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尋找歷史的軌跡:臺灣新、舊文學的承接與過渡(1895-1924)
書刊名:臺灣史研究
作者:黃美娥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uang, Mei-er
出版日期:2004
卷期:11:2
頁次:頁145-183
主題關鍵詞:臺灣新文學傳統文學過渡時代現代性對立史觀Taiwan new literatureTraditional literatureTransition periodModernityOpposition position based on historical view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3) 專書(2)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38
  • 點閱點閱:67
期刊論文
1.黃美娥(20030800)。對立與協力:日治時期臺灣新舊文學論戰中傳統文人的典律反省及文化思維。臺灣文學學報,4,37-7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炘(19200716)。文學與職務。臺灣青年,1(1),41-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文瀾(196004)。從「揚文會」談到「新學研究會」。臺北文物,8(4),39-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臺灣文社(1919)。臺灣文藝叢誌。臺灣文藝叢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美娥(19970900)。日治時代臺灣詩社林立的社會考察。臺灣風物,47(3),43-8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美娥(20040600)。二十世紀初期臺灣通俗小說的女性形象--以李逸濤在《漢文臺灣日日新報》的作品為討論對象。臺灣文學學報,5,1-4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920)。臺灣青年。臺灣青年。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施懿琳(2001)。臺灣文社初探:以1919-1923的《臺灣文藝叢誌》為對象。櫟社成立一百週年紀念學術研討會,國立臺灣文學館,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主辦〕 。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美娥(2003)。傳統與維新:《臺灣日日新報》記者魏清德的文明啟蒙論述。沒有紀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葉渭渠、唐月梅(2000)。日本文學史(現代卷)。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雲萍(1993)。南明研究與臺灣文化。臺灣風物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資修、林培英(1992)。南強詩集。臺北:龍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瑞明(19960000)。臺灣文學的歷史考察。臺北:允晨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夏曉虹(2001)。晚清社會與文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葉渭渠、唐月梅(2000)。日本文學史.近代卷。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連橫(1992)。雅堂文集。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鄭喜夫(1992)。連雅堂先生年譜。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連橫(19920331)。臺灣詩薈。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898)。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日日新報。沒有紀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919)。臺灣文藝叢誌。臺灣文藝叢誌。沒有紀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920)。臺灣青年。臺灣青年。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1923)。臺灣民報。臺灣民報。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1924)。臺灣詩報。臺灣詩報。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吳德功(1992)。吳德功全集•瑞桃齋文集。南投縣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施懿琳(2000)。日治時期新舊文學論戰的再觀察-兼論其對臺灣古典詩壇的影響。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高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張我軍(2000)。糟糕的臺灣文學界。張我軍全集。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連橫(1992)。東西科學考證。雅堂文集。南投縣南投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1927)。崇文社文集。崇文社文集。嘉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清)吳德功(1992)。吳德功日記。吳德功全集。南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施懿琳(2000)。日治時期舊文學論戰的再觀察─兼論其對臺灣古典詩壇的影響。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高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夏曉虹(2001)。晚清婦女生活中的新因素。晚清社會與文化。武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張我軍(2000)。糟糕的臺灣文學界。張我軍全集。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黃茂盛(1927)。崇文社文集。崇文社文集。嘉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楊雲萍(193)。南明研究與臺灣文化。南明研究與臺灣文化。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1898)。臺灣日日新報,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23)。臺灣民報,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24)。臺灣詩報,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美娥(2003)。傳統與維新:《臺灣日日新報》記者魏清德的文明啟蒙論述,嘉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