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教育工作者與邊緣青少年的相遇:互動分析及教師的反身之知
書刊名: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
作者:顧瑜君吳明鴻
作者(外文):Ku, Yu-chunWu, Ming-hung
出版日期:2019
卷期:19:2
頁次:頁47-85
主題關鍵詞:偏鄉教育邊緣兒少戲劇理論Rural educationMarginalized adolescentsDramaturg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02
  • 點閱點閱:8
期刊論文
1.江滿堂(20070900)。與蝶共舞--一位國小校長教育專業領導的民族誌研究。學校行政,51,168-18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顯親(20020700)。一項國小英語教學方案之紀實--引進外師之「跨文化」衝擊。英語教學,27(1),1-2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嘉齡(20020900)。批判俗民誌與比較教育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 教育類,15,211+213-229+23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潘世尊(20111200)。論行動研究論文審查上的一些問題。當代教育研究,19(4),41-8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翟本瑞(20020700)。家庭文化資本對學校教育影響之研究--以農業縣山區小學為例。教育與社會研究,4,181-19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夏林清(20001200)。教育實踐中的多重對話關係:回應潘世尊老師的行動研究。應用心理研究,8,239-24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淑女(19951200)。青少年的休閒活動與偏差行為。社區發展季刊,72,105-12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開世(20160600)。什麼是「人類學的田野工作」?--知識情境與倫理立場的反省。考古人類學刊,84,77-10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逸君(20041200)。多元文化教育觀點下的原住民族教育:南投縣某國中學校布農族籍學生教育民族誌之初步分析。研究與動態,11,233-2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淑女(19941200)。家庭暴力對青少年暴力及犯罪行為的影響。社區發展季刊,68,191-20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呂民璿、莊耀嘉(19920600)。單親家庭與青少年違規犯罪行為。東海學報,33,247-28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王淑女(1997)。都市化與青少年偏差行為。八十五年度行政院國科會:犯罪問題研究成果研討會。台北:行政院國科會。249-2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蕭昭君(1996)。國小教室的主人與客人:花蓮鄉下學童經驗課程觀察研究。偏遠地區的教育診斷:理論與實務的探究研討會,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 。台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顧瑜君、許宏儒、吳明鴻、黃筱瑩(2014)。漂流作為一種教育人類學圖像及五味屋的另類教育實踐。「教改20年:回顧與前瞻」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與中國教育學會合辦 (會議日期: 2014年11月14-15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淑女(2000)。青少年人格特質與其偏差、犯罪行為。臺北市:人格建構工程學研究基金會。165-1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余德慧(1986)。家庭功能對國中學生偏差行為的效應。臺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62-2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廖千惠、吳明鴻、洪靖雅、顧瑜君(2009)。「學習」的認識與理解--弱勢學生學習聲音的多元識讀。2009年社會與區域發展學術研討會,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顧瑜君、吳明鴻、石佳儀(2018)。接應陷落受苦孩子的行動之知:教育/助人工作者的探問與實踐。2018年第四屆現象學教育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北京首都師範大學 (會議日期: 2018年10月10-12日)。北京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周新富(1999)。國中生家庭背景、家庭文化資源、學校經驗與學習結果關係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程紋貞(1996)。國小學童自我概念、社會技巧與攻擊行為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嘉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Kleinman, A.、郭金華(2008)。苦痛和疾病的社會根源。上海:三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Van Manen, Max(1991)。The tact of teaching: The meaning of pedagogical thoughtfulness。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new window
3.夏林清、Argyris, C.、Putnam, R.、Smith, D. M.(2000)。行動科學。台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Young, Iris Marion、陳雅馨(2017)。正義與差異政治。商周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徐達(2015)。詮釋人類學:民族誌閱讀與書寫的交互評註。臺北市: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Buber, M.、楊俊傑(2019)。我和你。四川:四川人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譚光鼎(2016)。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Ervin, A. M.(2005)。Applied Anthropology: Tools and Perspectives for Contemporary Practice。Boston, MA:Allyn & Bacon。  new window
9.Kleinman, Arthur、劉嘉雯、魯宓(2007)。道德的重量:不安年代中的希望與救贖。台北:心靈工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Goffman, Erving(1959)。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Anchor Books。  new window
11.Freire, Paulo、Ramos, Bergman Myra(1970)。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Inc.。  new window
12.Greenwood, Davydd J.、Levin, Morten(1998)。Introduction to Action Research: Social Research for Social Change。Sage。  new window
13.蔡友月(20090000)。達悟族的精神失序:現代性、變遷與受苦的社會根源。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何明修(2013)。為何賤人就是要矯情:一個社會學的解讀,https://twstreetcorner.org/2013/03/25/homingsho/。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Giroux, H.(1993)。Postmodernism as Border Pedagogy: Redefining the Boundaries of Race and Ethnicity。A Postmodern Reader。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new window
2.顧瑜君、吳明鴻、石佳儀(2013)。社會受苦學童的接應:談文化與補救教學的手藝。帶好每一個學生:有效的補救教學。心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Kleinman, A.、Das, V.、Lock, M.(1997)。[Social suffering] Introduction。Social suffering。Berkeley,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ew window
4.夏林清(1996)。實踐取向的研究方法。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