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六朝僧侶詩研究
作者:羅文玲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李立信先生
蔡榮婷先生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2
主題關鍵詞:六朝僧侶詩佛教文學六朝文學佛教詩歌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1
本論文題目為「六朝僧侶詩研究」,一共分為八章來討論,筆者試著從中國與印度文化交流史的層面,以及就中國傳統詩歌發展的過程來觀察僧侶詩的特色;再者就東晉以後出現僧侶詩這種現象,從僧侶詩本身的結構與語言特色,並結合文化與藝術層面的探討,藉以忠實的呈現佛教僧侶詩的原始風貌。
第一章緒論
主要在介紹寫作緣起,以及寫作的方法,還有題目的釐清。說明題目中「六朝」的範圍及意旨,以及何謂「僧侶詩」?僧詩的定義為何以及它的界定等,都是在序論中會討論到的問題。
第二章 六朝的社會與佛教的弘傳
這一章是從六朝的政治與社會背景的層面,從「歷史學」的方式來縱觀在六朝的歷史變遷過程中,動蕩不安的時局與佛教的傳播其關係如何?在此章中也要探討佛教從東漢傳入中國之後,在動蕩不安的亂世之中,弘傳的情況如何?筆者試圖從幾個方面來討論,一是從動蕩不安的社會,二者由佛教與玄學交融的層面;三是由般若思想的流行以及格義佛教的運用。從上述三個方面來明確掌握六朝時代佛教弘傳的情況。
第三章 六朝僧侶與詩歌的結緣
自兩晉以後一直到南北朝時期,是佛教流傳中國且逐漸中國化的時期,此時在文壇上,佛教的教義與信仰漸漸被文士所接受,文人與僧侶往來的情況非常普遍。此章所討論的是六朝僧侶與文士往來的情況,以及僧侶作詩的情況,第三節談到六朝僧侶作家的情形,筆者分成四個斷代-東晉、南朝、北朝以及隋代,以表格方式將各斷代的詩僧及其作品作呈現出來,藉以勾勒出僧詩的全貌。
第四章 六朝主要詩僧之創作活動
此章是以「主題研究」的方式,對於六朝第四章主要是針對支遁、慧遠、傅大士、寶誌以及達摩祖師的作品,做深入的解析,因為這些詩人對於六朝佛教的弘傳有一定的意義,同時他們的作品數量多,體裁亦特殊,作深入的解析,可以幫助我們勾勒出六朝僧侶詩歌的風貌,對於六朝僧侶詩的內容與語彙的認識亦有幫助。
第五章「六朝僧侶詩的類別分析」
六朝僧侶的詩作,所包含的類別相當豐富,包括玄言詩、山水詠懷詩、佛理詩、宮體詩以及讖詩等類。在此章試著釐清各類題材的定義,並舉出詩作來討論,藉以呈現出僧侶詩豐富多樣化的內容。此章分別探討幾個主題─
1、玄言詩與微言盡意
玄言詩是魏晉詩歌中的重要流派,它的特點是以詩歌的形式來談玄,最初是以老莊玄學為主要的內容,到東晉時期則加入佛理在其中,我們稱之為「佛教玄言詩」。在此章要探討的是佛理玄言詩的特點為何?以及這類的詩作產生的背景如何?在文學史上有何特殊意義?這都是此節中所要分析的主題。
2、靜觀萬物皆自得─論六朝僧侶與山水詩
玄言詩興盛百年之後,在南朝劉宋時山水詩代之而起,劉勰曾云:「宋初文詠,體有因革。莊老告退,而山水方滋。」 ,其意為以老莊思想為表現內容的「玄言詩」告退,而山水詩在其內容和風格上嬗變。此章中討論的是僧侶創作山水詩的因緣為何?以及僧侶的詠山水的作品有何特色?筆者就僧侶的詩作來作實際的分析,如支遁<詠懷詩>、慧遠的<五言遊廬山><奉和劉隱士遺民>、<奉和王臨賀喬之><奉和張常侍野>等作品,詩人常常運用自然的景色來反映人的心理,詩人筆下的山光水色都蘊含特殊的意義在其中。另外是關於佛教與謝靈運的山水詩也必須一併討論,因為謝靈運與佛教有著深厚的因緣,而且他也是山水詩的集大成者,所以對於謝氏的山水詩亦須探討之。  
3、僧侶與宮體豔詩的創作
  南朝齊與梁時,文壇上興起一類專門吟詠豔情為主的詩風,此類作品文學史上稱之為「宮體詩」 。鍾嶸在《詩品》的下品有針對齊惠休、道猷以及釋寶月三位僧侶的詩作加以批評,這三位的作品可說是六朝僧侶豔情詩的代表。他們的豔情詩作的主要特色是「淫靡」、「綺豔」。 以僧侶出家人的身份來從事豔情詩的創作,而且作品的表現手法直接且大膽。這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應該與當時的社會風氣有關,且與佛經本身的傳譯也有關,這都是此節中必須釐清的問題。  
4、吟詠佛理的詩作
  在六朝僧侶詩作中,有一類是以闡述佛教的義理為主的作品。有純粹闡述佛理的作品,也有讚揚佛德之作,還有藉著詠物來抒情達理的。這類作品稱之為「佛理詩」,其特點是以說理為主要的目的,所以在詩句中常常見到援引佛教名相的情況。此節將佛理詩分為──純粹闡述佛理、藉詠物以抒情達理兩類的作品。對於佛理詩何以會在六朝時代興起,亦在此節中作討論。
  第六章 僧侶詩歌的意象及其思想表現
  此章是以意象的理論作詩歌的分析。詩歌是一種以語言為媒介來表現美感經驗的藝術。對詩歌來說,塑造意象的語言是詩歌語言的主體。此章中所要討論的問題,分別是「玄」字釋義以及以玄字為首的詞彙,及其在整首詩中有何作用及其象徵意義;另外在第二節是對於僧詩中自然界意象語彙所隱含的意義為何?作一番論述。再者是關於佛教語彙的運用,當這些詞彙用在詩歌中是否具有特殊的意義?這些都是研究僧詩的所要呈現的意境與風格,必須考量的。
第七章 六朝僧侶詩的價值與影響
  此章是從文學史以及文化交流史的角度,來看兩種異質的文化交流的情況與結果。佛教源自印度,東漢時期自西域傳入中國,隨著外來的僧侶將佛經傳譯的過程,對中國的傳統思想以及文學造成很大的影響。就六朝僧詩而言,其作品中有幾點影響─
1、外來譯語運用
2、詩歌形式上的創新
3、詩歌內容的拓展
4、修辭技巧及表現手法上的創新
這些特色與過去傳統詩歌迥然不同,最主要的原因是受到佛典傳譯的影響,當然也和六朝時期佛教的弘傳很普遍有關。
  第八章 結論
  此章是就前面七章所討論的問題,作一綜合論述,並且對六朝僧侶詩在文學史上略過的部份,給予適當的定位。   
參 考 書 目
壹、專書
一、以下所引佛典皆以(日)高楠順次郎等編撰《大正新脩大藏經》,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 1965 年再刊版,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年影印本為主。
姚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長阿含經》,大正藏第1卷,No 1。
西晉.白法祖譯:《佛般泥洹經》,《大正藏》,第1卷,No5。
東晉.法顯譯:《大般涅槃經》,《大正藏》,第1卷,No7。
西晉.支法度譯:《佛說善生子經》,《大正藏》,第1卷,No 17。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中阿含經》,《大正藏》,第1卷,No26。
西晉.竺法護譯:《佛說尊上經》,《大正藏》,第1卷,No 77。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螞鴿經》,大正藏第1卷,No 79。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大正藏第2卷,No。
後漢.安世高譯:《五陰譬喻經》,《大正藏》,第2卷,No105。
東晉.竺曇無蘭譯:《佛說水沫所漂經》,《大正藏》,第2卷,No106。
東晉.竺曇無蘭譯:《佛說戒德香經》,《大正藏》,第2卷,No116。
西晉.竺法護譯:《佛說鴦掘摩經》,《大正藏》,第2卷,No 118。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央掘魔羅經》,《大正藏》,第2卷,No 120。
姚秦.鳩摩羅什譯:《佛說放牛經》,《大正藏》,第2卷,No123。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增一阿含經》,《大正藏》,第2卷,No125。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佛說四人出現世間經》,《大正藏》,第2卷,No 127。
西晉.竺法護譯:《佛說力士移山經》,《大正藏》,第2卷,No 135。
吳.康僧會譯:《六度集經》,《大正藏》,第3卷,No 152。
吳.支謙譯:《菩薩本緣經》,《大正藏》,第3卷,No 153。
北涼.曇無讖譯:《悲華經》,《大正藏》,第3卷,No 157。
東魏,瞿曇般若流支譯:《金色王經》,《大正藏》,第3卷,No 162。
吳.支謙譯:《佛說月明菩薩經》,《大正藏》,第3卷,No 169。
元魏.佛陀扇多譯:《銀色女經》,《大正藏》,第3卷,No 179。
西晉.竺法護譯:《佛說鹿母經》,《大正藏》,第3卷,No 182。
後漢.竺大力共康孟詳譯:《修行本起經》,《大正藏》,第3卷,No 184。
吳.支謙譯:《佛說太子瑞應本起經》,《大正藏》,第3卷,No 185。
西晉.竺法護譯:《佛說普曜經》,《大正藏》,第3卷,No 186。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過去現在因果經》,《大正藏》,第3卷,No 189。
北涼.曇無讖譯:《佛所行讚》,《大正藏》,第4卷,No 192。
劉宋.釋寶雲譯:《佛本行經》,《大正藏》,第4卷,No 193。
西晉.竺法護譯:《佛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大正藏》,第4卷,No 199。
吳.支謙譯:《撰集百緣經》,《大正藏》,第4卷,No 200。
姚秦.鳩摩羅什譯:《大莊嚴論經》,《大正藏》,第4卷,No201。
元魏.慧覺等譯:《賢愚經》,《大正藏》,第4卷,No 202。
元魏.吉迦夜共曇曜譯:《雜寶藏經》,《大正藏》,第4卷,No 203。
後漢,支婁迦讖譯:《雜譬喻經》,《大正藏》,第4卷,No204。
吳.康僧會譯:《舊雜譬喻經》,《大正藏》,第4卷,No 206。
南齊.求那毘地譯:《百喻經》,《大正藏》,第4卷,No 209。
吳.維祇難等人譯:《法句經》,《大正藏》,第4卷,No 210。
西晉.法立共法炬譯:《法句譬喻經》,《大正藏》,第4卷,No 211。
姚秦.竺佛念譯:《出曜經》,《大正藏》,第4卷,No 212。
陳.月婆首那譯:《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第8卷,No 231。
姚秦.鳩摩羅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第8卷,No235。
姚秦.鳩摩羅什譯:《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第8卷,No246。
姚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大正藏》,第9卷,No262。
西晉.竺法護譯:《正法華經》,《大正藏》,第9卷,No 263。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大法鼓經》,《大正藏》,第9卷,No 270。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佛說菩薩行方便境界神通變化經》,《大正藏》,第9卷,No 271。
南齊,曇摩伽陀耶舍譯:《無量義經》,《大正藏》,第9卷,No 276。
劉宋.曇無蜜多譯:《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大正藏》,第9卷,No 277。
東晉.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第9卷,No278。
吳.支謙譯:《佛說菩薩本業經》,《大正藏》,第10卷,No 281。
梁、僧伽婆羅譯:《佛說大乘十法經》,《大正藏》,第II卷,No 314。
北涼.曇無讖譯:《大方廣三戒經》,《大正藏》,第II卷,No 311。
曹魏.白延譯:《佛說須賴經》,《大正藏》,第12卷,No 328。
前涼.支施崙譯:《佛說須賴經》,《大正藏》,第12卷,No329。
西晉.白法祖譯:《佛說菩薩修行經》,《大正藏》,第12冊,No 330。
北魏.毘目智仙共般若流支譯:《聖善住意天子所問經》,《大正藏》,第12卷,No 341。
西晉.竺法護譯:《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大正藏》,第12卷,No 349。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大正藏》,第12卷,No 353。
北魏.瞿曇般若流支譯:《昆耶娑問經》,《大正藏》,第12卷,No 354。
北魏.曇摩流支譯:《如來莊嚴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經》,《大正藏》,第12卷,No 357。
梁.僧伽婆羅等人譯:《度一切諸佛境界智嚴經》,《大正藏》第12卷,No 358。
曹魏.康僧鎧譯:《佛說無量壽經》,《大正藏》,第12卷,No 360。
後漢,支婁迦讖譯:《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大正藏》,第12卷,No 361。
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大正藏》,第12卷,No 374。
東晉.法顯譯:《佛說大般泥洹經》,《大正藏》,第12卷No376。
西晉.竺法護譯:《佛說方等般泥洹經》,《大正藏》,第12卷,No 378。
北齊.那連提耶舍譯:《大悲經》,《大正藏》,第12卷,No 380。
姚秦.竺佛念譯:《菩薩從兜術天降神母胎說廣普經》,《大正藏》,第12卷,No 384。
姚秦.竺佛念譯:《中陰經》,《大正藏》,第12卷,No 385。
北涼.曇無讖譯:《大方等無想經》,《大正藏》,第12卷,No 387。
東晉.竺曇無蘭譯:《迦葉赴佛般涅槃經》,《大正藏》,第12卷,No393。
北涼.曇無讖譯:《大方等大集經》,《大正藏》,第13卷,No 397。
劉宋.智嚴共寶雲譯:《無盡意菩薩經》,《大正藏》,第13卷,No 397-12。
北齊.那連提耶舍譯:《大方等大集月藏經》,《大正藏》,第13卷,No 397-15。
北齊.那連提耶舍譯:《大方等大集經須彌藏經》《大正藏》,第13卷,No 397-16。
西晉.竺法護譯:《大哀經》,《大正藏》,第13卷,No 398。
西晉.竺法護譯:《佛說無言童子經》,《大正藏》,第13卷,No 401。
姚秦,佛陀耶舍譯:《虛空藏菩薩經》,《大正藏》,第13卷,No 405。
劉宋.曇摩蜜多譯:《虛空藏菩薩神咒經》,《大正藏》,第13卷,No 407。
劉宋.功德直譯:《菩薩念佛三昧經》,《大正藏》,第13卷414號。
後漢,支婁迦讖譯:《般舟三昧經》,《大正藏》,第13卷,No 418。
西晉.竺法護譯:《賢劫經》,《大正藏》,第14卷,No 425。
姚秦.鳩摩羅什譯:《佛說千佛因緣經》,《大正藏》,第14卷,No426。
梁.僧伽婆羅譯:《八吉祥經》,《大正藏》,第14卷,No 430。
北魏.吉迦夜譯:《佛說稱揚諸佛功德經》,《大正藏》,第14卷,No 434。
西晉.竺法護譯:《佛說彌勒下生經》,《大正藏》,第14卷No 453。
西晉.竺法護譯:《佛說文殊師利現寶藏經》,《大正藏》,第14卷,No 461。
梁.僧伽婆羅譯:《文殊師利問經》,《大正藏》,第14卷,No 468。
北魏.菩提流支譯:《佛說文殊師利巡行經》,《大正藏》,第14卷,No 470。
吳.支謙譯:《佛說維摩詰經》,《大正藏》,第14卷,No 474。
姚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大正藏》,第14卷,No475。
西晉.竺法護譯:《佛說大方等頂王經》,《大正藏》,第14卷,No 477。
梁.月婆首那譯:《大乘頂王經》,《大正藏》,第14卷,No 478。
西晉.竺法護譯:《持人菩薩經》,《大正藏》,第14卷,No 481。
姚秦.鳩摩羅什譯:《持世經》,《大正藏》,第14卷,No 482。
姚秦.鳩摩羅什譯:《不思議光菩薩所說經》,《大正藏》,第14卷,No 484。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佛說摩訶迦葉度貧母經》,《大正藏》,第14卷,No 497。
劉宋.沮渠京聲譯:《佛說淨飯王般涅槃經》,《大正藏》,第14卷No 512
西晉.竺法護譯:《佛說琉璃王經》,《大正藏》,第14卷,No 513。
西晉.支法度譯:《佛說逝童子經》,《大正藏》,第14卷,No 527。
北魏.法場譯:《辯意長者子經》,《大正藏》,第14卷,No 544。
西晉.竺法護譯:《佛說龍施菩薩本起經》,《大正藏》,第14卷No 558。
劉宋.曇摩蜜多譯:《佛說轉女身經》,《大正藏》,第14卷564號。
姚秦.曇摩耶舍譯:《樂瓔珞莊嚴方便品經》,《大正藏》,第14卷,No 566。
北魏.菩提流支譯:《差摩婆帝授記經》,《大正藏》,第14卷,No 573。
北魏.菩提流支譯:《佛說大方等修多羅王經》,《大正藏》,第14卷,No 575。
北魏.佛陀扇多譯:《佛說轉有經》,《大正藏》,第14卷,No 576。
北魏.瞿曇般若流支譯:《無垢優婆夷問經》,《大正藏》,第14卷,No 578。
姚秦.鳩摩羅什譯:《思益梵天所問經》,《大正藏》,第15卷,No 586。
北魏.菩提流支譯:《勝思惟梵天所問經》,《大正藏》,第15卷,No 587。
西晉.竺法護譯:《修行道地經》,《大正藏》,第15卷,No 606。
姚秦.鳩摩羅什譯:《禪祕要法經》,《大正藏》,第15卷,No 613。
姚秦.鳩摩羅什譯:《坐禪三昧經》,《大正藏》,第15卷,No 614。
姚秦.鳩摩羅什譯:《禪法要解》,《大正藏》,第15卷,No 616。
東晉.佛馱跋陀羅譯:《達摩多羅禪經》,《大正藏》,第15卷,No 618。
劉宋.沮渠京聲譯:《治禪病祕要法》,《大正藏》,第15卷,No 620。
後漢.安世高譯:《佛說自誓三昧經》,《大正藏》,第15卷,No622。
西晉.竺法護譯:《佛說如來獨證自誓三昧經》,《大正藏》,第15卷,No 623。
西晉.竺法護譯:《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經》,《大正藏》,第15卷,No 627。
西晉.竺法護譯:《佛說弘道廣顯三昧經》,《大正藏》,第15卷,No 635。
東晉.祇多蜜譯:《佛說寶如來三昧經》,《大正藏》,第15卷,No637。
北齊.那連提耶舍譯:《月燈三昧經》,《大正藏》,第15卷,No 639。
姚秦.鳩摩羅什譯:《諸法無行經》,《大正藏》第15卷,No 650。
姚秦.鳩摩羅什譯:《佛藏經》,《大正藏》,第15卷,No 653。
姚秦.鳩摩羅什譯:《佛說華手經》,《大正藏》,第16卷,No 657。
梁.曼陀羅仙共僧伽婆羅譯,《大乘寶雲經》,《大正藏》,第16卷,No 659。
東晉.佛馱跋陀羅譯:《大方等如來藏經》,《大正藏》,第16卷,No666。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大正藏》,第16卷,No 670。
北魏.菩提流支譯:《入楞伽經》,《大正藏》,第16卷,No 671。
北周.闍那耶舍譯:《大乘同性經》,《大正藏》,第16卷,No 673。
北魏.菩提流支譯:《深密解脫經》,《大正藏》,第16卷,No 675。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相續解脫地波羅蜜了義經》,《大正藏》,第16卷,No 678。
北齊.那連提耶舍譯:《佛說施燈功德經》,《大正藏》,第16卷,No 702。
姚秦.鳩摩羅什譯:《燈指因緣經》,《大正藏》,第16卷,No 703。
北魏.瞿曇般若流支譯:《正法念處經》,《大正藏》,第17卷,No 721。
劉宋.僧伽跋摩譯:《分別業報略經》,《大正藏》,第17卷,No 723。
後漢.安世高譯:《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大正藏》,第17卷,No729。
東晉.竺曇無蘭譯:《五苦章句經》,《大正藏》,第17卷,No741。
東晉.竺曇無蘭譯:《佛說自愛經》,《大正藏》,第17卷,No742。
西秦.聖堅譯:《佛說除恐災患經》,《大正藏》,第17卷,No 744。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佛說罪福報應經》,《大正藏》,第17卷,No 747。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佛說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大正藏》,第17卷,No 747。
南齊.曇景譯:《佛說未曾有因緣經》,《大正藏》,第17卷,No 754。
北魏.菩提流支譯:《法集經》,《大正藏》,第17卷,No 761。
劉宋.慧簡譯:《貧窮老公經》,《大正藏》,第17卷,No 797。
劉宋.慧簡譯:《貧窮老公經》別本,《大正藏》,第17卷,No 797。
劉宋.沮渠京聲譯:《進學經》,《大正藏》,第17卷798號。
西晉.竺法護譯:《佛說乳光佛經》,《大正藏》,第17卷,No 809。
西晉.竺法護譯:《諸佛要集經》,《大正藏》,第17卷,No 810。
西晉.竺法護譯:《佛說決定總持經》,《大正藏》,第17卷,No 811。
西晉.竺法護譯:《佛昇切利天為母說法經》,《大正藏》,第17卷,No 815。
西晉.安法欽譯:《佛說道神足無極變化經》,《大正藏》。第17卷,No816。
西晉.竺法護譯:《佛說大淨法門經》,《大正藏》,第17卷,No 817。
西秦.聖堅譯:《佛說演道俗業經》,《大正藏》,第17卷,No 820。
劉宋.曇摩蜜多譯:《佛說諸法勇王經》,《大正藏》,第17卷,No 822。
北魏.瞿曇般若流支譯:《佛說一切法高王經》,《大正藏》,第17卷,No 823。
北魏.菩提流支譯:《謗佛經》,《大正藏》,第17卷,No 831。
北魏.瞿曇般若流支譯:《第一義法勝經》,《大正藏》,第17卷,No 833。
北魏.佛陀扇多譯:《如來師子吼經》,《大正藏》,第17卷,No 835。
東晉.佛馱跋陀羅譯:《佛說出生無量門持經》,《大正藏》,第19卷,No1012。
劉宋.功德直共玄暢譯:《無量門破魔陀羅尼經》,《大正藏》,第19卷,No 1014。
梁.僧伽婆羅譯:《舍利弗陀羅尼經》,《大正藏》,第19卷,No 1016。
劉宋.薑良耶舍譯:《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大正藏》,第20卷,No 1161。
吳.竺律炎、支謙共譯:《摩登伽經》,《大正藏》,第21卷,No 1300。
北魏.曇曜譯:《大吉義神咒經》,《大正藏》,第21卷,No 1335。
北涼.法眾譯:《大方等陀羅尼經》,《大正藏》,第21卷,No 1339。
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大正藏》,第25卷,No 1509。
唐.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大正藏》,第27卷,No 1545。
唐.玄奘譯:《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大正藏》,第29卷,No 1562。
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大正藏》,第30卷,No 1579。
唐.玄奘譯:《顯揚聖教論》,《大正藏》,第31卷,No 1602。
姚秦.鳩摩羅什譯:《成實論》,《大正藏》,第32卷,No 1646。
唐.良貫述:《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大正藏》,第33卷,No 1709。
隋.智顗說:《妙華蓮華經玄義》,《大正藏》,第33卷,No 1716。
隋.吉藏撰:《法華義疏》,《大正藏》,第34卷,No 1721。
唐.窺基撰:《妙法蓮華經玄贊》,《大正藏》,第34卷,No 1723。
唐,澄觀述:《新譯華嚴經七處九會頌釋章》,《大正藏》,第36卷,No 1738。
隋.吉藏撰:《百論疏》,《大正藏》,第42卷,No 1827。
隋.慧遠撰:《大乘義章》,《大正藏》,第44卷,No 1851。
隋.費長房撰:《歷代三寶紀》,《大正藏》,第49卷,No 2034。
唐.道宣撰:《續高僧傳》,《大正藏》第50卷,No 2060。
唐.玄奘譯:《大唐西域記》,《大正藏》第51卷,No 2087
唐.道宣撰:《廣弘明集》,《大正藏》第52卷,No 2103。
唐.道宣撰:《大唐內典錄》,《大正藏》第55卷,No 2149
唐.智昇撰:《開元釋教錄》,《大正藏》第55卷,No 2154
二、清代以前之著作,依作者朝代先後順序排列
(梁)慧咬:《高僧傳》,台北市:中華書局,1992。
(梁)僧祐:《弘明集》,台北市:新文豐,1986。
(梁)鍾嶸著,徐達譯:《詩品》,台北市:地球,1994。
(北魏)楊衒之撰,張元濟校:《洛陽伽藍記校汪》,台北市:明文,1980。
(唐)道宣編:《廣弘明集》,台北:中華,1970。
(唐)柳宗元:《柳河東集》,台北市:台灣中華,1992。
(宋)贊寧,范祥雍注:《宋高僧傳》,台北市:中華書局,1987。
(宋)普潤大師編:《翻譯名義集》,台北:新文豐,1979。
(宋)胡仔:《莒溪漁隱叢話》,台北市:木鐸,1982。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台北市:新文豐,1990。
(宋)普濟:《五燈會元》,台北市:文津,1991。
(明)徐師曾:《詩體明辨序說》,台北市:大安,1998。
(明)張溥編:《漢魏六朝百三家集》,台北市:世界,1988。
(清)孫德謙:《六朝麗指》,台北市:新興,1963。
(清)嚴可均編:《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台北市:世界,1982。
(清)郭慶藩集釋:《莊子集釋》,台北市:華正,1982。
(清)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台北縣:漢京文化,1985。
(清)吳兆宜,穆克宏點校:《玉臺新詠箋注》,台北市:明文1988。
(清)沈德潛著,王純父箋注:《古詩源》,台北市:華正,1992。
三、近代人著作依作者姓氏筆劃多寡排序
丁敏等著:《佛學與文學-佛教文學與藝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文學部份)》,台北市:法鼓文化,1998。
丁成泉:《中國山水詩史》,台北市:文津出版社,1995。
中國佛教協會編:《中國佛教百科全書》,上海:知識,1980-89。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文學與佛學關係》,台北市:台灣學生,1994。
中國佛教協會:《中國佛教》,上海:東方,1996。
中國歷代僧詩全集編委會:《中國歷代僧詩全集》(上、中、下),北京:當代中國,1997。
方東美:《中國大乘佛學》,台北市:黎明,1991。
王文顏:《佛典漢譯之研究》,台北市:天華,1984。new window
王夢鷗:《古典文學論探索》,台北市:正中,1987。
王運熙、楊明:《中國文學批評通史-魏晉南北朝卷》,上海:上海古籍,1989。
王洪、方廣錩主編:《中國禪詩鑒賞辭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年6月。
王雷泉主編:《中國大陸宗教文章索引》台北市:東初出版社,1995年10月。
王運熙、楊明合著:《中國文學批評通史一魏晉南北朝卷》,上海:古籍,1996。
王國瓔:《中國山水詩研究》,台北市:聯經,1996。
王葆玹:《玄學通論》,台北市:五南,1996。
王玫:《中國山水詩史》,天津:天津人民,1996。
王力堅:《由山水到宮體》,台北市:台灣商務,1997。
王克非編著:《翻譯文化史論》,上海:外語教有,1997。
王鎮遠:《兩晉南北朝詩選》,香港:中華書局,1998。
北大中文系編:《魏晉南北朝文學史參考資料》,台北市:里仁書局,1992。
田軍、馬奕、綠冰主編:《中國古代田園山水邊塞詩賞析集成》,北京:光明日報,1991。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台北市:台灣學生,1985。
牟宗三:《佛性與般若》,台北市:台灣學生,1989。
朱義雲:《魏晉風氣與六朝文學》,台北市:文史哲,1980。new window
朱光潛:《詩論》,台北市:德華,1981。
朱謙之、任繼愈:《老子釋譯》,台北市:里仁,1985。
朱大渭等:《魏晉南北朝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8。
呂徵:《中國佛學思想概論》,台北市:天華,1982。
季羨林:《比較文學與民間文學》,北京:北京大學,1997。
季羨林:《季羨林文集》第四卷《中印文化交流史》,江西:江西教育,1996
季羨林主編:《印度文學研究集刊》第三輯,上海:上海譯文,1997。
李振興等注譯:《新譯顏氏家訓》,台北市:三民,1993。
李澤厚:《美的歷程》,台北縣:谷風,1987。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台北:三民,1996。
何啟民等著:《嵇康、王弼、葛洪、郭象、道安、慧遠、竺道生、寇謙之》(《中國歷代思想家》(六)),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
林文月:《山水與古典》,台北市:三民,1996。
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台北:里仁書局,1984。
周建江:《北朝文學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7。
周慶華:《佛教與文學的系譜》,台北市:里仁書局,1999。
吳汝均編:《佛教思想大辭典》,台北市:商務,1991。
吳小如、章培恆、曹道衡等撰:《漢魏六朝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2年9月。
吳戰壘:《中國詩學》,台北市:五南圖書,1993。
吳先寧:《北朝文化特質與文學進程》,北京:東方,1997。
祁志祥:《佛教美學》,上海:上海人民,1997。
胡適:《白話文學史》,台北市:遠流,1986。
胡遂:《中國佛學與文學》,湖南:岳麓,1998。
洪順隆:《六朝詩論》,台北市:文津,1985。
洪順隆主編:《中外六朝文學研究文獻目錄》台北市:漢學研究中心,1992。
洪丕謨:《禪詩百說》,北京:中國友誼,1993。
洪修平、吳永和著:《禪學與玄學》,台北市:揚智文化,1994。
洪修平:《中國禪學思想史》,台北市:文津,1998。
南京大學中語系主編:《魏晉南北朝文學論集》,1997。
俞理明:《佛經文獻語言》,四川:巴蜀書社,1993。
孫昌武:《唐代文學與佛教》,台北縣:谷風,1987。
孫昌武:《佛教與中國文學》,台灣:東華,1989。
孫昌武:《中國文學中的維摩與觀音》,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孫昌武:《禪思與詩情》,北京:中華,1997年。
孫述圻:《六朝思想史》,江蘇:南京,1992。
徐震愕:《世說新語校箋》,台北市:文史哲,1989。
馬大品等編:《中國佛道詩歌總彙》,河北:中國書局,1993。
唐翼明:《魏晉清談》,台北市:東大出版,1992。new window
許抗生:《魏晉思想史》,台北市:桂冠,1992。new window
郭朋:《中國佛教思想史》上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
袁行霈:《中國詩歌藝術研究》,北京:北京大學,1996。
章太炎:《太炎文錄》,台北市:文津,1956。
梁啟超:《飲冰室文集》,台北市:中華,1972''
梁啟超:《佛學研究十八篇》,台灣:中華書局,1985。
陳新會:《中國佛教史籍概論》,台北市:三人行,1974。
陳植鍔:《詩歌意象論-微觀詩史初探》,中國社會科學,1992。
景蜀慧:《中國魏晉南北朝文學史》,北京!:人民,1993。
曹仕邦:《中國沙門外學研究-漢代至五代》,台北:東初,1994。
曹道衡:《中古文學史論集》,台北市:紅葉,1996。
曹道衡:《南朝文學與北朝文學研究》,江蘇:江蘇古籍,1999。
陸侃如、馮沅君合著:《中國詩史》,北京:山東大學,1996。
梅家玲:《漢魏六朝文學新論》,台北市:里仁,1997。
陳允吉校點:《杜牧全集》,上海:古籍,1997。
陳沛然:《佛家哲理通析》,台北市:東大出版,1999。new window
張曼濤主編:《佛教與中國文化》,台北市:大乘,1978。
張曼濤主編:《中國佛教史學史論集》,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初版。
張曼濤主編:《佛教與中國文化》,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初版。
張曼濤主編:《佛教人物史話》,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初版。
張仁青:《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台北市:文史哲,1978。new window
張仁青:《六朝唯美文學》,台北市:文史哲,1980。
張錫坤等著:《禪與中國文學》,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
張松如主編,趙敏俐著:《漢代詩歌史論》,吉林教育,1995。
張伯偉:《禪與詩學》,台北:揚智,1995。
張勇:《傅大士研究》,台北:法鼓文化,1999。
張弘生:《中國佛教百科全書─詩偈卷》,台北縣:佛光,1999。
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台北市:木鐸,1983。
彭楚衍編著:《歷代高僧故事》,台北市:圓明出版,1991。
黃慶萱:《修辭學》,台北市:三民書局,1992。
黃錦鋐註釋:《新譯莊子譯本》,台北市:三民,1994。
黃河濤:《禪與中國藝術精神的嬗變》,北京:商務,1998。
程業林:《詩與禪》,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傅剛:《魏晉南北朝詩歌史論》,吉林:吉林教育,1995。
湯用形:《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北京大學,1997。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台北市:台灣學生,1990。
葉潮:《文化視野中的詩歌》,成都:巴蜀,1997。
葉太平:《中國文學之美學精神》,台北市:水牛,1998。
楊家駱主編:《新校本三國志附索引》,台北市:鼎文,1990。
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宋書附索引》,台北市:鼎文,1990。
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南史附索引》,台北市:鼎文,1990。
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南齊書附索引》,台北市:鼎文,1990。
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後漢書并附編十三種》,台北市:鼎文,1990。
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晉書并附編六種》,台北市:鼎文,1990。
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梁書附索引》,台北市:鼎文,1990。
楊家駱主編:《新校本陳書附索引》,台北市:鼎文,1990。
楊耀坤:《中國魏晉南北朝宗教史》,北京:人民,1993。
楊惠南:《佛教思想發展史論》,台北市:東大圖書,1997。new window
楊曾文、方廣錩編:《佛教與歷史文化》,北京:宗教文化,2001。
管雄:《魏晉南北朝史論》,南京:南京大學,1998。
慈怡法師主編:《佛教史年表》,高雄縣大樹鄉:佛光,1987。
聖嚴法師著:《中國佛教史概說》,台北市:法鼓文化,1999。
葛兆光:《禪宗與中國文化》,台北市:東華書局,1989。
葛兆光:《七世紀前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境界--中國思想史 第一卷》,上海:復旦大學,1999。
董群著:《中國佛教百科全書─人物卷》,台北縣:佛光,1999。
廖蔚卿:《六朝文論》,台北市:聯經,1985。
劉師培:《中古文學史》,台北市:世界,1962。
劉熙載:《藝概.賦概》,台北市:金楓,1986。
劉貴傑:《竺道生思想之研究》,台北市:台灣商務,1990。new window
劉大杰:《魏晉思想論》,上海:上海古籍,1988。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台北:華正,1991。
劉躍進:《門閥士族與永明文學》,北京:三聯書店,1996。
劉貴傑:《廬山慧遠大師思想析論:初期中國佛教思想之轉折》,台北縣:圓明出版社,1996。
鄭毓瑜:《六朝情境美學綜論》,台北市;台灣學生,1996。
閻采平:《齊梁詩歌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
蔣維喬:《佛學綱要》,台北市:天華,1990。
蔣述卓:《山水美與宗教》,台北縣:稻鄉,1992。
賴永海:《佛道詩禪》,台北市:佛光,1992。
賴永海:《佛學與儒學》,台北市:揚智文化,1995。
賴永海:《中國佛教文化論》,北京:中國青年,1999。
錢志熙著:《魏晉詩歌藝術原論》,北京:北京大學,1993。
龍晦:《靈塵化境--佛教文學》,四川:四川人民,1995。
潘桂明等著:《中國佛教百科全書─歷史卷》,台北縣:佛光,1999。
霍韜晦:《絕對與圓融》,台北:東大,1994。
魏承恩:《中國佛教文化論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顏崑陽:《六朝文學觀念叢論》,台北市:正中,1993。
顏尚文:《梁武帝》,台北市:東大,1999。
謝重光:《漢唐佛教社會史論》,台北:國際文化,1990。new window
蕭滌非:《漢魏六朝樂府文學史》,台北市:長安,1981。
蕭滌非:《漢魏晉南北朝隋詩鑒賞辭典》,山西:人民,1989。
簡修煒等著:《六朝史稿》,上海:華東師大,1994。
藍吉富編:《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台北市: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1994。
藍吉富:《佛教史料學》,台北市:東大,1997。new window
羅根澤:《魏晉六朝文學批評史》,台北市:台灣商務,1996。
羅宗強:《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1996。
蘇淵雷等著:《佛學十講》,香港:中華書局,1998。
釋永祥:《佛教文學對中國小說的影響》,高雄縣:佛光,1990。
釋東初:《中印佛教交通史》,柬初出版社,1991。
饒宗頤等:《魏晉南北朝文學論集》,台北市:文史哲,1994。
龔本棟釋義:《廣弘明集》,台北市:佛光,1998。
(日)小野玄妙:《佛教文學概論》,甲子社書房,大正十四年九月。
(日)塚本善隆:《支那佛教史研究.北魏篇》,清水弘文堂,1969。
(日)小野玄妙:《佛教經典總論》,台北市:新文豐,1983
(日)中村元:《中國佛教發展史》,台北市:天華,1984。
(日)鐮田茂雄:《中國佛教通史》,高雄縣:佛光,1985。
(日)岡崎敬等著:《絲路與佛教文化》,台北市:業強,1987。
(日)加地哲定著,劉衛星譯:《中國佛教文學》,高雄縣:佛光,1993。
(日)野上俊靜等人所著:《中國佛教史概說》,台北市:台灣商務,1995。
(日)中村元著,釋見愍、陳信憲譯:《原始佛教--其思想與生活》,嘉義,香光書鄉,1995。
(日)水野弘元:《佛典成立史》,台北市:東大,1996
(日)木村泰賢著,歐陽瀚存譯:《原始佛教思想論》,台北:商務,1999。
(荷)許里和,李四龍等譯:《佛教征服中國》,江蘇:江蘇人民,1998。
貳、學位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多寡排序)
丁敏:《佛教譬喻文學研究》,政治大學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new window
李鮮熙:《寒山其人及其詩研究》,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new window
蔡榮婷:《唐代詩人與佛教關係之研究》,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new window
張森富:《六朝文學與思想心靈境界之研究》,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new window
彭雅玲:《唐代詩僧創作論研究》,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年。
林顯庭:《魏晉清談及其玄理研究》,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4。
黃盛璟:《從《弘明集》看魏晉南北朝儒釋道三家的警應》,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
邱敏捷:《袁宏道的佛教思想》,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
李皇誼:《維摩詰經的文學特質與中國文學》,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楊俊誠:《兩晉佛學之流傳與傳統文化之交流》,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羅文玲:《南朝詩歌與佛教關係之研究》,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黃偉倫:《六朝玄言詩研究》,華梵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王晴慧:《六朝漢譯佛典偈頌與詩歌之研究》,靜宜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參、期刊論文(依者姓氏筆劃多寡排序)
丁敏<當代中國佛教文學研究初步評介以台灣地區為主>,《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二期,233─280頁。new window
方立天 <南北朝禪學>,《宗教學研究》,2000年第2期。
王力堅 <從覺醒到迷誤-六朝文人生命意識對唯美詩歌創作的影響>,《廣東社會科學》,1994,第五期。
王力堅 <從六朝詩看中國古典詩歌結構的演進>,《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1994。
王力堅<山水以形媚道-論東晉詩中的山水描寫>,《學術交流》,1996,第三期。
王力堅 <性靈、佛教、山水-南朝文學的新考察>,《海南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第一期。
王越群 <佛教初傳中國成功原因探析>,《渭南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第四期。
文智<達摩祖師之研究>,《佛教人物史話》,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49冊。
孔毅、李民 <魏晉玄學的衰弱及其與佛教的合流>,《許昌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第二期。
王晴慧<試析六朝詩歌所蘊含之佛教文學特色>,《修平人文社會學報》,2001年3月。new window
田哲益<佛教對中國文學及藝術的貢獻>,《中國語文》六十五卷三期,總號387,1989.9。
田哲益<魏晉玄學與魏晉文學思潮的互動>,《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十二期,1990
田博元<廬山慧遠學風之研究>,《佛教人物史話》,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49冊。
孔繁<魏晉玄學、佛學和詩>,《世界宗教研究》,1986年3月。
李立信<七言詩起源考>,清華大學主辦《國科會人文計畫成果發表會論文集》,1996。
林文月<宮體詩人之寫實精神>,見《中外文學》三卷三期,1974.8。new window
周健、張嘉軍<東晉南北朝時期南北之間的佛教>,《許昌師專學報》,1999,第四期。
周伯戡 <廬山慧遠>,《歷史月刊》第九期。
洪修平 <論漢地佛教的方術神靈化、儒學化與老莊玄學化─
從思想理論的層面看佛教中國化>,《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二期,1999年。
洪修平<從寶誌、傅大士看中土禪風之初成>,《中國文化月刊》,1994年2月。
孫昌武 <佛教的中國化與東晉名士名僧>,《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3年第4期。
孫昌武 <支遁─袈裟下的文人>,《中國文化》第十二期,。
孫昌武 <慧遠與蓮社傳說>,《五台山研究》,2000年第3期。
馬現誠<佛教境界理論與古代文論意境說的形成>,《學術論壇》,2000,第四期。
陳道貴<從佛教影響看晉宋之際山水審美意識-以廬山慧遠及其周圍為中心>,《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
陳道貴<東晉玄言詩與佛教關係略說>,《湘潭師範學院學報》,2000年9月。
湯用形<謝靈運事蹟年表>,見《國學季刊》第三卷第一號,1932。
黃永武<魏晉玄學對詩的影響>,見《幼獅月刊》四十八卷第三期,1978。
黃新亮<漢唐僧詩發展述略>,《廣西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1期。
張碧波、呂世璋著<中國古代文學家近佛原因初探>,見《東北師大學報》,第三期,1988。
張子開 <傅大士《法身頌》考>,《宗教學研究》,1997年第4期。
張子開 <《浮漚歌》考>,《宗教學研究》,1996年第3期
張伯偉 <略論魏晉南北朝時期音樂與文學的關係>,《文學評論》,1999年第3期。
普慧 <齊梁崇佛文人游寫佛寺之詩歌>,《人文雜誌》2000年第5期。
葉日光 <宮體詩形成之社會背景>,見《中華學苑》第十期,1972.9。new window
賈占新 <論支遁>,《河北大學學報》第24卷第3期,1999年9月。
楊寶玉 <《百喻經》述要>,《五台山研究》,2000年第2期。
蒲慕州<神仙與高僧--魏晉南北朝宗教心態試探>,《漢學研究》八卷二期,總號16,1990.12。new window
劉貴傑 <玄學思想與般若思想之交融>,《國立編譯館館刊》第一期,1980。
儀平策<中國詩僧現象的文化解讀>,《山東大學學報》(哲學
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二期。
蔡惠明 <佛經對漢語的影響>,《香港佛教》,三八五期,1992.6。
蔣述卓 <論宗教藝術的世俗化傾向及其審美創造>,《暨南學報》16卷第4期,1994年10月。
盧明瑜 <六朝玄言詩小探>,《中國文學研究》第三輯,1989。new window
蔡日新 <從寶誌與善會看中國禪宗思想的源起>,《內明》,1997年1月。
劉果宗 <支道林在玄學盛興時代的地位>,《佛教人物史話》,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49冊。
藍日昌 <傅翕宗教形像的麗史變遷>,《弘光學報》33期,1999年4月。new window
蘇淵雷<論佛教在中國的演變及其對社會文化各方面的深刻影響>(上、中、下),《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3年4、5、6期。
(日)牧田諦亮 <寶誌和尚傳考>,《中國佛教史學史論文集》,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50冊。
(日)鐮田茂雄著 黃玉雄譯<南朝四百八十寺>,《五台山研究》,2000年第3期。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