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生活情境、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灣河婆客家移民的遊移身份
書刊名:歷史人類學學刊
作者:藍清水
作者(外文):Lan, Ching-shui
出版日期:2012
卷期:10:2
頁次:頁129-158
主題關鍵詞:客家移民族群認同歷史記憶在地化Hakka immigrantsEthnic group identificationHistorical memoryLocaliz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689
  • 點閱點閱:94
期刊論文
1.《客家雜誌》編輯部(2003)。被遺忘的客家人--外省客家人。客家雜誌,155,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廣均(2004)。透視三個世代外省人--臺灣和中國都是外省人的「母親」。財訊,266,86-88+90+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胡台麗(1990)。芋仔與番薯--臺灣「榮民」的族群關係與認同。中央硏究院民族學硏究所集刊,69,107-1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苦苓(1988)。外省故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徐博東(199902)。新臺灣人不應是新臺獨主義:評李登輝的「新臺灣人主義」。海峽評論,98,40-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支平(2004)。從碑刻、民間文書等資料看福建與臺灣的鄕族關係。臺灣硏究集刊,1,57-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支平(2004)。福建向臺灣移民的家族外植與聯繫。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4(2),4-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彭文宇(2000)。臺灣移民社會的家庭形態。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7,57-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彭文宇(2000)。淸代閩臺家庭與家族交往。福建論壇,5,76-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國祁(19961200)。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內地化的解釋。歷史月刊,107,58-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明珂(19931100)。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91,6-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汎森(19931100)。歷史記憶與歷史--中國近世史事為例。當代,91,40-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國祁(19780700)。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5(2),131-1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杏枝(20080300)。外省人宗教信仰變遷初探--1984年至2004年臺灣地區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資料分析。東吳社會學報,23,107-1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楊聰榮(2004)。移民與本土化--中國戰後移民在亞太各國的遭遇。「重建想像共同體--國家、族群、敘述」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1-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編(2004)。93年度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硏究報吿。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明成(2002)。陳芳明現象及其國族認同硏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益誠(1997)。竹籬笆內外的老鄉們--外省人的兩個社區比較(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柴雅珍(1997)。戰後臺灣「外省人」的塑造與變遷(1945-1987)(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大空(1987)。離開大陸的那一天。臺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何如璋(1967)。復粵督張振軒制軍書。茶陽三家文鈔。臺北: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怡慧、楊放(1996)。落地生根--眷村人物與經驗。臺北:允晨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道緝(2001)。淸末民初潮州人移殖暹邏之硏究。臺北:海華文敎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胡台麗。芋仔與番薯--臺灣「榮民」的族群關係與認同。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74)。兵燹。乾隆《揭陽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肯堂(2008)。風雨九十年:一個馬來西亞河婆老華人滄桑錄。吉隆坡:智慧城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茂桂(2010)。序。國家與認同:一些外省人的觀點。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揭西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1994)。揭西縣志。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楊雨亭(2008)。上校的兒子:外省人,你要去哪兒?。臺北:華岩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劉大可(2004)。閩臺地域社會與族群文化新探。北京:方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劉朝暉(2003)。移民的地域認同與地方融入--以廈門松坪華僑農場為例〉。僑鄕移民與地方社會。北京: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2002)。民國廣東大事記。羊城晚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廣東省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1996)。廣東省志.華僑志。廣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青夷(1986)。我從眷村來。台北:希代書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齊邦媛(1998)。霧漸漸散的時候--臺灣文學五十年。臺北:九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李亦園(1999)。田野圖像--我的人類學硏究生涯。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史坦可、蔡繼光(2002)。國際遷徙與移民:解讀「離國出走」。臺北市: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龍應台(198702)。野火集外集。台北市:圓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朱天心(1992)。想我眷村的兄弟們。臺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楊文山、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8)。97年度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報告。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黃宣範(1993)。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的研究。臺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黃克先(2007)。原鄉、居地與天家:外省第一代的流亡經驗與改宗歷程。稻鄉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林桶法(2009)。1949大撤退。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陳其南(1991)。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施正鋒(20000000)。臺灣人的民族認同。臺北:前衛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Halbwachs, Maurice、畢然、郭金華(2002)。論集體記憶。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臺北:貓頭鷹出版社:果實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王明珂(19970000)。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允晨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王甫昌(20030000)。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市:群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Connerton, Paul、納日碧力戈(2000)。社會如何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蕭阿勤(20080000)。回歸現實:臺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羅香林(1992)。客家硏究導論。台北市: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蘇慶華(2007)。馬來西亞河婆客家學硏究拓展史:兼談二位河婆籍先驅學人劉伯奎、張肯堂。客家族群與在地社會:臺灣與全球經驗。桃園:國立中央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春聲(2001)。從「倭亂」到「遷海」--明末清初潮州地方動亂與鄉村社會變遷。明清論叢。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Barth, Fredrik(1969)。[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Introduction。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Boston: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new window
4.徐正光(1995)。臺灣的族群關係:以客家人為主體的探討。臺灣史與臺灣史料。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忠正、林鶴玲(1993)。臺灣地區各族群的經濟差異。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Constable, Nicole(1994)。Histor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Hakka Identity。Ethnicity in Taiwan: Soci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erspectives。Taipei: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new window
7.蔡淑鈴(1988)。社會地位取得:山地、閩客及外省之比較。變遷中的台灣社會:第一次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資料的分析。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茂桂(1993)。省籍問題與民族主義。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業強出版社:國家政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