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戴震遂情達欲的新孟學
書刊名:實踐博雅學報
作者:羅雅純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o, Ya-chun
出版日期:2011
卷期:16
頁次:頁11-54
主題關鍵詞:孟子朱熹戴震孟子字義疏證故訓以明理義詮釋學原意理解不同理解MenciusZhu XiDai Zhe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2)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862
  • 點閱點閱:132
期刊論文
1.黃俊傑(19810400)。戴東原、伊藤仁齋、丁茶山的孟學解釋--中日韓近世儒學史比較研究。韓國學報,1,1-2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岡田武彥、陳瑋芬(20000600)。戴震與日本古學派的思想--唯氣論與理學批判論的展開。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0(2)=38,67-9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羅雅純(2007)。朱熹與戴震孟子學之比較研究--以西方詮釋學所展開的反思(博士論文)。淡江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周國良(1991)。論戴震對孟子及朱子之「理」的詮釋(博士論文)。新亞研究所,香港。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羅雅純(2001)。戴東原孟子學之研究--一項從詮釋學的觀點所展開的批判與重建(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江藩(1998)。國朝宋學淵源記。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趙爾巽(1991)。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朱彝尊(1981)。經義考。臺北: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冕堂(1985)。明史管見。山東濟南: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葉嘉瑩(1981)。科學時代的理性。Cambridge/London:The MIT Press。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茂、蔣國保、余秉頤、陶清(1992)。清代哲學。安徽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開(1992)。戴震評傳。江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仁宇(1982)。萬曆十五年。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梁啟超(1979)。自由書。臺北: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胡廣(1989)。四書大全。山東友誼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胡適(1996)。戴東原的哲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紀昀(2001)。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壽安(2001)。以禮代理:凌廷堪與清中葉儒學思想之轉變。河北教育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赫胥、王才勇(1991)。解釋的有效性。北京: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植鍔(199203)。北宋文化史述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Gadamer, Hans-Georg、洪漢鼎(19990100)。詮釋學I: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劉宗周、岡田武彥(1981)。劉子全書及遺編。中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徐復觀(198403)。兩漢思想史。臺北:學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張岱年(1995)。戴震全書。合肥:黃山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馬宗霍(1998)。中國經學史。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清聖祖實錄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孔恩、傅大為、程樹德、王道還(1985)。科學革命的結構。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梁啟超(1994)。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華正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胡適(1979)。胡適文存。台北:遠東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阮元(1967)。揅經室集。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宋濂(1997)。元史。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朱熹、徐德明(2001)。四書章句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章學誠、葉瑛(198409)。文史通義校注。台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顏元(1975)。四存編。臺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胡廣(1983)。性理大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黃宗羲(1987)。黃宗羲全集。台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章太炎(1985)。章太炎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余英時(1996)。論戴震與章學誠:清代中期學術思想史研究。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勞思光(1995)。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市: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朱熹、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2002)。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王守仁、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1992)。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陳確(1979)。陳確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顧炎武(1984)。顧亭林詩文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洪漢鼎(2001)。詮釋學:它的歷史和當代發展。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柯維騏(1974)。宋史新編。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方苞(1986)。望溪集。台北: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黃宗羲(1979)。南雷集。台北: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牟宗三(1995)。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Warnke, Georgia、洪漢鼎(2009)。伽達默爾--詮釋學、傳統和理性。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范文瀾(1989)。中國通史簡編。上海:上海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陸寶千(1978)。清代思想史。臺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黃愛平(1989)。四庫全書纂修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黃鴻壽(1973)。清史紀事本末。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錢穆(1980)。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顧炎武、徐文珊(1979)。原抄本日知錄。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小野澤清一、福永光司、山井涌、李慶(1980)。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和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劉述先、梁元生(1999)。文化傳統的延續與轉化。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余英時(1976)。歷史與思想。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周予同、朱維錚(1983)。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錢穆(1996)。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1997)。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梁啟超、朱維錚(1998)。清代學術概論。上海古籍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陳獻章、孫通海(1987)。陳獻章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庫勒納、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1984)。康熙起居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皮錫瑞、周予同(1996)。增註經學歷史。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王陽明(1967)。傳習錄上。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王夫之(1972)。讀四書大全說。台北:中國船山學會自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陳來(1991)。朱熹哲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劉澤華(1996)。中國政治思想史‧隋唐元明清卷。浙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謝冰瑩(1971)。古文觀止。台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陸九淵(1976)。象山學案。宋元學案。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2)。雍正硃批奏摺選輯,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