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清代臺灣熟番地權的分類與演變
書刊名:臺灣社會學刊
作者:柯志明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Ka, Chih-ming
出版日期:2000
卷期:23
頁次:頁25-102
主題關鍵詞:地權國家族群關係平埔族Land rightsPlains aboriginesEthnic relationshipStat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55
  • 點閱點閱:372
清代臺灣漢人移民開墾耕作的土地主要取自平埔族(熟番)。佔有與利用番地的安排不只是了解族群關係的重要關鍵,更由於清廷積極介入熟番地權的界定與保護,意圖型塑與規約族群關係,而構成了解臺灣統治的重要面向。過去日治時期有關平埔族與漢人間土地租佃慣習的權威性著作 ──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與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的一系列著作──從事熟番地權(番租)的分類與解說時,過於概括的從現代產權的概念回溯逆推。這種作法忽略了番租形成的歷史過程以及社會經濟面向,因此做出了不少錯誤的歸類,也誤導了對番租性質的了解。本文透過釐清番租的類型試圖提供更精確與符合歷史事實的分類,同時帶出熟番地權演變的歷史過程。
In Qing Taiwan, Han settlers acquired farmland primarily from aborigine tribes. The land tenure system between Han and plains aborigines hence constitutes a key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ethnic relationship in Qing Taiwan. Meanwhile, aiming to shape and reshape ethnic relationship to facilitate its rule in Taiwan, the Qing government actively involved in defining and enforcing aborigine land rights. For this reason, the aborigine land right also provides an important clue to the state-society relationship. Existing study on land tenure between plains aborigines and Han (the aborigine rents, fan-tsu, as termed in this article), mainly the works done by Japanese scholars of Research Committee on the Taiwanese Customs and Land Survey Bureau during the colonial period, is far from satisfactory. The Japanese scholars tended to shoehorn various types of aborigine rent into the modern forms of land rights and therefore misinterpreted their particularities. Besides reinterpreting the Han-aborigine land tenure data collected by the Japanese scholars, the author draws on abundant new materials discovered today to classify various aborigine rents and to elucidate the route of their transformation.
期刊論文
1.王世慶(1993)。貓霧揀藍興庄拓墾史料二則。史聯雜誌,23,16-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戴炎輝(19630600)。清代臺灣之大小租業。臺北文獻,4,1-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施添福(19901200)。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土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究。臺灣風物,40(4),1-6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秋坤(19910600)。平埔族岸裡社潘姓經營地主的崛起, 1699-1770。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1-3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張耀焜(1991)。岸裡大社與臺中平野之開發。臺中:民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黃美英、凱達格蘭族文史調查小組(1996)。凱達格蘭族古文書彙編。新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10)。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調查第三回報告書臺灣私法,第一卷上。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調查第三回報告書臺灣私法,第一卷上。臺北市: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村上直次郎(1933)。新港文書。臺北:臺北帝國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柯志明(1995)。Japanese Colonialism in Taiwan: Land Tenure, Development, and Dependency, 1895-1945。Boulder, CO:Westview Press。  new window
5.中村是公、臨時灣土地調查局(1905)。臺灣土地調查事業概要。臺北:臺灣總督府土地調查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臺案彙錄己集。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府賦役冊。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5)。臺灣土地慣行一斑。臺北: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璸(1961)。陳清端公文選。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范咸(1961)。重修臺灣府志 : 職官.官秩。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余文儀(1962)。續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5)。臺灣土地慣行一班。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臺灣總督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臺案彙錄丙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丁宗洛(1964)。陳清端公年譜。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周璽(196211)。彰化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4)。大租取調書付屬參考書。臺北: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陳培桂、林豪(196308)。淡水廳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周鍾瑄、陳夢林、李欽文(1962)。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陳秋坤(199412)。清代台灣土著地權:官僚、漢佃與岸裡社人的土地變遷 1700-1895。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王泰升(1997)。臺灣法律史的建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學叢書編纂委員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Shepherd, John Robert(1995)。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 1600-1800。臺北:南天書局。  new window
23.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1989)。雍正朝漢文硃批奏摺彙編。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慶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清高宗實錄選輯。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國學文獻館(1993)。臺灣研究資料彙編。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劉良璧(1961)。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藍鼎元(1958)。平臺紀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戴炎輝(19790000)。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伊能嘉矩(1904)。臺灣蕃政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岡松參太郎(1901)。大租權の法律上の性質。臺灣慣習記事,第一卷,第一號。沒有紀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中和庄役場(1932)。中和庄志。中和庄志。臺北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王世慶(0)。臺灣公私藏古文書影本。臺灣公私藏古文書彙編。沒有紀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10)。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調查第三回報告書臺灣私法附錄參考書,第一卷上。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調查第三回報告書臺灣私法附錄參考書,第一卷上。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岡松參太郎(1901)。大租權の法律上の性質。臺灣慣習記事,第一卷,第三號。沒有紀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戴炎輝(1997)。淡新檔案。淡新檔案。沒有紀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1957)。清奏疏選彙。清奏疏選彙。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1964)。設改章程總冊。淡新鳳三縣簡明總括圖冊。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0)。臺灣舊慣制度調查一斑。臺灣舊慣制度調查一斑。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1933)。蘆竹庄志。蘆竹庄志。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施添福(2007)。國家、賦役與地域社群:以清代臺灣北部後壠社群為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柯志明(1998)。族群政策、土地租佃關係與開墾:十八世紀臺灣的番政變革與岸裡社的危機,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耀焜(1939)。岸裡大社と臺中平野の開拓,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廷璋(1760)。臺屬沿邊番界清釐已竣,酌定章程,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陳秋坤(1992)。十九世紀初期土著地權外流問題--以岸裡社的土地經營為例。臺灣歷史上的土地問題。臺北市: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田野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