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古史研究的三條途徑--以現代學者對「絕地天通」一語的闡釋為中心
書刊名:漢學研究通訊
作者:張京華
作者(外文):Zhang, Jinghua
出版日期:2007
卷期:26:2=102
頁次:頁1-10
主題關鍵詞:古史研究絕地天通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81
  • 點閱點閱:36
期刊論文
1.楊向奎(1952)。「古史辨派」的學術思想批判。文史哲,195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澤(1959)。「五四」前後「疑古」思想的分析和批判。歷史教學研究,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錦全(1956)。批判古史辨派的疑古論。中山大學學報,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吳澤、袁英光(1958)。古史辨派史學思想批判。歷史教學問題,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彭永捷(2003)。論中國哲學學科存在的合法性危機─關於中國哲學學科的知識社會學考察。中國人民大學學報,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彭永捷(2004)。略論中國哲學之開端。中國哲學史,2004(3),76-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許兆昌(2001)。重黎絕地天通考辨二則。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1(2),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學勤(1999)。疑古思潮與重構古史。中國文化研究,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龐樸(1978)。「火曆」初探。社會科學戰線,1978(4),131-1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袁珂(1982)。神話的起源及其與宗教的關係。上海。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岩(2004)。從部落文明到禮樂制度。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謝六逸(1928)。神話學ABC。上海: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金景芳、呂紹綱(1996)。《尚書.虞夏書》新解。瀋陽:遼寧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玄伯(1948)。中國古代社會新研。開明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徐旭生(1960)。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北京: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顧頡剛(2002)。當代中國史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鄭文光(1979)。中國天文學源流。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錢大昕(1997)。十駕齋養新錄。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光直(1999)。中國青銅時代。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楊寬(1999)。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國維(1994)。古史新證:王國維最後的講議。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郭沫若(2000)。中國古代社會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馮時(2001)。中國天文考古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楊寬(1941)。中國上古史導論。古史辨。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金景芳(1998)。中國古代思想的淵源。知止老人論學。長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馮友蘭(1933)。中國哲學小史。中國哲學小史。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顧潮(1996)。顧頡剛先生小傳。中國現代學術經典.顧頡剛卷。石家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顧頡剛(1941)。戰國秦漢間人的造偽與辨偽。古史辨(第七冊)上編。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胡適(1982)。自述古史觀書。古史辨(第一冊)。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顧頡剛(1983)。中國史學入門。中國史學入門。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顧頡剛(1990)。《山海經》賴《汲塚書》而傳。顧頡剛讀書筆記。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童書業(2001)。「古史辨派」的階級本質。古史辨學說評價討論集。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楊向奎(2000)。歷史與神話交融的防風氏。楊向奎學術文選。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宋會群(1999)。中國術數文化史。中國術數文化史。開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譙周。古史考。古史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江林昌(2001)。夏商周文明新探。杭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夏鼐(2000)。五四運動和中國近代考古學的興起。夏鼐文集(上)。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楊寬(1982)。顧頡剛先生和《古史辨》,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