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異己與共感:讀陳培豐《歌唱臺灣:連續殖民下臺語歌曲的變遷》(臺北:衛城,2020年)
書刊名:中外文學
作者:鍾秩維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ung, Chih-wei
出版日期:2021
卷期:50:2=473
頁次:頁149-165
主題關鍵詞:陳培豐臺語歌曲語體文民族主義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30
  • 點閱點閱:5
期刊論文
1.簡義明(20140400)。冷戰時期臺港文藝思潮的形構與傳播--以郭松棻〈談談臺灣的文學〉為線索。臺灣文學研究學報,18,207-2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舞鶴、李渝(2005)。專輯:郭松棻--極為安靜,也可極為暴烈--不為何為誰而寫:在紐約訪談郭松棻。印刻文學生活誌,1(11)=23,36-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鍾秩維(20190600)。抒情的政治、理論與傳統:重探一個臺灣文學的批判論述。中外文學,48(2)=465,169-22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鍾秩維(20190600)。設想臺灣人的華語語系觀點:關於「中國」和「共同體」的提問。臺灣文學學報,34,133-16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培豐(20150300)。類似、差異和混雜:重新思考臺灣的漢文和近代文學。中外文學,44(1)=448,145-15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鍾秩維(2021)。「詩歌」與「港歌」:蕭麗紅的《千江有水千江月》。聯合文學,440,38-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Culler, Johnathan(2015)。Theory of the Lyric。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王德威、涂航、余淑慧、陳婧祾、宋明煒、楊小濱、呂淳鈺、陳思齊、蔡建鑫(2017)。史詩時代的抒情聲音:二十世紀中期的中國知識份子與藝術家。臺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誦聖(20150000)。現代主義.當代臺灣:文學典範的軌跡。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柄谷行人(2008)。定本日本近代文学の起源。東京:岩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培豐、王興安、鳳氣至純平(20060000)。「同化」的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謝世宗(20190000)。階級攸關:國族論述、性別政治與資本主義的文學再現。新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培豐(20130000)。想像和界限:臺灣語言文體的混生。臺北:群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培豐(20200000)。歌唱臺灣--連續殖民下臺語歌曲的變遷。衛城。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郭松棻(2008)。談談台灣的文學。左翼傳統的復歸:鄉土文學論戰三十年。台北:人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Wang, David Der-wei(2017)。Introduction: Worlding Literary China。A New Literary History of Modern China。Cambridge, MA: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P。  new window
3.白先勇(2002)。孤戀花。臺北人。爾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郭松棻(2014)。台獨極端主義與大國沙文主義。郭松棻文集:保釣卷。印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蕭阿勤(2010)。回歸現實世代、日據時期台灣新文學與抗日集體記憶。回歸現實:台灣一九七○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中研院社會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簡義明(2012)。郭松棻訪談錄。驚婚。印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Agamben, Giorgio(2009)。The Friend。"What Is an Apparatus?" and Other Essays。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