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拓跋政權的政治與社會認同
作者:羅文星
作者(外文):Luo Wen-Hsin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研究所
指導教授:毛漢光
雷家驥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2
主題關鍵詞:認同政治認同社會認同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25
拓跋政權從北方草原逐步南下,終於在中原建立北魏帝國,過程中最大困難在胡漢民族間的文化差異,本文進一步從政治與社會認同的角度加以討論。雖然部落的傳統力量在拓跋政權轉型過程中造成阻力,但北魏拓跋政權仍優先認同所屬的游牧部落群體及其文化系統,以維持政權穩固與擴張。進入中原以後,北魏政治力難以介入具強大凝聚力與認同感的漢人社會與士族群體。因此,北魏在政治上遂形成穩定的胡漢民族參與政權管道並以官爵機制來延續雙方的地位,由此來平衡政權的權力基礎並凝聚政治認同。在社會上以聯姻方式整合漢族門第的社會力量,並以各種方式整合各地方的勢力,試圖建立具一致性的社會認同。在密切的接觸、整合過程中,能發揮潛隱而穩定的效果,創造出相當程度跨民族的政治與社會認同。然而,當從中原深具傳統的士族立場觀察北魏的發展時,使其遭遇相當的挑戰。士族憑藉知識文化的優勢與創造的價值,逐步在政治與社會領域滲透、擴展而形成不小的力量,終於促使高祖突破胡族部落傳統與限制而進行政治社會體的全面改革。因此,北魏拓跋政權政治與社會認同的凝聚塑造過程中,實已融匯了漢人士族所承載、實踐的傳統文化。
After the Toba stepwise occupied the south fields, the North Wei Empire was finally founded in the Central Plains. This study plans to do further discussions related to the Toba regime from the prospective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identity because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Hwu and Han were the greatest difficulties encountering in Toba’s developmental process.
Rulers of the North Wei Toba identified themselves with the nomadic tribe groups to strengthen Toba’s regime while facing other tribes’ resistance. However, Han people and the Gentry group were the most difficult ones to integrate with because of their high cohesion and deep self-identification. To conquer this difficulty, Toba rulers set up the Hwu and Hannation and Guan-jyue systems to raise Han people’s political identity. Furthermore, encouraging Hwu and Han’s intermarriage greatly raised Han people’s social identity. With thorough integrations, the Toba successfully enhanced a cross-national political and social identity. As to the Gentry group, Han’s cultural and moral values were widely accepted by the Toba people owing to their efforts and influences. This also initiated Gau-Tzuu’s overall reformation. Generally speaking, Hwu’s and Han’s political and social cultures were thoroughly integrated at the age of the North Wei Toba’s regime.
一、典籍
司馬遷,《史記》,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1987年11月9版。
班 固,《漢書》,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1991年9月7版。
范 曄,《後漢書》,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1991年9月6版。
王先謙,《後漢書集解》,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5年3月初版。
陳 壽,《三國志》,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1991年4月7版。
盧 弼,《三國志集解》,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1年4月初版。
房玄齡等,《晉書》,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1992年11月7版。
吳仕鑑等,《晉書斠注》,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5年6月初版。
沈 約,《宋書》,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1990年7月6版。
蕭子顯,《南齊書》,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1990年7月6版。
姚思廉等,《梁書》,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1990年7月6版。
姚思廉等,《陳書》,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1990年7月6版。
李延壽,《南史》,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1991年4月7版。
魏 收,《魏書》,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1990年7月6版。
李百藥,《北齊書》,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1990年7月6版。
令狐德棻等,《周書》,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1990年7月6版。
李延壽,《北史》,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1991年4月7版。
魏徵等,《隋書》,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1993年10月7版。
劉昫等,《舊唐書》,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1992年5月7版。
歐陽修、宋祁,《新唐書》,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1992年1月7版。
司馬光撰,胡三省注,《新校資治通鑑注》,台北:世界書局,1987年1月10版。
劉義慶撰,余嘉錫注,《世說新語箋疏》,台北:仁愛書局,1984年10月版。
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12月第1 版。
杜 佑,《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12月第1版。
馬端臨,《文獻通考》,萬有文庫十通本,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9月版。
林 寶,《元和姓纂》,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5月版。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台北:木鐸出版社,1988年7月版。
楊衒之撰,楊勇注,《洛陽伽藍記校箋》,台北:正文書局有限公司,1982年9月初版。
班固撰,陳立疏證,吳則虞點校,《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8月第1版。
葛洪撰,楊明照注,《抱朴子外篇校箋》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12月第1版。
葛洪撰,楊明照注,《抱朴子外篇校箋》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0月第1版。
王苻撰,汪繼培箋,《潛夫論箋》,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4年5月初版。
應劭撰,王利器注,《風俗通義校注》,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9月初版。
趙 翼,《廿二史劄記》,台北:世界書局,1988年4月10版。
趙 翼,《陔餘叢考》,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4月第1版。
錢大昕,《錢大昕讀書筆記廿九種》,台北:鼎文書局,1979年9月初版。
王鳴盛,《王鳴盛讀書筆記十七種》,台北:鼎文書局,1979年9月初版。
顏之推撰,王利器注,《顏氏家訓集解》,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9月初版。
常璩撰,錢穀鈔校,《華陽國志》,台北:世界書局,1979年10月再版。
酈道元撰,戴震校,《水經注》,台北:世界書局,1983年12月3版。
趙超編著,《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集校》,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4月第1版。
洪邁撰,孔凡禮點校 ,《容齋隨筆》,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1月第1版。
萬斯同,〈魏諸王世表〉,收入《二十五史補編》,北京:中華書局,1955年2月第1版。
萬斯同,〈魏異姓諸王世表〉,收入《二十五史補編》,北京:中華書局,1955年2月第1版。
萬斯同,〈魏外戚諸王世表〉,收入《二十五史補編》,北京:中華書局,1955年2月第1版。
萬斯同,〈魏將相大臣年表〉,收入《二十五史補編》,北京:中華書局,1955年2月第1版。

二、研究著作
(一)、專書
甲、中文
中研院近史所主編,《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論文集》,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94年初版。
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武漢大學中國三至九世紀研究所編,《魏晉南北朝史研究:回顧與探索—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
尹建東,《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關東豪族研究》,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
毛漢光,《兩晉南北朝士族政治之研究》,台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66年7月初版。new window
毛漢光,《中國中古社會史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8年2月初版。new window
毛漢光,《中國中古政治史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年1月初版。new window
王力平,《中古杜氏家族的變遷》,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6月第1版。
王仲犖,《魏晉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12月第1版。
王伊同,《五朝門第》,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8年重刊第1版。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new window
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擇:面對漢帝國的北亞游牧部族》,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new window
田餘慶,《秦漢魏晉史探微》,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11月第1版。
田餘慶,《拓跋史探》,北京:三聯書店,2003年3月北京第1版。
田餘慶,《東晉門閥政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第4版。
江宜樺,《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4月初版。new window
牟發松主編,《社會與國家關係視野下的漢唐歷史變遷》,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牟潤孫,《注史齋叢考》,台北:商務印書館,1990年6月初版。
米文平,《鮮卑石室尋訪記》,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1987年12月第1版。
何啟民,《中古門第論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78年1月初版。
何德章,《魏晉南北朝史叢稿》,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11月第1版。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2月再版。
余英時等著,《中國歷史轉型時期的知識份子》,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2年9月初版。
吳宗國主編,《中國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 版。
吳晗、費孝通等著,《皇權與紳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10月第1版。
呂一飛,《北朝鮮卑文化之歷史作用》,合肥:黃山書社,1992年4月第1版。
呂思勉,《呂思勉讀史札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版。
呂思勉,《兩晉南北朝史》,台北:開明書店,1983年10月第6版。
呂春盛,《北齊政治史研究:北齊衰亡原因之考察》,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7年6月初版。new window
李 卿,《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家族、宗族關係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2月第1版。
李 憑,《北魏平城時代》,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李 憑,《北朝研究存稿》,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12月第1版。
李友梅、肖瑛、黃曉春,《社會認同:一種結構視野的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
李亞農,《李亞農史論集》上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初版。
李鴻禧等著,《國家認同學術研究會論文集》,台北: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1993年初版。
杜士鐸主編,《北魏史》,太原: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
汪征魯,《魏晉南北朝選官體制研究》,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1月第1版。
肖愛民,《中國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兩翼制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
具聖姬,《兩漢魏晉南北朝的塢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札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版。
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
周建江,《太和十五年-北魏政治文化變革研究》,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周偉洲,《敕勒與柔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
周偉洲,《中國中世西北民族關係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尚道明等著,《國家與認同:一些外省人的觀點》,台北:群學出版公司,2010年2月初版。
林恩辰,《「勳臣八姓」與北魏政局研究》,嘉義: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8月。
林滿紅,《獵巫、叫魂與認同危機:台灣定位新論》,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3月版。
祁進玉,《群體身份與多元認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金發根,《永嘉亂後的北方豪族》,台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64年9月初版。new window
侯旭東,《五、六世紀北方民眾佛教信仰-以造像記為中心的考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
侯旭東,《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縣與村里》,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11月第1版。
俞鹿年,《北魏職官制度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
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10月第1版。
柏貴喜,《四─六世紀內遷胡人家族制度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胡志宏,《西方中國古代史研究導論》,鄭州:大象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
胡阿祥等,《魏晉南北朝史十五講》,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年6月第1版。
胡舒雲,《九品官人法考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北京:三聯書店,1955年7月第1版。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續編》,北京:三聯書店,1959年5月第1版。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5月第1版。
唐長孺,《山居存稿》,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7月第1版。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中國封建社會的形成和前期變化》,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
夏 炎,《中古世家大族清河崔氏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孫同勛,《拓拔氏的漢化及其他-北魏史論文集》,台北:稻鄉出版社,2005年3月初版。new window
殷憲主編,《北朝史研究: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7月第1版。
祝總斌,《兩漢魏晉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第1版。
馬長壽,《北朝胡姓考》,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10月第1 版。
馬長壽,《碑銘所見前秦至隋初的關中部族》,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1月第1 版。
馬長壽,《北狄與匈奴》,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馬長壽,《烏桓與鮮卑》,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高 敏,《魏晉南北朝史發微》,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月第1版。
高賢棟,《南北朝鄉村社會組織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
康 樂,《從西郊到南郊-國家祭典與北魏政治》,台北:稻禾出版社,1995年1月初版。
張旭華,《九品中正制略論稿》,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
張金龍,《北魏政治史研究》,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張金龍,《北魏政與制度論稿》,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
張金龍,《魏晉南北朝禁衞武官制度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北京第1版。
張金龍,《北魏政治史三、四、五、六、八、九》,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
張金龍,《北魏政治史一、二》,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
張茂桂編,《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出版社,1993年2月初版。
張國剛主編,《中國中古史論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張國剛主編,《家庭史研究的新視野》,北京:三聯書店,2004年4月第1版。
張景明,《中國北方游牧民族飲食文化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張慶捷,《民族匯聚與文明互動—北朝社會的考古學觀察》,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9月第1版。
張澤咸、朱大渭編,《魏晉南北朝農民戰爭史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6月第1版。
張繼昊,《北魏變亂問題初探》,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年6月。
張繼昊,《北系部落民與北魏政權研究》,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年5月。new window
張繼昊,《從拓跋到北魏-北魏王朝創建歷史的考察》,台北:稻鄉出版社,2003年12月初版。new window
許倬雲,《求古編》,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年6月初版。
陳 明,《中古士族現象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3月初版。
陳 爽,《世家大族與北朝政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
陳仲安、王素,《漢唐職官制度》,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9月第1版。
陳金鳳,《魏晉南北朝中間地帶研究》,天津:文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陳寅恪,《陳寅恪先生文集(一)(二)(三)》,台北:里仁書局,1982年9月版。
陳琳國,《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3月初版。
陳琳國,《中古北方民族史探》,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4月第1版。
陳蘇鎮主編,《中國古代政治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11月第1版。
陶新華,《北魏孝文帝以後北朝官僚管理制度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6月第1版。
彭豐文,《兩晉時期國家認同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
逯耀東,《從平城到洛陽-拓跋魏文化轉變的歷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69年3月初版。new window
黃 烈,《中國古代民族史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7月第1版。
黃惠賢,《魏晉南北朝隋唐史研究與資料》,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
黃麗如,《北朝時期的滎陽鄭氏》,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1月。
楊光輝,《漢唐封爵制度》,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年5月第3版。
楊筠如,《九品中正與六朝門閥》,上海:商務印書館,1930年版。
萬繩楠,《魏晉南北朝史論稿》,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8月第1版。
萬繩楠整理,《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合肥:黃山書社,1987年4月第1版。
雷家驥,《中古史學觀念史》,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10月初版。
蒙思明,《魏晉南北朝的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
劉淑芬,《中古的佛教與社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劉惠琴,《北朝儒及其歷史作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
劉學銚,《鮮卑史論》,台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4年8月初版。
劉學銚,《北亞游牧民族雙軌政制》,台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9年11月初版。
劉澤華主編,《士人與社會:秦漢魏晉南北朝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
劉澤華、葛荃主編,《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1年6月第2版。
蔣福亞,《前秦史》,北京:北京師範學院出版社,1993年4月北京第1版。
鄭 欣,《魏晉南北朝史探索》,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898年8月第1版。
鄭欽仁,《北魏中書省考》,台北:台大文史叢刊之三,1965年2月初版。new window
鄭欽仁,《北魏官僚機構研究》,台北:稻禾出版社,1995年4月初版。
鄭欽仁,《北魏官僚機構研究續篇》,台北:稻禾出版社,1995年4月初版。new window
鄭欽仁譯著,《中國政治制度與政治史》,台北:稻禾出版社,1996年12月初版。
鄭欽仁、李明仁編譯,《征服王朝論文集》,台北:稻鄉出版社,2002年8月再版。
黎 虎,《魏晉南北朝史論》,北京:學苑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
錢 杭,《血緣與地緣之間:中國歷史上聯宗與聯宗組織》,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閻步克,《察舉制度變遷史稿》,遼寧:遼寧大學出版社,1991年第1版。
閻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5月第1版。
閻步克,《樂師與史官:傳統政治文化與政治制度論集》,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7月第1版。
閻步克,《品位與職位:秦漢魏晉南北朝官階制度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2月第1版。
韓樹峰,《南北朝時期淮漢迤北的邊境豪族》,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薩孟武,《中國社會政治史(二)》,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69年12月第5版。
羅 新,《中古北族名號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
嚴耕望,《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乙部:魏晉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0年5月3版。
嚴耕望,《嚴耕望史學論文選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2月第1版。new window
嚴耀中,《北魏前期政治制度》,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嚴耀中,《魏晉南北朝史考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5月第1版。

乙、外文與譯著
大塚久雄著,于嘉雲譯,《共同體的基礎理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9年12月初版。
川本芳昭,《魏晋南北朝時代の民族問題》,東京:汲古書院,1998年11月發行。
川勝義雄,《六朝貴族制社会の研究》,東京:岩波書店,1982年12月第一刷發行。
川勝義雄著,徐谷芃、李濟滄譯,《六朝貴族制社會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
中国中世史研究会編,《中国中世史研究-六朝隋唐の社会と文化》,東京:東海大学出版会,1970年8月第2刷發行。
田村實造,《中國史上の民族移動期》,東京:創文社,1985年3月。
矢野主稅,《魏晋百官世系表》,長琦:長崎大學史學,1971年改定版。
矢野主稅,《門閥社会成立史》,東京:国書刊行会,1976年2月發行。
宇都宮清吉,《中國古代中世史研究》,東京:創文社,1986年2月第二刷發行。
朴漢濟,《中國中世胡漢體制研究》,漢城:一潮閣,1988年版。
江上波夫著,張承志譯,《騎馬民族國家》,北京:光明日報,1988年第1版。
谷川道雄,《中国中世の探求-歴史と人間》,東京:日本ディタースクール出版部,1987年9月第一刷發行。
谷川道雄編,《日中国際共同研究-地域社会在六朝政治文化上所起的作用》,京都:玄文社,1989年3月發行。
谷川道雄,《中国中世社会と共同体》,東京:國書刊行會,1989年11月再版發行。
谷川道雄等編,《魏晋南北朝隋唐時代史の基本問題》,東京:汲古書院,1997年6月發行。
谷川道雄,《增補 隋唐帝国形成史論》,東京:筑摩書房,1998年1月增補第一刷發行。
谷川道雄著,馬彪譯,《中國中世社會與共同體》,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12月第1版。
谷川道雄著,李濟滄譯,《隋唐帝國形成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
谷川道雄主編,李憑等譯,《魏晉南北朝隋唐史學的基本問題》,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10月北京第1版。
岡崎文夫,《魏晋南北朝通史》,東京:弘文堂書房,1936年2月再版。
松下憲一,《北魏胡族体制論》,北海道:北海道大學出版会,2007年3月30日第1刷。
前田正名著,李憑、孫耀、孫蕾譯,《平城歷史地理學研究》,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4年12月北京第1版。
宮川尚志,《六朝史研究:政治.社会篇》,京都:平樂寺書店,1977年9月複製第一刷。
宮崎市定,《九品官人法の研究-科舉前史》,京都:京都大學東洋史研究會,1956年3月第一刷發行。
宮崎市定著,韓昇、劉建英譯,《九品官人法研究-科舉前史》,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3月第1版。
張仲禮著,李榮昌譯,《中國紳士:關於其在19世紀中國社會中作用的研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
船木勝馬,《古代遊牧騎馬民の國》,東京都:誠文堂新光社,1989年2月發行。
漥添慶文,《魏晋南北朝官僚制研究》,東京都:汲古書院,2003年9月。
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二卷專論》,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7月第1版。
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四卷六朝隋唐》,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7月第1版。
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三卷上古秦漢》,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11月第1版。
劉俊文主編,《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史:上古秦漢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
劉俊文主編,《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史:六朝隋唐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
S. N. Eisenstadt著,閻步克譯,《帝國的政治體系》,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2月第1版。
Gaetano Mosca著,賈鶴鵬譯,《統治階級》,南京:譯林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Social Identity 著,王志弘、許妍飛譯,《社會認同》,台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6年11月初版。
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5月第2版。
Harold R. Isaacs著,鄧伯宸譯,《族群》,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11月初版。
Samuel Huntington著,高德源、劉純佑、石吉雄譯,《誰是美國人—族群融合的問題與國家認同的危機》,台北:左岸文化出版,2008年12月初版。
Corcuff, S. ed., Memories of the Future:National Identity Issues and the Search for a New Taiwan.(未來的記憶:國家認同議題與追尋新台灣) New York and London:M. E. Sharpe.,2002.
Balazs, Etenne.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Bureaucracy.(中國文明與官僚主義) tr. by H.M. Wright,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7.
Ebrey, Patricia Buckley. The Aristocratic Families of Early Imperial China: A Case Study of the Poling Ts ui Family.(早期帝制中國的貴族家庭:博陵崔氏個案研究)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Eberhard, Wolfram. Conquerors and Rulers: Social Forces in Medieval China,(征服者與統治者:中古中國的社會力量) Leiden:Second Edition, 1965.
Johnson, David G. The Medieval Oligarchy: A Study of Great Families in their Social, Political and Institutional Setting(中世紀中國的寡頭政治). PH. D. Di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1970.
Albert E. Dien. ed., State and Society in Early Medieval China(中國中世紀早期的國家與社會).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二)、期刊論文
甲、中文
內蒙古文物工作隊,〈內蒙陳巴爾虎旗完工古墓清理簡報〉,《考古》1965年第6期。
內蒙古文物工作隊,〈扎賚諾爾古墓群〉,《文物》1961年第9期。
王吉林,〈元魏建國前的的拓跋氏〉,《史學彙刊》第8期,1977年8月。
王吉林,〈北魏繼承制度與宮闈鬥爭之綜合研究〉,《華岡文科學報》第11期,1978年。
孔 毅,〈北朝的經學與儒者〉,《西南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1990年第3期。
孔 毅,〈十六國、北朝經學的發展與成就〉,《北朝研究》1995年第1期。
孔 毅,〈北魏前期北方世族“以夏變夷”的歷程〉,《中國史研究》1998年第2期。
毛漢光,〈兩晉南北朝主要文官士族成分的統計分析與比較〉,《史語所集刊》第36本下冊,1966年。new window
毛漢光,〈中國中古社會史略論稿〉,《史語所集刊》第47本第3分,1976年。new window
毛漢光,〈中古大族著房婚姻之研究〉,《史語所集刊》第56本第4分,1985年。
毛漢光,〈北魏東魏北齊之核心集團與核心區〉,《史語所集刊》第57本第2分,1986年。new window
毛漢光,〈從考古發現看魏晉南北朝生活型態〉,收入宋文薰、李亦園、許倬雲、張光直主編,《考古與歷史文化—慶祝高去尋先生八十大壽論文集(下)》,台北:正中書局,1991年6月。
王大良,〈略論王肅與北魏政局〉,《北朝研究》1997年第3期。
王伊同,〈崔浩國書獄釋疑〉,《清華學報》新第1卷第2期,1957年。new window
王伊同,〈魏書崔浩傳箋註〉,《史語所集刊》第45本第4分,1974年。new window
王萬盈,〈論拓跋鮮卑民族的漢化與融合〉,《北朝研究》1997年第4期。
甘懷真,〈中國中古士族與國家的關係〉,《新史學》第2卷第3期,1991年9月。new window
甘懷真,〈中國中古時期「國家」的型態〉,《東吳大學歷史學報》第1期,1995年4月。new window
甘懷真,〈中國中古時期君臣關係初探〉,《臺大歷史學報》第21期,1997年12月。new window
甘懷真,〈中國古代君臣間的敬禮及其經典詮釋〉,《臺大歷史學報》第31期,2003年6月。new window
田昌五、馬志冰,〈論十六國時代塢堡壘壁組織的構成〉,《中國史研究》1992年第3期。
白翠琴,〈北魏對境內諸族的政策〉,收入劉心長、馬忠理編,《鄴城曁北朝史研究》,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4月第1版。
任樹民,〈關中氐、羌與北朝鮮卑政權〉,《北朝研究》1997年第2期。
牟發松,〈略評日本中國中世史研究會的共同體理論〉,收入谷川道雄編,《日中國際共同研究-地域社會在六朝政治文化上所起的作用》,京都:玄文社,1989年3月。
米文平,〈鮮卑石室的發現與初步研究〉,《文物》1981年第2期。
米文平,〈嘎仙洞北魏石刻祝文考釋〉,收入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編,《魏晉南北朝史研究》,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6年。
考古研究所漢城發掘隊,〈漢長安城南郊禮制建築遺址發掘簡報〉,《考古》1960年第7期。
何啟民,〈柳芳氏族論中的一些問題〉,收入中央研究院編,《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考古組》,台北:中央研究院,1981年10月。
何德章,〈北魏國號與正統問題〉,《歷史研究》1992年第3期。
何德章,〈論北魏孝文帝遷都事件〉,《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第15輯,1997年6月。
何德章,〈北魏太武帝政治史二題〉,《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第17輯,2000年4月。
余 遜,〈讀魏書李沖傳論宗主制〉,《史語所集刊》第20本下冊,1948年。
余英時,〈東漢政權之建立與士族大姓之關係〉,《新亞學報》第1卷第2期,1956年2月。new window
宋德熹,〈北魏姓族分定初探〉,收入楊聯陞主編,《陶希聖先生九秩榮慶祝壽論文集:國史釋論》,台北:食貨出版社,1987年。
宋德熹,〈試論崔浩國史獄事〉,《興大歷史學報》第3期,1993年4月。
宋德熹,〈中古門第觀念探微〉,《興大歷史學報》第5期,1995年。new window
宋德熹,〈北魏前期文化的轉折與肆應〉,《國際中國學研究》第12輯,2009年。
李 憑,〈論北魏宗主督護制〉,《晉陽學刊》1986年第1期。
李 憑,〈再論北魏宗主督護制〉,《晉陽學刊》1995年第6期。
李明仁,〈拓跋氏早期的婚姻政策〉,《史原》第20期,1997年5月。new window
李明仁,〈鮮卑拓跋氏君主繼承制研究〉,《興大人文學報》第34期下,2004年6月。new window
李紅艷,〈從信都馮氏看北方民族融合〉,《北朝研究》1996年第3期。
李紅艷,〈十六國北朝時期草原文化與山東文化的衝突與合和〉,《北朝研究》第2輯,2000年。
谷霽光,〈六朝門閥〉,《武漢大學文史哲季刊》第5卷第4期,1936年。
阮忠仁,〈北魏道武帝天賜二年西郊祀天制度新釋〉,《中國中古史研究》第4、5期合刊本,2005年12月。new window
周一良,〈領民酋長與六州都督〉,《史語所集刊》第20本,1948年。new window
周一良,〈北朝的民族問題與民族政策〉,《燕京學報》第39期,1950年。
周一良,〈北魏鎮戍制度考及續考〉,《禹貢》半月刊第3卷第9期、第4卷第5期。
周一良,〈從北魏幾郡的戶口看三長制的作用〉,《社會科學戰線》1980年第4期。
林 幹,〈鮮卑拓跋、禿髮、乞伏三部的早期歷史及其南遷路線的初步探索〉,《北方文物》1989年第3期。
金發根,〈塢堡溯源及兩漢的塢堡〉,《史語所專刊》第37本上冊,1967年。new window
侯旭東,〈北朝鄉里制與村民的生活世界—以石刻為中心的考察〉,《歷史研究》2001年第6期。
侯旭東,〈北魏村落考〉,收入《慶祝何茲全先生九十歲論文集》,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侯旭東,〈北朝“三長制”四題〉,《中國史研究》2002年第4期。
侯旭東,〈北魏申洪之墓志考釋〉,收入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編,《1-6世紀中國北方邊疆.民族.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姚薇元,〈宋書索虜傳南齊書魏虜傳北人姓名考證〉,《清華學報》第8卷第2期,1933年6月。
施光明,〈《魏書》所見北魏公主婚姻關係研究〉,《民族研究》1989年第5期。
施光明,〈北朝民族通婚研究〉,《民族研究》1993年第4期。
范家偉,〈北魏正朔與崔浩國史之獄〉,收入周樑楷編,《結網二編》,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7月初版。new window
唐長孺,〈九品中正制度試釋〉,收入氏著,《魏晉南北朝史論叢》,北京:三聯書店,1955年7月第1版。
唐長孺,〈拓跋國家的建立及其封建化〉,收入氏著,《魏晉南北朝史論叢》。
唐長孺,〈晉代北境各族「變亂」的性質及五胡政權在中國的統治〉,收入氏著,《魏晉南北朝史論叢》。
唐長孺,〈魏晉雜胡考〉,收入氏著,《魏晉南北朝史論叢》。
唐長孺,〈門閥的形成及其衰落〉,《武漢大學人文科學學報》第8期,1959年。
唐長孺,〈拓跋族的漢化過程〉,原刊《歷史教學》1956年第1期,後收入氏著,《魏晉南北朝史論叢續編》,北京:三聯書店,1959年5月第1版。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客和部曲〉,原刊《東洋史研究》第40卷第2號,1981年9月,後收入氏著,《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5月第1版。
唐長孺,〈士人蔭族特權和士族隊伍的擴大〉,收入氏著,《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
唐長孺,〈士族的形成和升降〉,收入氏著,《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
唐長孺,〈北魏的青齊土民〉,收入氏著,《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
唐長孺,〈北魏的彌勒信仰及其衰落〉,收入氏著,《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
唐長孺,〈東漢末期的大姓名士〉,原刊《中華學術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11月,後收入氏著,《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
唐長孺,〈論北魏孝文帝定姓族〉,收入氏著,《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
唐長孺,〈《魏書.楊播傳》“自云弘農華陰人”辯〉,《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第5期,1983年12月。
唐長孺,〈試論魏末北鎮鎮民暴動的性質〉,收入氏著,《山居存稿》,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7月第1版。
唐長孺,〈北魏末期的山胡敕勒起義〉,收入氏著,《山居存稿》。
唐長孺,〈北魏南境諸州的城民〉,收入氏著,《山居存稿》。
孫同勛,〈「穢史」辯誣〉,《幼獅學報》第4卷第1、2期,1961年。new window
孫同勛,〈北魏末年與北齊時代的胡漢衝突〉,《思與言》第2卷第4期,1964年。new window
孫同勛,〈北魏初期胡漢關係與崔浩之獄〉,《幼獅學誌》第3卷第1期,1964年。new window
孫同勛,〈北魏均田制實施的背景〉,《思與言》第3卷第3期,1965年9月。new window
徐美莉,〈試論南北朝時期弘農楊氏之興衰〉,《北朝研究》第1輯,1999年。
馬志冰,〈十六國時代塢堡壘壁組織的社會質能〉,《許昌師專學報(社科版)》1991年第3期。
高詩敏,〈北朝趙郡李氏的婚姻及其特點〉,《許昌師專學報(社科版)》1990年第3期。
高詩敏,〈北朝皇室婚姻關係的嬗變與影響〉,《民族研究》1992年第6期。
高詩敏,〈范陽盧氏的興衰與歷史地位〉,《北朝研究》1997年第1期。
高詩敏,〈北朝范陽盧氏形成冠冕之首的諸因素〉,《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1997年第2期。
高詩敏,〈有關北朝博陵崔氏的幾個問題〉,《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1998年第5期。
宿 白,〈東北、內蒙古地區的鮮卑遺迹〉,《文物》1977年第5期。
宿 白,〈盛樂、平城一帶的拓跋鮮卑—北魏遺迹〉,《文物》1977年第11期。
張兆凱,〈北朝政治的嬗變與門蔭制度的盛衰〉,《北朝研究》1995年第1期。
張金龍,〈北魏文成帝時期的北魏政治—以統治集團構成為中心〉,收入張金龍主編,《黎虎教授古稀紀念中國古代史論叢》,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
張金龍,〈讀高允《徵士頌》論北魏神四年徵士及其意義〉,《北朝研究》1993年第2期。
張金龍,〈拓跋珪「元從二十一人」考〉,《北朝研究》1995年第1期。
張金龍,〈北魏前期的內侍.內行諸職〉,《北大史學》第7期,2000年10月。
張金龍,〈北魏孝文帝用人政策及其在改革中的作用〉,收入氏著,《北魏政治與制度論稿》,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
張金龍,〈北魏文成帝時期的北魏政治—以統治集團構成為中心〉,收入張金龍主編,《黎虎教授古稀紀念中國古代史論叢》,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
張慶捷,〈儒學與北魏政治〉,《山西大學學報:哲社版》1988年第1期。
張慶捷,〈北魏文成帝《南巡碑》碑文考證〉,《考古》1998年第4期。
張慶捷、郭春梅,〈北魏文成帝《南巡碑》所見拓跋職官初探〉,《中國史研究》1999年第2期。
張繼昊,〈從數件史事論北魏世祖太武帝拓跋燾的君權〉,《空大人文學報》第11期,2002年12月。new window
張繼昊,〈北魏「子貴母死」問題的再探討〉,《空大人文學報》第12期,2003年12月。new window
張鶴泉,〈北魏假爵制度考〉,《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報》2009年第5期。
張鶴泉,〈北魏前期諸王爵位繼承制度探討〉,《河北學刊》2010年第3期。
曹仕邦,〈史稱「五胡源出中國聖王之後」的來源〉,《食貨月刊》第4卷第9期,1974年12月。
曹永年,〈早期拓跋鮮卑的社會狀況和國家的建立〉,《歷史研究》1987年第5期。
曹永年,〈拓跋力微卒後「諸部離叛國內紛擾」考〉,《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1988年第2期。
梁滿倉,〈論北朝鮮卑婚俗的兩次改革〉,收入劉心長、馬忠理編,《鄴城曁北朝史研究》,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4月第1版。
許倬雲,〈西漢政權與社會勢力的交互作用〉,《史語所集刊》第35本,1964年。new window
許倬雲,〈漢代中國體系的網路〉,收入勞貞一先生八秩榮慶論文集編輯委員會主編,《勞貞一先生八秩榮慶論文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1月。new window
許倬雲,〈中國古代社會與國家之關係的變動〉,《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第3卷第1期,1993年1月。
陳 爽,〈“四姓”辨疑—北朝門閥體制的確立及其歷史意義〉,《國學研究》第4卷,1997年。
陳仲安,〈十六國北朝時期北方大土地所有制的兩種形式〉,《武漢大學學報(哲社版)》1980年第4期。
陳啟雲,〈中國中古「士族政治」考論之一(淵源論)〉,《新亞學報》第12卷,1979年。new window
陳啟雲,〈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知識份子的特色〉,收入中央研究院編,《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考古組》,台北:中央研究院,1981年10月。new window
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收入氏著,《陳寅恪先生文集(三)》,台北:里仁書局,1982年9月版。
陳寅恪,〈崔浩與寇謙之〉,原刊《嶺南學報》第11卷第1期,收入氏著,《陳寅恪先生文集(一)》,台北:里仁書局,1982年9月版。new window
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收入氏著,《陳寅恪先生文集(二)》,台北:里仁書局,1982年9月版。new window
陳漢玉,〈也論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中國史研究》1982年第4期。
陳識仁,〈北魏崔浩案的研究與討論〉,《史原》第21期,1999年2月。new window
陶新華,〈北魏孝文帝以後北朝的清濁官、流外官和吏〉,《四川大學學報(哲社版)》 2003年第4期。
勞 榦,〈北魏後期的重要都邑與北魏政治的關係〉,收入氏著,《勞榦學術論文集甲編》,台北:藝文出版社,1976年10月。
勞 榦,〈論魏孝文之遷都與華北〉,收入氏著,《勞榦學術論文集甲編》。
彭體用,〈從鮮、漢統治階級的逐步合流看北魏統治的強固〉,《中南民族學院學報〉1985年第1期。
彭體用,〈試論北魏的門閥士族與皇權的關係〉,《中南民族學院學報〉1988年第2期。
曾 庸,〈遼寧西豐西岔溝古墓群為烏桓遺迹論〉,《考古》1961年第6期。
賀次君,〈西晉以下北方宦族地望表〉,《禹貢半月刊》第3卷第5期,1935年。
逯耀東,〈拓跋氏與中原士族的婚姻關係〉,《新亞學報》第7卷第1期,1965年2月。new window
逯耀東,〈從北魏前期的文化與政治型態論崔浩之死(上)〉,《新亞學報》第7卷第2期,1966年9月。new window
逯耀東,〈北魏平城對洛陽規建的影響〉,《思與言》第5卷第5期,1968年。new window
逯耀東,〈北魏孝文帝遷都與其家庭悲劇〉,《新亞學報》第8卷第2期,1968年8月。new window
逯耀東,〈崔浩世族政治的理想〉,收入沈剛伯先生八秩榮慶論文集編輯委員會主編,《沈剛伯先生八秩榮慶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6年初版。
黃 烈,〈拓跋鮮卑早期國家的形成〉,收入氏著,《中國古代民族史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7月第1版。
黃展岳,〈漢長安城南郊禮制建築的位置及其有關問題〉,《考古》1960年第9期。
楊廷賢,〈南北朝之士族〉,《東方雜誌》第36卷第7號,1938年4月。
楊際平、李卿,〈李顯甫集諸李開李魚川史事考辨〉,《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 2003年第3期。
雷家驥,〈從漢匈關係的演變略論劉淵屠各集團復國的問題-兼論其一國兩制的構想〉,《東吳文史學報》第8期,1990年。new window
雷家驥,〈漢趙國策及其一國兩制下的單于體制〉,《國立中正大學學報:人文分冊》第3卷第1期,1992年。
雷家驥,〈後趙的文化適應及其兩制統治〉,《國立中正大學學報:人文分冊》第5卷第1期,1994年。
雷家驥,〈慕容燕的漢化統治與適應〉,《東吳歷史學報》第1期,1995年。new window
雷家驥,〈氐羌種姓文化及其與秦漢魏晉的關係〉,《國立中正大學學報:人文分冊》第6卷第1期,1995年。
雷家驥,〈前後秦的文化、國體、政策與其興亡的關係〉,《國立中正大學學報:人文分冊》第7卷第1期,1996年。
雷家驥,〈漢趙時期氐羌的東遷與返還建國〉,《國立中正大學學報:人文分冊》第7卷第1期,1996年。
雷家驥,〈前、後趙軍事制度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學報:人文分冊》第8卷第1期,1997年。
雷家驥,〈試論「五胡」及其立國情勢與漢化思考〉,收入汪榮祖、林冠群主編,《胡人漢化與漢人胡化》,嘉義:中正大學臺灣人文研究中心,2006年。
雷家驥,〈略論魏周隋之間的復古與依舊…一個胡、漢統治文化擺盪改移的檢討〉,《中國中古史研究》第9期,2009年12月。new window
蒙思明,〈六朝世族形成的經過〉,《文史雜誌》第1卷第9期,1935年11月。
趙克堯,〈論魏晉南北朝的塢壁〉,《歷史研究》1980年第6期。
劉 琳,〈北朝士族的興衰〉,收入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編,《魏晉南北朝史研究》,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6年3月第1版。
劉 馳,〈從崔、盧二氏婚姻的締結看北朝漢人士族地位的變化〉,《中國史研究》1987年第2期。
劉美雲、魏海清,〈狩獵習俗對北魏前期政權的影響〉,收入殷憲主編,《北朝史研究: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7月第1版。
劉淑芬,〈五至六世紀華北鄉村的佛教信仰〉,《史語所集刊》第63本第3分,1993年。new window
劉淑芬,〈北魏時期的河東蜀薛〉,《中國史學》第11卷,2001年10月。
劉淑芬,〈從民族史的角度看太武帝滅佛〉,《史語所集刊》第72本第1分,2001年。new window
劉惠琴,〈北朝郊祀、宗廟制度的儒學化〉,《西北大學學報(哲社版)》2000年第1期。
劉華祝,〈試論兩漢豪強地主塢壁〉,《歷史研究》1985年第5期。
劉精誠,〈北魏馮太后與獻文帝、孝文帝的關係〉,收入劉心長、馬忠理編,《鄴城曁北朝史研究》,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4月第1版。
劉精誠,〈論魏孝文帝遷都洛陽的原因和意義〉,《許昌師專學報(社科版)》,1992年第4期。
劉增貴,〈漢魏士人同鄉關係考論上、下〉,《大陸雜誌》第84卷第1、2期,1992年。
劉增貴,〈門戶與中國古代社會〉,《史語所集刊》第68本第4分,1997年12月。new window
劉增貴,〈晉南北朝時代的鄉里之情〉,收入熊秉真主編,《欲掩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台北:漢學研究中心,2003年。
歐陽熙,〈魏晉時期塢壁組織的性質及作用〉,《廣州師院學報》1981年第4期。
潘其風、韓康信,〈東漢北方草原游牧人骨的研究〉,《考古學報》1982年第1期。
蔡幸娟,〈北魏時期南北朝降人待遇—客禮—研究〉,《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歷史學報》第15號,1989年3月。new window
魯才全,〈長樂馮氏與元魏宗室婚姻關係考—以墓志為中心〉,《北朝研究》1995年第4期。
黎 虎,〈北魏前期的狩獵經濟〉,收入氏著,《魏晉南北朝史論》,北京:學苑出版社,1999年7月北京第1版,原刊於《歷史研究》1992年第1期。
盧建榮,〈從造像銘記論五至六世紀北朝鄉民社會意識〉,《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23期,1995年。new window
盧開萬,〈北魏政府徙民的形式與內容〉,《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第8期,1986年12月。
蕭 璠,〈東魏、北齊內部的胡、漢問題及其背景〉,《食貨月刊復刊》第6卷第8期,1976年。
錢 穆,〈略論魏晉南北朝學術文化與當時門第之關係〉,收入氏著,《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三)》,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10月3版。
錢 穆,〈孔子與春秋〉,收入氏著,《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11月3版。
繆 鉞,〈北朝之鮮卑語〉,收入氏著,《讀史存稿》,北京:三聯書店,1963年3月第1版。
繆 鉞,〈東魏北齊政治上漢人與鮮卑之衝突〉,收入氏著,《讀史存稿》。
薛瑞澤,〈北魏鄰里關係研究〉,《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02年第4期。
謝 劍,〈匈奴政治制度的研究〉,《史語所集刊》第41本第2分,1969年1月。
謝 劍,〈匈奴社會組織的初步研究〉,《史語所集刊》第40本下冊,1969年11月。
鞠清遠,〈兩晉南北朝的客、門生、故吏、義附、部曲〉,《食貨半月刊》第2卷第12期,1935年。
聶早英,〈北魏前期的漢人士族與拓跋統治者〉,收入劉心長、馬忠理編,《鄴城曁北朝史研究》,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4月第1版。
薩孟武,〈魏晉南北朝的貴族政治〉,《社會科學論叢》第1輯,1950年4月。
薩孟武,〈士族與五胡隋唐二代的關係〉,《食貨月刊復刊》第5卷第6期,1975年9月。
羅 新,〈五燕政權下的華北士族〉,《國學研究》第四卷,1997年。
羅 新,〈北朝墓志叢札(一)〉,《北大史學》第九期,2003年1月。
羅 新,〈十六國北朝的五德曆運問題〉,《中國史研究》2004年第3期。
羅 新,〈跋北魏太武帝東巡碑〉,《北大史學》第11期,2005年8月。
譚其驤,〈晉永嘉喪亂後之民族遷徙〉,《燕京學報》第15期,1934年6月。
嚴耀中,〈北魏內行官試探〉,收入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編,《魏晉南北朝史研究》,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6年3月第1版。
嚴耀中,〈北魏中書學及其政治作用〉,收入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編,《魏晉南北朝史論文集》,山東:齊魯書社,1991年5月第1版。
蘇慶彬,〈元魏北齊北周政權下漢人勢力之推移〉,《新亞學報》第6卷第2期,1964年。new window


乙、外文與譯著
丁愛博著,魯力譯,〈漢族著姓與拓跋貴族的調和-孝文帝太和十九年詔令研究〉,《北朝研究》1997年第3期。
川本芳昭,〈北魏高祖の漢化政策の理解について〉,《九州大學東洋史論集》第9期,1981年。
川本芳昭著,鄧紅、牟發松譯,〈關於五胡十六國北朝時代的「正統」王朝〉,《北朝研究》第2輯,2000年。
川勝義雄,〈シナ中世貴族政治の成立について〉,《史林》第33卷第4期,1950年。
川勝義雄,〈魏晋南北朝の門生故吏〉,《東方學報》第28期,1958年。
內田吟風,〈北朝政局に於ける鮮卑及諸北族系貴族の地位〉,《東洋史研究》第1卷第3號,1936年2月。
古賀昭岑著,劉世哲譯,〈論北魏部族的解散〉,《民族譯叢》1991年第5期。
矢野主稅,〈門閥貴族の系譜試論〉,《古代學》第1卷第7期,1952年。
石田德行,〈胡族政権下における漢人貴族〉,《歴史学研究》第333號,1968年2月。
守屋美都雄,〈六朝門閥の一研究-太原王氏系譜考〉,《法制史研究》第4期,1951年。
朴漢濟,〈北魏王權與胡漢體制〉,《北朝研究》1993年第1期。
朴漢濟,〈西魏北周時代胡姓的重行與胡漢體制〉,《北朝研究》1993年第2期。
朴漢濟著,朱亮譯,〈北魏洛陽社會與胡漢體制〉,《中原文物》1998年第4期。
佐竹靖彥著,王勇華、王鏗譯,〈中國古代的共同體與共同體論—以谷川道雄的研究為線索〉,收入氏著,《佐竹靖彥史學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2月北京第1版。
谷川道雄,〈中國士大夫階級と地域社會〉,收入《中國士大夫階級と地域社會との關係についての總合的研究》,1983年。
谷川道雄,〈魏晉南北朝及隋唐的社會和國家〉,《中國史研究》第3期,1986年。
谷川道雄著,李憑譯,〈北魏研究的方法與課題〉,《國際漢學》1995年第1期。
谷川道雄,〈六朝貴族的家庭生活及在社會政治上的作用〉,收入張國剛主編,《家庭史研究的新視野》,北京:三聯書店,2004年4月第1版。
松下憲一,〈北魏代人集團考略〉,收入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編,《魏晉南北朝史論文集》,成都:巴蜀書社,2006年第1版。
松下憲一,〈北魏胡族體制論〉,《中國中古史研究》第一卷,2011年2月。
河地重造,〈北魏王朝の成立とその性格について〉,《東洋史研究》第12卷第5號,1953年。
勝畑冬実,〈拓跋珪の部族解散と初期北魏政権の性格〉,《早稲田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紀要—哲学史学別冊》20,1994。
漥添慶文著,鄧奕琦譯,朱大渭校,〈北魏的將軍號〉,《北朝研究》1990年上半年刊,1990年6月。
漥添慶文,〈北魏州的等級〉,《北朝研究》1990年下半年刊,1990年11月。
窪添慶文,〈關於北魏前期的尚書省〉,收入劉俊文主編,《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史:六朝隋唐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
漥添慶文,〈北魏的都督—從軍事面看中央與地方〉,收入國史館編,《中華民國史專題第五屆討論會:國史上中央與地方的關係》,台北:國史館,1999年。
漥添慶文著,張小穩等譯,〈日本的魏晉南北朝官僚制研究〉,《北大史學》第11期,2005年8月。
漥添慶文,〈文成帝期的胡族與內朝官〉,收入張金龍主編,《黎虎教授古稀紀念中國古代史論叢》,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
漥添慶文,〈北魏における滎陽鄭氏〉,收入韓昇主編,《古代中國:社會轉型與多元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
趙永來,〈盛樂、代北時期拓跋君主的強化與大人制的演變〉,《魏晉南北朝史論文集》,山東:齊魯書社,1991年5月。
孫同勛,“Some Hints on The Marriage Custom of Early Toba,”(早期拓跋政權婚姻習俗的部份提示)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East Asian Altaistic Conference, Taipei, 1969.
Eberhard, Wolfram. “Additional Notes on Chinese Gentry Society”,(中國仕紳社會的另外詮解)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Vol. 7, No. 2, 1955.
Eberhard, Wolfram. “Research on the Chinese Family,”(中國家庭的研究) Sociologus, Vol. 9, 1959.
Andrew Eisenberg.“Retired Emperorship in Medieval China:The Northern Wei,”(北魏的退位皇帝) T’ung Pao , LXXVII, 1991.
Scott Pearce,“A Survey of Recent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Early Medieval China,”(近年中國中世紀早期歷史研究概述),《中國史學》第2期,1992年。
Jennifer Holmgren,“The Lu Clan of Tai Commandery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the T’o-po State of Northern Wei in the Fifth Century,”(五世紀代郡陸氏對北魏拓跋國的貢獻) T’ung Pao, 4-5, 1983.
Jennifer Holmgren,“The Making of an Elite : Local Politics and Social Relations in Northeasern China During the Fifth Centry A. D.”(菁英的形成:五世紀中國東北部的地方政治和社會關係) Paper on Far Eastern History, N.30, Sept. 1984.
Jennifer Holmgren,“Northern Wei as a Conquest Dynasty: Current Perceptions ; Past Scholarship,”(征服之朝北魏:舊學問新觀點) Paper on Far Eastern History, N.40, Sept. 1989.
Jennifer Holmgren,“ Wei-shu Records the Bestowal of Imperial Princesses during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魏書》關於北魏王室公主賜婚的記載)Papers on Far Eastern History, N.27, March. 1983.

三、墓誌石刻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墓誌拓片。
王壯弘、馬成名,《六朝墓誌檢要》,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
趙 超,《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
趙萬里,《漢魏南北朝墓誌集釋》,台北:鼎文書局,1972年初版。
羅新、葉煒,《新出魏晉南北朝墓志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3月第1版。
羅維明,《中古墓志詞語研究》,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編》,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九年第一版。
《千唐誌齋藏誌》、《常山貞石百誌》、《曲石精廬藏唐墓誌》、《洛陽新獲墓誌》、
《關中石刻文字新編》、《房山石經題記彙編》、《金石萃編》、《金石續編》、
《關中金石文字存逸考》、《瓊室金石補正》、《關中金石記隋唐刻原目》、《隋唐石刻拾遺》等,以上石刻史料多收入《石刻史料新編》與《石刻史料叢書》等。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