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羅近溪對「仁」的詮釋
書刊名:揭諦
作者:謝居憲
作者(外文):Hsieh, Jue-hsien
出版日期:2009
卷期:17
頁次:頁83-123
主題關鍵詞:羅近溪仁者人也親親孝弟慈生生Luo JinxiBenevolenceThe filialHumanityAffectionPractice ConfucianCreativ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678
  • 點閱點閱:26
羅近溪的哲學思想,是以孔子「仁者人也,親親為大」之義理所撐開。這句話牽涉到「仁」、「人」、「親親」三個概念。而此三個概念是本末一貫的,必須一體觀之,如此方能真正體現孔子或儒家最高的理想人格--「仁」。而近溪認為宋明諸儒大體上皆強調超越義之「仁」而輕忽實踐義之「人」與「親親」。凡此執端之說法,近溪認為皆非孔孟傳心真脈。故近溪不僅強調「仁」是「人」之超越根據,更強調「人」是「仁」之實踐(認識)之根據,而親親之孝弟慈是「人」之根源,是為仁之本。
會議論文
1.楊祖漢(2006)。羅近溪的道德形上學及對孟子思想的詮釋。「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國際研討會,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會議日期: 2006年1月12日-14日)。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謝居憲(2009)。羅近溪哲學思想研究(博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羅汝芳、李慶龍(2006)。羅近溪先生語錄彙集。首爾:新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康德、牟宗三(2000)。判斷力之批判。台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牟宗三(2002)。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程顥、程頤、王孝魚(2004)。二程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牟宗三(1990)。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岡田武彥、吳光、錢明、屠承先(2000)。王陽明與明末儒學。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朱熹、黎靖德、王星賢(1994)。朱子語類。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壽祺、張善文(2008)。周易。周易。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羅萬化(2006)。羅明德公文集跋,韓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