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唐代「集體意識詩用」的社會文化行為現象--建構「中國詩用學」初論
書刊名:東華人文學報
作者:顏崑陽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Yen, Kun-yang
出版日期:1999
卷期:1
頁次:頁43-68
主題關鍵詞:集體意識詩用社會文化行為現象原因動機目的動機向下實指風雅切己性經驗同情性經驗旁觀性經驗向上虛喻即體即用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5) 博士論文(5) 專書(3)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12
  • 點閱點閱:99
     本文主要的論題是:「唐代『集體意識詩用』的社會文化行為現象。」所謂「詩用」,指的是把「詩」當作「社會行為」的「語言媒介」去使用。所謂「社會行為」是一種具有「特定動機」並指向他人的行為。而一種「社會行為」如歷時性或並時性地有多數人反覆操作,形成「行為模式」,即是「社會文化行為」,當一種社會文化行為」普遍地發生,即可稱之為「社會文化行為現象」。至於「集體意識詩用」即指「詩」的社會性效用在於表現集體的存在經驗與實現集體共有的最高價值。 一般文學史所指「復古派」之唐代詩人,如陳子昂、李白、元稹、白居易等,都主張詩必須具有諷諭政教的效用。本論文以這些詩人群為考察對象。但是在方法上擺脫「文學本位」的立場,轉由社會學的進路,將他們的詩歌創作視為「社會文化行為」,而從「原因動機」與「目的動機」去探究他們此一行為的社會性意義。 研究的結果,發現唐代詩人這種「集體意識詩用」的「社會文化行為」頗為普遍,可以稱得上是一種「現象」。並由他們「目的動機」的差異,而區分為「向下實指」與「向上虛喻」二種類型,各為風雅之推極與離騷之變調。
會議論文
1.顏崑陽(1990)。論漢代文人「悲士不遇」的心靈模式。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顏崑陽(1997)。論詩歌文化中的「託喻」觀念--以《文心雕龍.比興篇》為討論起點。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臺北:文津出版社。211-2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Schutz, A.。舒茲論文集(第一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Schutz, A.(1993)。社會世界的現象學。社會世界的現象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金城(1982)。白居易年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彭慶生(1981)。陳子昂詩注。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杜甫、浦起龍(1979)。讀杜心解。臺北:九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瞿蛻園。李白集校注。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昫。舊唐書。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逸、洪興祖(1968)。楚辭補註。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沆(1970)。詩比興箋。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白居易(1980)。白居易集。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許總(1995)。唐詩史。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杜甫、仇兆鰲(1980)。杜詩詳註。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蔡英俊(1986)。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大安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元稹(1983)。元稹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顧頡剛。古史辨(第三冊)。古史辨(第三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唐)張九齡。曲江集,臺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元)辛文房。唐才子傳,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唐)孔穎達。毛詩正義,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梁)沈約。宋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南朝梁)劉勰(1984)。文心雕龍,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唐)元結。元次山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978)。全唐詩(第四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新唐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唐)元稹(1983)。敘詩寄樂天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978)。全唐詩(第五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東漢)班固。漢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