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戴震學術的主軸和兩種變調--以淩廷堪、章學誠自戴學的繼承與發展為例
書刊名:中國文學研究
作者:程曉文
作者(外文):Cheng, Hsiao-wen
出版日期:2004
卷期:19
頁次:頁191-226
主題關鍵詞:戴震淩廷堪章學誠道在六經以禮代理六經皆史Dai ZhenLing TingkanZhang XuechengTraveling theo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64
  • 點閱點閱:60
期刊論文
1.鄭吉雄(20011200)。乾嘉學者經典詮釋的歷史背景與觀念。臺大中文學報,15,241-28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宋家復(19960100)。詮釋的歷史與(歷)史的詮釋--章學誠「六經皆史」說的再理解。九州學刊,7(1)=25,21-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汪榮祖(2002)。章實齋六經皆史說再議。思想、政權與社會力量: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65-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張壽安(1987)。清中葉徽州義理學之發展(博士論文)。香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朱熹(1996)。孟子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江藩(1998)。國朝漢學師承記。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戴震(1994)。戴震全書。安徽合肥:黃山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章學誠(1983)。章學誠遺書。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段玉裁、楊應芹。東原年譜訂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其錦(1971)。凌次仲先生年譜。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胡適(1987)。清章實齋先生學誠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胡適(1996)。戴東原的哲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Nivison, David S.(1966)。The life and thought of Chang Hs ueh-ch'eng。Stanford,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0.凌廷堪(1998)。校禮堂文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余英時(1977)。論戴震與章學誠:清代中期學術思想史研究。臺北:華世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壽安(1994)。以禮代理--凌廷堪與清中葉儒學思想之轉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錢穆(1996)。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