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太極拳運動的內涵與風潮
書刊名:國立臺灣體育學院學報
作者:陳怡靜林文郎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1
卷期:9
頁次:頁291-300
主題關鍵詞:太極拳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719
  • 點閱點閱:17
     中國立國五千年,從事強身和陶冶心性的體操運動也曾有著漫長的歲月, 太極拳 是中華民族在長遠的歷史經驗中,對宇宙萬物認知所定出來的一個具有哲學性的名詞原理, 含義深及陰陽、八卦、五行,太極拳採取了其自然的運動原則,並且具有強身健體、涵化心 靈等功用。太極拳經歷戰亂,能保存下來,代代相傳,實在難得,再加上近來東西方文化交 流融合的世界趨勢,太極拳成為世界注目的運動之一。本篇報告,經由相關文獻蒐集整理, 希望以古鑒今,進一步探討太極拳在現代社會中的新精神。
學位論文
1.李惠蘭(1999)。鄉村老年人太極拳運動教導的身心健康評估(碩士論文)。長庚大學,桃園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唐人屏(1998)。從套路結構之分析論競賽太極拳套路風格的訓練理論與實際(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彩秀(1992)。中老年人運動型態、體適能及健康狀況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陽明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德興(2000)。《黃帝內經》氣論思想之研究--兼論精、氣、神概念的關係(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五洲(1987)。太極拳定步按發勁之運動學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崇修(1999)。從身體觀論虛靜工夫的哲學義涵---以先秦氣化思想為核心(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金尚燮(1992)。朱熹以理學詮釋易學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郝勤(1997)。道教與武術。台北:文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良維(2000)。太極導引新身體空間。台北: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奧修、謙達那(1996)。靜心與健康。台北:奧修。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鄢良(1994)。人身小天地。台北: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小野澤精一、福永光司、山井涌、李慶(1992)。氣的思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蔡森明(1996)。太極拳運動。台北:大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楊澄甫(1975)。太極拳體用全書。中華武術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鼓應(1983)。老子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馬承九(1994)。太極拳的科學觀。台北:東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施儀良(1992)。太極拳概論。台北:高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德印(1999)。太極拳基礎講座。台北:大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英昂(1974)。太極拳拳譜。台北:華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唐豪、顧留馨(1996)。太極拳研究。上海:人民體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沈壽(1997)。太極拳論譚。上海:人民體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王宗岳(1996)。太極拳譜。台北:大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鑫(1980)。陳世太極拳圖解。台北:華聯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Sadhana(2001)。Osho times。India。  new window
18.姚一葦(1984)。戲劇與文學。遠景。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牟宗三(1995)。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鄭世根(1993)。莊子氣化論。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