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原住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百年蘭嶼的現象與省思
書刊名: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
作者:楊政賢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Yang, Cheng-hsien
出版日期:2012
卷期:2:2
頁次:頁87-124
主題關鍵詞:原住民族蘭嶼國家治理族群意識文化建構Indigenous peoplesOrchid IslandState governanceIndigenous consciousnessCultural build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23
  • 點閱點閱:60
期刊論文
1.洪敏麟(1978)。光緒二十三年台東廳吏之蘭嶼探查史料。台灣文獻,29,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財團法人基督教蘭恩文教基金會(20110710)。關於大船我有話要說。蘭嶼雙週刊,458,版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De Beauclair、Inez(1959)。Three Genealogical Stories from Botel Tobago: A Contribution to the Folklore of the Yami.。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7,105-40。  new window
4.翁瑜敏 (1998)。咫尺天涯覓芳鄰--八重山與巴丹群島紀行。經典雜誌,2,50-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王嵩山(2008)。社會文化與美感經驗:當代台灣原住民的藝術。超越時光跨越大洋--南島當代藝術研討會,高雄市立美術館主辦 (會議日期: 2008年3月27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汪明輝(2007)。創造原住民族的數位空間領域:一個批判性民族論觀點。從數位典藏到數位學習:臺灣原住民族的文化傳承學術研討會,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辦) 。臺北:臺灣大學圖書館。119-1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高德義、楊政賢(2000)。部落教室、終身學習與文化重建。部落教室與泰雅文化研討會,宜蘭縣政府教育局主辦 。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王俊秀、紀駿傑(1996)。環境正義之比較研究:原住民與國家公園之互動關係。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浦忠成(1998)。台灣原住民文化體系規畫期末報告。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馬凱(1996)。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施政整體規畫之四--原住民族經濟體系之規畫研究報告。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萬煜瑤(1999)。台灣原住民藝術家在現代藝術潮流中之發展策略研究計畫書。壽豐:東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卡洛普.達瑪拉山(2006)。跨越、轉化與持續--論蘭嶼朗島部落拼板舟的新社會文化脈絡(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鄭漢文(2004)。蘭嶼雅美大船文化的盤繞--大船文化的社會現象探究(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夏曼.藍波安(2003)。原初豐腴的島嶼--達悟民族的海洋知識與文化(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于國華(2002)。「社區總體營造」理念的探討:全球化趨勢下的一種地方文化運動(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范子凡(2007)。新美學商機:授權產業的 27 個行銷觀察。台北:城邦。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夏曼賈巴度(1997)。蘭嶼部落地景地名空間文化之調查。台東:台東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夏曼.藍波安(1997)。海浪的記憶。台北: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賀瑞麟(編)(2009)。文化創意產業永續與前瞻研討會論文集:營造在地文化觀光產業。屏東:屏東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謝永泉(2010)。追浪的老人。台北:山海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蘭嶼鄉公所(2011)。100年度蘭嶼大船造舟暨跨越黑潮系列活動計畫。蘭嶼:蘭嶼鄉公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Maybury-Lewis, David(1997)。Indigenous Peoples, Ethnic Groups, and the State。Boston, MA:Allyn & Bacon。  new window
8.Smith, Claire、Ward, Graeme K.(2000)。Indigenous Cultures in an Interconnected World。Vancouver:UBC Press。  new window
9.Phadnis, Urmila(1989)。Ethnicity and Nation-building in South Asia。New Delhi:Sage Publications。  new window
10.Benedek, Dezso(1991)。The Songs of the Ancestor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Bashiic Folklore。Taipei:Southern Materials Center, Inc.。  new window
11.夏本.奇伯愛雅(2004)。蘭嶼素人書。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夏本‧奇伯愛雅(2004)。三條飛魚。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夏曼.藍波安(1992)。八代灣的神話--飛魚故鄉的神話。臺中:晨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夏曼.藍波安(1997)。冷海情深。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蘇昭英、蔡季勳、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環境基金會(1999)。臺灣社區總體營造的軌跡。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撒古流‧巴瓦瓦隆(1998)。跨世紀文化扎根運動:部落有教室。台北: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夏曼.藍波安(2007)。航海家的臉。印刻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謝世忠(19940000)。山胞觀光:當代山地文化展現的人類學詮釋。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夏曼.藍波安(1999)。黑色的翅膀。台中:晨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Rapongan, Syaman(2009)。老海人。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余光弘(20040000)。雅美族。臺北:三民。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陳玉美(20010000)。臺東縣史:雅美族篇。臺東:臺東縣政府。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謝世忠(1987)。認同的污名: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2005)。原住民族基本法,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 D0130003, 2011/09/07。  new window
2.(2004)。原住民族教育法,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 H0020037, 2011/09/07。  new window
3.丁榮生(20040721)。文建會發起文化公民權宣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保光(20110527)。蘭嶼拼板舟 7 月訪高 迎賓來踩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2011)。本會宗旨,http://www.ipcf.org.tw/ipcf/docList.html?CID=6A028B19D2D689C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曹銘宗(20040721)。文建會推動文化公民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璟民,林恕暉,陳慧萍(20110717)。蘭嶼拼板舟贈船,馬吳同台,郝臨時缺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慧敏(20110718)。總統簽名,肯定達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盧太城(20110413)。達悟族造大船,飛魚文化入台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蘭嶼鄉公所(2008)。96年度離島建設基金「部落造舟與巴丹島海洋路徑計畫委託調查評估工作」報告書,蘭嶼鄉公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呂淑姮(20110718)。達悟童堅守傳統,總統一筆劃破。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11)。原住民人口數統計資料,http://www.apc.gov.tw/portal/docDetail.html?CID=940F9579765AC6A0&DID=0C3331F0EBD318C2ED65D7F6AF842A773, 201112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台邦•撒沙勒(2000)。尋找部落主權:文化商品化、智慧財產權與原住民傳統資源權利之探討。文化運用與智慧財產權文選集。台北:台灣原住民部落振興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文富(2006)。原住民文化權--相關國際文獻。文化教育:舞動民族教育的精靈--臺灣原住民族教育論叢。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美瑢(2000)。國際組織對文化財產權的主張與國際法上的相關規範。文化運用與智慧財產權文選集。台北:台灣原住民部落振興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浦忠勝(2000)。為何要立法保護原住民族傳統智慧財產權。文化運用與智慧財產權文選集。台北:台灣原住民部落振興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盛治仁(2011)。原住民的文化美學饗宴。形色紋質:台灣原住民生活美學的微觀之旅特展專刊。台東: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鹿野忠雄(1944)。紅頭嶼的雅美族與飛魚。太平洋圈民族と文化。東京:河出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Mabuch, Toichi(1956)。On the Yami People。An Illustrated Ethnography of Formosan Aborigines, Vol. 1: The Yami。Tokyo:Maruzen Company。  new window
8.Cohen, Abner(1981)。Variables in Ethnicity。Ethnic Change。Seattle, WA: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new window
9.Kammerer, Cornelia Ann(1988)。Territorial Imperatives: Akha Ethnic Identity and Thailand's National。Ethnicities and Nations: Processes of Interethnic Relations in Latin America, Southeast Asia, and the Pacific。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new window
10.胡正恆(2008)。歷史地景化與形象化:論達悟人家團創始記憶及其當代詮釋。寬容的人類學精神:劉斌雄先生紀念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胡正恆(2010)。簡介蘭嶼地理資訊:一個地景人類學的觀點。雅美Tao海特展專輯。臺北:臺北縣立十三行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De Vos, George A.(1982)。Ethnic Pluralism Conflict and Accomodation。Ethnic Identity: Cultural Continuities and Change。Chicago:University of the Chicago Press。  new window
13.謝世忠(2004)。山海文化雜誌創立與原住民文學的建構。台灣新文學發展重大事件論文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劉璧榛(20100000)。文化產業、文化振興與文化公民權:原住民族文化政策的變遷與論辯。臺灣原住民政策變遷與社會發展。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