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孔子「本性論」研究法芻議
書刊名:國文學報. 高師大
作者:許宗興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su, Chung-hsing
出版日期:2008
卷期:8
頁次:頁215-240
主題關鍵詞:孔子本性論發生學方法學前理論期研究法ConfuciusTheory of human natureTheory of developmentMethodologyResearch method of pre-theory period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074
  • 點閱點閱:79
期刊論文
1.朱維煥(19931100)。儒家「人性論」之觀念演進與形而上根源。鵝湖,19(5)=221,11-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顏炳呈、劉光本(2001)。先秦儒家的義理開合與邏輯蔚構。孔子研究,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芳恒(2001)。孟子創立性善學的理論與社會契機。貴州社會科學,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丁爲祥(2001)。從《性自命出》看儒家性善論的形成理路。孔子研究,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閭海燕(199901)。孔孟荀人性思想的演變及對其美育思想的影響。常熟高專學報,13(1),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郭沂(2005)。從「欲」到「德」中國人性論的起源與早期發展。齊魯學刊,2005(2),10-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許宗興(20050100)。「孟子性善論」解析。華梵人文學報,4,31-7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1983)。大正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79)。論語。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勞思光(199603)。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唐君毅(197805)。哲學槪論。臺北: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原植(2000)。《性自命出》篇釋析。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紀昀(200003)。四庫總目提要。河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楊祖漢、王邦雄(1998)。中國哲學史。臺北:國立空中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宗羲、全祖望、王梓材、黃百家(1975)。宋元學案。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牟宗三(1992)。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唐君毅(1992)。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牟宗三(1987)。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蔡仁厚(1994)。孔孟荀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勞思光(1997)。新編中國哲學史。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周群振(19870400)。荀子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唐君毅(1993)。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牟宗三(1998)。中國哲學的特質。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傅斯年(1992)。性命古訓辯證。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唐君毅(1991)。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牟宗三(1993)。中國哲學十九講:中國哲學之簡述及其所涵蕴之問題。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唐君毅(1990)。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徐復觀(1994)。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灣商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朱熹(1994)。四書章句集注。大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廖名春(2001)。郭店簡《性自命出》篇校釋劄記。新出楚簡試論。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