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以心控身」到「身心一如」:以王船山哲學為核心兼及於程朱、陸王的討論
作者:林安梧 引用關係
書刊名:情、欲與文化;余安邦 (主編)
頁次:289-305
出版日期:2003
出版項: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主題關鍵詞:「以心控身」「以心控身」王船山哲學
學門:社會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6
期刊論文
1.林安梧(19900600)。論劉蕺山哲學中「善之意向性」--以(答董標心意十問)為核心的疏解與展開。國立編譯館館刊,19(1),107-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季香(20000800)。儒家內聖外王之道的新思考--「從「外王」到「內聖」:以「社會公義」論為核心的儒學」述評。鵝湖,26(2)=302,51-6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季香(20000900)。儒家內聖外王之道的新思考--「從「外王」到「內聖」:以「社會公義」論為核心的儒學」述評。鵝湖,26(3)=303,55-6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林安梧(1999)。從 「外王」到 「內聖」:以 「社會公義」論為核心的儒學--後新儒學的新思考。第二屆台灣儒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成功大學中文系主辦 (會議日期: 1999年12月18至1999年12月19日)。台南。591-6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曾昭旭(1993)。王船山兩端一致論衍義。王船山學術研討會。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109-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陸九淵(1979)。陸象山全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曾昭旭(1983)。王船山哲學。臺北:里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蔡仁厚(1978)。宋明理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述先(1986)。黃宗羲的心學定位。台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蕺山(1981)。劉子遺書及遺編。京都:中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戴東原(1975)。孟子字義疏證。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安梧(1996)。中國宗教與意義治療。臺北:文海學術思想研究發展文教基金會:明文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傅斯年(1992)。性命古訓辨證。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夫之(1975)。老子衍。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夫之(1975)。尚書引義。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牟宗三(1975)。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夫之(1974)。詩廣傳。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林安梧(19870000)。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牟宗三(1990)。現象與物自身。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林安梧(1995)。中國近現代思想觀念史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林安梧(19960000)。儒學與中國傳統社會之哲學省察:以「血緣性縱貫軸」為核心的理解與詮釋。臺北:幼獅。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林安梧(1998)。儒學革命論:後新儒家哲學的問題向度。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夫之(1971)。周易外傳。船山易學。台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安梧(1996)。無盡的哀思:悼念牟宗三先生兼論「形而上的保存與實踐的開研」。當代新儒家哲學史論。台北: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安梧(1999)。孔子與阿Q:—個精神病理史的理解與詮釋。台灣文化治療:通識研育現象學引論。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安梧(1987)。知識與道德的辯證性結構--對朱子學的一些探討。現代儒學論衡。臺北:業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