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大專原住民歷史與當代原住民議題課程探究
作者:莎瓏.伊斯哈罕布德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Ishahavut, Salone
校院名稱:國立交通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指導教授:林文玲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0
主題關鍵詞:原住民高等教育課程原住民歷史當代原住民議題受壓迫者教育學交融教育學多元文化教育IndigenousHigher EducationCurriculumIndigenous HistoryContemporary Indigenous Issues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Engaged PedagogyMulticultural Educ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
原住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一直偏低,2006年開始,台灣已經有超過八成的年輕人接受高等教育,但原住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直到2012年才超過50%,至今仍不超過55%。2012年開始,教育部鼓勵各大專院校設立原住民專班,至2018年已經開設超過30個專班,每年名額超過1000人,佔全部原住民大專學生的一成至兩成。但在大專院校當中,只有少數學校提供少量的原住民文化、語言課程,關於原住民歷史與當代處境的課程相當少。筆者嘗試為大專原住民學生建立「原住民歷史」及「當代原住民議題」課程,幫助原住民年輕人認識自己族群的歷史、思考自己族群面臨的處境。
筆者根據弗雷勒的受壓迫者教育學、bell hooks的交融教育學、班克斯的多元文化教育等理論,設計這兩門課程,再透過文獻分析法、參與觀察法、行動研究等方法,建立兩門課程的課程大綱,整理合適的課程主題,收集許多適合學生閱讀的資料,整理出可以引導學生思考討論的問題以及讓學生對課程更有興趣的方法。筆者自2015年下半年開始在大學原住民專班教這兩門課程,不斷根據學生的反應修改課程內容與教學方法,目前已完成五次教學。
本研究發現,如果課程主題有許多適合學生閱讀的文章、觀看的影片等資料以協助學生進入狀況,大部份學生都很有興趣。一半以上的學生會認真準備課堂上的分組口頭報告,以及期末的個人作業。這兩門課程可達成課程目標包括:讓學生習慣以原住民為主體的觀點思考;讓學生詳細觀察分析自己周圍的環境,覺察自己如何存在於這個世界,相信世界是有可能改變的;讓學生將課堂知識連結自己的經驗,解釋所發生的事情;讓學生進入班克斯的多元文化教育第三階段轉化途徑,從不同族群的角度理解人事物,甚至進入第四階段行動途徑,採取行動以建立更公正的社會。年紀較長的學生對這兩門課程的反應更熱烈,討論與口頭報告都呈現豐富的經驗和見解。
The proportion of indigenous people getting higher education has been low. Since 2006, more than 80% of students in Taiwan have received tertiary education, but the proportion of indigenous students receiving higher education did not exceed 50% until 2012, and it has not yet exceeded 55%. Since 2012,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has encourag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set up Indigenous Program for indigenous students. By 2018, more than 30 Indigenous Programs have been set up, with an annual quota of more than 1,000 students, accounting for 10% to 20% of all indigenous college students. But among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nly a few schools offer a small number of indigenous culture and language courses, and there are very few courses on the history and contemporary situation of indigenous people. The author attempted to establish courses on "Indigenous History" and "Contemporary Indigenous Issues" for indigenous college students.
The author developed the two courses based on Paulo Freire’s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bell hooks' Engaged Pedagogy, James A. Bank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and other theories. Through literature analysis, participatory observation, action research and other methods, the author established the syllabus of the two courses, sort out suitable course topics, collect many materials suitable for students to read, sort out the problems that can guide students to think about and discuss, and how to make students more interested in the course. The author had taught these two courses since 2015, and continuously modified the course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s according to students' responses.
This study found that, if there were articles or videos about the subject suitable for students, most students are very interested in the content of the course. More than half of the students will carefully prepare the group oral report in the class, and the personal assignment at the end of the semester. The two courses can achieve the course objectives including: let students get used to think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igenous people; let students observe and analyze their surroundings in detail, perceive how they exist in this world, and believe that the world may change; let students connect classroom knowledge to your own experience and explain what happened; let students understand people and thing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and even take action to change the society. Older students responded more enthusiastically to the two courses, and the discussions and presentations presented their experience and insights.
一、中文文獻
bell hooks(2009). 教學越界:教育即自由的實踐(劉美慧譯)。台北:學富(原著出版於1994)
Benedict Anderson(1999). 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吳叡人譯)。台北:時報(原著出版於1991)
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2006). 後殖民理性批判:邁向消失當下的歷史(張君玫譯)。台北:群學
James A. Banks(1998). 多元文化教育概述(李苹綺譯)。台北:心理
John Robert Shepherd(2016). 台灣邊疆的治理與政治經濟1600-1800(上)(林偉盛、張隆志、林文凱、蔡耀緯譯)。台北:台大出版中心
Louis Pierre Althusser(2003).《哲學與政治:阿圖塞讀本》意識形態和意識形態國家機器(孟登迎譯)。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Marshall Sahlins(1988). 原初豐裕社會(丘延亮譯)。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1),頁159-181new window
Michael W. Apple(2000). 意識形態與課程(王麗雲譯)。台北:桂冠
Paulo Freire(2003). 受壓迫者教育學(方永泉譯)。台北:巨流
Yuval Noah Harari(2018). 人類大歷史:從野獸到扮演上帝(林俊宏譯)。台北:天下文化
Walter Lippmann(2006). 公眾輿論(閻克文、江紅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Prasenjit Duara(2003). 從民族國家拯救歷史:民族主義話語與中國現代史研究(王憲明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高橋哲哉(2014). 犧牲的體系:福島‧沖繩(李依真譯)。台北:聯經new window
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馬淵東一(2011). 台灣高砂族系統所屬之研究(楊南郡譯)。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郁永河(2004). 遇見300年前的臺灣:裨海紀遊(楊龢之譯)。台北:圓神
森丑之助(2000). 生番行腳(楊南郡譯)。台北:遠流
落合泰藏(1995). 明治七年牡丹社事件醫誌上(賴麟徵譯)。台灣史料研究,5,頁85-110new window
巴干.巴萬(2018)。霧社事件遺族的心聲—以莫那.魯道直系家族史為中心。政治大學民族所碩士論文
巴蘇亞.博伊哲努(1993)。台灣鄒族的風土神話。台北:臺原
巴蘇亞.博伊哲努(1996)。台灣原住民的口傳文學。台北:常民文化
巴蘇亞.博伊哲努(2005)。日治時期對於原住民的教化及其影響。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3(4),頁1-32
王前龍(2009)。「抵殖民研究方法論」及其原住民族教育研究的應用。慈濟大學教育研究學刊,5,頁83-103
王皇玉(2018)。建構以原住民為主體的狩獵規範: 兼評王光祿之非常上訴案。臺大法學論叢,47(2),頁839-887new window
台邦.撒沙勒(2012)。災難、遷村與社會脆弱性:古茶波安的例子。臺灣人類學刊,10(1),頁51-92
瓦歷斯.諾幹(1992)。荒野的呼喚。台中:晨星
瓦歷斯.諾幹(1991)。因為觀光而新興?嘎拉賀(華陵村新興部落)人文觀察。獵人文化14期
瓦歷斯.諾幹(1991)。家在國家公園裡—可樂部落的人文觀察。獵人文化14期
石丸雅邦(2008)。台灣日本時代的理蕃警察。政治大學民族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伊象菁(2001)。原住民文學中邊緣論述的排除與建構-以瓦歷斯諾幹與利格拉樂阿烏為例。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正文(2006)。我國原住民學生升學優待政策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朱佳陽(2018)。戰後臺灣山地教育教科書初探(1951~1958)。原住民族文獻,36,頁42-49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18)。106年臺灣原住民族經濟狀況調查。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何欣潔等(2013)。在永久屋裡想家:莫拉克災後三年,「永久屋」與人的故事。台中:莫拉克獨立新聞網
何思誼(2014)。高中公民與社會教科書「多元文化與全球化」內涵之分析。明道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利格拉樂.阿烏(1996)。誰來穿我織的美麗的衣裳。台中:晨星
吳孟芬(2008)。國小社會教科書族群意識型態之批判論述分析。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秉謙(2009)。台灣原住民族的南島民族想像 ─以 1990 年代《南島時報》為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呂佳璇(2018)。戰後臺灣山地國民學校的發展 ─ 以制度面為中心(1945-1968)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宋聖君(2010)。為什麼我們需要錢!? -原住民部落資本主義化過程研究。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壬癸(2011)。台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徙。台北:前衛new window
李文良(2001)。帝國的山林—日治時期臺灣山林政策史研究。台灣大學歷史所博論new window
李佳玲(2003)。日治時期蕃童教育所之研究(1904~1937 年)。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宜憲(2005)。大港口事件:晚清國家體制與原住民部落的街突。東台灣研究,10,頁5-35new window
李宜憲(2005)。日本時代的原住民教育。原教界,3,頁17-21
李宜憲(2005)。部落傳說的創造與轉型:論「林東涯傳說」之流變。台灣人類學刊,3(2),頁115-133new window
李宜憲(2009)。加禮宛事件暨加禮宛意識之型塑,台灣原住民族研究,2(4),頁127-162new window
李芝函(2012)。《東方主義》:薩依德與西方殖民知識體系的抵抗。中山大學哲學所碩士論文
李根政(2018)。台灣山林百年紀。台北:天下雜誌
李涵鈺(2009)。一綱一本教科書政策論述之分析。教科書研究,2(2),頁1-32new window
阮昌銳(1969)。大港口的阿美族(上)。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周婉窈(2015)。從琉球人船難受害到牡丹社事件:「新」材料與多元詮釋的可能。臺灣風物,65(2),頁23-90new window
周婉窈(2016)。台灣歷史圖說。台北:聯經
周新富(2017)。課程發展與設計。台北:五南
官鴻志(1986)。不孝兒英伸。人間雜誌,20,頁18-45
林彥宏、余祁暐(2019)。全球智慧海洋漁業趨勢分析。台灣經濟研究月刊,42(3),頁52-63new window
林思平(2005)。種族與媒體再現。載於羅曉南、余陽洲主編《批判的媒體識讀》。台北:正中new window
林秋綿(2001)。臺灣各時期原住民土地政策演變及其影響之探討,台灣土地研究,2,頁23-40new window
林致憲(2018)。我國學校型態實驗教育之研究- 以臺中市實驗教育學校為例。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苑愉(2013)。台灣遠洋漁業的勞動體制: 鮪延繩釣船長討海經驗分析。屏東大學社會發展系碩士論文
林素珍(2002)。日治後期的理蕃—傀儡與愚民的教化政策(1930-1945)。成功大學歷史系博士論文new window
林素珍(2008)。大港口事件歷史意識之探討,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3期new window
林素珍(2015)。阿美族遭逢外來政權的二個歷史事件,原住民族文獻21期
林淑雅(2007)。解/重構台灣原住民族土地政策。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林澤富(1997)。日治時期南投地區布農族的集團移住。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邱韻芳(2014)。祖靈、上帝與傳統:基督長老教會與Truku人的宗教變遷。台北:Airiti Press Inc.new window
施正鋒(2011)。多元文化主義與原住民族教育──東華大學三年的觀察。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1(4),頁1-53new window
施玉權(2018)。原住民族實驗教育學校及專班之推動與困境。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1),頁107-112
施聖文(2013)。劃界的政治:山地治理下的傳統領域,,1895-2005。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洪雯柔(2017)。紐西蘭毛利學校課綱及其對我國民族教育之啟示。原教界,77,頁22-25
洪曉純、楊淑玲、阮金容、飯塚義之、Peter Bellwood(2012)。海外出土的台灣玉及其卑南文化要素。田野考古,15(1),頁29
倪炎元(2003)。再現的政治——臺灣報紙媒體對「他者」建構的論述分析。台北:韋伯
夏曉鵑(2010)。失神的酒—以酒為鑑初探原住民社會資本主義化過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7,頁5-58new window
徐榮春(2015)。李棟山事件的火藥庫──日治時期,國家與泰雅族馬武督部落的土地流動。原住民族文獻,21,頁12-17
海樹兒‧犮剌拉菲(2009)。1915年Dahu Ali(拉荷‧阿雷)發動布農族大分抗日事件說之探討。臺灣文獻,60(1),頁355-393
高加馨(2001)。牡丹社群的歷史與文化軌跡──從排灣族人的觀點。臺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
張必瑜(2010)。有國無家的地理想像:戰後初期臺灣小學 地理教育中的家鄉與異鄉、我族與他者。臺灣文學研究季刊,8,頁118-119new window
張如慧(2000)。原住民女學生學校生活經驗中之潛在課程研究:以山海中學原住民藝能班為例。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張至善(2014)。樹皮布的歷史脈絡。原住民族文獻,15,頁3-10
張君玫(2016)。後殖民的賽伯格:哈洛威和史碧華克的批判書寫。台北:群學new window
張炎憲(2014)。白色恐怖與高一生。臺灣史料研究,44,頁2-19new window
張恩銘(2007)。現行國民小學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中關於原住民內容之研究。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論
張順妹(2009)。國(初)中歷史教科書中臺灣原住民族教材研究(1952—2007)。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
張瀠之、鍾文觀(2015)。探尋原住民族教育的主體位置──紐西蘭歐提羅毛利大學參訪紀實。原住民族文獻23,頁35-39
張耀宗(2008)。日治時期蕃童教育所的教師角色分析。彰師大教育學報,14,頁1-17new window
梁文(2015)。體檢教科書813行動。原教界,65,頁90-91
梁美珊、莊迪澎(2013)。圖解傳播理論。台北:五南
莊志強(2011)。泰雅族獵人養成之文化底蘊及其教育價值。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碩士論文
莊淑姿(2000)。台灣鄉村發展類型之研究。臺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莎瓏.伊斯哈罕布德(2016)。原住民族轉型正義的普及化運動—以「原轉小教室」為例。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6(4),頁151-169
莫那能(2010)。一個台灣原住民的經歷。台北:人間
莫那能(1989)。美麗的稻穗。台中:晨星
許惠文(2008)。戰後非原住民作家的原住民書寫。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明正(2008)。賽德克正名運動)。台北:翰蘆
郭雅婷(2009)。公民新聞與原住民族傳播權利之實踐─以PeoPo公民新聞平台為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向明(2009)。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new window
陳永龍(2010)。莫拉克災後原住民部落再生成的主體化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8,頁403-435new window
陳永龍(1991)。觀光發展與台灣的原住民。獵人文化,15期
陳伯璋(1998)。原住民課程發展模式及其應用。課程與教學季刊,1(2),頁1-14new window
陳伯璋、李瑛(1999)。原住民民族教育內涵與實施之規劃研究。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陳妍文(2013)。原住民部落與核廢料處置場:以達仁鄉南田村為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南島文化研究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秀淳(1998)。日據時期台灣山地水田作的展開。台北:稻鄉
陳宗仁(2005)。近代臺灣原住民圖像中的槍:兼論槍枝的傳入、流通與使用。臺大歷史學報,36,頁53-106new window
陳枝烈(2004)。牡丹社事件一多元文化教育的觀點。原住民教育季刊,35,頁109-128new window
陳枝烈(2017)。原住民族教育實驗學校發展現況。第十屆台日原住民族研究論壇發表論文,政治大學
陳慈立(2007)。酒的商品化與原住民飲酒行為及其相關健康問題:一個政治經濟學的歷史分析。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慈立(2014)。台灣原住民族飲酒相關健康問題的政治經濟分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97,頁247-282new window
陳錦燕(2007)。戰後台灣國民小學教科書中的民族建構(1968-1989)。新竹教育大學區域人文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陸雙成(2013)。從環境正義倫理反思「台電蘭嶼核廢料儲存場」的鄰避現象及其問題。華梵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
傅琪貽(2008)。台灣高砂義勇隊是「志願」還是「強擄」?載於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主編的亞洲人民會審日本殖民主義。台北:文英堂
湯錦台(2011)。大航海時代的台灣。台北:如果
黃旭(1990)。雅美族之住居文化及變遷。東海大學建築所碩士論文
黃國恩(2017)。跨越千年傳播萬里的台灣玉。科學發展,532,頁26-33
黃智慧(2011)。解讀高砂義勇隊的「大和魂」:兼論臺灣後殖民情境的複雜性。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1(4),頁139-174new window
黃雅鴻(2014)。多重邊界的抹除重寫:台灣原住民族傳統領域權地景的變動。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系博士論文new window
奧崴尼‧卡勒盛(2015)。消失的國度。台北:麥田
廉兮(2013)。抵殖民教育:原住民族教育的主體生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91,頁1-31new window
楊士範(2005)。礦坑、海洋與鷹架。台北:唐山
楊昇展(2004)。臺灣原住民族傳統姓名之研究。臺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彥杰(2000)。荷據時代臺灣史。台北:聯經
葉高華(2013)。日本時代集團移住對原住民社會網絡的影響:新高郡的案例。台灣文獻,64(1),頁107-128new window
葉高華(2016)。分而治之:1931-1945 年布農族與泛泰雅族群的社會網絡與集團移住。臺灣史研究,23(4),頁123-172new window
詹素娟(2019)。台灣原住民史。台北:玉山社
達西烏拉彎.畢馬(2003)。台灣的原住民布農族。台中:晨星
達西烏拉彎.畢馬(2003)。台灣的原住民邵族。台中:晨星
達西烏拉彎.畢馬(2003)。台灣的原住民阿美族。台中:晨星
達西烏拉彎.畢馬(2003)。台灣的原住民泰雅族。台中:晨星
達西烏拉彎.畢馬(2003)。台灣的原住民排灣族。台中:晨星
達西烏拉彎.畢馬(2003)。台灣的原住民達悟族。台中:晨星
達西烏拉彎.畢馬(2003)。台灣的原住民魯凱族。台中:晨星
達西烏拉彎.畢馬(2003)。台灣的原住民賽夏族。台中:晨星
達西烏拉彎.畢馬(2003)。布農族神話與傳說。台中:晨星
達西烏拉彎.畢馬(2003)。邵族神話與傳說。台中:晨星
達西烏拉彎.畢馬(2003)。阿美族神話與傳說。台中:晨星
達西烏拉彎.畢馬(2003)。泰雅族神話與傳說。台中:晨星
達西烏拉彎.畢馬(2003)。排灣族神話與傳說。台中:晨星
達西烏拉彎.畢馬(2003)。達悟族神話與傳說。台中:晨星
達西烏拉彎.畢馬(2003)。鄒族神話與傳說。台中:晨星
達西烏拉彎.畢馬(2003)。魯凱族神話與傳說。台中:晨星
達西烏拉彎.畢馬(2003)。賽夏族神話與傳說。台中:晨星
達西烏拉彎.畢馬(2009)。玉山的守護者:布農族。台北:五南
達西烏拉彎.畢馬、全妙雲(2012)。呼嘯山林:南投縣布農族口傳文學集。南投: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廖芳珠(2017)。永久屋生活重建及文化復振:以日光小林社區為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觀光管理系觀光與餐旅管理碩士論文
廖運志、陳麗淑、邵廣昭(2016)。從臺灣海鮮選擇指南看消費者行動。臺灣博物季刊,32(2),頁26-35
臧振華(2001)。從Polynesian origins: Insights from the Y chromosome一文談南島民族的起源和擴散問題。語言暨語言學,2(1),頁254-260new window
臧振華(2012)。再論南島語族的起源與擴散問題。南島研究學報,3(1),頁87-119new window
裴家騏(2015)。臺灣原住民族的傳統於野生動物管理之應用──以西魯凱族為。原住民族文獻,23,
趙曉雲(2014)。芬蘭「不讓一人落後」理念之實施 ─以嘉義市國小二年級教學為例。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教育社會學碩士論文
劉秀美(2012)。臺灣原住民族口傳文學的想像與真實。原住民族文獻,5,頁3-6
劉益昌(2019)。史前人群與文化。台北:玉山社new window
劉湣梃(2003)。薩伊德後殖民論述及其對教育之啟示。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志華(2013)。原住民族生存發展的策略與行動:安朔部落的歷史經驗與當代實踐。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南島文化研究碩士班碩士論文
潘繼道(2009)。淺談撒奇萊雅族與加禮宛事件。台灣學通訊,20,頁4-5
潘繼道(2009)。「加禮宛事件」後奇萊平原與東海岸部落地圖之變遷。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2(3),頁25-60
蔡金鼎編(2015)。征憶:高砂義勇隊與國共戰爭時期原住民軍人口述歷史。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蕭世暉(2016)。Rgrgyax Hlahuy-解殖山林:大霸尖山視野下泰雅族人的空間重構。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論文new window
賴桂玲(2014)。戰後國(初)中公民教科書社會議題內涵演變分析。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
駱明慶(2002)。誰是台大學生?性別、省籍與城鄉差異(頁143-144)。經濟論文叢刊,30(1)new window
駱明慶(2018)。誰是台大學生?(2001-2014)─多元入學的影響。經濟論文叢刊,46(1),頁47-95
謝世忠(1987)。認同的污名: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台北:自立晚報new window
謝志誠、陳竹上、林萬億(2013)。跳過中繼直達永久?--探討莫拉克災後永久屋政策的形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93,頁49-86new window
謝偉姝(1998)。公視原住民記者觀點之研究。台大新聞論壇,5,頁61-78
謝博剛、邱夢蘋、許凱文(2017)。學習走上回家的道路-新武呂溪流域布農族傳統領域青年運動的經驗。原住民族文獻,32,頁28-41
謝嘉璘(2006)。臺灣原住民升學優待政策之研究-以升學加分和原住民族教育體系為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蓓宜(2017)。多元社會脈絡下的核廢論述:民間核廢論壇個案分析。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鍾文觀(2017)。紐西蘭毛利教育的興起與台灣原住民族教育之反思。原教界,77,頁60-63
簡史朗(2015)。逐鹿水沙連:南投縣邵族口傳文學集。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顏國昌(2014)。300游擊隊,抗戰18年─布農族抗日英雄Dahu-ali(拉荷.阿雷)。原住民族文獻,13,頁32-34
羅恩加(2015)。原住民知識、農業生產與部落發展:泰雅族石磊部落自然農業。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論文
羅曉南、余陽洲(2005)。批判的媒體識讀。台北:正中new window
藤井志津枝(1997)。理蕃─日本治理台灣的計策。台北:文英堂
譚光鼎(2002)。台灣原住民教育—從廢墟到重建。台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10)。多元文化教育。台北:高等教育文化
龐秀英(2007)。阿美族父親之父職認知探討。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雅蓉(2005)。「矮黑人」事件報導之論述分析。東華民族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鐘丁茂(2008)。230林道沿線人文歷史口訪調查研究計劃。苗栗:雪霸國家公園
顧玉珍、張毓芬(1999)。臺灣原住民族的土地危機:山地鄉「平權會」政治經濟結構之初探。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4,頁221-292new window

二、英文文獻
Andy Hargreaves(1982). Resistance and Relative Autonomy Theories: Problems of Distortion and Incoherence in Recent Marxist Analyses of Education.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3(2), 107-126
Jeanne Brady(1994). Critical Literacy, Feminism, and a Politics of Representation, In Peter L. McLaren & Colin Lankshear (Ed.), Politics of Liberation (pp. 143-145). Routledge
John L. Elias(1976). Conscientization and Deschooling: Freire's and Illich's Proposals for Reshaping Society. Louisville: Westminster Press
John L. Elias(1994). Paulo Freire: Pedagogue of Liberation. Melbourne: Krieger Publishing
Linda Tuhiwai Smith(1999). Decolonizing Methodologies: Research and Indigenous Peoples. UK: Zed Books
Robert Alexander Innes(2004). American Indians studies research is ethical research: A discussion of Linda Smith and James Waldram's approach to aboriginal research. Native Studies Review, 15(2), 131-138
Robert Blust(1999). Subgrouping, circularity and extinction: some issues in Austronesian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In Zeitoun & Li (Eds.).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stronesian Linguistics (pp. 31-94). Taipei: Academia Sinica
Robert Blust(2013). The Austronesian languages. Canberra: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Thompson, E. P.(1995). The Poverty of Theory: or an Orrery of Errors. London: Merlin Press

三、網站、網頁
日婉琦、日智衡(2005)。南庄事件報告書。取自http://163.19.218.212/old/modules/tadbook2/open_book.php?book_sn=1,2018/11/24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18)。107 年第一季原住民就業狀況調查報告。取自https://www.apc.gov.tw/portal/docDetail.html?CID=19F6DD25969C101D&DID=2D9680BFECBE80B65BE81166D4E54C69,2019/4/4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18)。107年第二季原住民就業狀況調查報告。取自https://www.apc.gov.tw/portal/docDetail.html?CID=19F6DD25969C101D&DID=2D9680BFECBE80B6BE7FAF5A5AB45CDA,2018/11/26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19)。1083台閩縣市鄉鎮市區原住民族人口-按性別年齡。取自https://www.apc.gov.tw/portal/getfile?source=2D838540F5D6F659FAFB9859EF31AC3B381A272F479D65D98D902DFAAFC2E154FC89059D8E569AC1386898D4967442C523B2D8EF02DA1EA5F5CE02DB575C84E2&filename=6BFA009A2274425BAD389547D11AF196D503001A1AD6CFA2B8E2CF8A13A4CFA644874BCAB78CF968,2019/4/4
行政院蘭嶼核廢料貯存場設置真相調查小組(2017)。核廢料蘭嶼貯存場設置決策過程調查初步報告。取自http://www.eventsinfocus.org/sites/default/files/%E7%9C%9F%E7%9B%B8%E8%AA%BF%E6%9F%A5%E5%A0%B1%E5%91%8A%E7%B0%A1%E5%A0%B1.pdf
行政院蘭嶼核廢料貯存場設置真相調查小組(2018)。核廢料蘭嶼貯存場設置真相調查報告書。取自https://www.apc.gov.tw/portal/files/2DF54D2E7A0CD628DCDA57356EF0D944BD3ACA93243F4D9D964FB1EA993EEA3D964E055E8D011B14#
法拉漢(2002)。大港口事件始末阿美族原版。取自https://reurl.cc/qD5Qeg,2019/10/5
原住民族電視台(2014)。Lima幫幫忙第一季。取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W7U-j_NZctZU8Ovy6gsyw,2019/4/13
紐西蘭教育部。毛利歷史教育課綱1-8年級。取自http://maorihistory.tki.org.nz/assets/Uploads/Te-Takanga-o-te-Wa-English.PDF,2019/8/2
紐西蘭教育部。「紐西蘭教育中的毛利歷史」網站。取自http://maorihistory.tki.org.nz/en/,2019/7/27
紐西蘭教育部(2010)。紐西蘭歷史教育課綱。取自http://seniorsecondary.tki.org.nz/Social-sciences/History,2019/8/2
紐西蘭教育部。毛利歷史教育課綱。取自http://maorihistory.tki.org.nz/en/programme-design/,2019/8/2
蔡日興(2016)。紅檜、水鹿與獵人。取自https://jtsai.gitbooks.io/forest_deer_hunter/content/,2019/10/5
總統府(2016)。為什麼要道歉。取自https://indigenous-justice.president.gov.tw/Page/18#,2019/7/20
總統府(2016)。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設置要點。取自https://indigenous-justice.president.gov.tw/Page/21,2019/10/5
總統府(2016)。總統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取自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20603,2019/7/20
總統府(2016)。蔡英文總統代表政府向原住民道歉文稿全文。取自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20603,2019/10/5
Savungaz Valincinan (主辦)(2015)。臉書活動《這些不能說你知道嗎?一句話惹毛原住民大賽》。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934493436610153/,2019/4/1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