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儀式與戲劇--以鬼魂為中心的觀察
書刊名:人文中國學報
作者:劉楚華
作者(外文):Lau, Chor Wah
出版日期:2008
卷期:14
頁次:頁71-94
主題關鍵詞:死亡亡魂喪葬祭祀儀式戲劇鬼戲目連戲DeathGhostSoulFunerary ceremonySacrificeRitualDramaGhost playsMulien play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4
  • 點閱點閱:140
期刊論文
1.王勝華(2005)。戲劇人類學 研究的開啓。民族藝術研究,200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Pachow, W.(1978)。The controversy over the immortality of the soul in Chinese Buddhism。Journal of Oriental Studies,16(1/2)。  new window
3.田仲一成(1994)。新加坡莆仙同鄉會逢甲普度目連戲初探。民俗曲藝,92,819-8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黄繼持(1990)。魯迅論天地鬼神。香港文學,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周靜家(20000600)。儀式+戲劇=儀式劇?:論科際整合中的迷思。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7(分冊),207-23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呂理政(19940700)。鬼的信仰及其相關儀式。民俗曲藝,90,147-19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錢穆(19550800)。中國思想史中之鬼神觀。新亞學報,1(1),1-21+23-4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容世誠、張學權(19941100)。南洋的興化目連戲與超度儀式。民俗曲藝,92,819-85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田仲一成(2002)。中國戲劇史。北京:中國廣播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曾永義(2000)。戲劇源流新論。臺北:立緒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渡邊欣雄(1991)。漢族的民俗宗教。東京:一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周思得(1992)。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田仲一成(2004)。明清的戲曲--江南宗族社會的表象。北京:中國廣播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豐楙、朱榮貴(1996)。儀式、廟會與社區:道教、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化。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淳(1983)。北溪字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岱、屠友祥(1996)。陶庵夢憶。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蘭陵笑笑生、戴鴻森(1985)。金瓶梅詞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何寧(1378)。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茆耕茹(1997)。安徽目連戲資料集。台北: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1992)。靈寳玉鑒。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曹琳(1999)。十二孤魂辨識。祭禮-儺俗與民間戲劇。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西霖(1997)。目連戲與齋醮科儀内容之異同。安徽目連戲資料集。臺北: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曾永義(1976)。雜劇中鬼神世界的意識形態。說戲曲。臺北:聯經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76)。王季重批點牡丹亭題詞。牡丹亭。香港: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富士(1994)。略論臺灣漢人社群的厲鬼信仰--以臺北縣境內的有應公信仰為主的初步探討。儀式、廟會與社區:道教、民間信想與民間文化。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