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網路訊息圖像認知研究--以MSN Messenger內建圖像為例
書刊名:圖文傳播藝術學報
作者:余佳陳雲閔許中維蔡培元蕭而芳蔡曉涵
出版日期:2006
頁次:頁173-182
主題關鍵詞:圖像認知MSN messenger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90
  • 點閱點閱:66
科技不斷的進步下,藉由網際網路的發達,使得MSN Messenger即時通訊成為大眾即時溝通的軟體之一,以MSN Messenger內建圖像為研究主題,想了解使用者對圖像本身使用者本身認知及使用情形。 本文以問卷調查的方式,針對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的學生190人發放問卷,藉由問卷題目的內容中以四個因素圖像基本要素、圖像辨識功能、圖像視覺溝通、以及圖像娛樂性,了解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學生對於MSN Messenger 內建圖像認知施測結果,將給未來設計者及研究者可做為參考。 在施測結果發現大眾對MSN Messenger內建圖像認知問卷中的「認為內建圖像有吸 引力」、「充分了解內建圖像的辨識力」、「認為內建圖像能增加聊天的視覺效果」、「覺得內建圖像能增加聊天的樂趣」問題最能被使用者認同意,而不同月收入或零用金會影響「圖像的視覺溝通」、「圖像的使用樂趣」。及不同平均使用時間對於「圖像的視覺溝通」、「圖像的使用樂趣」會有所影響。
學位論文
1.朱善傑(2004)。漫畫表現形式在動畫中的應用研究--以漫畫造型與漫畫符號為中心(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余旻禎(2004)。電腦與傳統工具在視覺傳達設計過程差異性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吟姝(2003)。動態圖像應用於網路媒體設計之研究--以MacromediaFlash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溫維鈞(2004)。以圖片和文章表達空間訊息之差異探討(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漢疇(2003)。符號學理論的應用--以耶穌五則比喻的文學象徵詮釋為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歐上晉(2003)。網站首頁視覺設計要素與使用者滿意度之相關分析研究--以汽車製造業首頁為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楊祝菁(2004)。應用鹿港地方文化圖像符號於視覺設計創作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魏彩玲(2001)。符號在圖書館的應用(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鄭雅慧(2003)。音樂作為情感符號及其在語意上之指引:楊聰賢《鋼琴小協奏曲》之詮釋初探--管絃樂指揮畢業音樂會(碩士論文)。東吳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林美純(2005)。商科教材教法與教學實習。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桂沰(2005)。企業、品牌、識別、形象:符號思維與設計方法。臺北: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Fiske, John、張錦華(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臺北市: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鄭昭明(1993)。認知心理學:理論與實踐。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李賢輝(2005)。互動式多媒體概論,http://wwwms.cc.ntu.edu.tw/~theatre/course/th7_530/th7_530.htm。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