
Lury, Celia. 1996. Consumer Culture. New Brunswick: Rutgers UP.. (張 萍中譯,2003,《消費文化》,南京:南京大學。)
Mauss, Marcel, 1989. The Gift: Forms and Function of Exchange in Archaic Societies. trans. W. D. Hall, London: Routledge.
McKendrick, Neil. 1983. The Brith of a Consumer Society: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Eighteenth Century England. London: Hutchinson.
Rybczynski, Witold. 1988. Home: A Short History of an Idea. London: Heinemann.
Saglia, Diego. 1999. “The Dangers of Over-refinement: The Language of Luxury in Romatic Poetry by Women, 1793-1811”. Studies in Romanticism. 38 no4. p.641-72. Wint 1999.
Schor, Naomi. 1987. Reading in Detail: Aesthetics and the Feminine. New York and London: Methuen.
Simmel, Georg. 1978. The Philosophy of Money. trans. Tom Bottomore & David Frisby, London: Routledge. 陳戎女等中譯,2002,《貨幣哲學》,北京:華夏。
Slater, Don. 2000. Consumer Culture and Modernity, Cambridge, Mass.: Blackwell.(林佑聖等譯,2003,《消費文化與現代性》,台北:弘智。)
Smail, John. 1994. The Origins of Middle-Class. Ithaca: Cornell UP..(陳 勇中譯,2006,《中產階級文化的起源》,上海:人民。)
Sombart, Werner. 1967. Luxury and Capitalism. trans.. W. R. Dittmar. Ann Arbor: Michigan UP..(王燕平、侯小河中譯,2005,《奢侈與資本主義》,上海:上海人民。)
Storey, John. 1999. 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Everyday Life. New York: Oxford UP.(張君玫中譯,2002,《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台北:巨流。)
Tomlinson, John. 1999.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 Oxford: Polity.
Thornton, Peter. 1978. Seventeenth Century Interior in England, France and Holland. New Haven: Yale UP.
Wilde, Oscar. 2000.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ed.. Robert Mighall. New York: Penguin.
Williams, Raymond. 1977. Marxism and Literature, Oxford Eng.: Oxford UP.
Williams, Raymond. 1989. The Politics of Modernism: Against the New Conformists. New York: Verso.
Xenos, Nicholas. 1989. Scarcity and Modernity. London: Routledge.
Zerubavel, Yael. 1995. Recovered Roots: Collective Memory and the Making of Israeli National Tradition. Chicago: Chicago UP..
Zijderveld, A. C. 1979. On Cliches: The Supersedure of Meaning by Function in Modernity, London: Routledge amd Kegan Paul.

(二)中文

文 訊。2000。<九○年代台灣文學現象特寫>,《文訊》「九○年代台灣文學現象觀察」專題(2000年12月)。
王甫昌。1996。<反對運動的共識動員:一九七九~一九八九兩波挑戰高峰的比較>,《台灣政治學刊》,一期。
───。2001。<民族想像、族群意識與歷史:「認識台灣」教科書爭議風波的內容與脈絡分析>,《台灣史研究》,八卷二期。
───。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
王俐容。2005。<文化政策中的經濟論述:從菁英文化到文化經濟>,《文化研究》創刊號(2005年9月)。new window
王振寰。1989。<台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二卷一期。new window
───。1993。《資本、勞工與國家機器》,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
───。1996。《誰統治台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台北:巨流。
王振寰、錢永祥。1995。<邁向新國家?>,《台灣社會學研究季刊》,二十期。
王浩威。1997。<重組的星空!重組的星空?>,《林燿德與新世代作家文學論》,林水福編,台北:行政院文建會。
王淑雯。1993。《大河小說與族群認同──以《台灣人三部曲》、《寒夜三部曲》、《浪淘沙》為焦點的分析》,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德威。1993。《小說中國》,台北:麥田。
───。1998。《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台北:麥田。
───。2001。《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台北:麥田。
───。2002。《跨世紀風華》,台北:麥田。
瓦歷斯•諾幹。2000。<關於台灣原住民現代文學的幾點思考>,《書寫台灣──文學史、後現代與後殖民》,周英雄、劉紀蕙主編,台北:麥田。
田弘茂。1989。《大轉型──中華民國的政治和社會變遷》。台北:時報文化。
羊文漪。1995。<他者的超越──台灣當代藝術的轉折與再造>,《藝術家》,二百三十八期。
朱雲漢。1989a。<寡佔經濟與威權政治體制>,台灣研究基金會編《壟斷與剝削》,台北:台灣研究基金會。
───。1989b。<中產階級與台灣政治民主化>,《變遷中台灣社會的中產階級》蕭新煌主編,台北:巨流。
───。1992。<台灣政權轉型期政商關係的再結盟>,靳菱菱譯,《中山社會科學季刊》,七卷四期。
夷將•拔路兒。1994。<台灣原住民運動發展路線之初步探討>,《山海文化雙月刊》,第四期。
江宜樺。1998。<當代台灣國家認同論述的反省>,《台灣社會學研究季刊》二十九期。
江秋滿。1995。《連鎖通路權力互動之研究──以圖書出版品為例》,台灣大學商學院研究所碩士論文。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8。《文化白皮書》,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呂正惠。1992。《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
巫維珍。2001。《台灣書評發展史1972-2000》,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永熾。1993。《世紀末的思想與社會》,台北:萬象。
李欣頻。1998。《誠品副作用》,台北:新新聞文化事業。
───。2004。《廣告副作用》,台北:晶冠。
李祖琛。1986a。《七十年大台灣鄉土文學運動析論──傳播結構的觀察》,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6b。<大眾媒介與大眾文化>,《中國論壇》二百六十九期。
李瑞騰。1991。<戰後世代文學的考察與期待──與蔡源煌教授對話>,《台灣文學風貌》,台北:三民。
李筱峰。1991。《台灣民主運動40年》,台北:自立晚報社。
李碧涵。1994。<台灣地區後工業轉型之國家與社會>,《台灣大學中山學術論叢》第12期。
吳忻怡。1996。《多重現實的建構──眷村、眷村人與眷村文學》,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潛誠。1990。<八○年代台灣文學批評的衍變趨勢>,孟樊、林燿德主編《世紀末偏航》,台北:時報。
周思萍。1995。《台灣社區發展政策演變之研究──論國家對社區發展的介入》,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孟 樊。1997a。《台灣出版文化讀本》,台北:唐山。
───。1997b。<文學傳播現象>,《一九九六台灣文學年鑑》,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3。《台灣後現代詩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揚智。
杭 之。1986。<大眾文化的流行透露了什麼?>,《中國論壇》,二百六十九期。
林芳玫。1994a。<雅俗之分與象徵性權力鬥爭>,《台灣社會研究季刊》,十六期。
───。1994b。《解讀瓊瑤愛情王國》,台北:時報。
林柏州。2003。《國民黨政權的台灣化──國家體系轉換的內涵與起源》,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俊平。1999。《中國時報開卷版書評研究》,南華大學出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淇瀁。1992。《文學傳播與社會變遷之關聯性──以七○年代台灣報紙副刊的媒介運作為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1。《書寫與拼圖:台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台北:麥田。
───。2003。<海上的波浪──小論文學獎與文學發展的關聯>,《文訊》「文學獎觀察與省思專題」,(2003年12月)。
林燿德、孟樊。1990。《世紀末偏航》,台北:時報。
邱天助。2002。《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桂冠。new window
邱坤良。1997。《台灣劇場與文化變遷》,台北:台原。
邱彥彬。2002。<「記憶失控錯置的擬相」:李昂《自傳の小說》中的記憶與救贖>,《中外文學》,第三十卷八期(2002年1月)。new window
邱貴芬。1997。《仲介台灣•女人:後殖民女性點的台灣閱讀》,台北:元尊。
───。2003。《後殖民及其外》,台北:麥田。
胡佛、朱雲漢、文正仁(Chung-in Mo on)著,李文志譯。199。<台灣與南韓民主化過程中的國際面向分析>,李文志譯,收錄田弘茂、朱雲漢等編,《鞏固第三波民主》,台北:業強。
南方朔。1999。《世紀末抒情》,台北:大田。
波赫士。2002。《波赫士全集:魔幻寫實的文學迷宮》,王仲年譯,台北:商務。
施 淑。1994。<文化工業下的個性店>,收錄於朱天文《荒人手記》,台北:時報。
───。1997。《兩岸文學論集》,台北:新地。
柏右銘(Yomi Braester)。2000。<台灣認同與記憶的危機>,《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周英雄、劉紀蕙主編,台北:麥田。
胡蘊玉。1997。《文化工業運作下的台灣文學現象研究--以金石堂暢銷書排行榜為例(1983-1997)》,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范銘如。2002。《眾裏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
───。2005。《像一盒巧克力──當代文學文化評論》,台北:印刻。
───。2006。<七○年代鄉土小說的「土」生土長>,《跨領域的台灣文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
苗延威。1990。《鄉愁四韻──中國現代民歌運動之社會學研究》,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迷走、梁新華編。1991。《新電影之死》,台北:唐山。
孫大川。1993。<原住民文學的困境──黃昏或黎明>,《山海文化創刊號》(1993年11月)。
───。1995。<夾縫中的族群建構:泛原住民意識與台灣族群問題的互動>,《敬告中華民國》,蕭新煌編,台北:日臻。
馬 森。1991。<序如花初綻的容顏>,《如花初綻的容顏》,台北:聯合文學。
───。1996。<遇到了一位天生的作家>,《傷心咖啡店之歌》,台北:九歌。
徐秋玲、林振春。1993。<台灣地區文化工業的檢證-以文學部門為主分析與解讀>,《思與言》,三十一卷一期。new window
夏鑄九。1995。<全球經濟中的台灣城市與社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0期。new window
浦忠成。1996。<台灣原住民文學概述>,《文學台灣》,第二十期(1996年10月)。
高天生。1994。《台灣小說與小說家》,台北:前衛。
高宣揚。2004。《布迪厄的社會理論》,上海:同濟大學。
張小虹。1993。《後現代∕女人:權力、慾望性別表演》,台北:時報。
───。1996。《慾望新地圖》,台北:聯合文學。
張茂桂。1989。<「知識份子」與社會運動>,《變遷中台灣社會的中產階級》蕭新煌主編,台北:巨流。new window
───。1990。《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台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
張惠娟。1993。<台灣後設小說試論>,《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小說批評》,台北:正中。
張誦聖。1999。<現代主義文學在台灣當代文學生產場域裡的位置>,「現代主義與台灣文學學術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主辦。
───。2000。<“台灣文學研究”的體制化>,《現代中文文學學報》第十一期(2000年7月)。
───。2001。《文學場域的變遷──當代台灣小說論》,台北:聯經。
───。2004。<「地域政治」(Geopolitics)與美國學術界裡台灣文學研究的典範更替>,《台灣文學評論》(2004年4月)。
───。2005。<文學史對話:從「場域論」和「文學體制觀」談起>,「重寫台灣文學史∕反思女性小說史」國際研討會,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主辦。2005年5月27、28日。
───。2006a。<現代主義、台灣文學、和全球化趨勢對文學體制的衝擊>,《中外文學》第三十五卷四期(2006年9月)。
───。2006b。<台灣文學裡的「都會想像」、「現代性震撼」與「資產階級異議文化」>,南京大學主辦,「中國文學與比較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尚未出版。
張漢良。1986。<世紀末、頹廢與海峽兩岸>,《當代》第二卷六期(1986年10月)。
莫昭平。1995。《圖書出版產業的商業模式研究──以時報出版為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
莊宜文。1997。《「中國時報」與「聯合報」小說獎研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麗莉。1995。《文學出版事業產銷結構變遷之研究-文學商品化現象觀察》,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正芳。2001。《台灣魔幻現實現象之本土化》,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陳光興。1990。<炒作後現代?──評孟樊、羅青、鍾明德的後現代觀(上)(下)>,《自立早報•副刊》(1990年2月23、24日)。
───。2002。<台灣消費社會形成的初步思考>,《中國大學學術講演錄》,廣西師範大學。
陳光興、錢永祥。2005。<全球化下台灣的學術生產>,《讀書》,二月號。
陳其南。1995。<經營大台灣•從小社區做起>,《聯合報》(1995年3月19日,3版)。
───。1997。<開啟新的地方時代、文化時代>,《中國時報》(1997年4月9日,11版)。
陳明通。1995。《派系政治與台灣政治變遷》,台北:月旦。
陳明柔。1998。《典範的更替∕消解與台灣八○年代小說的感覺結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陳芳明。2002。《後殖民台灣》,台北:麥田。
陳長房。1995。<後現代主義與當代台灣小說創作>,《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台北:聯經。
陳建忠、應鳳凰、邱貴芬、張誦聖、劉亮雅。2007。《台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
陳筱茵。1995。《《島嶼邊緣》:一九八、九○年代之交台灣左翼的新實踐論述》,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麗芬。2000。《現代文學與文化想像》,台北:書林。
───。2001。<闡釋“台灣”:九十年代台灣文學∕文化批評本土論述>,《現代中文文學學報》,第五卷一期。
瘂 弦主編。1997。《眾神的花園──聯副的歷史記憶》,台北:聯經。
瘂 弦、陳義芝主編。1997。《世界中文報紙副刊學綜論》,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許嘉猷。1987。<台灣的階級結構>,《中國社會學刊》,第十一期。
彭小妍。1994。<百無禁忌──解嚴後小說面面觀>,《文訊》「文學新生代專輯」(1994年2月)。
彭瑞金。1991。《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
游勝冠。1996。《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前衛。new window
馮瑞傑。2003。《台灣市民社會與民主化之研究:1980-2000》,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馮國蘭。1999。《台灣中產階級的消費品味文化研究──以《天下》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美惠。1992。<來自書海的新消息>,《聯合報》(1992年4月16日,第35版)。
黃海鳴。1995。<本土意識、文化認同與台灣當代藝術之脈動>,《藝術家》,二百三十八期。
黃順星。1999。《社區的誕生:對社區總體營造的知識社會學分析》,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毓秀。1993。<《迷園》中的性與政治>,《當代台灣女性文學論》鄭明娳編,台北:時報。
黃錦樹。2003。《謊言的技術與真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說論集》,台北:麥田。
湯德宗。2001。<司法審查與台灣威權體制的變遷>,《威權體制的變遷:解嚴後的台灣》,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楊 照。1995。《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台北:聯合文學。
楊志弘、麥莉娟。1989。<檢驗台灣大眾傳播結構的變遷>,《報學》,第八卷三期。
楊杜煌。2002。《台灣舞蹈表演藝術之發展與當代社會之關係》,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明蒼。1993。<詹明信的後現代理論與台灣>,《中外文學》1993年8月。new window
楊青矗。1988。<宣言>,《衝破禁忌》,韋政通編,高雄:敦理。
楊美紅。2002。《台灣大眾媒體文學書評之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淑芬。1997。《九○年代副刊運作過程及其權力關係探討》,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石濤。1987。《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
───。1990。《台灣文學的悲情》,高雄:派色文化。
葉啟政。1985。<現代大眾文化精緻化的條件>,《國魂》,四百八十期。
───。1989。<台灣『中產階級』的文化迷思>,《變遷中台灣社會的中產階級》,台北:巨流。
董恕明。2002。《邊緣主體的建構──台灣當代原住民文學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詹宏志。1980。<觀念的歷險:從文藝副刊到文化副刊>,《報學》,第六卷四期。
路索拉門•阿勒。2007。<「大武山美麗的媽媽」與「原權會」>,《原住民族》,第三期。
廖仁義。1999。<八○年代台灣的思想風景>,《狂飆八○──記錄一個集體發生的年代》,楊澤編,台北:時報。
廖咸浩。1998。<悲喜莫若世紀末:九○年代的台灣後現代詩>,《兩岸後現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林水福編,輔大外語學院主辦。
───。1999。<合成人羅曼史──當代台灣文化中後現代主義與民族主義的互動>,《當代》一四四期。
廖炳惠。1994。《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台北:麥田。new window
───。2000。<文學研究在千禧:解讀十年來的《中外文學》>,《中外文學》第二十八卷八期。
───。2001。《另類現代情》,台北:允晨。
───。2003。<文學獎與文學創作>,《文訊》「文學獎觀察與省思專題」(2003年12月)。
廖美珍。1996。《現代才女的舊魂新面貌──論蘇偉貞的小說》,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佩娟。1993。《悲情城市的論述建構──市場行銷、類型與歷史敘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淑鈴。1989。<中產階級的分化與認同>,《變遷中台灣社會的中產階級》,台北:巨流。
劉亮雅。1998。《慾望更衣室》,台北:元尊。
───。2001。《情色世紀末》,台北:九歌。
───。2006。《解嚴以來台灣小說專論》,台北:麥田。
劉紀蕙。2000a。<《中外文學》之本土轉向>,《中外文學》第二十八卷八期。
───。2000b。《孤兒、女神、負面書寫》,台北:立緖。
劉維公。2001。<何謂生活風格──論生活風格的社會理論意涵>,《當代》第一六八期(2001年8月)。
蔣文德。2000。《閱讀誠品──全球化中的誠品書店之空間文化形式》,台灣大學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明娳。1992。《現代散文現象論》,台北:大安。
鄭喻如。2003。<現代小說與讀者漸行漸遠──兼談文學獎之弊端>,《文訊》「文學獎觀察與省思專題」(2003年12月)。
鄭林鐘。1987。<急速成長中的文化產業>,《中國時報》(1987年12月30日,第8版)。
蕭全政。1988。《政治與經濟的整合》,台北:桂冠。new window
蕭阿勤。1999。<1980年代以來台灣文化民族主義的發展:以「台灣(民族)文學」為主的分析>,《台灣社會學研究》,第三期。new window
───。2005。<台灣文學的本土化典範:歷史敘事、策略的本質主義與國家權力>,《文化研究》創刊號。
蕭新煌。1986。<當代知識分子的「鄉土意識」--社會學的考察>,《中國論壇》,二百六十五期。
───。1989。<台灣中產階級何來何去?>,《變遷中台灣社會的中產階級》蕭新煌主編,台北:巨流。
───。1990a。<消費文化的特性與重建>,《自立晚報》(1990年1月7日)。
───。1999b。<1980年代以來的台灣社會文化轉型:背景、內涵與影響>,收錄於施建生主編,《「1980年代以來台灣經濟發展經驗」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
───。2004。<共處共存和綜合>,《全球化的文化動力》Samuel Huntington & Peter Berger主編、康敬貽等譯,北京:新華。
蕭新煌、劉維公。2001。<文化全球化在台灣>,《社會轉型與文化變貌──華人社會的比較》,劉兆佳、伊保珊、李明堃、黃紹倫編,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
蕭義玲。1997。《台灣當代小說的世紀末圖像研究──以解嚴後十年(1987-1997)為觀察對象》,台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盧建榮。1999。《分裂的國族認同:1975-1997》,台北:麥田。
瞿海源。1988。<中產階級興起及其意義的認定>,《氾濫與匱乏》,台北:允晨出版。
應鳳凰。1996。<一九九○年台灣文學的體制化:國家台灣文學館及台灣文學系所的建立>,收錄於《台灣新文學發展重大事件論文集》,台北:前衛。
謝世忠。1987。《認同的污名》,台北:自立晚報。
謝里法。1994。<台灣美術生態分析>《文學台灣》,十一期。
謝長廷。1995。《謝長廷新文化教室》,台北:月旦。
蘇明如。2000。《九○年代台灣文化產業生態之研究》,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昭英編。1999。《台灣縣市文化藝術發展:理念與實務》,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