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試論杜甫之《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書刊名:問學
作者:鐘文伶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6
卷期:10
頁次:頁301-320
主題關鍵詞:杜甫聯章體對仗雙聲疊韻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96
  • 點閱點閱:101
杜甫被譽為「七言律聖」,其律師精嚴工整,絕句卻多拗體,因此歷來推崇杜律,對其絕句卻褒貶不一。子美的七言絕句佔總體詩歌的十分之一,比例雖然不高,卻有鮮明的藝術特徵,與盛唐諸家有所不同,可謂別開異徑。然而論其詩,不能不探究拗絕與聯章體,故本文以聯章組詩《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為題,此詩由七言絕句所組成,內容描寫詩人在明媚春光中沿著江畔獨步尋花的過程。除了論其寫作背景之外,更分析其語言形式,如用字、押韻、對仗與拗體等,並且結合詩歌內容的賞析,以期對作品本身能有更深刻的認識,進而了解到杜甫七言絕句的藝術特徵。
期刊論文
1.蒲惠民(199706)。論杜甫絕句的創新。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6(2),106-1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韓曉光(1999)。杜甫絕句"別開異境"管窺。杜甫研究學刊,1999(2),18-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歐陽敏(200003)。漫議杜甫的絕句。十堰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3(1),52-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席紅(2000)。試論杜甫絕句的創新及價値。杜甫研究學刊,2000(3),68-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天惠(200207)。淺析杜甫詩《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1(4),61-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鎮云、張英(2005)。杜甫絕句的詩學藝術。杜甫研究學刊,2005(2),22-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程祥徽、鄧駿捷、張劍樺(2000)。語言風格學。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德明(198912)。語言風格學。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蕭滌非(1980)。杜甫研究。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由毓淼(1971)。杜甫和他的詩。台北: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蔣均濤(2003)。審美詩論。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相(196204)。詩詞曲語辭匯釋、金元戲曲方言考。台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胡傳安(1978)。詩聖杜甫對後世詩人的影響。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吳代芳、李培坤(1993)。唐人絕句藝術談。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蔡英俊(1997)。意象的流變。台北: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葉嘉瑩(197102)。迦陵談詩。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汪中(1977)。杜甫。台北:河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杜甫、仇兆鰲(1979)。杜詩詳注。北京:中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黃永武(1985)。詩與美。臺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竺家寧(2005)。語言風格與文學韻律。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曾永義(1988)。詩歌與戲曲。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