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孔子論「過」
書刊名:孔孟學報
作者:蘇嫈雰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Su, Ying-fen
出版日期:2014
卷期:92
頁次:頁1-22
主題關鍵詞:孔子貳過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08
  • 點閱點閱:125
期刊論文
1.蘇嫈雰(20120900)。從孔孟談君子之教子觀。孔孟學報,90,143-15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沈享民(20130300)。朱熹批判「觀過知仁」與「知覺為仁」之探討--對比於程明道與謝上蔡的詮釋進路。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45,39-6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潘小慧(20000600)。論「直」--是與非之間。哲學論集,33,125-14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蘇嫈雰(20130900)。《顏氏家訓》家庭教育之父職問題澄清。思與言,51(3),35-6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月惠(20010600)。宋儒對於「仁」的詮釋--以「論語」「觀過,斯知仁矣」為例。鵝湖學誌,26,35-6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汎森(19930700)。明末清初的人譜與省過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3(3),679-71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阮元(1977)。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臺北:大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十三經注疏小組(2001)。十三經注疏分段標點。臺北:新文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雲五(1968)。孔子家語疏證。臺北:商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景林(1998)。教養的本原:哲學突破期的儒家心性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傅佩榮(1999)。論語。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許慎、段玉裁(1973)。說文解字注。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牟宗三(2005)。中國哲學十九講。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1998)。漢語大字典。台北:建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曾春海(2010)。先秦哲學史。臺北:五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顏之推、王利器(1982)。顏氏家訓集解。臺北: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朱駿聲(1984)。說文通訓定聲。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世超、孫凌安、金國泰、馬如森(1996)。金文形義通解。中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蔡仁厚(19840000)。孔孟荀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孔丘、程樹德、程俊英、蔣見元(1990)。論語集釋。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孔子、楊伯峻(2009)。論語譯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