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台灣原住民族運動的回顧與展望
作者:汪明輝 引用關係
書刊名:兩岸社會運動分析;張茂桂, 鄭永年 (主編)
頁次:95-135
出版日期:2003
出版項:臺北:新自然主義
主題關鍵詞:台灣原住民族運動
學門:社會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3) 博士論文(4) 專書(2)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29
期刊論文
1.中華民國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協會(1997)。附錄:台灣原住民社會大事紀。山海文化雙月刊,16,22-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夷將.拔路兒(1987)。讓台灣原住民擁有文化地位。原住民,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夷將.拔路兒(1995)。從「山胞」到「原住民」的正名歷史。台灣史料研究,5,114-12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素貞(1994)。力博宿命的高一生。臺灣文藝,2=142,33-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素眞(1994)。移民之歌。台灣文藝,2,18-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高德義(1991)。與黃昏搏鬥:原住民運動初探。山地文化雙月刊,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楊孝榮(1997)。台灣原住民社會運動與原住民敎育權之維護。原住民敎育季刊,7,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蔡豐年(1994)。談台灣原住民運動抗爭的起源。博愛雜誌,17(6),28-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Stea, M.、Wisner, B.(1984)。Introduction, The Fourth World: A Geography of Indigenous Peoples。Antipode,16(2),3-12。  new window
10.洪輝祥(19930800)。臺灣原住民運動的新頁--記「原報」的走向。臺灣史料研究,2,192-19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趙貴忠(19900825)。原住民地方自治的理論與實際。中國論壇,30(10)=358,30-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謝世忠(1992)。偏離群眾的菁英:試論「原住民」象徵與原住民菁英現象的關係。島嶼邊緣,5,52-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茂桂(19950100)。漢人民族主義與原住民運動。山海文化雙月刊,8,68-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Hennayake, S. K.(1992)。Interactive Ethnonationalism: An Alternative Explanation of Minority Ethnonationalism。Political Geography,11(6),526-549。  new window
15.汪明輝(19991100)。臺灣原住民民族主義的空間性:由社會運動到民族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報告,31,83-11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Chiu, Yen Liang(1994)。From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to an Alternative Cultural Politics: On Taiwan Primordial Inhabitants' A-systemic Movement。Boundary 2,21(1),84-108。  new window
17.謝世忠(19890600)。原住民運動生成與發展理論的建立:以北美與臺灣為例的初步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4,139-1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中村孝志、吳密察、許賢瑤(19940300)。荷蘭時代的臺灣番社戶口表。臺灣風物,44(1),197-2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臺邦.撒沙勒(19930800)。廢墟故鄉的重生:從「高山青」到部落主義--一個原住民運動者的觀察和反省。臺灣史料研究,2,28-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謝世忠(19921200)。形式資源的操控與競爭:非漢族群政治運動的生成條件。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48,99-11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王振寰(19890300)。臺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1),71-1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王應棠(1995)。棲居、聚落保存與歷史重建:魯凱族好茶的個案。「文化政治與歷史重建」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台邦.沙撒勒(2000)。土地侵佔、資源掠奪與環境種族主義:台灣原住民的文化滅絕。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特設工作組第一次會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明峻(1998)。原住民與自決權。台灣原住民民族權、人權學術研討會。臺北:台北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1-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余明德(1998)。建構中的原住民「民族議會」。台灣原住民民族權、人權學術研討會。臺北:台北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29-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淑雅(1998)。原住民族與憲法。台灣原住民民族權、人權學術研討會。臺北:台北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195-2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施正鋒(2000)。原住民族運動與族群關係。「國際人權與台灣原住民權益--原住民族運動回顧」研討會,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昭如(1994)。原住民新聞與漢人新聞媒體:以三次「還我土地運動」新聞為例的初步探討。原住民文化會議。臺北:行政院文建會。129-1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高德義(2000)。從「名治不主」到「自治自主」:原住民族自治體制。「國際人權與台灣原住民權益:原住民族運動回顧」研討會,行政院原民會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毓芬、顧玉珍(1998)。原住民土地的危機:山地鄕「平權會」之政治經濟分析。台灣原住民民族權、人權學術研討會。臺北:台北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266-3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湯保富(1999)。鄒族自治區設立之展望。「國際人權與台灣原住民權益--原住民族運動回顧」研討會,行政院原民會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雅福•夏德(1999)。Tayal族民族議會。「國際人權與台灣原住民權益--原住民族運動回顧」研討會,行政院原民會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趙中麒(1999)。從「部落民」到「原住民」:台灣原住民自我認同意識的生成與意義。國立曁南大學第七屆新生代論文發表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鄭信得(1999)。基督敎對鄒族新部落運動的回應:以新美長老敎會爲例。原住民短期進修成果發表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Aeoh Te Pareake Mead(1993)。The International Personality of Aotearoa New Zealand: Indigenous Affairs Policies of the New Zealand Government and the Problems Facing Maori People。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digenous People's Rights,Taipei, Taiwan (會議日期: 199312)。  new window
15.夷將‧拔路兒(1994)。臺灣原住民族運動發展路線之初步探討。原住民文化會議。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75-2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汪明輝(1998)。鄒:一個建構中的族群。臺灣原住民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1-2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陳秋坤(19890000)。清代前期對臺少數民族政策與臺灣土著的傳統土地權利,1690-1766。近代中國初期歷史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023-10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魏貽君(1997)。另一個世界的來臨--原住民運動的理論實踐(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瓊華(1997)。臺灣原住民土地產權之演變(1624-1945)(博士論文)。東吳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宗韓(1994)。戰後臺灣原住民政策之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吳介民(1990)。政體轉型期的社會抗議--台灣1980年代(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嵩山(1990)。阿里山鄒族之歷史與政治。臺北:稻鄕。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內政部(1996)。政府執行原住民保留地土地政策及工作實錄。臺北:內政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內政部(1996)。政府執行原住民保留地土地政策及工作實錄附錄。臺北:內政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台灣總督府警務局(1936)。理蕃之友。臺北:台灣總督府警務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口述歷史。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二二八事件資料選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施正鋒(1995)。台灣民族與台灣獨立。臺北: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浦忠成(1994)。台灣原住民的口傳文學。臺北:常民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浦忠成(2000)。敘述性口傳文學的表述。臺北:里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顧玉珍、張毓芬(1998)。「平權會」之政治經濟分析。臺北:行政院原住民事務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炎憲、高淑媛、王逸石、王昭文(1994)。嘉義北回二二八。臺北市:自立晚報: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炎憲、王逸石、高淑媛、王昭文(1995)。諸羅山城二二八。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Shepherd, J. R.(1995)。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 1600-1800。Taipei:SMC。  new window
14.路索拉門‧阿勒(1999)。大武山的吶喊。臺北:國際特赦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若林正丈、洪金珠、許佩賢(1994)。臺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臺北:新自然主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張雙利、陳祥勤(2000)。解放神學。臺北:揚智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村上直次郎、郭輝(1970)。巴達維亞城日記。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孫大川(19910700)。久久酒一次。臺北:張老師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謝世忠(1987)。認同的污名: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陳秋坤(199412)。清代台灣土著地權:官僚、漢佃與岸裡社人的土地變遷 1700-1895。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林淑雅(20000000)。第一民族:臺灣原住民族運動的憲法意義。臺北:前衛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浦忠成(19990000)。原住民的神話與文學。臺北:臺原。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張茂桂(19930000)。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業強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王嵩山(19950000)。阿里山鄒族的社會與宗教生活。臺北:稻鄉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陳其南(19800728)。一則捏造的神話--「吳鳳」。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汪明輝(1998)。原住民之空間策略--分享與共有台灣。台灣原住民文化與教育之發展。臺北:台灣師大人文教育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瓦歷斯•尤幹(1994)。語言、族群與未來:台灣原住民母語敎育的幾點思考。原住民政策與社會發展。臺北:中華民國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夷將•拔路兒(1993)。我們爲什麼選擇「台灣原住民族」這個稱呼?。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業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Chang, Mau-Kuei Michael(1994)。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Sheng-chi Wen-ti in Taiwan: Focusing on Changes after Political Liberalization。Ethnicity In Taiwan: Soci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erspectives。Taipei: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new window
5.汪明輝(2001)。鄒族領域變遷史。台灣原住民史:鄒族史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施正鋒(1999)。社會團體與政黨。當代政治分析。臺北: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孫大川(1996)。夾縫中的族群建構:泛原住民意識與台灣族群問題的互動。台灣近百年史論文集。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茂泰(1993)。台灣原住民的族群標幟與政治參與。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業強。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高德義(1993)。邁向「多元一體」的族群關係。原住民政策與社會發展。臺北:中華民國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黃應貴(1993)。尊重原住民的自稱。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業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施正鋒(2000)。台灣的法律與原住民族--泛原住民族運動的努力。台灣人的民族認同。臺北:前衛。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施正鋒(1999)。國際潮流與原住民的權利。台灣政治建構。台北:前衛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謝世忠(1990)。「第四世界」的建構:原住民世界的契機與危機。人類學研究:慶祝芮逸夫教授九秩華誕論文集。臺北:南天。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許木柱(19900000)。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認同運動:心理文化研究途徑的初步探討。臺灣新興社會運動。臺北:巨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張茂桂(1993)。省籍問題與民族主義。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業強出版社:國家政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