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鬼的信仰及其相關儀式
書刊名:民俗曲藝
作者:呂理政
出版日期:1994
卷期:90
頁次:頁147-191
主題關鍵詞:信仰儀式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1) 博士論文(3) 專書(2) 專書論文(3)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66
  • 點閱點閱:165
期刊論文
1.宋龍飛(1980)。從台灣瘟神信仰看王船祭。藝術家,63,150-1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亦園(1986)。中國家族及其儀式:若干觀念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9,47-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呂訴上(1946)。台灣傀儡戲和它的「祭煞」。台灣文化,1(3),12-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呂理政(1989)。禁忌與神聖:台灣漢人鬼神信仰的兩面性。台灣風物,39(4),107-12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呂理政(1990)。點校「打城全本」。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2,49-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呂理政、吳玲玲、莊世瑩(1987)。安平鄉土館:展示構想及內容。台南文化,新23,55-1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阮昌銳(1972)。台灣的冥婚與過房之原始意義及其社會功能。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3,15-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余光弘(1981)。綠島漢人的喪葬儀式。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9,149-1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邱坤良(1978)。外澳漁村的傀儡戲表演。時報周刊,4,17-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邱坤良(1993)。台灣的跳鍾馗。民俗曲藝,85,325-3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徐宏圖(1993)。浙江省東陽市漢人喪葬儀式及儀式劇調查。民俗曲藝,84,197-22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康豹(1990)。東隆宮迎王祭典中的和瘟儀式及其科儀本。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2,93-1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黃有興(1989)。記澎湖風櫃溫王殿迎送「五府千歲」活動。台灣文獻,39(3),165-20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金田(1982)。台灣的娶神主風俗。台灣風物,32(3),22-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祥水(1975)。「公媽牌」的祭祀:承繼財富與祖先地位之確定。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141-1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3)。台灣喪葬調查座談會(第一、二次)記錄。台灣文獻,24(4),112-1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4)。台灣民俗(喪葬)調查座談會(第三、四、五次)記錄。台灣文獻,25(1),102-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4)。台灣民俗(喪葬)調查座談會(第六、七、八次)記錄。台灣文獻,25(2),114-1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4)。台灣民俗(喪葬)調查座談會(第九次)記錄。台灣文獻,25(3),100-1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劉枝萬(1963)。台灣之瘟神信仰。台灣省立博物館科學年刊,6,109-1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劉枝萬(1979)。台灣台南縣西港鄉瘟醮祭典。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7,73-1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陳漢光(1966)。傀儡戲與民間宗教信仰。考古人類學刊,27,95-9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宋和(1976)。從冥婚的習俗來看中國人的祖先、神、鬼的觀念。人類與文化,8,52-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Katz, Paul(1987)。Demons or Deities?: The Wangye of Taiwan。Asian Folklore Studies,46(2),197-215。  new window
25.宋錦秀(19900600)。關於傀儡戲的除煞儀式用符:解釋與說明。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15,19-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呂理政(19900900)。聚落、廟宇與民宅厭勝物。臺灣風物,40(3),81-11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呂理政(1990)。台南東嶽殿的打城法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2,1-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呂訴上(1952)。台灣傀儡戲祭煞錄。台灣風物,2(6),7-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廖漢臣(1964)。基隆普度調查報告。台灣文獻,15(4),123-1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關華山(1980)。台灣傳統民宅所表現的空間觀念。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9,175-2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余光弘(19871200)。沒有祖產就沒有祖宗牌位?:E. Ahern溪南資料的再分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2,115-1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石萬壽(19861200)。家將團:天人合一的巡捕組織。臺南文化,新22,47-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Jordan, David(1976)。The Jiaw of Shigaang。Asian Folklore Studies,35,81-107。  new window
34.宋錦秀(19851100)。傀儡戲的宗教儀式。民俗曲藝,38,88-11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李豐楙(19931000)。東港王船和瘟與送王習俗之研究。東方宗教研究,3,227+229-2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Echo Magazine(1976)。Special Issue on the Demon Slayer, Chung Kuei。Echo Magazine,6(7)。  new window
37.Huang Chun-ming(1972)。The Forbiddin Puppets。Echo Magazine,2(9),24-34。  new window
38.宋錦秀(19881200)。傀儡戲祭典儀式之演出:簡說蘭陽地區傀儡戲的除煞儀式。臺灣文獻,39(4),43-6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李豐楙(19930300)。《道藏》所收早期道書的瘟疫觀--以《女青鬼律》及《洞淵神呪經》系為主。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417-45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康豹(19910300)。屏東縣東港鎮的迎王祭典: 臺灣瘟神與王爺信仰之分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0,95-2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葉明生(19930900)。論「八將」在福建的流布、變異及儺文化意義。民俗曲藝,85,63-10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李豐楙(19930900)。臺灣東港平安祭典的王爺繞境與合境平安。民俗曲藝,85,273-32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吳玲玲(19810700)。基隆看傀儡戲「祭煞」。民俗曲藝,9,51-5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李豐楙(1991)。煞與出煞:一個宇宙秩序的破壞與重建。東方宗教研討會,(會議日期: 1991/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豐楙(1993)。台灣東港平安祭典的王爺繞境。「中國儺戲.儺文化國際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邱坤良(1993)。台灣的跳鍾馗。中國儺戲•儺文化國際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徐宏圖(1993)。浙江省東陽市漢人喪葬儀式及儀式劇調查。中國儺戲•儺文化國際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枝萬(1981)。中國殯送儀禮所表現之死靈觀。第一屆國際漢學會議。台北:中央研究院。117-1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江慶林(1983)。台灣地區行喪葬禮俗研究報告。台北:中華民國台灣史蹟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亦園(1987)。新竹市民宗教行為研究, 第一部:公眾崇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吳麗蘭(1978)。台灣宜蘭地區懸絲傀儡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徐福全(1984)。台灣民間傳統喪葬儀節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宋錦秀(1986)。蘭陽地區傀儡戲的除煞功能--一個宗教人類學的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左丘明。左傳。台北:新陸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片岡巖(1992)。台灣風俗誌。台北:大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朱天順(1978)。中國古代宗教初探。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朱天順(1986)。中國古代宗教初探。台北:谷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呂子振(1735)。家禮大成。新竹:竹林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許慎、段玉裁。說文解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汝誠(1734)。家禮會通。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馮作民、鈴木清一郎(1981)。台灣舊習俗信仰。台北:眾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三教源流捜神大全。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戴聖。禮記。台北: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宋龍飛(19821201)。民俗藝術探源。臺北:藝術家。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尹飛舟(1992)。中國古代鬼神文化大觀。南昌:百花洲文藝。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鈴木清一郎(1934)。台灣舊慣冠婚葬祭と年中行事。台北:台灣日日新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黃文博(1989)。台灣信仰傳奇。台北:台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Malinowski, Bronislaw(1948)。Magic, Science, and Religion, and Other Essays。Glencoe, Ill:Free Press。  new window
16.Jordan, David K.(1972)。Gods, Ghosts, and Ancestors: The Folk Religion of a Taiwanese Villag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ew window
17.片岡巖、陳金田(1981)。台灣風俗誌。台北:大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江武昌(1990)。懸絲牽動萬般情:台灣的傀儡戲。台北:台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王昭洪、徐旺生、易華(1992)。幽冥王國--鬼之謎。山西: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張汝誠(1985)。家禮會通。臺北市:大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李亦園(19780000)。信仰與文化。臺北:巨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Ahern, Emily Martin(1973)。The Cult of the Dead in a Chinese Village。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3.呂理政(19900000)。天丶人丶社會:試論中國傳統的宇宙認知模型。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李豐楙(1981)。不死的探求--抱朴子。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呂理政(19920000)。傳統信仰與現代社會。臺北:稻鄉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李亦園(1974)。從若干儀式行為看中國國民性的一面。中國人的性格。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枝萬(1963)。台灣之瘟神信仰。台灣民間信仰論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亦園(1971)。生命禮儀。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Li, Yih-yuan(1976)。Chinese Geomancy and Ancestor Worship: A Further Discussion。Ancestors。Mouton Publishers。  new window
5.Freedman, Maurice(1967)。Ancestor Worship: Two Facets of the Chinese Case。Social Organization: Essays Presented to Raymond Firth。Frank Cass & Co. Ltd.。  new window
6.曲六乙(1987)。建立儺戲學引言。儺戲論文選。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Wolf, Arthur P.(1974)。Gods, Ghosts, and Ancestors。Religion and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