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阮元之經世思想與經世措施
作者:吳德玲
作者(外文):Te-ling Wu
校院名稱: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胡楚生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8
主題關鍵詞:阮元經世致用疇人傳通儒Juan-Yuanthoughts and practice on statecraftbook of Chou-Ren Chua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21
一、研究動機和方法
阮元(1764-1849),字伯元,號芸臺,清江蘇儀徵人。生於乾隆二十九年,卒於道光二十九年,享年八十六歲。本文探討的「經世」,可明確區分為經世理念和經世應用,經世理念是指蘊藏心中的理念和抱負,經世應用則是指對當代福國利民的具體貢獻。回顧阮元兩者兼具的人生歷程,不但有愛民利民的經世理念,更有福國利民的具體行動。因此本篇論文就是以社會、教育、經濟、政治、文獻、科技等六大論題為主軸,去統整歸納阮元的經世思想與經世措施。
主要的研究方法是根據阮元著作文本等原始資料,加以詳細分析綜合歸納,作為論述依據,而得出可信的敘述及結論。
二、研究內容
第一章為緒論:說明本論文研究動機、研究方法及「經世」的定義。
第二章為阮元的時代背景及其生平事跡:本章以政治、社會、學術環境三方面及阮元人生經歷、交友狀況、著述纂輯來加以探討。
第三章為阮元的社會思想與社會措施:說明阮元保國安民的思想重點與推行的社會救助。
第四章為阮元的教育思想與教育措施:說明阮元通儒之學的思想重點與教育推廣。
第五章為阮元的經濟思想與經濟措施:說明阮元關心民生的思想重點與經濟改革。
第六章為阮元的政治思想與政治措施:說明阮元福國利民的思想重點與政策推動。
第七章為阮元的文獻思想與文獻措施:說明阮元保存文獻的思想重點與文獻傳播。
第八章為阮元的科技思想與科技措施:說明阮元重視科技的思想重點與科技史著。
第九章為結論:探究阮元經世作為的歷程、阮元經世措施的多元互動以及阮元對清代學術與政治的貢獻。
三、研究心得
阮元由翰林、學政、巡撫、總督而大學士,卒後,御賜「文達」。「文達」二字,正可精準描述阮元經史植其體、實踐以淑身、文章以揚世學仕合一的人生,以一句話言之即是「終求之於心,亦要驗之行事。」本文嘗試回歸歷史,替阮元找ㄧ個總體性的評價。由「實踐」建構阮元之經世之學。在此做一概述:
社會方面:阮元保國安民的社會救助。
包括阮元親臨前線救災賑濟、觀察情勢剿匪滅盜、建育嬰堂拯救棄嬰、設普濟堂普濟眾生、設恤嫠公局救助孀婦、嚴禁鴉片保民健康等具體作為,都是以利民利國為出發,適時提出幫助,可謂社會救助的實踐者及推動社會福利的先驅。
教育方面:阮元通儒之學的教育推廣。
阮元是以行誼優於文藝、經世治用的通儒為教育目標;以去八股文、重實用經史為教學內容;以自由討論、因材施教為教學方法;以廢山長制、建學長制來傳承教學;以培育英才、建立學術中心(詁經精舍和學海堂),風氣所及,影響全國,這些皆是阮元在教育方面的具體貢獻。
經濟方面:阮元關心民生的經濟改革。
阮元身為高官在漕運、鹽務、運河的改革謀畫中自然相當用心,從漕政的謀畫、鹽政的促進、治河的問題、人才的拔擢、財政的宣導等等,阮元都提出了相當切中時弊的改革方案。阮元在經濟經世方面的作為,雖然大都是遇事才被動處理,但睿智如他都結合過去經驗用心治理:諸如水利方面則浚深西湖、清淮刷黃,漕運方面則指揮調度、杜絕貪污、主張漕糧倉儲,海運方面則預籌海運、觀察情勢,另外還修建海塘、處理過山西吉蘭泰鹽事件及雲南鹽務,甚至堅持門戶開放政策,發展對外貿易等,都是為了保障人民安全、提高生活水準所作的努力。
政治方面:阮元福國利民的政策推動。
阮元從外交謀畫、維護主權、以夷治夷、人才拔擢等各方面,他都提出了許多相當中肯的政策方案,而且還積極推行門戶開放的貿易政策,甚至親自參加軍隊的訓練和管理,為國為民,無庸置疑。舉凡維護主權的外交政策,剛柔相濟的少數民族政策,賞罰分明的用人政策,有守有為的吏治整頓,還是管理有方的軍隊整頓……等等,都具體證明阮元在政治經世的努力,絕對是不容忽視的。
文獻方面:阮元保存文獻的文化推動。
阮元在文獻方面的貢獻,是歷代學者有目共睹的。阮元秉持公正客觀、力求善本,博覽群書、積極組織人力,是以文獻措施方面有重視文物和編纂圖書兩大貢獻,尤以編纂圖書貢獻最大。因此,阮元在文獻方面的作為,則有匯刻圖書傳播文獻、編撰著作保存文獻、搜集遺書豐富文獻、編輯工具書整理文獻等這些都是阮元關懷文化、維護文化的具體貢獻。另外,還特別建立書藏(例如:靈隱書藏和焦山書藏)以便維護文獻。
科技方面:阮元目光遠大的科技史著。
阮元在科技經世方面的作為,無非是學習新知、著書立言。學習新知是指阮元主張西方的技術是可以學習的,個人也不排斥使用西方發明物,諸如眼鏡、望遠鏡、西洋自鳴鐘等等。著書立言是指阮元完成人物記事、科技濫觴的《疇人傳》編纂,《疇人傳》是我國第一部天文曆算史書,提供許多寶貴古代科技的資料,讓後代子孫可以探究過去、迎向未來。
四、結論
(一)、形成阮元經世作為的歷程
阮元的人生哲學和人生應對方略,整體上是以誠樸為本,務實為要,進而觀察情勢,順應時變。他傳承了中國特有的人生進取方式和揚州特有的地域文化精神,把經世致用思想付諸社會實踐,獻良策,辦救助,興學堂,督吏治,歷艱辛而不屈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對當代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均產生重大影響,不但是多方面發展的人,更可從中了解阮元的思路及行為歷程,可分三階段說明:第一階段:阮元修古好學、深受乾嘉考據學影響,為學先從推明古訓、了解字義入手。第二階段:阮元了解字義後,積極貫通義理,尋求實踐機會。第三階段:阮元將實踐精神轉化成經世致用、福國利民的具體行動。
(二)、阮元經世措施的多元互動
阮元的經世意識,一由於身居封疆大吏,職責所在,一由於學術所得。阮元主張「學與仕合,濟於實用」,以學術為事功的基礎,達成經世的目標。他的學術雖然注重考據訓詁和保存文獻,但是經世用意即寓含其中,並能加以推廣與應用,足為實學經世的範例,尤其表現學者官僚的本色。而且阮元的經世觀念運用(影響)到他個人文學、經學、史學、社會學或教育、社會、政治、經濟、文獻、科技……等方面見解,無非是以社會為取向,純為國計民生,不單為一學術或一學科,亦不為學風傳承。所以教育、社會、政治、經濟、文獻、科技等方面,非前後依序,而是並列並重、互相影響的,因此可說是環環相扣的「實」務鏈。如本論文第413頁附圖所示。
總之,清代學術重考據、重文獻,儒者少有「事功」「經世」方面之表現,在眾多文人學士之中,阮元不但具有學術思想之創見,也有推展文化之志業,更有實質從政經世之貢獻,可見阮元的確有其不容忽視的歷史地位。
1. Motivation of Research
Juan-Yuan(1764 - 1849 ), named Bo-Yuan, was also called Yun-Tai. Juan-Yuan, who belonged to Ching Dynasty, was from Yi-Hui, Soochow. He was born in the year of Chien-Lung 29 and died in the year of Tao Kuang 29. He had lived for 86 years. Through the whole Ching Dynasty, Juan-Yuan was the first one who could implement the principles of statecraft the most. A statecraft meant to manage a country well and offered the people good life, peace and security. In this thesis, we will discuss Juan-Yuan’s statecraft, which will be classified into two fields: his thought of statecraft and his practice of statecraft. Juan-Yuan’s thought of statecraft referred to his ideas and his ambition for statecraft. Juan-Yuan’s practice of statecraft referred to his specific contribution to his country and people. Therefore, six main topics, such as society, education, economics, policy, culture,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ll be discussed on this thesis so as to draw a conclusion to Juan-Yuan’s thoughts and practice on statecraft.
2. Content of Research
Chapter 1. Introduction: explain the motivations and methods of research and define the meanings of statecraft.
Chapter 2. Juan-Yuan’s background and life matters: discuss Juan-Yuan’s life experience, his friends and his books on the basis of three aspects: policy, society and academic environment.
Chapter 3. Juan-Yuan’s social thoughts and social implementation: explain Juan-Yuan’s thoughts for protecting country and carrying out the ideas of social aid.
Chapter 4. Juan-Yuan’s educational thoughts and his educational implementation: explain Juan-Yuan’s thoughts on cultivating one’s moral characters and on popularizing education.
Chapter 5. Juan-Yuan’s economic thoughts and economic implementation: explain Juan-Yuan’s thoughts for caring people and for economic reforms.
Chapter 6. Juan-Yuan’s political thoughts and implementation: explain Juan-Yuan’s thoughts on human welfare and on the performance of political policy.
Chapter 7. Juan-Yuan’s cultural thoughts and implementation: explain how Juan-Yuan keeps cultural heritage and propagates cultures.
Chapter 8. Juan-Yuan’s thoughts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ir implementation: explain how seriously Juan-Yuan lays stress on the thoughts and writing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pter 9. Conclusion: inquire the process of Juan Yuan’s thoughts and implementation on statecraft, his diversified interaction with the statecraft, and his contribution on academic learnings and political affairs of Ching Dynasty.
3. Report of Research
Juan-Yuan had contributions on both thoughts and practice of statecraft. This thesis will try to draw back to the history of Ching dynasty and find a complete assessment for Juan-Yuan. The summaries are as followed:
In social aspect: Juan-Yuan’s social aid for country and people included attending personally to the front to relieve the disaster and give out alms to the poor, observing the situation to suppress bandits and dissolve the burglary, setting up the baby’s hall to rescue the abandoned baby, establishing Pu-Ji hall to benefit the living beings, establishing Xu-Li hall to help the widowed, and strictly forbidding the usage of opium to protect the health of people.
In educational aspect, Juan Yuan advocated universal education. He highly emphasized both moral education, and positively social involvement and took both of them as his educational goal. Juan-Yuan deleted the stereotyped articles but advocated practical paleography as his teaching materials. He advocated 2 kinds of teachings methods: free discussion and teaching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ir different abilities. He discarded the authoritative system but advocated the senior system so as to hand down teachings to cultivate the brilliant students and build up an academic center(Gu-Jing Hall and Xue-Hai Hall). With the spread of Juan-Yuan’s educational thoughts, his ideas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people of Ching dynasty.
In economic aspect: Juan-Yuan concerned the economic reform of people’s livelihood.
Juan Yuan, a chief in Ching dynasty, worked hard on some plans, such as the canal transport, salt work, and the reform of the canal. Juan Yuan put forward trenchant suggestions, including the promotion of salt government, the problem of canal reform, the promotion of the talented people, and the advocates of public fiance.
In political aspect: Juan-Yuan carried out some policies for the welfare of people and country. Juan Yuan put forward many political projects, such as the planning from the diplomacy, the assertion of sovereign rights, and the promotion of talented people. Besides, he actively carried out an “open-door” trade policy, and even attended in person to the training and the management of troops.
In cultural aspect, Juan-Yuan promoted a cultural activity to keep cultural heritage. Juan -Yuan approv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books and resolved to edit the book histories; therefore, he engraved books more than 3,000. Juan-Yuan’s contribution on culture included engraving books, editing the books, and collecting posthumous papers.
I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spect: Juan Yuan had a farsighted ideas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 opposed conservative superstition but actively advocated scientific innovation. Hi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 achievement could be found in the book of “Chou-Ren Chuan.”
In a word, the academic in Ching dynasty emphasized on textual criticism and papyrus; therefore, the scholars had little performance on statecraft. Among all the scholars in Ching dynasty, Juan-Yuan not only had new and creative ideas for academic thoughts, but also had the ambition to promote culture. He even had great contributions on the thoughts and practice of statecraft. It is clear that the historical position of Juan-Yuan can’t be ignored.
一、阮元之主要著作:

《揅經室集》,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93年5月第1版
《揅經室集》,台北:世界書局出版,民國53年(1964)初版
《揅經室集再續集》,百部叢書集成
《阮元揅經室遺文緝存》(一)-(六),陳鴻森編輯,《大陸雜誌》第103期,第1- 6卷,民國90年(2001)
《經籍纂詁》,台北:世界書局出版,民國45年(1956)2版
《詩書古訓》,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叢書集成初編72,民國25年(1936)
《皇清經解》,台北:藝文印書館出版,民國49年(1960)
《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台北:大化書局出版,民國78年(1989)4版
《疇人傳彙編》,台北:世界書局出版,民國51年(1962)
《清代疇人傳》,周駿富輯《清代傳記叢刊》,明文書局出版
《湖北續志》,台北:成文出版社出版,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江蘇省377,民國78年(1989)
《廣東通志》,台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出版,民國48年(1959)影印
《山左金石志》,台北:新文豐出版社出版,民國66年(1977)石刻史料新編19
《兩浙金石志》,台北:新文豐出版社出版,民國66年(1977)石刻史料新編14
《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皇清經解》卷1057
《考工記車制圖解》,《皇清經解》卷1055
《四庫未收書提要》,台北:藝文印書館出版,民國78年(1989)6版
《淮海英靈集》,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叢書集成初編417,民國25年(1936)
《廣陵詩事》,台北:廣文書局出版,古今詩話叢編,民國60年初版(1971)
《詁經精舍文集》,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叢書集成初編417,民國25年(1936)
《宛委別藏》,台北:商務印書館出版,民國70年(1981)初版
《文選樓藏書記》,台北:廣文書局出版,民國58年(1969),書目3編

二、古籍

《周易注疏》,魏王弼注、唐孔穎達正義,藝文印書館出版,十三經注疏本
《周易注疏》,魏王弼注、唐孔穎達正義,藝文印書館出版,十三經注疏本
《周易注疏》,魏王弼注、唐孔穎達正義,藝文印書館出版,十三經注疏本
《周禮注疏》,東漢鄭玄箋、唐賈公彥疏,藝文印書館出版,十三經注疏本
《儀禮注疏》,東漢鄭玄箋、唐賈公彥疏,藝文印書館出版,十三經注疏本
《禮記注疏》,東漢鄭玄箋、唐孔穎達正義,藝文印書館出版,十三經注疏本
《禮記集解》,清孫希旦撰,台北:文史哲出版社出版,民國56年(1967)
《左傳注疏》,晉杜預集解、唐孔穎達正義,藝文印書館出版,十三經注疏本
《論語注疏》,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藝文印書館出版,十三經注疏本
《孝經注疏》,唐玄宗御注、宋邢昺疏,藝文印書館出版,十三經注疏本
《孟子注疏》,漢趙岐注、宋孫奭疏,藝文印書館出版,十三經注疏本
《文獻通考》,馬端臨,台北:新興書局出版,民國52年(1963)10月新1版
《新校本舊唐書》,台北:鼎文書局出版,民國65年(1976)
《新校本史記三家注》,楊家駱主編,台北:鼎文書局出版,民國69年(1980)
《漢書》,班固傳、顏師古注,中華書局出版,民國65年(1976)
《後漢書》,范瞱撰、唐李賢等注,台北:中華書局出版,民國64年(1975)
《戰國策新校注》,繆文遠,四川:巴蜀書社出版,1987年9月
《清史稿》,趙爾巽、柯劭忞,台北:洪氏出版社出版,民國70年(1981)
《清代傳記叢刊》(附索引),周駿富,台北:明文書局出版
包括下列書目:
《漢學師承記》,江藩
《清儒學案小傳》,徐世昌
《清代樸學大師列傳》,支偉成
《儒林集傳錄存》,阮元
《清史稿列傳》,趙爾巽
《清史列傳》,清國史原編
《碑傳集》,錢儀吉
《清代七百名人傳》,蔡冠洛
《清聖祖實錄選輯》,台北:大通出版社出版,民國73年(1984)
《清實錄經濟史資料》(順治至嘉慶朝),陳振漢等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1989年
《聖武記》,魏源,台北:世界書局出版,《中國學術名著》(第六集之一),民國51年(1962)
《校禮堂文集》,凌廷堪,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98年

三、近人專著(依書名筆劃為次)

《中國人口思想簡史》,張敏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1982年10月第1次印刷
《中國文化史》,柳詒徵,台北:正中書局出版,民國76年(1987)11月初版第16次印刷
《中國古代經濟思想名著選》,趙靖主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1985年6月第1次印刷
《中國全史》,史仲文、胡曉林,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94年4月第1次印刷,包括下列書目:
《中國清代思想史》,張越
《中國清代經濟史》,龐毅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二冊),錢穆,台灣:商務書局出版,民國79年(1990)10月臺10版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梁啟超,台北:華正書局,民國83年(1994)8月
《中國近三百年哲學史》,蔣維喬,台灣:中華書局出版,民國69年(1980)11月3版
《中國封建社會史論》,侯外廬,台北:谷風出版社出版,1979年2月第1版
《中國思想史》,張豈之,台北:水牛出版社出版,民國81年(1992)初版
《中國思想史綱》,侯外廬,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1991年5月第2次印刷
《中國思想通史》第五卷,侯外廬,台北:谷風出版社出版,1979年2月第1版
《中國哲學範疇導論》,張立文,台北:三民書局出版,民國82年(1993)4月初版
《中國哲學範疇導論》,葛榮晉,萬卷樓圖書公司出版,民國82年(1993)4月初版
《中國科學文明史》,台北:木鐸出版社,民國72年(1983)
《中國歷代戶口、田地、田賦統計》,梁方仲編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85年2月第3次印刷
《中國歷代思想家•阮元》,余新華,商務印書館出版,1999年8月更新版第1次印刷
《中國經濟史論叢》,全漢昇,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出版,1792年8月
《中國實學思想史》,葛榮晉,北京師大出版社出版,1994年
《中國學術史論》,周彥文主編,台北:學生書局出版,2004年8月初版
《古代中國的科學家》,蔡仁堅,景象出版社出版,民國65年(1976)9月20日初版
《生活在清朝的人們》,馮爾康,北京:中華書局出版,2005年3月第2次印刷
《阮元年譜》,張鑑等撰、黃愛平點校,中華書局出版,1995年1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阮元年譜》,王章濤,黃山書社出版,2003年第1版第1次印刷
《阮元與小學》,陳東輝,北京:中國文聯出版,1999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阮元思想研究》,李成良,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1997年第1版第1次印刷
《阮元傳》,王章濤,黃山書社出版,1994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阮元評傳》,王章濤,揚州:廣陵書社出版,2004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阮元評傳》,郭明道,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2005年1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論文集》,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台灣:學生書局出版,民國73年(1984)4月
《皇朝經世文編》,賀長齡、魏源,台北:國風出版社出版
《明清史》,陳捷先,台北:三民書局出版,民國79年(1990)12月初版
《明清實學思潮史》,陳鼓應等,齊魯書社出版,1989年
《哲學概論》,唐君毅,台灣:學生書局出版,民國80年(1991)10月全集校訂版
《從傳統走向近代-中國科學文化史上的阮元》,張立,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2005年12月
《焦循、阮元評傳》,《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2006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
《莊子今註今譯》,王雲五主編、陳鼓應註釋,台北:商務印書館出版,民國81年(1992)10月初版第十一次印刷
《清人文集別錄》,張舜徽,台北:明文書局出版,民國71年(1982)出版
《清史大綱》,金兆豐,學海出版社出版,民國66年(1977)8月2版
《清史論叢》,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所歷史研究室編,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92年
《清史研究論藪》,王家儉,台北:文史哲出版社出版,民國83年(1994)初版new window
《清代名人傳略》,�睄}義,西寧:青海出版社出版,1990年2月第1次印刷
《清代通史》,蕭一山,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民國51年(1962)9月台1版
《清代揚州學術研究》,祁龍威、林慶彰,學生書局出版,2001年
《清代揚州學術》,楊晉龍,中研院文哲所出版,2005年
《清代學者象傳合集》,葉衍蘭、葉恭綽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89年7月第1次印刷
《清代學術史研究》,胡楚生,台北:台灣學生書局出版,民國82年(1993)3月初版2刷
《清代學術史研究續編》,胡楚生,台北:台灣學生書局出版,民國83年(1994)12月初版
《清代學術概論》,梁啟超,台北:台灣商務書局出版,民國74年(1985)2月臺2版
《清代科舉》,劉兆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出版,民國68年(1979)10月再版
《清代揚州學記》,張舜徽,揚州:廣陵書社出版,2004年12月第1版
《清代義理新貌》,張麗珠,台北:里仁書局出版, 民國88年(1999)5月初版
《清代經學研究論集》,林慶彰,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2002年8月出版new window
《清代經學算學關係試論•談天三友焦循、汪萊和李銳》,洪萬生主編《談天三友》,台北:明文書局出版,1993年
《清代漕糧海運與社會變遷》,倪玉萍,上海書店出版社出版,2005年4月第1版
《清儒學案新編》,楊向奎,齊魯書社出版,1985年
《清儒名著述評》,鄭吉雄,台北:大安出版社出版,2001年8月第1版
《揚州歷代名人》,王瑜主編,江蘇:古籍出版社出版,1992年12月
《揚州學派概論》,趙航,揚州:廣陵書社出版,2003年11月第1版
《圖書文獻學論集》,胡楚生,台北:台灣學生書局出版,2002年4月初版
《學人游幕與清代學術》,尚小明,北京:社會科學出版,1999年10月第1版
《憂患意識的體認》,高明等教授,台北:文津出版社出版,民國76年(1987)4月初版
《歷代職官沿革史》,陳茂同,華東師範大學出版,1988年3月
《錢寶琮科學史論文選集》,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編,科學出版社出版

四、學位論文(依畢業年代為次)

《汪容甫學述》,陳熾彬,民國73年(1984)政大中研所碩士論文
《阮元學術之研究》,劉德美,民國75年(1986)師大歷史博士論文new window
《清代台灣的社會救濟事業》,戴文鋒,民國80年(1991)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清代論語學》,張清泉,民國81年(1992)逢甲大學碩士論文
《乾嘉時期的義理學趨向研究》,張麗珠,民國84年(1995)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博士論文new window
《「揅經室集」釋詞例釋》,劉玉國,民國84年(1995)香港大學博士論文
《阮元輯書刻書考》,黃慶雄,民國85年(1996)東海中文碩士論文
《阮元經學之研究》,楊錦富,民國90年(2001)高師大國文博士論文new window
《清代漕運「制度變遷」研究》,李順民,民國90年(2001)台灣師大歷史系博士論文new window
《阮元「揅經室外集」研究》,王文德,民國90年(2001)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碩士論文
《阮元仁學思想研究》,莊家敏,民國92年(2003)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阮元碑學研究》,林翠華,民國93年(2004)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從救恤到「社會事業」--台灣近代社會福利制度之建立》,劉晏齊,民國94年(2005)台大碩士論文

五、期刊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為次)

大谷敏夫著、 盧秀滿譯,〈揚州常州學術考一有關其與社會之關聯〉,《中國文哲研究通訊》,37第10卷第1期,民國89年(2000)3月new window
于鵬翔,〈論乾嘉學派形成中的民族因素〉,《松遼學刊》,1990年3月
尹協里,〈略論阮元的實事求是之學〉,《江淮論壇》,1987年5月
尤置,〈關於乾嘉學派的評價〉(綜述),《學術月刊》,1964年5月
戶仁龍,〈清代諸子學史述略〉,《社會科學輯刊》,1991年3月
丁懷超,〈清代學術的哲學闡釋--評清代哲學〉,《哲學研究》,1992年7月
王世光,〈清代中期「以禮代理」說當議〉,《孔子研究》第2期,2004年
王茂,〈阮元的仁學新義〉,《清代哲學》,1992年1月第1次印刷
王家儉,〈清代禮學的復興與經世禮學思想的流變〉,《漢學研究》,第24卷第1期,民國95年(2006)6月。new window
王俊義,〈論乾嘉「揚州學派」〉,《青海社會科學》,1989年3月
王俊義,〈論乾嘉學派的學術成就與歷史侷限〉,《社會科學輯刊》,1991年第2期
王德亞,〈阮元卒年質疑〉,《湘潭大學學報》,1987年4月
王德昭,〈清代的科舉入仕與政府〉,《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所學報》,民國70年(1981)第13卷
王萍,〈阮元與疇人傳〉,《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期new window
王爾敏,〈晚清實學所表現的學術轉型之過渡〉,《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2期,民國95年(2006)6月new window
王鍾翰,〈清代乾嘉道時期歷史地位與時代特色〉,《吉林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 ,1990年2月
包遵信,〈阮元和清代漢學〉,《文化中國》第一卷第三期,1994年12月
白莉民,〈論書院與自然科學教育〉,《湖南大學學報》15(4),1988年
田宗堯,〈春秋榖梁傳阮氏校勘記補正〉,《孔孟學報》第8期new window
田漢云、古明,〈論阮元的詩〉,《揚洲師院學報》,1991年3月
朱戢,〈清代揚洲學者阮元〉,《鄉土文化研究》,《揚洲師院學報》,1981年第4期
朱端強,〈乾嘉學派治學方法簡論〉,《歷史教學》,1981年6月
江蘇藝文志揚州卷編寫組,〈清代揚州經學家及其著述〉,《揚州師院學報》,1992年第4期
李威熊,〈乾嘉之學在學術史上的地位〉,《中國文哲研究通訊》4卷第1期
李威熊,〈清代吳派經學評述〉,《中華學苑》第36期new window
李貴生,〈阮元文論的經學義蘊〉,《漢學研究》,第24卷第1期,民國95年(2006)6月new window
李緒柏,〈清後期廣東學術文化的奠定者阮元〉,《廣東社會科學》第5期
李錦全,〈阮元實學思想述評-兼論阮元對人生「三不朽」的價值取向〉,《華學》第4輯,2000年8月
李華,〈清代前期賦役制度的改革----從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到攤丁入畝〉, 《清史論叢》,瀋陽:遼寧古籍,1996年
阮衍喜,〈阮元籍貫正〉,《揚洲師院學報》,1986年3月
何佑森,〈阮元的經學及其治學方法〉,《故宮文獻》第2卷第1期
余英時,〈曾國藩與「士大夫之學」〉,《故宮學術季刊》第11卷第2期,民國82年(1993)冬季出版new window
余新華,〈阮元的學術淵源和宗旨〉,《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8年第3期
吳鋒,〈阮元對中國傳統孝觀念的新闡揚〉,《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6卷第4期,2002年7月
吳雁南,〈清代經學的特點〉,《中州學刊》,1990年2月
祁龍威,〈清乾嘉後期揚州三儒學術發微〉,《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4卷第2期,2000年3月。
宋戟,〈清代揚州學者阮元〉,《鄉土文化研究揚州師院學報》,1981年4月
宋巧燕,<20世紀的阮元研究>,《中州學刊》,2003年7月第4期
杜孟翁,〈阮元與汪中平議〉,《暢流》,1978年2月
杜維運,〈清乾嘉時代流行於知識份子間的隱退思想〉,《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7期new window
杜維運,〈清盛世的學術工作與考據學的發展〉,《大陸雜誌》第28卷第9期
周長源,〈介紹阮元側室唐氏玉柩記〉,《文物》,1996年第2期
周積明、雷平,〈清代經世思潮研究述評〉,《漢學研究通訊》25:1(總97期),民國95年(2006)2月new window
林海俊,〈清代古文字學家阮元〉,《揚州大學學報》,1998年第5期
姚堯,〈阮元倡讀孝經之背景與影響〉,《孔孟月刊》第18卷第3期
洪萬生,〈錢嘉學派與圓徑周率〉,《科學月刊》第22卷第9期
孫廣海,〈阮元研究回顧〉,《漢學研究通訊》25:3(總99期),民國95年(2006)8月new window
孫宏安,〈中國古代科學教育史略〉,瀋陽:遼寧教育,1996年
孫毓棠、張寄謙,〈清代的墾田與丁口的記錄〉,《清史論叢》,瀋陽:遼寧古籍,1996年
班吉慶,〈揚州學派辭書編纂的理論和實踐〉,《揚州師院學報》,1991年 3月
馬家鼎,〈阮元<修隋煬帝陵記>以及<阮元曲江亭記>〉,《楊州文選》,江蘇:蘇州大學出版社,2001年 12月第1次印刷。
姜守鵬,〈乾嘉道時期中國社會經濟結構的變革〉,《清史研究》,1991年4月
張立,〈科學「乃儒流實事求是之學」—略論阮元科學思想的實學精神及其局限〉,《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39(3),2002年
張立,〈杭州訓詁經精舍的科學教育〉,《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學學報)第35卷第5期,2005年
張連生,〈論清代揚州學派的揚州地方史研究〉,《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6卷第6期,2002年11月
張瑞山,〈乾嘉學派與清代天算、地學、醫學〉,《自然辯證法通訊》,14(5),1992年
張壽安,〈清代揚州學派研究展望〉,《漢學研究通訊》76,民國89年(2000)11月new window
張壽安,〈打破道統、重建學統à清代學術思想史的一個新觀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2期,民國95年(2006)6月new window
張樹忠,〈阮元與宛委別藏〉,《圖書館雜誌》第7期,2001年
張守龍,〈乾嘉士林風氣初探〉,《松遼學刊》,1990年3月
許衛平,〈略論揚州的私志〉,《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8卷第1期,2004年
郭明道、田漢云,〈阮元的訓詁方法和成就〉,《揚洲師院學報》第3期,1989年
郭明道,〈清代的教育改革家─阮元〉,《揚洲師院學報》,1990年4月
郭明道,〈阮元的校勘思想和方法〉,《揚洲師院學報》,1991年2月
郭明道,〈論阮元對乾嘉漢學的貢獻〉,《史學月刊》,1992年2月
郭明道,〈傑出的經學家─阮元〉,《揚洲師院學報》,1992年4月
郭明道,〈阮元的哲學思想〉,《揚州地方文化研究》,1996年第1期
郭明道,〈揚州學派哲學思想初探〉,《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6卷第6期,2002年11月
郭明道,〈論揚州學派的學術特徵〉,《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7卷第3期,2003年5月
郭明道,〈阮元的學術淵源和治學宗旨〉,《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9卷第5期,2005年9月
陳鴻森,〈阮元刊刻《古韻廿一部》相關故實辨正─兼論《經義述聞》作者疑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6:3,2005年
陳東輝,〈阮元的學術地位與成就〉,《杭州師範學院學報》,1991年3月
陳東輝,〈阮元與詁經精舍〉,《浙江學刊》,1991年4月
陳東輝,〈由訓詁以考文化〉,《揚州大學學報》第2期,1992年
陳東輝,〈阮元創設詁經精舍考略〉,《中國文化研究》,1997年4月
陳東輝,〈阮元與《宛委別藏》〉,《杭州師範學院學報》,1997年5月
陳東輝,〈阮元編刻書籍考略〉,《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3期,1997年
陳東輝,〈試論阮元在訓詁學上的貢獻〉,《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2期,1997年
陳東輝,〈阮元與段玉裁之恩怨探析〉,《浙江大學學報》,2003年
陳東輝,〈清代杭州靈隱書藏及經藏考略〉,《書目季刊》第34卷第2期
陳祖武,〈論清初學術的歷史地位〉,《清史研究》,1991年1月
陳祖武,〈孔子仁學與阮元的《論語論仁論》〉,《漢學研究》,第12卷第2期 ,民國83年(1994)12月new window
陳衛平,〈從「會通以求超勝」到「西學東源」說〉,《自然辯證法通訊》11(2),1989年
陳沅淵,〈阮元與廣東文教〉,《廣東文獻》,1996年12月
陳權清,〈清代人口的增長與危機〉,《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20卷第6期,1991年11月
陳鋒,〈近代百年來清代鹽政研究述評〉,《漢學研究通訊》,民95年(2006)5月new window
程克雅,〈阮元「以古訓求義理」訓詁方法析論〉,《東華人文學報》第3期,2001年7月new window
喬衍琯,〈跋宋監本周易正義—兼論阮元十三經校勘記〉,《孔孟學報》第6期new window
彭林,〈從《疇人傳》看中西文化衝突中的阮元〉,《學術月刊》,1998年第5期
程金造,〈讀《研經室集釋相》〉,《蘭州大學學報》,1984年2月
童一鳴,〈阮元年表〉,《書法研究》,1997年第4期
黃光武,〈阮元題款伯簋全形圖〉,《文物天地》,1995年第2期
黃愛平,〈阮元學術述論〉,《史學集刊》,1992年1月
黃愛平,〈從《疇人傳》看阮元的西學思想〉,《清史研究通訊》第3期,1989年
楊向奎,〈論性命古訓〉,《史學集刊》,1992年1月
楊惠卿、梓翰,〈話說阮元《廣東通志》中的古粵園林〉,《廣州史志》,1994年第2期
楊晉龍,〈台灣學者研究「清乾嘉揚州學派」述略〉,《漢學研究通訊》76,民國89年(2000)11月new window
楊晉龍,〈重返揚州南京論學考察記〉,《中國文哲研究通訊》39,第10卷第3期,民國89年(2000)9月
詹杭倫,〈評李成良著《阮元思想研究》〉,《人文中國學報》,2000年7月
趙葦航,〈揚州學派學者遺跡概要─阮元遺跡〉,《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9卷第3期new window
劉玉國,〈阮元釋「予仁若考」平議〉,《揚州研究專輯》,《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0卷第1期new window
劉琪,〈阮元教育實踐述評〉,《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1986年
劉益安,〈論乾嘉考據學派的歷史作用及批判繼承問題〉,《學術月刊》,1965年1月
劉墨,〈乾嘉時期的學術贊助〉,《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
劉寶玲,〈略論阮元在文獻學上的成就〉,《圖書情報工作》第10期,2001年
德明,〈阮元史學傳著述評〉,《揚州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1995年
漆永祥,〈乾嘉學術成因新探〉,《西北師大學報》第2期,1991年
潘寶明,〈揚州園林書卷氣當議〉,《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6期,1999年
蔣秋華,〈大陸學者對乾嘉揚州學派的研究〉,《漢學研究通訊》76,民國89年(2000)11月new window
韓文寧,〈我國科學家傳記的開山之作—阮元與《疇人傳》〉,《圖書與情報》(漢學),民國89年(2000)3月
顏建華,〈阮元《揅經室集》集外文輯佚〉,《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9卷第6期,2005年11月
羅中琦,〈阮元《疇人傳》之科學思想論析〉,《弘光人文社會學報》第2卷,2005年
暴鴻昌,〈清代史學經世致用思潮的演變〉,《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91年1月
諶三元,〈阮元與圖書編撰學〉,《江蘇圖書館學報》,1999年2月
顧之川,〈阮元的小學成就及治學方法〉,《青海師範大學學報》,1991年2月
黃毅譯注,〈阮元傳〉,《清史稿選譯》,巴蜀書社,1994年7月第1次印刷
蕭捷富、許蘇民,〈洪榜、凌廷堪、阮元的理欲觀〉,《明清啟蒙學術流變》,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年10月第1版
鍾肇鵬,〈阮元《性命古訓》〉,《中國哲學範疇叢刊》,北京圖書,1997年6月第1次印刷

六、會議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為次)

岑溢成,〈阮元《性命古訓》析論〉,《清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車行健,〈學海堂與今文經學在廣東的興起〉,《中研院廣東學者的經學研究》(第二次學術研討會)
林子雄,〈學海堂集研究〉,中研院廣東學者的經學研究(第二次學術研討會)
祁龍威,〈讀阮元《揅經室集》札記〉,《清代揚州學派學術研討會》,2001年5月3、4日
陳東輝,〈詁經精舍與清代中後期浙江漢學〉,浙江學者的第二次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中文所,2005年12月8日
陳祖武,〈阮元與《皇清經解》〉,《第一屆國際清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章權才,〈阮元與清代經學〉,《清代揚州學派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1年5月3、4日
劉文強,〈阮元《十三經校勘記》研究-禮記篇〉,第五屆清代學術研討會,1997年11月

七、外文著述

1、英文

Van Hée. The Ch’ou–Jen Chuan of Yüan Yüan‚ISIS‚1926,8
Yoshio Mikami. The Ch’ou–Jen Chuan of Yüan Yüan, ISIS,1928,9
Smith‚D.E. ,History of Mathematics, Vol. 1, Ginn and Company, 1923
Jean­Claude Martzloff. A History of Chinese Mathematics. Springer, 1997
Jonathan Porter.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in Early Modern China. ISIS, 1982, 269

2、日文

近藤光男〈阮元清朝考證學の研究〉,東京研文社,1987年7月
藤塚 鄰〈金阮堂と阮芸臺父子-皇清經解を中心として〉
服部先生古稀祝賀紀念論文集,東京:富山房,1936年(昭和11)11月
藤塚 鄰〈金秋史の人燕と翁、阮二經師-清朝文化東漸の-斷面〉
京城帝國大學文學會論纂 第1號(東方文化史叢考)
東京:京城帝國大學文學會,1935年(昭和10)3月
橋本高勝〈性命古訓の文化史觀-阮元經學の立場と理論〉
京都產業大學論集第16卷第4號,1987年(昭和62)3月 
關口 順、近藤光男 〈「十三經注疏校勘記」略說〉
中國關係論說資料,第26號 第1分冊(上),1984年(昭和59),
橋本高勝〈阮元論語注疏校勘記について〉
京都產業大學論集 第18卷3號(外國語 外國文學系列 第16號),1989年(平成1)3月
藤塚明直〈皇清經解の編纂とその影響〉
東京 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部支那哲文學科卒業論文,1941年(昭和16)3月
(1)、東洋文化(無窮會)復刊第46號(通卷第280號),1979年(昭和54)7月(2)、東洋文化(無窮會)復刊第47號(通卷第281號),1980年(昭和55)7月(3)、東洋文化(無窮會)復刊第48號(通卷第282號),1981年(昭和56)7月
濱口富士雄〈阮元の考據學上の位置について〉
倫理思想研究 第5號,1981年
真田但馬 〈阮元の南北書派論について〉
東洋研究 第8號,1964年8月
小澤文四郎〈阮元と方東樹要旨)
斯文 第24編第12號,1932年(昭和7)6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