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朱熹與伊藤仁齋在「公共哲學」的交會
書刊名: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作者:陳威瑨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en, Weijin
出版日期:2017
卷期:14:1=27
頁次:頁83-117
主題關鍵詞:公共哲學朱熹伊藤仁齋東亞儒學Public philosophyZhu XiIto JinsaiEast Asian Confucianis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744
  • 點閱點閱:9
期刊論文
1.林遠澤(20130300)。禮治與正名--論儒家對於政治正當性之倫常奠基的道德文法學構想。漢學研究,31(1)=72,255-28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黃俊傑、江宜樺(2005)。公私領域新探:東亞與西方觀點之比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廣瀨淡窗(1978)。儒林評。東京:鳳出版株式會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Lippmann, Walter、陳文豫(1986)。公共哲學。台北:美國在臺協會附設今日世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De Bary, William Theodore(1988)。East Asian Civilizations: A Dialogue in Five Stages。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5.Honneth, Axel、王旭(2013)。自由的權利。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Sandel, Michael J.、蔡惠伃、林詠心(2014)。為什麼我們需要公共哲學:政治中的道德問題。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荻生徂徠(1978)。蘐園隨筆。東京:鳳出版株式會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哈伯馬斯、曹衛東(2002)。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台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片岡龍、金泰昌(2011)。伊藤仁斎:天下公共の道を講究した文人学者。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黎靖德(2011)。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藤井倫明(2011)。朱熹思想結構探索--以「理」為考察中心。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漢娜•鄂蘭、林宏濤(2016)。人的條件。臺北:商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牟宗三(2006)。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伊藤仁齋(1926)。孟子古義。東京:東洋圖書刊行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廣松涉(1993)。〈近代の超克〉論。東京:株式会社講談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竹內好(1983)。近代的超克。東京:筑摩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佐佐木毅、金泰昌(2002)。日本における公と私。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佐佐木毅、金泰昌(2002)。21世紀公共哲学の地平。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金泰昌(2010)。公共哲学を語りあう:中国との対話・共働・開新。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金泰昌(2010)。ともに公共哲学する:日本での対話・共働・開新。東京大学出版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狄百瑞、何兆武、何冰(2012)。東亞文明:五個階段的對話。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LIPPMANN, Walter(1955)。The Public Philosophy。New York:The New American Library。  new window
23.Sandel, Michael、曾紀茂(2008)。民主的不滿:美國在尋求一種公共哲學。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金春峰(19980000)。朱熹哲學思想。臺北:東大。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山井涌(1980)。明清思想史の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楊儒賓(20120000)。異議的意義:近世東亞的反理學思潮。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Berlin, Isaiah、陳曉林(1986)。自由四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溝口雄三、鄭靜、孫歌(2011)。中國的公與私.公私。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杜保瑞。對牟宗三朱熹詮釋的方法論反省,http://homepage.ntu.edu.tw/~duhbauruei/4pap/5mod/00mod.htm,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伊藤仁齋(1979)。童子問。伊藤仁斎.東涯。東京:株式会社日本図書センター。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伊藤仁齋(1979)。語孟字義。伊藤仁斎.東涯。東京:株式会社日本図書センター。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伊藤東涯(1985)。先府君古學先生行狀。古学先生詩文集。東京:ペリカン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淺見絅齋(1987)。語孟字義辨批。絅斎先生文集。東京:ペリカン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弱水(2014)。傳統與近代中國的「公」觀念--兼及「私」的幾個面相。公民社會基本觀念。臺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