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新詩中的母語情結
書刊名:臺灣文學評論
作者:林于弘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n, Yu-hung
出版日期:2005
卷期:5:2
頁次:頁135-146
主題關鍵詞:臺灣新詩母語臺語詩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05
  • 點閱點閱:119
期刊論文
1.林于弘(200309)。「年度詩選」中的原住民書寫現象。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 人文藝術類,16(2),1-2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巴蘇亞‧博伊哲努(2000)。原住民文學選擇的發展道路。原住民文化與教育通訊,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宗源(1989)。按本土文學看臺灣語言。臺灣文藝,107,98-1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浦忠成(2000)。原住民選擇的發展道路。原住民文化與教育通訊,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李郁蕙(2002)。日本語文學與台灣--去邊緣化的軌跡。台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1946)。臺灣一年來之教育。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向陽(2002)。向陽臺語詩選。臺南:真平企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玉玲(20000000)。臺灣文學的國度:女性.本土.反殖民論述。臺北:博揚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茂生、林詠梅(20000000)。日本統治下臺灣的學校教育:其發展及有關文化之歷史分析與探討。臺北:新自然主義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瓦歷斯.尤幹(1992)。原住民文學的創作起點 讀「敬泰雅爾」的幾點思考。番刀出鞘。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馮傑(2001)。在母語時代。八十九年詩選。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吳潛誠(1994)。臺灣在地詩人的本土意識及其政治涵義─以《混聲合唱─「笠」選集》為討論對象。當代臺灣政治文學論。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林于弘(2001)。臺灣新詩中的母語現象。現代詩的語言與教學。彰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千武(1996)。日據時期的臺語詩。臺灣現代詩史論。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林宗源(1992)。按我的經驗講寡戰後臺語詩的狀況。抱著咱的夢。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宗源(1990)。我對臺語文學的追求及看法。臺語詩六家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向陽(1985)。土地:自尊和勇健。土地的歌。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向陽(1979)。情調的節點─一個寫詩人的自述。銀杏的仰望。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千武(1996)。談臺語詩。神祕的觸鬚。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向陽(1996)。寧要喧嘩,不要死寂。喧嘩、吟哦與嘆息-臺灣文學散論。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蕭蕭(1981)。相疇與鄉愁的交替─論近年中國詩壇風雲。中國當代新詩大展(1970-1979)。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王浩威(1997)。重返原鄉尋找祖先的名,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鳳岐(19311205)。我的改造臺灣鄉土文學的提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羅干‧娃利斯(1992)。敬泰雅爾文學創作理思考原住民文學的表達。番刀出鞘。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