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今昔物語集》中的「中國」
作者:蔡嘉琪
作者(外文):Tsai, Chia-Chi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比較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林水福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0
主題關鍵詞:今昔物語集中國比較文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8
本論文鎖定於平安時期《今昔物語集》對中國的關注,探討編者重建中國史、詮釋中國著名歷史人物與事件的觀點。希望藉由分析本書所建構的中國,瞭解日本建立自身主體性的過程。關於日本如何重現中國,可由影響和接受的兩大主體,以及連結其間的媒介這三方面來討論。兩個主體當然是指中國與日本兩國,而串連起影響發送者及接受者兩端的媒介,擔負起文化傳播的功能。
第二章以《今昔物語集》的文類「說話」為論述中心,討論「說話」文學中的中國元素。包括中國「小說」的發展和唐代盛行的「傳奇」及「變文」兩種文體對日本「說話」的影響,並論及中國與日本「說話」的題材、體裁的選擇,「話末評語」和中國「論贊體」的關聯性等諸多問題,以瞭解唐文學對《今昔物語集》的影響。
第三章以《今昔物語集》當中融入的儒家思想為主題,探討論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對日本的政治、社會、外交、文學各層面的影響,同時對該書的編者對儒家思想中五倫的看法及其所提出的生活原則,與平安時期其他的相關作品作比對,藉以瞭解兩者之間的落差,梳理中國儒家思想在日本文學中被內化的過程。最後再以日本傳統的神道信仰為主題,探討日本神道信仰與中國儒家思想相互抵觸和互為所用的原因,然後歸納出在《今昔物語集》及平安時期社會中神道信仰與儒家思想的共存之道。
第四章將探討關於《今昔物語集》中塑造的中國國家形象。以比較文學形象學的角度,分析日本與中國的二元關係形成的原因。包括兩國國勢的盛衰對國家形象產生的變化,並討論《今昔物語集》編者如何利用「中國」為陪襯,以確立日本的國家價值的經過。
第五章以《今昔物語集》的編者對中國人物形象之重塑的目的為主軸,首先研究編者所塑造的中國君王形象的共同特徵。其次則觀察本書所呈現不同的孔子形象,並對照相關中日文獻,釐清其間的差異,分析在《今昔物語集》中孔子的形象轉變,以歸納該形象形成之所以形成的原因。最後以收錄於震旦部的三則故事為主,分析本書編者所描繪的中國女性的特徵,勾勒出編者建構的中國女性形象。
第六章著眼於《今昔物語集》的編者刻意挑選了四十篇他認為足以代表中國歷史的作品,貫串成卷,且冠以「國史」之名,做為震旦部最末卷的動機。首先剖析「秦朝」、「秦始皇」和「徐福」三個關鍵概念,其次則就本書缺字的問題,透過觀察缺字性質的統計數據,分析缺字發生的原因及缺字與說話功能的關連性,藉此瞭解編者的用意,探究平安時期知識份子的意識形態。
中國與日本,兩個近在咫尺的國家,兩者之間的關係從古至今經歷過多少轉變,在文學、政治、藝術等各個不同的領域上都有著密切關連。對古代中國而言,日本不過是「倭」、「東夷」等蠻夷之邦的一員;然而對於日本而言,中國曾經是一個理想的國度;曾幾何時,那個令人神往不已的「完美中國」已不復存在。
日本藉由吸收自中國的文化為基礎,發展出屬於日本的特質,以確立其主體性;藉由言說中國,同時也進行自我省視、自我定義、與自我想像。「中國」,擔任著日本建立主體性時最重要的角色,是日本由鏡中看到的那個「他者」。然而,這個「他者」的角色,除了「中國」之外,任誰都無法取代。
引用文本
一、日文文本
小峯和明校注。『今昔物語集』二。『新日本古典文學大系』34。東京:岩波,1999。
今野達校注。『今昔物語集』一。『新日本古典文學大系』33。東京:岩波,1999。
池上洵一譯注。『今昔物語集10震旦部』。『東洋文庫』383。東京:平凡社,1980。
馬淵和夫、国東文麿、稲垣泰一校注、訳。『今昔物語集』一~四。『日本古典文學大系』35-38。東京:小學館,1999-2002。

二、中文譯本
北京編譯社譯。張龍妹校注。《今昔物語集》上下冊。北京:人民文學,2008。
金偉、吳彥譯。《今昔物語集》第一至三冊。瀋陽:萬卷,2006。


參考文獻
一、專書
(一)、英文
Benjamin, Walter. “Theses on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 Kierman Ryan ed. New Historicism and Cultural Materialism: A reader. London: Arnold, 1996. 32-40.
Bernheimer, Charles, e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the Age of Multiculturalism.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P, 1995.
Brannigan, John. “History, Power and Politics in the Literary Artifact: New Historicism.” Introducing Literary Theories: A Guide and Glossary. Ed. Julian Wolfreys. Edinburgh: Edinburgh UP, 2001. 169-84.
Greenblatt, Sephen. Renaissance Self-Fashioning: From More to Shakespeare. Chicago: Chicago UP, 1980.
---. Shakespearean Negotiations: The Circulation of Social Energy in Renaissance England. California: California UP, 1988.
Koelb, Clayton, and Susan Noakes eds. The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on Literature: Approaches to Theory and Practice. Itaca: Conell UP, 1988.
Lacan, Jacques. The Mirror Stage as Formative of the Function of the I as Revealed in Psychoanalytic Experience.”Critical Theory Since 1965. Eds, Hazard Adams and Leroy Searle. Florida: Florida State UP, 1989. 734-38.
Saussy, Haun, e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an Age of Globalization.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P, 2006.
Spivak, Gayatri Chakravorty. Death of a Discipline. New York: Columbia UP, 2003.
Stallknecht, Newton P., and Horst Frenz eds. Comparative Literature: Mathod and Perspective. Carbondale: Southern Illinois UP, 1971.
Veeser, H. Aram, ed. The New Historicism: A Reader.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 The New Historicism. New York: Routledge, 1989.
Weisstein, Ulrich.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Literature Theory: Survey and Introduction. Taipei: Bookman books, 1988.
Williams, Raymond. “Base and Superstructure in Marxist Cultural Theory” Kierman Ryan ed. New Historicism and Cultural Materialism: A reader. London: Arnold, 1996. 17-21.
Yves, Chevrel. La Litterature Comparee. Paris: PU de France, 1989.



(二)、中文
[宋]耐得翁。《都城紀勝》。《景印文淵四庫全書史部》348地理類。共一千五百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歐陽修等。《新唐書》第三冊。《二十五史》第二十七冊。共五十冊。[唐]孔穎達等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周]列禦寇。《列子》。王強模譯注。臺北:五南,1996。
[明]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文體序說三種》。大安出版社編輯。臺北:大安,1998。
[東周宋]莊周。《莊子》。張耿光譯注。臺北:臺灣古籍,2004。
[東周趙]荀況。《荀子》。[唐]楊倞注。上海:上海古籍,1990。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集解》第一、二冊。[唐]李賢注、[晉]司馬彪撰志、[梁]劉昭撰、[清]王先謙集解。《二十五史》第五、六冊。共五十冊。[唐]孔穎達等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讀本》。王更生注譯。臺北:文史哲,1985。
[後晉]劉昫等。《舊唐書》第二、三冊。《二十五史》第二十三、二十四冊。共五十冊。[唐]孔穎達等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後漢]班固《漢書補注》第一、二冊。[唐]顔師古注、[清]王先謙補注。《二十五史》第三、四冊。共五十冊。[唐]孔穎達等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唐]元稹。《元氏長慶集》。京都:中文,1972。
[唐]令狐德棻。《周書》。《二十五史》第十七冊。[唐]孔穎達等編。共五十冊。臺北:藝文印書館, 1972。
[唐]白居易《白居易集箋校》。朱金城箋校。上海:上海古籍,1988。
[唐]孟棨等。《本事詩、續本事詩、本事詞》。李學穎標點。上海:上海古籍,1991。
[唐]房喬等。《晉書斠注一》。[清]吳士鑑,劉承幹同注、盧弼集解。《二十五史》第八冊。共五十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續集》。新一版。北京:中華,1985。
[唐]唐臨。《冥報記》。方師銘輯校。北京:中華,1992。
[唐]郭湜。《高力士外傳》。《筆記小說大觀》第三編。共二十五冊。臺北:新興,1974。
[唐]魏徵等。《隋書》。《二十五史》第十八冊。共五十冊。[唐]孔穎達等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晉]干寶。《新譯搜神記》。黃鈞注譯。臺北:三民,1996。
[晉]李瀚。《蒙求集註》。徐子光補註。《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
[晉]陳壽。《三國志集解》。[南朝宋]裴松之注。《二十五史》第七冊。共五十冊。[唐]孔穎達等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清]永瑢、紀昀等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第三冊。共五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郭慶藩。《校正莊子集釋》下冊。二版。臺北:世界書局,1962。
[漢]孔安國。《尚書正義》。[唐]孔穎達等正義。許錟輝分段標點。《十三經注疏》第二冊。共十九冊。臺北:新文豐,2001。
[漢]司馬遷。《資治通鑑》第九冊。《中國學術名著》。胡三省注。‬臺北:建宏,1977。
[漢]司馬遷《史記》第一、二冊。[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引、張守節正義。《二十五史》第一、二冊。共五十冊。[唐]孔穎達等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漢]東方朔。《神異經》。《筆記小說大觀》第十三編。共二十五冊。臺北:新興,1976。
---。《神異經》。《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348小說家類。共一千五百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漢]桓寬。《鹽鐵論》。[明] 張之象註、[清]顧廣圻手批并跋。《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第二十八冊。共一百冊。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
[漢]劉歆。《西京雜記》。臺一版。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大辭典》上冊。三民書局大辭典編纂委員會編輯。臺北:三民,1985。
《左傳》。[唐]孔穎達等注疏、[清]阮元校勘、[清]盧宣旬校。《十三經注疏》第六冊。‬共八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60。
《周易、尚書》。[唐]孔穎達等注疏、[清]阮元校勘、[清]盧宣旬校。《十三經注疏》第一冊。‬共八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60。
《拉康選集》。褚孝泉譯。上海:上海三聯,2001。
《儀禮注疏》上冊。[漢]鄭元注、[唐]賈公彥疏、邱德修分段標點。《十三經注疏》第八冊。共十九冊。臺北:新文豐,2001。
《禮記》。[唐]孔穎達等注疏、[清]阮元校勘、[清]盧宣旬校。《十三經注疏》第五冊。共八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60。
于春松。《制度化儒家及其解體》。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3。
王家驊。《儒家思想與日本文化》。臺北:淑馨,1994。
王國芳、郭本禹。《拉岡》。《當代大師系列》第九冊。臺北:生智,1997。
王德威。《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臺北:麥田,2004。
王曉平。《佛典‧志怪‧物語》。江西:江西人民,1990。
---。《唐土的種粒:日本傳衍的敦煌故事》。銀川:寧夏人民,2005。
王曉波。《儒法思想論集》。臺北:時報,1983。
古瀨奈津子。《遣唐使眼中的中國》。高泉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5
弗雷德里克‧詹姆遜。《政治無意識 : 作為社會象徵行為的敘事》。王逢振、陳永國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9。【譯自Jameson, Fredric. 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 Narrative as a Socially Symbolic Act. Ithaca: Cornell UP, 1981.】
石曉軍。《中日兩國相互認識的變遷》。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
伊夫‧謝弗雷。《比較文學》。馮玉貞譯。台北市:遠流,1991。【譯自Yves, Chevrel. La Litterature Comparee. Paris: PU de France, 1989.】
任繼愈。《儒教問題爭論集》。北京:宗教文化,2000。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1999。
李申。《儒學與儒教》。成都:四川大學,2005。
---。《簡明儒學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6。
李長之。《孔子的故事》。北京:北京,2002。
李昉等編。《太平御覽》。《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205類書類。共一千五百冊。紀昀等總纂。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86。
李晨陽。《多元世界中的儒家》。臺北:五南,1995。
李濤。《佛教與佛教藝術》。臺北:水牛,1982。
杜維明。《儒教》。陳靜譯。臺北:麥田,2002。new window
汪國垣編著。《唐人傳奇小說》。臺北:文史哲,1983。
肖群忠。《中國孝文化研究》。臺北:五南,2002。new window
忻劍飛。《世界的中國觀──近二千年來世界對中國的認識史綱》。上海:學林,1991。
周寧。《天朝遙遠:西方的中國形象研究》。北京:北京大學,2006。
孟華。《中國文學中的西方人形象》。合肥:安徽教育,2006。
---主編。《比較文學形象學》。北京:北京大學,2001。
尚‧拉普朗虛、尚‧彭大歷斯。《精神分析詞彙》。沈志中、王文基譯。臺北:行人,2000。【譯自Laplanche, Jean, and J.-B Pontalis. Vocabulaire De La Psychanalyse. 12th ed. Paris: de France UP, 1967.】
林存光。《歷史上的孔子形象──政治與文化語境下的孔子和儒學》。濟南:齊魯,2004。
金安平。《孔子──喧囂時代的孤獨哲理》。黃煜文譯。臺北:時報,2008。
阿部吉雄、相良亨、宇野精一等。《日本儒學史概論》。許政雄譯。臺北:文津,1993。
柯林烏。《歷史的理念》。陳明福譯。四版。臺北:桂冠,1992。【譯自Collingwood, R. G. The Idea of History.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46.】
胡懷琛。《中國小說論》。臺北:清流,1971。
韋伯。《中國的宗教 : 儒教與道教》。簡惠美譯。二版。臺北:遠流,1996。【譯自Weber, Max. Konfuzianismus und Taoismus. Glencoe, Ill.: Free Press, 1951.】
海登‧懷特。《史元:十九世紀歐洲的歷史意象 上、下》。劉世安譯。臺北:麥田,1999。【譯自White, Hayden. Metahistory: The Historical Imagination in Nineteenth-Century Europe. Baltimore: The John Hopkins UP, 1973.】
---。《形式的內容:敘事話語與歷史再現》。董立河譯。北京:文津,2005。【譯自White, Hayden. The Content of the Form: Narrative Discourse and Historical Representation.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P, 1987.】
索緒爾。《索緒爾第三次普通語言學教程》。屠友祥譯。臺中:廣陽譯學,2002。【譯自Godel, Robert. Les Sources manuscrites du cours de linguistique générale. Genève: Droz, 1957.】
曼海姆。《意識型態與烏托邦》。張明貴譯。臺北:桂冠,2006。【譯自Mannheim, Karl. Ideology and Utopia.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1997.】
張宏生。《孔子的形象及其文學精神》。臺北:麗文文化,1995。
張志彪。《比較文學形象學理論與實踐:以中國文學中的日本形象為例》。北京:民族,2007。
張京媛主編。《新歷史主義與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1993。
張哲俊。《東亞比較文學導論》。北京:北京大學,2004。
曹順慶等。《比較文學學》。臺北:揚智,2003。
梅原猛。《世界中的日本宗教》。卞立強、李力譯。四川:四川人民,2006。
許寶強、袁偉選編。《語言與翻譯的政治》。香港:牛津大學,2000。
章培恒、安平秋、馬樟根主編。《六朝志怪小說》。臺北:錦繡,1992。
傅佩榮。《儒家與現代生活》。臺北:業強,1989。
凱斯‧詹京斯。《歷史的再思考》。賈士蘅譯。二版。臺北:麥田,2006。【譯自Jenkins, Keith. Re-thinking History. London: Routledge, 1991.】
提格亨。《比較文學論》。戴望舒譯。台北:台灣商務,1995。【譯自Van Tieghem, Paul. La Littérature comparée. Paris: Colin, 1951.】
游國恩等主編。《中國文學史》。臺北:五南,1990。
黃心川主編。《世界十大宗教》。北京:新華,1988。
黃征、張涌泉校注。《敦煌變文校注》。北京:中華,1997。
黃敬家。《贊寧《宋高僧傳》敘事研究》。臺北:學生,2008。
葉國良、陳明姿編。《日本漢學研究續探:文學篇》。《東亞文明研究叢書》40。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
鈴木範久。《宗教與日本社會》。北京:中華,2005。
廖炳惠編著。《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詞彙編》。臺北:麥田,2003。
福柯。《古典時代瘋狂史》第三部。林志明譯。北京:三聯,2005。【譯自Foucault, Michel. Histoire de la folie à l'âge classique. Paris: Gallimard, 1972.】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華正,2002。
劉世劍主編。《小說概說》。高雄:麗文文化,1994。
樊和平。《儒學與日本模式》。臺北:五南,1995。
潘重規編撰。《敦煌變文集新書》上、下冊。《敦煌學叢書》第六種。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1983。
鄭樑生。《中日關係史》。臺北:五南,2001。new window
---。《日本古代史》。臺北:三民,2006。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臺北:明倫,1949。
簡瑛瑛、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編。《認同、差異、主體性》。臺北:立緒,1997。
顏廷亮主編。《敦煌文學》。甘肅:甘肅人民,1989。
羅蘭‧巴特。《神話學》。許薔薔、許綺玲譯。初版。臺北:桂冠,2007。【譯自Barthes, Roland. Mythologies. Paris: Editions du Seuil, 1957.】
---。《符號學原理》。王亮東等譯。北京:三聯,1999。【譯自Barthes, Roland. Eleménts of Sémiology. Paris: Editions du Seuil, 1964.】
嚴紹璗。《日本的中國學》。江西:江西人民,1991。
---。《漢籍在日本的流布研究》。江蘇:江蘇古籍,1992。


(三)、日文
三木紀人編。『今昔物語集、宇治拾遺物語必携』。東京:学灯社,1993。
土橋寛。『日本語に探る古代信仰』。東京:中央公論社,1990。
大津透、大隅清陽、関和彦、熊田亮介、丸山裕美子、上島享、米谷匡史著。『古代天皇制を考える』。『日本の歴史』第08巻。東京:講談社,2001。
小林保子、增古和子訳、校注。『宇治拾遺物語』。『新編日本古典文学全集』50。東京:小学館,2001。
小島憲之、直木孝次郎、西宮一民、蔵中進、毛利正守校注、訳。『日本書紀』第一冊。『新編日本古典文学全集』2。東京:小学館,1994。
小島憲之校注。『懐風藻、文華秀麗集、本朝文粋』。『日本古典文学大系』69。東京:岩波,1964。
小峯和明、藤沢周平編。『今昔物語集、宇治拾遺物語』。新潮古典文学アルバム9。東京:新潮社,1991。
小峯和明。『今昔物語集の形成と構造』。東京:笠間書院,1985。
---編。『今昔物語集を学ぶ人のために』。京都:世界思想社,2003。
王勇。『中国史のなかの日本像』。東京:農文協,2000。
山口佳紀、神野志隆光校注・訳者。『古事記』。『新編日本古典文學全集』1。東京:小学館,1997。
川口久雄、志田延義校注。『和漢朗詠集、梁塵秘抄』。『日本古典文学大系』73。東京:岩波,1965。
日本文學研究刊行會編。『今昔物語集』。『日本文学研究資料叢書』。東京:有精堂,1975。
片寄正義。『今昔物語集の研究』上、下。神奈川:芸林舎,1974。
---。『今昔物語集論』。神奈川:誠文堂,1974。
王家驊。『日中儒学の比較』。東京:六興,1988。
加地伸行。『『論語』を読む』。東京:講談社,1990。
---。『儒教とは何か』。十七版。東京:中央公論社,1998。
北畠親房。『神皇正統記、增鏡』。岩佐正、時枝誠記、木藤才藏校注。東京:岩波,1965。
市古貞次校注、訳。『平家物語』。『新編日本古典文学全集』45。東京:小学館,1994。
平安文学論究会編。『講座平安文學論究』。東京 : 風間書房,1987。
本田義憲、池上洵一、小峯和明、森正人、阿部泰郎編集。『説話とその周縁――物語・芸能』。『説話の講座』6。東京:勉誠社,1994。
---。『説話とは何か』。『説話の講座』1。東京:勉誠社,1991。
本田義憲。「今昔物語集震旦部佛来史譚資料に関する一二の問題」。『説話文学と漢文学』。3-22。
田久孝翁。『孔子は生きている』。東京:(株)IN通信社,2000。
成沢光。「辺土小国の日本」。成沢光。『政治のことば:意味の歴史をめぐって』。東京:平凡社,1984。129-76。
有賀嘉壽子編。馬淵和夫監修。『今昔物語集自立語索引』。『笠間索引叢刊』39。東京:笠間書院,1982。
江連隆。『論語と孔子の事典』。三版。東京:大修館,1997。
池上洵一。『今昔物語集の世界--中世のあけぼの』。東京:筑摩書房,1983。
---。『今昔物語集の研究--池上洵一著作集第一巻』。大阪:和泉書院,1999。
---。『説話と記録の研究--池上洵一著作集第二巻』。大阪:和泉書院,2001。
池田亀鑑。『平安時代文學概説』。東京:角川,1960。
佐藤謙三編。『今昔物語集、宇治拾遺物語』。『鑑賞 日本古典文学』第13巻。四版。東京:角川,1981。
岩波書店編集部編。『日本古典文学大系索引』上、下。『日本古典文学大系』別巻。東京:岩波,1968。
芳賀矢一。『攷証今昔物語集』。東京:富山房,1912。
---。『國文學史十講』。八版。東京:富山房,1907。
坂井衡平。『今昔物語集の新研究』。東京:誠之堂,1965。
坂本太郎、家永三郎、井上光貞、大野晋校注。『日本書紀』上、下。『日本古典文学大系』67.68。東京:岩波,1967。
長谷川端校注、訳。『太平記』。『新編日本古典文学全集』56。東京:小学館,1997。
青木和夫、稲岡耕二、笹山晴生、白藤礼幸校注。『続日本紀』二。『新日本古典文学大系』13。東京:岩波,1990。
前田雅之。『今昔物語集の世界構想』。東京:笠間書院,1999。
柳田國男。『遠野物語』。東京:新潮社,1973。
宮田尚。『今昔物語集震旦部考』。東京:勉誠社,1993。
島田謹二。『日本における比較文学』。臺北:淡江大学,1984。
馬淵和夫、小泉ひろし、今野達校注。『三宝絵、注好選』。『新日本古典文學大系』31。東京:岩波,1997。
馬淵和夫。『古典の窓』。東京:大修館,1996。
---編。『中世説話の「意味」』。叢書『日本語の文化史』。東京:笠間書院,1998。
國東文麿。『今昔物語集成立考』。増補版。東京:早稲田大学,1978。
景戒。『日本霊異記』。中田祝夫校注・訳者。東京:小学館,1995。
朝尾直弘等編。『岩波講座日本通史』。第一卷。東京:岩波,1993。
森正人。『今昔物語集の生成』。大阪:和泉書院,1986。
菅原道真。『菅家文草 菅家後集』。川口久雄校注。東京:岩波,1966。
熊谷公男。『大王から天皇へ』。『日本の歴史第』第03巻。東京:講談社,2001。
網野善彦。『「日本」とは何か』。『日本の歴史』第00巻。東京:講談社,2000。
諸橋轍次。『大漢和辭典』。卷八。東京:大修館,出版年不明。
橋本不美男、有吉保校注、訳。『歌論集』。『新編日本古典文学全集』87。東京:小学館,2002。
歴史物語講座刊行委員會編。『時代と文化』。『歴史物語講座』第七巻。東京:風間書房,1998。
藤岡作太郎。『國文學全史』。東京:岩波,1923。
藤原佐世等。『日本國見在書目録』。臺北:新文豐,1983。
嚴紹璗。『比較文學視野中的日本文化──嚴紹璗海外講演錄』。北京:北京大學,2004。
鶴田欣也。『日本文学における<他者>』。東京:新曜社,1994。



二、期刊、論文
(一)、中文
王屏。〈論日本人“中國觀”的歷史變遷〉。《日本學刊》2(2003):33-47。
王曉平。〈論《今昔物語集》中的中國物語〉。《中國比較文學》1(1984):85-101;318。
李銘敬。〈日本說話文學中中國古典作品接受研究所存問題芻議──以《日本靈異記》和《今昔物語集》為例〉。《日語學習與研究》141.2(2009):44-50。
林素英。〈先秦儒家的喪葬觀〉。《漢學研究》19.2(2001):83-111。new window
張新科。〈從唐前史傳論贊看駢文的演變軌跡〉。《文學評論》6(2007):25-31。
陳明姿。〈《今昔物語集》裡龍的故事與中國文學〉。《臺大日本語文研究》15(2008):41-53。
焦豔春。〈對“物語”定義及《今昔物語集研究綜述》〉。《語文學刊》6(2008):127-28。
黃臨芳。〈《今昔物語集》中的情愛物語〉。《中外文學》24.9(1996):35-44。new window
楊錦昌。〈《漢書》〈蘇武傳〉於《平家物語》《今昔物語集》中的轉化意義〉。《臺大日本語文研究》4(2003):159-78。new window
葉仁昌。〈先秦儒家的財富思想〉。《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8.3(2006):473-500。new window
董昀。〈論《今昔物語》的平民文化特色〉。2007年陝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二)、日文
三橋正。「中世貴族社会と神道」。『国文学解釈と鑑賞』12(1995):36-44。
小峯和明。「語りと物語事典」。『国文学解釈と鑑賞』1(1990):97-100。
永積安明「説話文学の本質――『今昔物語集』をめぐって――」。『国文学――解釈と教材の研究:特集――説話文学の総合探求』3(1958):2-7。
金正凡。「『今昔物語集』に見る朝鮮関係説話小考」。『国文学解釈と鑑賞』5(1992):168-175。
前田雅之。「今昔物語集と<漢>的言説――震旦部巻七・26話を通して」。和漢比較文学会編。『説話文学と漢文学』。『和漢比較文学叢書』第十四巻。東京:汲古書院:1994。39-61。
…。「中世説話の神々――天竺震旦仏法衰退認識と神々」。『国文学――解釈と鑑賞』12(1995):112-19。
宮田尚。「『今昔物語集』震旦部の標題について」。『国文学研究』8(1972):51-60。
…。「今昔物語集と漢文資料」。『説話文学と漢文学』:23-38。
馬鶴。「『今昔物語集』震旦部が中国出典の受容と再創作――応報説話と『冥報記』を中心に」。2007年中国東北師範大学碩士論文。
高橋亨。「作り物語と説話」。『説話とその周縁――物語・芸能』。東京:勉誠社,1994。51-69。
高橋稔。「中国における説話文学の諸相」。『国文学解釈と鑑賞:特集 説話文学の視界』9(1984):98-104。
陳明姿。「《今昔物語》における蛇説話と中国文学」。『和漢比較文学研討会論文集』2008。207-23。
黄臨芳。「『今昔物語集』の説話形成の方法と方向――『将門記』から巻二十五「平将門発謀反被誅語第一」へ」。『日本語日本文学』21(1995):21-37。
森正人。「説話と評語の不整合」。『国語と国文学』11(1976):45-57。



三、網路資料及電子資料庫
XMLによる日本史検索の試み(試行版)。東北大学言語学研究室。星野聰、水野柳太郎編。23 DEC 2009.〈http://www013.upp.so-net.ne.jp/wata/ rikkokusi/
sandai/sandai.html〉.
吳星傑。〈中法文化交流與儒學在法國的傳播〉。國際儒學大會。23 DEC 2009.〈http://www.confucianism.org.my/international/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594&Itemid=119〉.
李喬。〈說論贊〉。《中國圖書評論》6(1995):38-39。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16 Aug 2009.
京都大学附属図書館所蔵 国宝『今昔物語集』(鈴鹿家旧蔵)。京都大学電子図書館。23 DEC 2009. 〈http://edb.kulib.kyoto-u.ac.jp/exhibit/konjaku/kj_top.html〉.
孫楷第。〈中國短篇白話小說的發展與藝術上的特點〉。《文藝報》4.3(1951)。25 Jan 2009.〈http://www.literature.org.cn/Article.asp?ID=2868〉.
国文学研究資料館本文データベース検索システム。大学共同利用機構法人 人間文化研究機構 国文学研究資料館。23 DEC 2009. 〈http://base3.nijl.ac.jp/
Rcgi-bin/hon_home.cgi〉.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