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日治時期臺灣醫療法制之研究―以醫師之培育與結構為中心―
作者:鈴木哲造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系
指導教授:吳文星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醫療政策醫療法制醫師資格醫師考試醫師會醫生醫生會臺灣總督府醫學校醫學專門學校醫科大學帝國大學醫學部公醫限地開業醫臺灣總督府醫院醫師社會階層性學歷主義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5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5
  本文探討日治時期臺灣醫療法制形成之經緯及其歷史意義。主要聚焦於培養醫師、授予證書,乃至實際從事醫療活動等之醫療法制,探討臺灣總督府培養醫師、管理醫師業務、普及醫療等三項課題。為了適切掌握日治時期臺灣醫療法制之特色而運用比較研究法,比較臺灣和日本國內,並參照朝鮮之狀況。
  研究結果指出,在臺灣施行的醫療法制乃是取法日本國內法制而制訂。臺灣總督府參照日本國內的醫療法制,加以取捨後,選擇性地引進臺灣。因此,臺灣與日本國內的醫療法制兼具共通性與差異性。1896年,總督府公布臺灣醫業規則作為醫療基本法令,1916年公布臺灣醫師令取代前述法令。特別是臺灣醫師令之規定,當時日本國內施行的醫師法,除醫師資格相關條文外,皆適用於臺灣,臺灣醫療法制與日本國內之法制頗有相似。
  臺灣所認定的醫師資格之特色,為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畢業生和限地開業醫。總督府醫學校係1899年創建之特殊設施,為了達成總督府之醫療政策目標,暫以非正規且速成的方式,培育適合從事實地醫療的臺人醫師。惟總督府醫學校歷經1910年代後期至1920年代教育制度之改革,成為達到日本國內標準之醫學專門學校,以官立醫專編入日本帝國內由帝國大學醫學部、官公私立醫科大學及醫專構成之重層醫學教育體系中,因而喪失該校的特殊性。限地開業醫制度在日本國內隨著1906年醫師法頒布而廢止,在臺灣則始終維持。尤其是臺灣醫師令公布後,總督府為了普及地方醫療,積極運用限地開業醫制度,而與公醫制度結合並行。
比較臺灣與日本國內醫療法制之開展,臺灣所欠缺者在於醫界參與決策過程。在日本國內,內務省及文部省不得不顧慮醫界動向以決定政策。蓋因醫師會擁有對於官廳的廣泛建議權;同時,亦可能發揮其強大的動員組織力而發成反對運動。總督府擔心日本國內醫師會成為強而有力的壓力集團,影響到政策形成,而特意使臺灣的醫師會形式化,且為了避免醫藥分業問題出現而不培養藥劑師,不讓臺灣設置藥劑師會,因此,未出現與醫界相抗之藥界。總督府故意排除醫界及藥界參與決策,實施以行政利益為優先之醫療法制。
一、中日文部分

1. 一般史料

九州帝國大學編,《九州帝國大學一覽》明治44―昭和18年,福岡:該校,1912-1944。
大日本醫會,《大日本醫會報告》第1-6回,東京:該會,1893-1899。
大阪帝國大學編,《大阪帝國大學一覽》昭和10-18年,大阪:該校,1935-1943。
千葉醫學專門學校編,《千葉醫學專門學校一覽》明治34―大正10年,千葉:該校,1902-1922。
小貫邦義編,《醫術開業試驗問題前期答案集》前編、後編,第11版,東京:南江堂,1905。
大園市藏,《臺灣の中心人物》,臺北:日本殖民地批判社,1935。
大阪帝國大學編,《大阪帝國大學一覽》昭和8-18年,大阪:該校,1933-1943。
《公文類聚》、《公文雜纂》、《任免裁可書》,日本國立公文書館所藏。
太政官文書局、內閣官報局、內閣印刷局、大藏省印刷局,《官報》,1883-1945。
內田榮一郎編,《九州醫學專門學校要覽(昭和十四年)》,久留米:九州醫學專門學校,1939。
內閣印刷局編,《職員錄》明治19―昭和18年,1887-1943。
內閣官報局、內閣印刷局、大藏省印刷局,《帝國議會貴族院議事速記錄》、《帝國議會眾議院議事速記錄》、《帝國議會貴族院委員會會議錄》、《帝國議會眾議院委員會會議錄》第1-87回,1890-1945。
內閣官報局編,《明治年間法令全書》第1-45巻,東京:原書房,1974。
內閣記錄局編纂,《法規分類大全》第1編,衛生門,醫事,東京:該局,1891。
內閣記錄局編纂,《法規分類大全》第1編,學政門,學政總,東京:該局,1891。
內閣統計局編,《昭和十年國勢調查報告》第1卷,全国編,東京:東京統計協會,1939。
內閣統計局編,《昭和十年國勢調查報告》第3卷,市町村別人口,東京:東京統計協會,1936。
內務省衛生局編,《衛生局第一第二報告》,東京:該局,1877。
內務省衛生局編,《衛生局年報》明治10―昭和11年,東京:該局,1881-1938。
中央衛生會編,《中央衛生會第十八次年報》,東京:該會,1902。
文部大臣官房文書課編,《大日本帝國文部省年報》明治6―昭和14年,東京:該課,1873-1946。
文部省,《學制五十年史》,東京:該省,1922。
日本醫事新報社編,《日本醫師名簿》,東京:該社,1933。
日本醫學專門學校編,《日本醫學專門學校一覽》大正8-14年,東京:該校,1920-1925。
日本醫科大學編,《日本醫科大學一覽》昭和2-16年,東京:該校,1934-1941。
太田肥洲,《新臺灣を支配する人物と產業史》,臺北:臺灣評論社,1940。
《外國人ニ對スル本邦醫師免許證下附關係雜件》,日本外務省外交史料館所藏。
《〔外務省茗荷谷研修所舊藏〕戰中期殖民地行政史料》教育、文化、宗教篇,微卷版,東京:ゆまに書房,2004。
北海道帝國大學編,《北海道帝國大學一覽》大正8―昭和18年,札幌:該校,1920-1943。
只野典男編,《臺灣內地醫事藥事法典》,臺北:醫事藥事法典刊行會,1928。
本田六介編,《日本醫籍錄》第1-18版,東京:醫事時論社,1925-1943。
田中一二,《臺灣の新人舊人》,臺北:臺灣通信社,1928。
《自明治三十五年本邦ニ於テ外國醫師開業關係雜件》,日本外務省外交史料館所藏。
名古屋帝國大學編,《名古屋帝國大學一覽》昭和14-17年,名古屋:該校,1940-1943。
佐藤會哲編,《臺灣衛生年鑑》,臺北:臺衛新報社,1932。
谷サカヨ,《大眾人事錄》外地、滿、支、海外篇,第14版,東京:帝國秘密探偵社,1943。
東京大學醫學部編,《東京大學醫學部一覽》明治14-17年,1882-1884。
東京帝國大學編,《東京帝國大學一覽》明治30―昭和17年,東京:該校,1897-1943。
東京帝國大學編,《東京帝國大學五十年史》上、下冊,東京:該校,1932。
東京帝國大學編,《東京帝國大學卒業生氏名錄》,東京:該校,1939。
東京帝國大學醫學部小兒科教室同窗會,《弘田先生遺影》,東京:該會,1933。
東京慈惠會醫科大學編,《大正十一年十月東京慈惠會醫科大學東京慈惠會醫院醫學專門學校一覽》,東京:該校,1922。
京都帝國大學編,《京都帝國大學一覽》明治30―昭和17年,京都:該校,1899-1943。
京城帝國大學編,《京城帝國大學一覽》昭和2-17年,京城:該校,1928-1943。
京都府立醫科大學編,《京都府立醫科大學一覽》昭和16年,京都:該校,1941。
東北帝國大學編,《東北帝國大學一覽》大正8―昭和18年,仙臺:該校,1920-1944。
岡山醫學專門學校編,《岡山醫學專門學校一覽》明治43―大正10年,岡山:該校,1910-1921。
金澤醫學專門學校編,《金澤醫學專門學校一覽》明治34―大正11年,金澤:該校,1902-1922。
長崎醫學專門學校編,《長崎醫學專門學校一覽》明治38―大正11年,長崎:該校,1905-1922。
松下芳三郎編,《臺灣阿片志》,臺北:臺灣總督府專賣局,1926。
松尾繁編,《醫術開業試驗問題後期答案集》內科學之部,增訂第4版,東京:朝陽堂書店,1904。
松尾繁編,《醫術開業試驗問題後期答案集》外科學之部,增訂第4版,東京:朝陽堂書店,1904。
松尾繁編,《醫術開業試驗問題後期答案集》眼科學產科學之部,增訂第5版,東京:朝陽堂書店,1904。
松尾繁編,《醫術開業試驗問題後期答案集》藥物學之部,增訂第4版,東京:朝陽堂書店,1904。
松本巍,《臺北帝大沿革誌》,臺北:蒯通林,1960。
宜蘭廳,《宜蘭廳報》,1900-1920。
《後藤新平關係文書》微卷版,水澤:後藤新平記念館,1980。
厚生省人口局編,《衛生年報》昭和13-15年,東京:該局,1940-1943。
帝國大學編,《帝國大學一覽》明治19-29年,東京:該校,1886-1896。
昭和醫學專門學校編,《昭和十四年版昭和醫學專門學校案內》,東京:昭和醫學專門學校學友會,1938。
昭和醫學專門學校編,《昭和醫學專門學校十年記念誌》,東京:該校,1938。
柯萬榮編,《臺南州名士錄》,臺南:臺南州名士錄編纂局,1931。
荒川久,《島都評判記》,臺北:世相研究社通信部,1937。
高雄州,《高雄州報》,1920-1943。
高雄州,《高雄州統計摘要》大正9―昭和8年,高雄:該州,1922-1934。
高雄州,《高雄州統計書》昭和9-13年,高雄:該州,1936-1940。
高雄州醫師會編,《臺灣醫業關係法令集》,高雄:高雄州醫師會,1937。
酒井シヅ、鈴木滋子,〈東京大學醫學部別課生卒業生名簿〉,《日本醫史學雜誌》第23卷第1號,1977,頁70-79
梅澤彥太郎編,《健康保險要覽・醫學博士錄》日本醫事新報臨時增刊,東京:日本醫事新報社,1936。
能勢岩吉編集,《日本博士錄》,東京:教育行政研究所,1956。
第一高等學校醫學部編,《第一高等學校醫學部一覽》明治25-32年,千葉:該校,1894-1900。
陳萬編,《臺灣醫師試驗問題集》,臺北:陳萬,1941。
朝鮮總督府編,《朝鮮・內地・臺灣比較統計要覽》,京城:該府,1925。
朝鮮總督府編,《昭和四年朝鮮總督府統計年報》,京城:該府,1931。
新竹州,《新竹州報》,1920-1943。
新竹州,《新竹州統計書》大正10―昭和15年,新竹:該州,1923-1942。
臺大景福基金會,《臺大景福校友會通訊錄》,臺北:該會,1981。
臺中州,《臺中州管內概況及事務概要》昭和3-15年,臺中:該州,1929-1942。
臺中州,《臺中州統計書》大正14―昭和16年,臺中:該州,1927-1943。
臺北州,《臺北州報》,1920-1945。
臺北州,《臺北州統計書》大正13―昭和16年,臺北:該州,1926-1943。
臺北帝國大學編,《臺北帝國大學一覽》昭和3-18年,臺北:該校,1928-1944。
臺南州,《臺南州管內概況及事務概要》昭和3-15年,臺南:該州,1929-1941。
臺南州,《臺南州統計書》大正9―昭和16年,臺南:該州,1922-1943。
臺南廳,《明治三十五年臺南廳第一統計書》,臺南:該廳,1904。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編,《臺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臺北:該室,1946。
臺灣省醫師名鑑編列委員會編,《臺灣省醫師名鑑》,臺北:國際文化服務社,1958。
臺灣新民報社調查部,《臺灣人士鑑》,臺北:該社,1934。
臺灣新民報社,《臺灣人士鑑》,臺北:該社,1937。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所藏。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府報》,1897-1942。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官報》,1942-1945。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職員錄》、《臺灣總督府文官職員錄》、《臺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1902-1942。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統計書》明治30―昭和17,臺北:該府,1897-1944。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民政事務成績提要》明治28―大正7年,臺北:該府,1897-1919。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事務成績提要》大正8―昭和17年,臺北:該府,1921-1944。
臺灣總督府文教局,《臺灣總督府學事年報》明治36―昭和12年,臺北:該局,1905-1940。
臺灣總督府文教局,《昭和十四年度臺灣の學校教育》,臺北:該局,1940。
臺灣總督府文教局,《昭和十六年度臺灣の學校教育》,臺北:該局,1942。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衛生課,《臺灣衛生法規》,臺北:高橋利吉,1900。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衛生課,《臺灣衛生要覽》,臺北:該課,1932。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衛生課,《昭和十年版臺灣の衛生》,臺北:該課,1935。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衛生課,《昭和十二年版臺灣の衛生》,臺北:該課,1937。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衛生課,《昭和十四年版臺灣の衛生》,臺北:該課,1939。
臺灣總督府臺北醫院,《臺灣總督府臺北醫院年報》第4-40回,臺北:該院,1901-1937。
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企畫部,《臺灣常住戶口統計》昭和9-16年,臺北:該課,1936-1942。
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編,《臺灣總督府醫學校一覽》明治34―大正7年,臺北:該校,1901-1919。
臺灣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編,《臺灣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一覽》大正8-15年,臺北:該校,1920-1927。
臺灣總督府臺北醫學專門學校編,《臺灣總督府臺北醫學專門學校一覽》昭和2-8年,臺北:該校,1927-1933。
澎湖廳警務課編,《澎湖廳警察法規》,東京:帝國地方行政學會、臺北:帝國地方行政學會臺灣出張所,1932。
橋本白水,《評論臺灣之官民》第2版,東京:南國出版協會,1924。
磯部幸一編,《九州醫學專門學校十周年記念誌》,久留米:九州醫學專門學校,1940。
藤井尚久編,《醫學文化年表》,橫須賀:醫道の日本社,1977;1942原刊。
鷲山他三郎編,《中新川郡醫師會會則附參考法規類》,富山市:中新川郡醫師會,1921。

2. 報紙及雜誌

《中外醫事新報》第1-1286號,1880-1940。
《內務時報》第1-3卷,1936-1938。
《東京醫事新誌》第1-3197號,1877-1940。
《南溟會會報》第9-51號,1931-1939。
《朝日新聞》,1879-1945。
《東寧》第1-12號,1938-1945。
《臺灣の醫界》第1-3卷,1942-1945。
《臺灣日日新報》第1-15776號,1898-1944。
《臺灣民報》第1-305號,1923-1930。
《臺灣青年》第1-4卷,1920-1922。
《臺灣協會會報》第1-100號,1898-1907。
《臺灣新民報》第306-410號,1930-1932。
《臺灣警察協會雜誌》第1-149號,1917-1929。
《臺灣警察時報》第150-335號,1930-1943。
《臺灣醫學會雜誌》第1-481號,1902-1945。
《讀賣新聞》,1874-1945。

3. 時人著作

小川鼎三、酒井シヅ校注,《松本順自傳・長與專齋自傳》,東京:平凡社,1980。
丸山芳登編,《高木先生追憶誌》,橫濱市:高木友枝先生追憶誌刊行會,1957。
丸山芳登,《日本領時代に遺した臺灣の醫事衛生業績》,橫濱:丸山芳登,1957。
山口梧郎,《長谷川泰先生小傳》,東京:長谷川泰先生遺稿集刊行會,1935。
山崎佐,《醫師法醫師會法釋義》,東京:獎進醫會,1914。
山崎佐,《醫療と法律》第2輯,東京:克誠堂,1917。
大園市藏,《現代臺灣史》,臺北:日本殖民地批判社,1934。
大園市藏,《臺灣始政四十年史》,臺北:日本殖民地批判社,1935。
井出季和太,《臺灣治績誌》,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37。
木村信實編,《醫業論》,東京:南江堂,1903。
矢內原忠雄,《帝國主義下の臺灣》,東京:岩波書店,1929。
田中祐吉,《明治大正日本醫學史》,東京:東京醫事新誌局,1927。
田中義一編,《醫師會法賛否論》,東京:醫海時報社,1900。
市村光惠,《醫師之權利義務》,東京:寶文館,1906。
吉野秀公,《臺灣教育史》,臺北:吉野秀公,1927。
竹越與三郎,《臺灣統治志》,東京:博文館,1905。
佐多愛彥,《醫育論》,東京:田中義一,1902。
武井群嗣,《厚生省小史―私の在勤錄から―》,東京:厚生問題研究會,1952。
青木秀虎,《佐多愛彥先生論文集》,大阪:佐多愛彥先生古稀壽祝賀記念事業會,1940。
長尾折三,《開業醫生活之二十五年》,東京:吐鳳堂書店,1915。
岩波美篶編,《醫師會法案反對始末》,東京:小立鉦四郎,1899。
社會醫學研究會編,《醫療の社會化―我國診療機關の現勢―》,東京:同人社書店,1926。
厚生研究所編,《國民醫療法と醫療團》,東京:研進社,1942。
美濃部達吉,《憲法撮要》改訂第5版,東京:有斐閣,1932。
宮島幹之助編,《北里柴三郎傳》,東京:北里研究所,1932。
梅澤彥太郎編,《岡田和一郎先生傳》,東京:日本醫事新報社,1943。
野田義夫,《明治教育史》,東京:育英舎,1907。
野間正秋,《醫療制度改善論》,東京:ダイヤモンド社,1940。
國府小平,《醫師の心得へき法律》,臺北:臺灣醫學會,1915。
國府小平,《臺灣衛生行政法講義》,臺北:臺灣總督府醫學校校友會,1915。
森林太郎,〈日本醫育論〉,《鷗外全集》第34卷,東京:岩波書店,1974,頁679-731。
黑田茂次郎、土館長言編,《明治學制沿革史》,東京:金港堂,1906。
鈴木丈之助講述,《醫師法正解》,神戶:日東館書林,1906。
鈴木梅四郎,《醫業國營論》,東京:實生活社出版部,1928。
煙雨樓主人(長尾折三),《噫醫弊》,東京:吐鳳堂書店,1908。
增田丘一,《お醫者論》,東京:東亞堂書房,1913。
臺灣公醫會編,《臺灣の衛生狀態》,臺北:臺灣公醫會,1910。
臺灣教育會編,《臺灣教育沿革誌》,臺北:臺灣教育會,1939。
臺灣總督府,《臺灣統治概要》,臺北:臺灣總督府,1945。
臺灣總督府警察官及司獄官練習所編纂,《臺灣衛生行政法要論》第9版,臺北:無名會出版部,1941。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1編,臺北:該局,1933。
臺灣醫學會,《臺灣衛生概要》,臺北:該會,1913。
龜山孝一,《醫師の業務上の責任及廣告》,東京:醫海時報社,1925。
職業指導研究會編,《醫者になるには》,東京:三友社,1933。
鶴見祐輔,《後藤新平》第1、2卷,東京:勁草書房,1965。

4. 近人專著及論文

川上武,《現代日本醫療史―開業醫制の變遷―》,東京:勁草書房,1965。
大友昌子,《帝國日本の殖民地社會事業政策研究―臺灣・朝鮮―》,東京:ミネルヴァ書房,2007。
大霞會編,《內務省史》第1-4卷,東京:地方財務協會,1970-1971。
小田俊郎,《臺灣醫學五十年》,東京:醫學書院,1974。
小田滋,《堀內・小田家三代百年の臺灣―臺灣の醫事・衛生を軸として―》東京:日本圖書刊行會,2002。
小林道彥,〈後藤新平と殖民地經營―日本殖民政策の形成と國內政治―〉,《史林》第68卷第5號,1985,頁1-32。
小高健,《傳染病研究所》,東京:學術出版センター,1992。
小高健,《日本近代醫學史》,新潟:考古堂書店,2011。
上沼八郎,〈臺灣教育史〉,世界教育史研究會編,《世界教育史体系2》日本教育史Ⅱ,東京:講談社,1975,頁258-388。
E. Patricia Tsurumi著、林正芳譯,《日治時期臺灣教育史》,宜蘭: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1999。
日本醫學百年史刊行會編,《日本醫學百年史》改訂增補版,東京:臨床醫學社,1957。
中山茂,《帝國大學の誕生―國際比較の中での東大―》,東京:中央公論社,1978。
中島太郎,《近代日本教育制度史》,東京:岩崎學術出版社,1969。
中野實,《近代日本大學制度の成立》,東京:吉川弘文館,2003。
天野郁夫,〈學位制度の變遷〉,天城勳編,《エリートの大學・大眾の大學―大學から高等教育へ 3―》,東京:サイマル出版會,1979,頁211-225。
天野郁夫,《試驗の社會史》,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83。
天野郁夫,《近代日本高等教育研究》,町田:玉川大學出版部,1989。
天野郁夫,《學歷の社會史―教育と日本の近代―》,東京:新潮社,1992。
天野郁夫,《教育と選抜の社會史》,東京:筑摩書房,2006。
天野郁夫,《大學の誕生(上)―帝國大學の時代―》,東京:中央公論社,2009。
天野郁夫,《大學の誕生(下)―大學への挑戰―》,東京:中央公論社,2009。
天野郁夫,〈大學令と大正昭和期の醫師養成〉,坂井建雄編,《日本醫學教育史》,仙臺:東北大學出版會,2012,頁154-155。
文部省編,《學制百年史》,東京:該省,1972。
內閣制度百年史編纂委員會編,《內閣制度百年史》上、下卷,東京:內閣官房,1985。
卞鳳奎,《日治時期臺灣留學日本醫師之探討》,新北市:博揚文化,2011。new window
立川昭二,《病氣の社會史―文明に探る病因―》,東京:日本放送出版協會,1971。
北原龍二,《健康保險と醫師會―社會保險創始期における醫師と醫療―》,東京:東信堂,1999。
布施昌一,《醫師の歷史―その日本的特長―》,東京:中央公論社,1979。
石附實,《近代日本の海外留學史》,東京:中央公論社,1992。
石橋長英、小川鼎三,《お雇い外國人―醫學》,東京:鹿島研究所出版會,1969。
外務省編,《外地法制誌》第2-5卷,東京:文生書院,1990。
吉川卓治,《公立大學の誕生―近代日本の大學と地域―》,名古屋:名古屋大學出版會,2010。
竹內洋,《學歷貴族の榮光と挫折》日本の近代12,東京:中央公論社,1999。
行政院衛生署編,《臺灣地區公共衛生發展史》(一)、(二),臺北:行政院衛生署,1995。
羽鳥重郎,《眠鰐自叙回想錄―臺灣醫事衛生小誌―》,東京:眠鰐自叙回想錄刊行會,1964。
寺崎昌男,〈「講座制」の歷史的研究序說―日本の場合―〉(1)、(2),《大學論叢》第1、2集,1972、1974,頁1-10、77-88。
寺崎昌男,〈大學院・學位制度に關する資料集〉,《大學研究ノート》第19號,1975,頁1-101
佐口卓,《醫療の社會化》第2版,東京:勁草書房,1982。
坂井建雄、澤井直、瀧澤利行、福島統、島田和幸,〈我が國の醫學教育・醫師資格付與制度の歷史的變遷と醫學校の發展過程〉,酒井シヅ、坂井建雄、鈴木一義、細谷芳三、田島潤子編,《歷史でみる・日本の醫師のつくり方[圖錄]》,東京:第28回日本醫學會總會,2011,頁78-86。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師範教育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83。new window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與「國語普及運動」之研究〉(上)、(下),《近代中國》第55期、第56期,1986,頁265-278、頁237-255。new window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的高等教育〉,《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第25期,1993,頁143-157。new window
吳文星,〈日治時代的文教與社會〉,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等編,《臺灣史》,臺北:五南,2002,頁207-241。new window
吳文星,《日治時期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臺北:五南,2008。new window
吳文星,〈日本統治下臺灣における社會的リーダー階層と義務教育の實施―第1回臺灣總督府評議會員の議論を中心に―〉,《國際研究集會報告書》第40卷,2013,頁71-91。
吳文星,〈日本統治下における臺灣人社會的リーダー階層の研究について〉,中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檜山幸夫編,《歷史のなかの日本と臺灣―東アジアの國際政治と臺灣史研究―》,福岡市:中國書店,2014,頁159-171。new window
見市雅俊,〈病氣と醫療の世界史―開發原病と帝國醫療をめぐって―〉,見市雅俊、齋藤修、脇村孝平、飯島涉編,《疾病・開發・帝國醫療―アジアにおける病氣と醫療の歷史學―》,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2001,頁3-44。
李欣芬,〈基督教與臺灣醫療衛生的現代化―以彰化基督教醫院為中心之探討(一八九六~一九三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
李尚仁,〈導言〉,同主編,《帝國與現代醫學》,臺北:聯經,2008,頁1-15。new window
杜聰明,《中西醫學史略》,臺北:中華大典編印會,1966。
李騰嶽,〈世界第二次戰爭中日本政府對於臺灣之醫藥管理實施概要〉,《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專刊》創刊號,1949,頁24-31。
李騰嶽,《李騰嶽鷺村翁文存》,臺北:李陳乖,1981。
長木大三,《北里柴三郎とその一門》增補版,東京:慶應通信,1992。
並木真人,〈朝鮮的「殖民地近代性」、「殖民地公共性」和對日協力―殖民地政治史、社會史研究之前置性考察―〉,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臺北:播種者文化,2004,頁71-112。
松本武祝,〈有關朝鮮「殖民地近代性」論點之整理與重建〉,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臺北:播種者文化,2004,頁133-160。
松本武祝,《朝鮮農村の〈殖民地近代〉經驗》,東京:社會評論社,2005。
岩手醫科大學,《岩手醫科大學五十年史》,盛岡:岩手醫科大學,1978。
岡本真希子,《殖民地官僚の政治史―朝鮮・臺灣總督府と帝國日本―》,東京:三元社,2008。
林吉崇,《臺大醫學院百年院史 日治時期(一八九七-一九四五年)》(上),臺北:臺大醫學院,1997。
林吉崇,《臺大醫學院百年院史 光復後(一九四五-一九九七年)》(中),臺北:臺大醫學院,1998。
林吉崇,《臺大醫學院百年院史 系科所史》(下),臺北:臺大醫學院,1999。
長尾喜又,〈長尾折三の生涯〉,同氏編,《噫醫弊―長尾折三集1》,東京:春秋社,1982,頁201-262。
東京大學醫學部創立百年記念會編,《東京大學醫學部百年史》,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67。
青柳精一郎,《近代醫療のあけぼの―幕末・明治の醫事制度―》,京都:思文閣,2011。
邱倩如,〈日本殖民統治下臺籍公醫的社會角色〉長榮大學臺灣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臺北:允晨文化出版,2003年。new window
范燕秋,〈日據前期臺灣之公共衛生―以防疫為中心之研究(1895-1920)―〉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范燕秋,〈日治前期臺灣公共衛生之形成(1895-1920):一種制度面的觀察〉,《思與言》第33卷第2期,1995,頁215-258。new window
范燕秋,〈帝國政治與醫學―日本戰時總動員下的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師大臺灣史學報》第1期,2007,頁89-136。new window
范燕秋,《疾病、醫學與殖民現代性:日治臺灣醫學史》第2版,臺北:稻鄉,2010。
所澤潤、張寛敏(口述),〈聽取り:外地の進學體驗(Ⅱ)臺北一師附屬小、臺北高校、臺北帝大醫學部を經て、臺灣大學醫學院卒業〉,《群馬大學教養學部紀要》人文・社会科學編,第44卷,1995,頁139-187。
所澤潤、陳漢升(口述),〈聽取り:外地の進學體驗(Ⅲ)抵抗の地・龍潭から、基隆中學校、臺北高校を經て、長崎醫科大學卒業〉,《群馬大學教養學部紀要》人文・社会科學編,第45卷,1996,頁97-163。
所澤潤、陳定堯(口述),〈聽取り:外地の進學體驗(Ⅳ)樺山小から、臺北三中、臺北帝大予科、臺北帝大醫學部を經て、臺灣大學醫學院卒業〉,《群馬大學教養學部紀要》人文・社会科學編,第46卷,1997,頁121-180。
所澤潤,〈「臺灣醫界論」(張寛敏・昭和十八年)―日本統治下臺灣における臺灣人醫師の意識を論じた資料―〉,《群馬大學教育學部紀要》人文・社会科學編,第51卷,2002,頁85-101。
東寧會,《東寧會四十年―臺北帝大醫學部とその後―》,東京:該會,1978。
泉孝英,《外地の醫學校》,大阪:メディカルレビュー社,2009。
春山明哲,《近代日本と臺灣―霧社事件・殖民地統治政策の研究―》,東京:藤原書店,2008。
厚生省二十年史編集委員會編,《厚生省二十年史》,東京:厚生省問題研究會,1960。
厚生省五十年史編集委員會編,《厚生省五十年史》,東京:厚生問題研究會,1988。
厚生省醫務局編,《醫制百年史》記述編、資料編,東京:ぎょうせい,1976。
神谷昭典,《日本近代醫學のあけぼの―維新政権と醫學教育―》,東京:醫療圖書出版社,1979
神谷昭典,《日本近代醫學の定立―私立醫學校濟生學舎の興廢―》,東京:醫療圖書出版社,1984。
神谷昭典,《日本近代醫學の相剋―總力戰體制下の醫學と醫療―》,東京:醫療圖書出版,1992。
神谷昭典,《日本近代醫學の展望―醫科大學民主化の課題―》,東京:新協出版社,2006。
昭和大學五十年史編纂委員會,《昭和大學五十年史》,東京:昭和大學,1980。
南溟會,《南溟會創立四十周年記念誌》,東京:南溟會本部,1969。
酒井シヅ,《日本の醫療史》,東京:東京書籍,1982。
《酒井潔回想錄》,東京:酒井繁子,1977。
宮本忍,《森鷗外の醫學思想》,東京:勁草書房,1979。
莊永明,《臺灣醫療史―以臺大醫院為主軸―》,臺北:遠流出版,1998。
高岡裕之,《總力戰體制と「福祉國家」―戰時期日本の「社會改革」構想―》,東京:岩波書店,2011。
唐澤信安,《濟生學舎と長谷川泰―野口英世や吉岡彌生の學んだ私立醫學校―》,東京:日本醫事新報社,1996。
陳三郎,〈日據時期臺灣的留日學生〉私立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
陳永興,《臺灣醫療發展史》,臺北:月旦出版社,1997。
陳金生,〈日治時代臺灣醫療制度的回顧―以臺灣乙種醫師制度為主―〉(上)、(下),《臺灣史料研究》第8、9號,1996、1997,頁21-34、頁119-132。new window
陳姃湲,〈放眼帝國、伺機而動:在朝鮮學醫的臺灣人〉,《臺灣史研究》第19卷第1期,2012,頁87-140。new window
陳雅苓,〈日治時期臺灣公醫制度的在地化〉國立曁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9。
許雪姬,〈日治時期臺灣人的海外活動―在「滿洲」的臺灣醫生―〉,《臺灣史研究》第11卷第2期,2004,頁1-75。new window
許雪姬,〈臺灣口述歷史的回顧與展望〉,《宜蘭文獻雜誌》71、72,2005,頁3-37。new window
許錫慶,〈明治時期臺灣總督府中央衛生行政組織之變革〉,許錫慶編譯,《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衛生史料彙編(明治三十年一月至明治三十四年十二月)》,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頁299-342。new window
張隆志,〈殖民現代性分析與臺灣近代史研究―本土史學史與方法論芻議―〉,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臺北:播種者文化,2004,頁133-160。
麻生誠,《日本の學歷エリート》,東京:講談社,2009。
黃昭堂,《臺灣總督府》,臺北:鴻儒堂出版社,2003。new window
菅谷章,《日本醫療制度史》改訂增補版,東京:原書房,1978。
笠原英彥,《日本の醫療行政―その歷史と課題―》,東京:慶應義塾大學出版會,1999。
猪飼周平,《病院の世紀の理論》,東京:有斐閣,2010。
眾議院、參議院編,《議會制度七十年史》第1-10卷,東京:大藏省印刷局,1961-1964。
葉永文,《臺灣醫療發展史―醫政關係―》,臺北:洪葉文化,2006。new window
葉碧苓,《學術先鋒―臺北帝國大學與日本南進政策之研究―》,板橋:稻郷出版社,2010。new window
黑田浩一郎,〈國家〉,同氏編,《現代醫療の社會學―日本の現狀と課題―》,京都:世界思想社,1995,頁146-148。
飯島涉,《ペストと近代中國―衛生の「制度化」と社會變容―》,東京:研文出版,2000
飯島涉,《マラリアと帝國―殖民地醫學と東アジアの廣域秩序―》,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2005。
渡邊實,《近代日本海外留學史》上、下,東京:講談社,1977、1978。
鈴木哲造,〈臺灣總督府の醫療政策―臺灣公醫制度の形成過程とその殖民地的性格―〉,《東アジア近代史》第9號,2006,頁88-114。
鈴木哲造,〈日治初年臺灣衛生政策之展開―以「公醫報告」之分析為中心―〉,《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37期,2007,頁143-180。new window
鈴木哲造,〈日本の臺灣統治前期における醫師社會の構造的特質〉,檜山幸夫編,《帝國日本の展開と臺灣》,東京:創泉堂出版,2011,頁337-382。
鈴木哲造,〈日治初年臺灣總督府衛生行政制度之形成―與近代日本衛生行政制度比較考察―〉,《師大臺灣史學報》第4期,2011,頁129-160。new window
鈴木哲造,〈近代日本における醫療法制の構造轉換―1906年の醫師法制定をめぐる政策論的分析―〉,《中京法學》第48卷第1・2合併號,2013,頁77-147。
鈴木哲造,〈日本統治下臺灣における醫師社會の階層構造と學歷主義―臺灣總督府醫院勤務醫の任用過程を題材として―〉,中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檜山幸夫編,《歷史のなかの日本と臺灣―東アジアの國際政治と臺灣史研究―》,福岡市:中國書店,2014,頁129-156。
新村拓,《日本醫療史》,東京:吉川弘文館,2006。
詹長權,《臺灣全志》卷九,社會志、衛生與健康篇,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6。
臺大醫院壹百年編輯委員會編,《臺大醫院壹百年》,臺北: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1995。
臺大醫院百年懷舊編輯委員會編,《臺大醫院百年懷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1995。
臺灣口述歷史書目彙編編輯組編,《臺灣口述歷史書目彙編(1953-2009)》,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9。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臺灣省通志稿》卷3,政事志衛生篇,第1冊,臺北:該會,1952。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重修臺灣省通志》卷7,政治志衛生篇,第1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委員會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臺南:臺灣基督長老教會,1965。
劉士永,〈一九三0年代以前日治時期臺灣醫學的特質〉,《臺灣史研究》第4卷第1期,1999,頁97-148。new window
劉士永,〈日治時期臺灣醫藥關係管窺〉,李建民主編,《從醫療看中國史》,臺北:聯經,2008,頁497-537。new window
劉士永,《武士刀與柳葉刀―日本西洋醫學的形成與擴散―》,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2。new window
駒込武,〈臺灣的「殖民地近代性」〉,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臺北:播種者文化,2004,頁161-170。
鄭志敏,〈日治時期高雄地區臺籍醫師的政治與社會參與〉,《高市文獻》第19卷第1期,高雄:高雄市文獻委員會,2006,頁13-56。
鄭麗玲,〈帝國大學在殖民地的建立與發展―以臺北帝國大學為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1。new window
橋本鑛市,〈近代日本における醫師社會の階層的構造―《日本杏林要覽》(M42)による實證的分析―〉,《放送教育開發センター研究紀要》第7號,1992,頁151-176。
橋本鑛市,〈近代日本における專門職と資格試驗制度―醫術開業試驗を中心として―〉,《教育社會學研究》第51集,1992,頁136-153。
橋本鑛市,〈わが國における醫學博士の社會學的分析―旧學位令(大正9年)下における藍綬狀況をめぐって―〉,《學位研究》第7號,1998,頁63-77。
橋本鑛市,〈軍醫增產の教育社會史―臨時醫學專門部をめぐって―〉,青木保等編,《戰爭と軍隊》,東京:岩波書店,1999,頁181-196。
橋本鑛市,〈醫師の「質」と「量」をめぐる政治過程―近代日本における醫師の專門職化―〉,望田幸男、田村榮子編,《身體と醫療の教育社會史》,京都:昭和堂,2003,頁111-135。
橋本鑛市,《專門職養成の政策過程―戰後日本の醫師數をめぐって―》,東京:學術出版會,2008。
賴郁雯,〈日治時期臺灣的衛生研究―以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衛生部為例―〉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謝振榮,〈日本殖民主義下臺灣衛生政策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
檜山幸夫,〈臺灣統治の機構改革と官紀振粛問題―明治30年の臺灣統治―〉,中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臺灣總督府文書目錄編纂委員會編,《臺灣總督府文書目錄》第2卷,東京:ゆまに書房,1995,頁325-440。
檜山幸夫,〈臺灣總督の律令制定權と外地統治論―「匪徒刑罰令」の制定と「臺灣總督府臨時法院條例改正」を例として―〉,中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編,《臺灣總督府文書目錄》第4卷,東京:ゆまに書房,1998,頁471-570。
檜山幸夫,〈臺灣統治の構造と臺灣總督府文書〉,同氏編,《臺灣總督府文書の史料學的研究―日本近代公文書學研究序說―》,東京:ゆまに書房,2003,頁129-180。
檜山幸夫,〈臺灣總督の職務權限と臺灣總督府機構〉,同氏編,《臺灣總督府文書の史料學的研究―日本近代公文書學研究序說―》,東京:ゆまに書房,2003,頁181-234。
檜山幸夫,〈臺灣統治基本法と外地統治機構の形成―六三法の制定と憲法問題―〉,臺灣史研究部會編,《日本統治下臺灣の支配と展開》,名古屋:中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2004,頁11-266。
羅任鎗,〈帝國邊陲的救贖―日治時期蕃地醫療政策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鍾家新,《日本型福祉國家の形成と「十五年戰爭」》,東京:ミネルヴァ書房,1998。
顧雅文,〈殖民地期臺灣における開發とマラリアの流行―作られた「惡環境」―〉,《社會經濟史學》70-5,2005,頁67-89。
鹽澤香,〈明治・大正醫師會史略〉,《日本醫史學雜誌》第15卷第1號,1969,頁31-47。

二、西文部分

Michael Shiyung Liu, Prescribing colonization : the role of medical practices and policies in Japan-ruled Taiwan, 1895-1945, Ann Arbor, Mich. :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2009.
Ming-cheng M. Lo, Doctors within Borders: Profession, Ethnicity, and Modernity in Colonial Taiwan, Berkeley, Calif.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
Suzuki Tetsuzo, “The Formation of Taiwanese Medical Education Facilities during Japanese Rule ―From Taiwan Governor-General Medical School to Taihoku Imperial University Medical Department―,”MIDDLE GROUND JOURNAL 7(The College of St.Scholastica, 2013), 1-35.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