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人生實難,大道多歧」--從《地之子》小說集論臺靜農的宗教情懷
書刊名:雲漢學刊
作者:文苑蘅
作者(外文):Man, Yuen Hang
出版日期:2020
卷期:40
頁次:頁1-45
主題關鍵詞:臺靜農宗教情懷苦難Tai JingnongSon of the EarthReligiositySuffer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26
  • 點閱點閱:2
期刊論文
1.吳啟超(20100500)。「我們贊成謙卑嗎?」--儒家面對基督宗教時的應有反思。哲學與文化,37(5)=432,41-6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獨秀(1920)。基督教與中國人。新青年,7(3),15-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揚澤(1983)。《地之子》與二十年代的鄉土文學。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83(4),265-2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沈琳(2014)。臺靜農、吳組緗鄉土小說的地域書寫探析。江淮論壇,2014(3),167-1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周曉琳(2000)。中國新文學的懺悔意識。四川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胡適(1922)。基督教與中國。生命,2(7),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楊劍龍(2008)。論基督教文化與中國現代文學的人道精神。世界宗教研究,2008(2),71-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董炳月(1994)。臺靜農鄉土小說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4(2),170-1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廖肇亨(20080600)。從懺悔到救度:「沉淪、懺悔與救度:中國文化的懺悔書寫」專輯導言。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8(2)=70,1-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宗坤(2006)。罪的奧秘(三)--現代性的探討。恩福,6(3),9-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樂蘅軍(19800700)。無言的悲情--讀「臺靜農短篇小說集」中悲運故事。中外文學,9(2),68-9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弗拉基米爾.普羅普、葉舒憲(1993)。民間故事形態學的定義與方法。民族文學研究,1993(4),86-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巴斯蒂、張廣達(1998)。梁啟超與宗教問題。東方學報,70,329-3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朱瑢(2014)。臺靜農鄉土小說論(碩士論文)。天津師範大學,天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Veselovsk, Alexander、劉寧(2003)。歷史詩學。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亦園(2010)。說文化,談宗教:人類學的觀點。台北:華藝學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北京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1989)。中國比較文學研究資料:1919-1949。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獨秀(1984)。陳獨秀文章選編。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Berkhof, Louis、趙中輝(1984)。基督教教義史。台北:基督教改革宗翮譯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漢斯.昆、伯爾、徐菲、刁承俊(1995)。神學與當代文藝思想。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齊宏偉(2008)。文學.苦難.精神資源--百年中國文學與基督教生存觀。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鍾叔河、周作人(1998)。周作人文類編。長沙:湖南文藝。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臺靜農(1988)。龍坡雜文。臺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勇(1998)。中國現代作家的宗教文化情結。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治心(1959)。中國基督教史綱。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Rimmon-Kenan, Shlomith、賴干堅(1991)。敘事虛構作品:當代詩學。廈門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楊慶堃、范麗珠(2007)。中國社會中的宗教:宗教的現代社會功能與其歷史因素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Weisstein, Ulrich、劉象愚(1987)。比較文學與文學理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臺靜農(1980)。臺靜農短篇小說集。遠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蕭乾(1983)。蕭乾選集。四川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魯迅、張秀楓(2011)。魯迅散文合集。新北:新潮社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Tracy, David(1987)。Plurality and Ambiguity: Hermeneutics, Religion, Hope。London:SCM。  new window
19.李歐梵(1998)。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文化評論精選集。台北:麥田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王汎森(20030000)。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米克.巴爾、譚君強(1996)。敘述學:敘事理論導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李寬淑(1991)。中國基督教史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周作人(1933)。周作人書信。上海:青光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周作人、陳為民(2000)。周作人文集。北京:華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張君勱、胡適、梁啟超(2008)。科學與人生觀。安徽:黃山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許地山(2000)。許地山全集。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曾慶豹(2012)。重讀奧古斯丁《懺悔錄》。香港:橄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楊劍龍(2008)。曠野的呼聲:中國現代作家與基督教文化。新加坡:新加坡青年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臺靜農(1990)。地之子。臺北:遠景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蓋瑞.威爾斯、宋雅惠(2006)。奧古斯丁:在俗世創造上帝之城的建築師。臺北:遠足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Caputo, John D.(2000)。The More Radical Hermeneutics: On Not knowing who we are。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32.路易士.羅賓遜、傅光明、梁剛(1992)。兩刃之劍:基督教與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台北:業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王本朝(2000)。20世紀中國文學與基督教文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王列耀(1998)。基督教與中國現代文學。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王德威(20110000)。現代抒情傳統四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朱光潛、張隆溪(1983)。悲劇心理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林文月(1991)。臺靜農先生紀念文集。臺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夏志清、劉紹銘(1979)。中國現代小說史。台北:傳記文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馬佳(1995)。十字架下的徘徊:基督宗教文化和中國現代文學。上海: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梁漱溟(1989)。梁漱溟全集。山東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魯迅(2005)。魯迅全集。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Eliade, Mircea、楊素娥、胡國楨(2001)。聖與俗--宗教的本質。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斯蒂.湯普森、鄭海、鄭凡、劉薇琳、尹燕萍、馮曉堅、趙文相、楊福泉(1991)。世界民間故事分類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19240819)。非基督教大同盟宣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林治平(2005)。有關苦難的沈思。苦難的尋思。臺灣:宇宙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Peirce, Charles S.(2012)。The Principles of Phenomenology。Philosophical Writings of Peirce。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  new window
3.Wellek, Rene、Nichols, S. G. Jr.(1963)。The Crisis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Concepts of Criticism。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4.關子尹(2003)。意向性與宗教感--從現象學的觀點看宗教問題。在求真的道路上:賀沈宣仁教授七秩之慶。香港: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