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杜甫成都草堂詩之隱逸書寫析探
書刊名:國文學報
作者:蘇怡如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Su, Yi-ju
出版日期:2013
卷期:53
頁次:頁119-147
主題關鍵詞:杜甫詩成都草堂詩隱逸書寫隱逸傳統Du Fu poetryCheng Du Cao Tang poetrySeclusive writingSeclusive tradi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14
  • 點閱點閱:56
期刊論文
1.方瑜(19801200)。浣花溪畔草堂閒--論杜甫草堂時期的詩。古典文學,2,153-1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孫永忠(20081000)。愛花欲死杜陵狂--談隱逸為杜甫開啟新生命情趣。輔仁國文學報,27,77-10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葉常泓(20120100)。「前隱逸」與「後仕宦」的視野遞換--陶淵明宦遊主題中出處記憶的造現。中央大學人文學報,49,149-19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Davis, A. R.、包涵(1985)。陶淵明論。九江師專學報,198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簡錦松(20111100)。從現地研究看杜甫秦州入蜀詩的旅行日期。東吳中文學報,22,75-9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玉成(20001200)。田園組曲:論陶淵明「歸園田居」五首。國文學誌,4,193-23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簡錦松(2008)。杜甫夔州生活新證。唐代學術研討會。臺北:里仁書局。117-4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李欣錫(1999)。杜甫巴蜀詩「生活」題材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紀志昌(1999)。魏晉隱逸思想研究--以高士類傳記為主所作的考察(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皇甫謐(1967)。高士傳。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葛洪(197708)。抱朴子。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義慶、徐震堮(198909)。世新新語校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浦起龍(2010)。讀杜心解。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倫(1979)。杜詩鏡詮。臺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2005)。陶淵明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曹慕樊(2009)。杜詩雜說全編。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貽焮(2011)。杜甫評傳。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何晏、邢昺(1989)。論語正義。臺北市: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庾信、倪墦、許逸民(2006)。庾子山集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川合康三、蔡毅(1998)。中國的自傳文學。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洪興祖(1991)。楚辭補注。長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昭明太子蕭、李善(1971)。文選。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許東海(1984)。庾信生平及其賦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田曉菲(2007)。塵幾錄--陶淵明與手抄本文化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王嗣奭(1986)。杜臆。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杜甫、仇兆鰲(1999)。杜詩詳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莊周、郭象、陸德明、成玄英、郭慶藩(1994)。莊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嚴可均、陳延嘉(1997)。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李白、瞿蛻園(1981)。李白集校注。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沈約、楊家駱(1975)。新校本宋書附索引。臺北巿: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陶潛、龔斌(2007)。陶淵明集校箋。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司馬遷、瀧川龜太郎(1990)。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宏業書局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王文進(1999)。仕隱與中國文學。台北:台灣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許尤娜(20010000)。魏晉隱逸思想及其美學涵義。臺北市:文津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侯迺慧(1991)。詩情與幽境--唐代文人的園林生活。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唐翼明(19920000)。魏晉清談。臺北:東大。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王仁祥(19950000)。先秦兩漢的隱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范曄、李賢、司馬彪、楊家駱(1981)。新校本後漢書并附編十三種。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左丘明、楊伯峻(1987)。春秋左傳注。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陳尚君(2000)。杜甫為郎離蜀考。陳尚君自選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Owen, Stephen(1996)。自我的完整印象--自傳詩。北美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名家十年文選。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